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入冬以后,气温下降很多。加强黄鳝的饲养管理,有利于安全越冬,保证元旦、春节上市,以获得较高的收入。1.投喂优质饲料,促进黄鳝长膘10~11月气温降为13~15℃时,黄鳝摄食量开始减少;11~12月气温继续下降到8℃以下,则很少摄食;水温低于5℃时,则停止摄食。为了确保黄鳝安全越冬,要在水温下降到15℃前抓紧投喂  相似文献   

2.
油松浸种处理水温与浸种时间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摸清浸种水温、浸种时间对油松种子吸水量及生命活力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水温及时间的浸种试验。通过不同浸种温度、浸种时间以及浸种温度与时间组合分别对油松种子进行处理,测定处理种子的吸水量和生命活力。结果表明:种子吸水量随浸种温度或浸种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在浸种温度20~50℃,浸种时间6~12 h的条件下,油松种子的生活力较高。油松种子的浸种水温宜在50℃以下,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不同温度油松种子达到最高生命活力所需的浸种时间不同。水温为20~30℃时,浸种6 h;水温为40~50℃时,浸种4 h。  相似文献   

3.
<正>泥鳅苗放养后死亡率比较高,养殖户把这一养殖阶段称为泥鳅危险期。在鳅苗放养后,饲养管理工作要紧紧跟上,才能保证泥鳅安全地度过危险期。一、危险期的长短危险期的长短一般与放苗季节有关,若清明节前后放苗,水温在15~20℃之间,危险期一般为25~30天;若夏季放苗,水温在20℃以上,危险期一般为12~15天。二、危险期泥鳅的死亡率危险期泥鳅的死亡率一般较高,不过因品种不同而  相似文献   

4.
黄鳝捕起后,先将其体表泥沙污物洗净。检查鳝体有无伤残,伤残者不能贮养和运输。1贮养技术先将容器洗净、消毒,气温23~30℃条件下,60kg容量的容器,可贮养黄鳝30kg,另加清水25kg。开始每隔0.5h换水1次,换3~4次,待泥沙污物基本排净后,每隔4~6h再换1次水。所换新水的水温、水质  相似文献   

5.
早稻全生育期气温、水温、泥温特征及避灾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农田小气候与实景观测系统,辅以人工观测,以获取早稻各发育期气温、水温、泥温特点,探讨水分干预避灾措施的效果。试验表明:全生育期以水温积温最高,气温积温最低。营养生长期日平均气温落后于水温、泥温,生殖生长期气温、水温、泥温日均值均比营养生长期提高4℃左右并非常接近。叶面积指数较小或衰减时,受太阳辐射影响,午间水温常常超过气温值。水温维持较高的时间约9~ 10 h,是理想的调温目标介质。高温逼熟时采用活水灌溉3天,可拉低水稻冠层上方最高气温2.5℃、日均气温低1.0℃。且稻米粗脂肪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垩白度较低;结实率提高,千粒重比高温逼熟对照要高6.65%。结果认为:叶面积指数与水温呈反相关特点,高温逼熟时、叶面积衰减时对应高水温、泥温。水分干预调温对产量和品质要素有确定改善,并以活水灌溉2~3天以上的控温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6.
柴绍荣  施艳珍 《种子》2005,24(1):57-57,89
本文通过对除虫菊种子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芽试验得出,除虫菊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是18~23℃,以20℃为最佳,达到25℃时除虫菊种子发芽就受到抑制,达到30℃除虫菊种子已不会发芽;夏秋季育苗时一定不能覆盖塑料薄膜.  相似文献   

7.
正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可以一年四季连续生产,无土流水养殖可有效地控制疾病,使效益成倍提高。黄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7~30℃。采用塑料大棚,不用专设采暖设备,春、夏、秋棚内都易保持这一温度,即使在寒冬,棚内平均温度也能达到20℃。饲养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质不会恶化。一、建饲养池1.开放式饲养池  相似文献   

8.
水温对磷化铝片剂产生磷化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内用排集气法测定国产磷化铝片剂与水反应释放磷化氢进行实验。分别测定了10℃、20℃、30℃、40℃和50℃的水温下单片磷化铝片剂的产气量,并对不同水温下的产气量和产气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30℃以下的水温条件下磷化铝片剂与水反应完全放出磷化氢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水温高于40℃时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水温高于50℃以后,在2小时左右片剂在水中基本上可以完全将磷化氢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9.
水温对大瓶螺心率的影响,在7~38℃之间心率随温度上升而加快,超过40℃心率下降.致死温度的上、下限为47℃和3 ℃.卵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5.4℃,孵化的有效积温为161.3℃,孵化的最适温度范围25~30℃,温度≥34℃,孵化速度为零.  相似文献   

10.
张飞  郑凤英 《种子》2019,(10):57-61
对采自双岛湾的鳗草(Zostera marina L.)种子,分别进行了野外盆栽种子萌发试验及室内5℃低温保存时长(30d、60d和90d)和萌发温度(5℃、15℃和25℃)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鳗草种子在野外经过了夏季高温期和冬季低温期的休眠后于次年2月末水温为4℃时开始萌发,持续至5月,萌发期水温为4~17℃,累积萌发率随春季回暖显著提高,在4—5月达到峰值,5月底累积萌发率达20.6%,实生苗于4—5月快速生长发育,对应水温为6~17℃;5℃低温保存不同时长和不同萌发温度对种子的萌发率的影响都极显著,即低温保存时间越长,种子萌发率越高,且显著缩短了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和萌发高峰时间,保存90d后3个萌发温度下的初始萌发时间均小于3d、萌发高峰时间均小于8d。不同低温保存时长条件下,均以15℃为最适萌发温度。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张家港市位于长江流域下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每年梅雨季节结束后即进入高温天气,气温长时间高达35℃以上,最高时超过40℃,水产养殖池塘的水温常常在33℃以上。  相似文献   

