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了找出河南省猪瘟的流行病学规律,研究猪瘟强毒株感染情况,查实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情况。[方法] 使用ELISA方法和革兰氏染色方法对301份病猪的样本进行猪瘟强毒抗原及细菌感染情况的检测,分析了猪瘟在河南省猪群的感染、流行范围情况及同细菌病的混合感染情况;对猪瘟阳性猪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并对采取措施后没有效果的猪场进行了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的检测,确定混合感染情况。[结果] 猪瘟在河南省流行广泛;猪瘟病毒的平均检出率为26.25%;细菌感染占猪瘟病毒总阳性样本的25.31%;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与猪瘟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综合性防治措施实施后对大部分猪厂效果明显;但对混合感染的猪群效果不好;[结论] 猪瘟与细菌、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混合感染是造成猪瘟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是净化猪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猪瘟是我国四大畜禽疫病之一,至今已流行70多年。我国于1954年成功研制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随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目前本病在我国呈不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非洲猪瘟感染情况筛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河南省猪瘟(CSF)流行区的猪群进行非洲猪瘟(ASF)感染的排查;方法:利用猪瘟抗原捕获ELISA试剂盒对27个猪场的猪瘟疑似病料进行CSFV鉴定,并用区别猪瘟强弱毒的RT-PCR检测方法鉴定猪瘟疑似病料。与此同时针对ASFV VP73蛋白基因设计一对引物利用PCR方法对ASFV进行排查;结果:河南省CSFV流行区没有ASFV的感染;且RT-PCR对CSFV的检出率高于ELISA ,两者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尽管目前中国作为俄罗斯的邻国存在ASFV的威胁,但中国河南仍没有ASFV感染。  相似文献   

4.
<正>5月24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进展通报会上获悉,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目前,在非洲猪瘟疫苗创制阶段主要取得五项进展:一是分离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建立了病毒细胞分离及培养系统和动物感染模型,对其感染性、致病力和传播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揭示了我国非洲猪瘟流行毒株的基因组特点和进化关系。二是创制了非洲猪瘟候选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证明其中两个候选疫苗株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三是两种候选疫苗株体外和体内遗传稳定性强。分别将两种候选疫苗株在体外原代细胞中连续传代,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序列无明显改变,猪体内  相似文献   

5.
猪瘟病毒河南野毒株E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慧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13-16
【研究目的】旨在了解猪瘟病毒流行毒株的变异情况,为防制猪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猪瘟石门株E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引物,应用RT-PCR技术对河南省一猪场采集的疑是猪瘟病料的猪瘟野毒E2基因进行扩增,将扩增的E2基因克隆于pGEM-T Easy载体,对其进行了序列测定及氨基酸序列推导,同时将其与HCLV株、C株、Alfort株和Brecsia株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并构建了CSFV的遗传发生树。【结果】通过PCR扩增得到与预期大小相等的产物,克隆测序验证是E2基因;所扩增的流行野毒与HCLV株、C株、Shimen株、Alfort株和Brecsia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0%,96.5%,93.5%,94.4%和89.9%;氨基酸同源性分别97.8%,94.0%,92.6%,92.0% 和91.0%;所绘制的遗传发生树显示所测得流行野毒与C株、HCLV株关系较近。【结论】所测的流行株与与我国使用的C株疫苗毒核苷酸同源性很高,说明现行的猪瘟疫苗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型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常伴随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小出血点、脾脏出血性梗死等症状。目前,猪瘟除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少数国家不再流行外,在我国仍然是养猪业的一大威胁。国际兽疫局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1955年我国成功研制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该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优良的免疫原性。接种后1周可产  相似文献   

7.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为病程短,病死率高,病猪高热稽瘤,皮肤发绀,淋巴结和内脏器官严重出血。本病症状类似猪瘟,但更为急剧,诊断比较困难,难以消灭。1921年首次发现于肯尼亚,并一直流行于非洲,后来传播到欧洲和美洲,近年来我国也有发生。2018年8月,我国首次在辽宁省沈阳市确诊发生第一例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8.
<正>近些年来,随着国内畜牧兽医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射阳县猪瘟的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目前非典型猪瘟在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特点等方面均难以找到特征性变化,加上该病病程长、死亡率低,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容易被漏诊。下面谈谈本人在工作中的一点切身体会,供广大同仁参考。射阳县陈洋金量生猪养殖场饲养生猪600头,2017年2月初,一栋猪舍先后出现10头4月龄、  相似文献   

9.
1.仔猪①猪瘟。采用超前免疫法,出生仔猪吃奶前注射猪瘟疫苗,2头份/头,2小时后再吃奶;35日龄二免,4头份/头(建议使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苗)。②肺炎支原体。1周龄  相似文献   

