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海燕 《种子科技》2020,(2):26-26,28
茶文化在我国已经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品茶也是体现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标准,同时茶叶的种植还能为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目前山区茶叶更是一项独具特色的产业,是未来茶叶发展的主要方向。针对山区茶叶种植的管理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详细介绍了山区茶叶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黟县五溪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优越,其茶叶品质优异、香高味纯,但当地农户意识较为落后,加工粗放而分散,难以形成市场优势。因此,必须提高农户意识,培育“大户”,引入技术和市场。五溪山地区茶业存在的问题在我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几点思考,意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运华 《种子科技》2019,(12):42-42,45
我国是茶叶种植大国,茶叶的种植技术在世界享有盛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茶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无公害茶叶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和喜爱。无公害茶叶的种植质量与其种植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效的种植技术能够提升无公害茶叶的种植质量,并且也能直接促进无公害产业种植行业的发展。对无公害茶叶的高效种植技术进行讨论,对该项技术的缺点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无公害茶叶的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霍大梅 《种子科技》2024,(6):134-136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贯穿古今,品茶文化促进了一系列茶叶种植加工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并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精细化管理运用于茶叶种植和加工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茶叶种植产业的发展,提高茶叶生产质量。基于此,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确定了茶叶种植加工中的关键环节,探讨了精细化管理在茶叶种植加工中的应用措施,旨在提高茶叶质量和产量,并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茶叶很早就进入了我国,在我国有着相当长的发展史,随着茶叶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推广,慢慢地形成了一种茶文化。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新式饮料,严重影响了茶叶的销售额,这也使得茶叶种植人员更加重视茶叶种植技术,并不断改进茶叶种植技术和营销方式,让茶叶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从而促进茶文化的发展。分析了当下茶叶产业的发展情况,具体介绍了茶叶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给从事茶叶种植工作的人员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鲁娜 《种子世界》2022,(5):0156-0158
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稳步提高的人们生活水平,社会公众开始逐渐加大了在茶叶方面的需求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茶叶品质的重视。所以,在实际的茶叶种植过程中,需要对相关茶叶种植技术以及管理工作进行重视,不仅能够有效确保茶叶产量,还能够使茶叶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从而使茶农种植茶叶的收益得到更好的增加,使云南省当地的茶叶种植产业发展实现长久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探究和分析了茶叶种植技术,并对其管理工作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茶叶种植技术的各个要点,并提出合理的措施,以不断促进茶叶种植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为今后茶叶种植的发展提供支撑,从而不断提高我国茶叶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论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奕鼎 《茶业通报》2007,29(3):119-121
本文简要说明了茶叶质量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于种植环节。阐述了加快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茶叶种植的基本情况。探讨了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首文莉  李庆勇 《种子世界》2021,(8):0126-0128
在饮茶文化以及茶叶种植行业快速发展大背景下,我国产业种植行业多项技术取得创新。茶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名片,茶叶种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茶叶种植过程中,逐渐采用无性繁殖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繁殖技术,无性繁殖技术具有多项优势,能够有效促进茶叶种植行业发展,所以需要准确掌握茶叶无性繁殖技术要点,并做好技术推广工作。因此,本文将对茶叶无性繁殖技术及推广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提供茶叶种植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饮食文化中,茶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在茶叶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于茶叶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茶叶种植生产实际中,应当充分重视茶叶种植技术与管理策略的应用,在保证茶叶产量的同时提高茶叶质量,进而增加茶农种植收益,推动茶叶种植产业持续稳步发展。基于此,结合实践,主要对茶叶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希望能为广大茶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肖梅 《种子世界》2021,(7):0039-0041