12.
公鱼属于亚冷型鱼类,体型小,适宜生长水温为10~22℃,超过30℃,不能正常生长,饵料以浮游动物为主,繁殖时要求砂砾产卵场,并要求有一定水流,1999~2000年,我们在车排子水库开展了池沼公鱼移植工作,从乌伦古湖分别采用棕片附卵和冷冻运卵的方法移入发眼卵,移植效果如下:1概况车排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3种水温下凹目白鲑受精卵孵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温3℃为凹目白鲑卵适宜受精温度,受精率可达37.2%。孵化水温为3℃时受精卵成活率和发眼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当孵化水温达到10℃时,受精卵全部死亡。因此,该鱼受精卵发育的水温应在3℃左右。  相似文献   

14.
1赤霉素活化处理茄子种子将茄子种子置于55℃~60℃的温水中,搅拌至水温30℃,然后浸泡2h,取出种子稍加风干后置于500~1000ml/kg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h,把种子风干备用或进行丸粒化。此种方法可加快种子的萌发速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灌浆期短暂高温对小麦淀粉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人工气候室控温,研究了灌浆期高温对弱、中筋两个小麦品种淀粉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从25℃升至30℃有利于籽粒总淀粉积累,当灌浆温度超过30℃时,温度升高,总淀粉含量下降,40℃时总淀粉含量最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小麦淀粉的形成以花后第25~27天高温胁迫影响最大,花后第33~35天高温胁迫影响最小。当温度超过25℃时,随温度的升高,剑叶可溶性糖、蔗糖含量和SPS酶活性呈下降趋势。40℃处理使SS、SBE酶活性最低,峰值在25~30℃之间。40℃高温胁迫下,弱筋小麦扬麦9号籽粒淀粉粒呈椭圆型,与蛋白质鞘结合较疏松,角质化程度低;中筋小麦扬麦12籽粒淀粉粒受到伤害,呈扁圆形,并出现裂纹,说明灌浆期短暂高温胁迫对扬麦12的影响大于对扬麦9号。  相似文献   

16.
夏秋季水温条件适宜,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同时,夏秋季气候因素极易变化,也是各种鱼病频发的时期,因此,要搞好夏秋季高产池塘的管理,根据生产实践经验,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一、科学投喂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7.
不同加工用水温度对鲜切黄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黄瓜为试材,研究不同加工用水温度对鲜切黄瓜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鲜切黄瓜在冷藏过程中稍有质量损失,果肉硬度不断下降,呼吸强度增强,菌落总数增加,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VC等主要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加工水温越低,越有利于其品质的保持,加工水温5 ℃处理组能较好地抑制呼吸代谢速率的增加,并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滋生,从而保持其营养成分。结合表面感官与营养品质变化分析,加工水温5 ℃组的黄瓜切片货架期为8~9 d;而10 ℃组和15 ℃组的切片货架期为6~7 d,加工水温越低,越有利于产品的货架期品质。  相似文献   

18.
正非洲菊花大色艳,周年开花,装饰性强,且能耐长途运输,切花供养期长,为切花生产的主要花卉品种之一。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非洲菊,如今在全国有较大面积种植。非洲菊喜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环境。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微酸性的沙质壤土。最适生长温度为白天20℃~25℃,夜晚16℃,开花时要求温度不低于15℃,不超过30℃,10℃以下和30℃以上生长不良,低于  相似文献   

19.
海水养殖与气象Ⅰ——石斑鱼低温寒害指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可揭示不同大小石斑鱼抗寒性差异及其机体应激反应,探索斜带石斑鱼生存的临界温度,为石斑鱼养殖选择合理放养周期、寒害风险评估、制定防寒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5、200、600 g/尾斜带石斑鱼为研究对象,通过逐渐降低水温并记录不同水温下的存活情况,并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结果表明:(1)石斑鱼小鱼轻度寒害指标为水温11℃,持续1天,中度寒害指标为水温10℃,持续时间1~2天,重度寒害指标为10℃,持续3天。中鱼的轻度寒害指标为14℃,持续1天,中度寒害指标12℃,持续1天,重度寒害指标为11℃,持续1天。大鱼的轻度寒害指标为15℃,持续1~2天,中度的寒害指标为15℃,持续3天,重度寒害指标为14℃,持续1天;(2)小石斑鱼在低温刺激下,肝和鳃SOD显著提高,中鱼鳃SOD显著下降,而肝SOD先升高后下降,大鱼肝SOD和鳃SOD都先升后降,但整体活性水平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为了测定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在不同温度下摄食和耗氧率的变化,设计了室内控温实验。以7~8月龄(壳长2.67±0.02 cm)和19~20月龄(壳长6.91±0.04 cm)两组皱纹盘鲍为实验对象,分别在5个温度梯度(5℃、10℃、15℃、20℃、25℃)下饲育30天,并记录鲍的摄食率和耗氧率。结果表明,7~8月龄鲍的摄食率和耗氧率显著高于19~20月龄鲍(P<0.05);鲍的摄食率和耗氧率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并在20℃二者均达到最高值,当温度超过20℃时,二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19~20月龄鲍5℃和10℃组的摄食率和耗氧率与20℃组差异极显著(P<0.01),15℃和25℃组与20℃组差异显著(P<0.05);7~8月龄鲍20℃组的摄食率与其他温度差异显著(P<0.05),而20℃的耗氧率和15℃、25℃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摄食率和耗氧率与温度间符合三次函数关系。该实验发现,皱纹盘鲍的摄食和耗氧率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显著,适宜温度在20℃左右,这对进一步研究鲍合理健康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