10.
应用Herdchek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对3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1865份血清样品进行猪瘟抗体的测定,淘汰加强免疫后猪瘟抗体不合格(阻断率<50%)的种猪,观察并记录淘汰猪瘟抗体不合格种猪后猪场种猪繁殖性能和小猪生产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3个猪场(A、B、C)淘汰加强免疫后猪瘟抗体不合格种猪后,平均窝产仔数分别提高了0.29头(P<0.05)、0.40头(P<0.01)、0.39头(P<0.01);平均窝产活仔数分别提高了0.54头(P<0.01)、0.35头(P<0.01)、0.62头(P<0.01);平均窝产断奶仔猪数分别增加了0.65头(P<0.01)、0.71头(P<0.01)、0.81头(P<0.01);3个猪场(A、B、C )30-60日龄小猪增重差异均极显著(P<0.01);3个猪场(A、B、C)的母猪受胎率、仔猪断奶成活率和30-60日龄小猪成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表明:淘汰加强免疫后猪瘟抗体不合格种猪后可以显著提高猪场母猪繁殖性能和小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给世界各国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猪瘟病毒是一种小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存在于病猪的血液和全身多个组织中,以淋巴结、脾脏和血液含毒量最高,病猪的尿、粪便和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猪瘟病毒主要致病机理是致小血管壁变性,从而导致内脏器官多发性出血、梗塞和坏死,以出血和发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生猪的频繁调运,猪瘟在我乡乃至全国的部分养猪场时有发生,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未接种猪瘟疫苗、免疫时技术人员操作不规范、疫苗失效等多种情况,都会导致猪瘟的发生。笔者现将一例慢性猪瘟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一、病例介绍2012年8月21日,我乡枫香镇牟某饲养的8头生猪  相似文献   

13.
<正>猪瘟是一类传染病,也是常见病,主要病变之一为肠淋巴滤泡肿胀、坏死。在病死猪剖检过程中,遇到肠淋巴滤泡肿胀、坏死这种"纽扣状"溃疡病变,人们自然想到猪瘟,然而在猪圆环病毒感染、仔猪副伤寒、猪痢疾、仔猪梭菌性肠炎、猪耶尔辛氏菌结肠炎、猪结节虫病的临床剖检中都出现过类似病变。由此可见,猪肠淋巴滤泡肿胀、坏死并非都是猪瘟惹的祸。淋巴滤泡与扁桃体、脾脏、胸腺等一样都是猪的淋巴组织。正常情况下,淋巴滤泡不明显,有急性、慢性炎  相似文献   

14.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全球养猪业。我国将非洲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烈性外来疫病,其强毒力毒株对生猪致病率高,致死率100%。一、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该病超急性型临床症状:猪只无预兆猝死。急性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是各年龄段猪高死亡率;高热(40~42℃)稽留3天左右;食欲不振,身体虚弱,躺下并蜷缩,四肢潮红,皮下出血,眼、鼻部有明显分泌  相似文献   

15.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通常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关节炎或心内膜炎)。经过几十年的防治,该病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由于近几年"高热病"的肆虐,人们加强了猪瘟的免疫,而忽略了猪丹毒的防疫  相似文献   

16.
猪瘟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诊断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运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区分强弱毒感染,适合临床诊断的检测猪瘟病毒的方法。本试验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作为弱毒抗原,利用PK15细胞培养纯化后的猪瘟病毒强毒用作强毒抗原,研制了胶体金免疫层析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纸条。结果显示,经过37℃破坏,该试验方法制备的试纸条仍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与间接血凝法、美国IDEXX酶免试剂比较,发现该试纸条灵敏度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前者;用多种病毒、病原菌阳性血清考核,显示该试纸条亦具有较高特异性。该试纸条的研制为猪瘟的快速诊断提供了一种更加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猪瘟是一种重要的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高死亡率。近些年来,由于贯彻综合性防治措施,猪瘟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显著下降。然而,在高密度免疫接种情况下,免疫猪发生猪瘟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接种了猪瘟疫苗为什么还发生猪瘟?针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18年8月3日以来,我国已发生了110多起非洲猪瘟事件,遍布全国各地,养猪大省疫情比较严重,进入后非洲猪瘟时代。一、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与挑战1.非洲猪瘟造成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1)直接导致死亡和扑杀损失。非洲猪瘟发生区域发病猪场死亡数量和发病猪场周边扑杀数量约100多万头。(2)实施跨省禁运损失严重。非洲猪瘟发生后,为防止疫情传播,相关部门禁止生猪、种猪跨省运输,影响了生猪市场行情,造成不同区域的生猪价格出现波动。  相似文献   

19.
<正>一、危害一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甲鱼暴发性疾病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并形成流行,死亡率大多在50%以上,由此可造成养殖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有的企业甚至因此破产。二是导致病原残留和传播。暴发性疾病如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不仅会形成区域性暴发流行,还可导致病原的残留和传播,甚至造成几年内无法养殖的恶劣局面。三是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疫区甲鱼产品,特别是可以进行再养的甲鱼苗种,很难再销售养殖。二、症状  相似文献   

2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高热稽留、精神沉郁,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全身泛发性出血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