我国是茶叶种植大国和消费大国,饮茶可以满足人体多种养分的吸收需要,然而部分地区的茶叶制品由于多种因素受到污染,所以新时期消费者对茶叶安全问题高度重视,需要采取更为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模式。在无公害种植模式下可以将农药残留以及重金属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此保障茶叶种植效益。基于此,本文从山区无公害产业发展现状入手,讨论山区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阐述无公害茶叶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村民关系对特色农业种植农户支持度的影响,本文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为例,运用李克特量表法进行实地调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农户关联和农户支持测量维度体系,并度量了农户关联对特色农业种植农户支持度的影响,以期提升农户对特色农业的种植,增加农户收入。结果表明:(1)将农户关联维度划分为情感关联、认知关联、经济关联和行动关联,将农户支持度分为农户决策支持、行动支持和效益支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2)农户关联对特色农业种植农户支持度的影响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户关联的高低决定了特色农业种植农户支持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
潘艳凤 《种子世界》2021,(10):0144-0146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而广西地区无论是茶叶种植技术还是管理技术都达到了较为成熟的标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绿色无公害茶叶也受到了人们更多的青睐,获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借助高效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切实提升无公害茶叶的质量,对于茶叶产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事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于广西无公害茶叶的判断标准和种植条件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总结了绿色无公害茶叶的高效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并提出了技术推广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当地绿色无公害茶叶的种植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茶树品质是高品质茶叶成品的源头保障。为探讨铁观音茶叶品质与茶树种植年限的关系,选择种植4年、9年、30年的铁观音茶树及对应的土壤为材料,通过无性繁殖后再移植到不同年限种植土壤及新土壤等处理,对比不同处理方式下茶叶产品品质。结果表明,铁观音茶叶品质随茶树种植年限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经无性繁殖后的茶树幼苗移栽到4年、9年、30年的土壤后,其茶叶品质依然呈现下降趋势。而移栽到新土壤后的茶叶品质差异较小,表现为茶叶品质得分浓香型铁观音分别为95.60,94.80,94.70分,清香型铁观音则分别为94.90,94.85,94.40分。可见,茶树连续种植后,茶叶品质下降主要原因在于种植土壤。  相似文献   

15.
在对茶叶的种植现状作出简述的基础上,就茶叶的种植与管理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种养结合模式是茶园管理的绿色发展新模式,对于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发展、茶业转型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别山区“茶叶+荞麦+蜜蜂”种养结合模式为例,总结了该模式的适用区域和基本要求,概述了茶叶、荞麦、蜜蜂的种养技术要点,并进行了效益分析。结果显示,相较单一茶树种植模式,“茶叶+荞麦+蜜蜂”种养结合模式可以缩短幼龄茶园成园时间,增加茶园经济效益,同时抑制茶园杂草生长,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茶园复合经济效益,带动农户增收,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晏保繁 《种子科技》2022,(22):47-49
无公害茶叶最显著的特征是其种植与采摘等整个操作过程无污染性,其中无公害茶叶栽培主要涉及茶叶种植土壤管理、茶园水肥管理以及茶叶包装加工等多个复杂环节。从实际情况来看,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6个方面内容,一是确定生产基地,二是选择高产、优质无公害茶叶品种,三是无公害茶叶茶园开垦与茶树种植,四是无公害茶叶茶园施肥,五是防治无公害茶叶病虫草害,六是修剪采养无公害茶树。文章总结经验,从实际出发,重点针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进一步总结和阐述了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的要点,希望为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的运用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8.
蓝金珠 《种子科技》2019,(10):59-59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其种植与管理模式也达到较高水平。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无公害种植与高效管理技术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对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着重研究了绿色无公害茶叶的种植与管理技术,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调查贵州山区茶叶种植资源优势,合理布局无公害茶叶种植区域。以贵州省贵定县为例,依据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标准(NY 5020-2001),结合土地利用数据、遥感数据、土壤数据、气温、降水、光照、DEM等关键基础数据,采用GIS的空间分析统计方法,建立无公害茶园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茶园地土地适宜性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适宜种植茶叶的土地利用面积为1265 km2,占整个研究区域的77.57%;土壤质量、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满足无公害茶叶种植标准的面积为1232.51 km2,占国土面积的75.57%;其中,最适宜无公害茶叶种植面积为128.71 km2,占国土面积的7.89%。以上研究可以为茶叶种植行业标准在具体区域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辅助决策支持,对其他区域的茶叶种植综合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农户调查的山地丘陵区玉米种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山地丘陵区农户玉米种植行为特征及农户扩大玉米种植意愿的决定因素,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山西省山地丘陵区的269户农户的玉米种植行为进行调研、分析,同时采用二元选择模型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扩大玉米种植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耕地面积、农户玉米种植方式、玉米销售价格与扩大种植面积意愿呈正相关关系,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用工数量、资金投入数量、种植目的与扩大种植面积意愿呈负相关关系。为增加玉米播种面积、提高玉米产量相关部门应继续推进土地流转,加强玉米机械技术、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在稳定和降低农资价格,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的同时,健全玉米保护价制度,保障农户玉米种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