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芦笋又称石刁柏,为白合科天门冬属雌雄异株的多年生植物.1978年前后,辽宁省的营口、大连、丹尔、锦州、瓦房店、开原等地开始在面积栽培,1980年后逐步形成加工规模,年生产芦笋罐头2 000 t左右,其中80%用于出口.……  相似文献   

2.
正一、山东日光温室蔬菜发展与连作障碍1、日光温室蔬菜发展概况1987年,山东引进辽宁海城、瓦房店创建的日光温室及黄瓜越冬栽培技术,并于1987~1988年度获得成功,随之进入了快  相似文献   

3.
辽粳9号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历时9年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型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已在200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同年获得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权(专利号:CNA00452E)  相似文献   

4.
史锟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255-257
为了研究土壤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分别在校花房地、南区野生大豆地和瓦房店人造湿地采集9种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进行了有机碳含量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校花房冬小麦地平均有机质含量最高,达到了11.34g/kg,南区野生大豆地有机质含量为8.97g/kg,瓦房店人造湿地有机质含量最低为8.33g/kg。经过方差分析,校花房冬小麦地有机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南区野生大豆地和瓦房店人造湿地的有机质含量;南区野生大豆地的有机质含量也极显著地高于瓦房店人造湿地的有机质含量。校花房的两期播种冬小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南区不施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极显著地高于施盐碱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瓦房店人造湿地的自然状态和芦苇的有机质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对照、野生大豆地和水稻地的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5.
辽单481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刚等科研人员以自选系辽124为母本,以辽1660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201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正> 玉米杂交种——辽单111辽单111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04年以自选系辽6082为母本、太系140为父本,经人工杂交组配之后育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等特点,已在2009年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幼苗叶鞘和叶缘均为紫色,叶片绿色,长势强健。成株根  相似文献   

7.
中国及东北三省30年大豆种植面积、总产、单产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薛庆喜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5):102-106
探讨各阶段大豆种植面积、总产、单产的变化,为大豆生产、科研工作提供参考,将1981—2010期间全国及东北三省每年大豆种植面积、总产、单产,划分为3个年度阶段,然后利用完全随机的方法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度阶段的递增,全国和黑龙江的大豆种植面积、总产都在增加,特别是近10年比上个10年增加都极显著;虽然1991—2000年全国和黑龙江大豆平均单产都比1981—1900年极显著增产分别达25.16%和24.54%;而与1991—2000年大豆平均单产相比,2001—2010年全国仅增加1.71%,黑龙江减产5.75%。与1981—1990年相比,吉林省和辽宁省近20年来的大豆种植面积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减少,但大豆单产有明显的提高;2001—2010年吉林省和辽宁省大豆单产比1991—2000年分别极显著增加26.96%和35.21%,1991—2000年吉林省大豆单产比1981—1990年大豆单产显著增加20.85%,辽宁省此期间单产增加18.54%。近10年来黑龙江省大豆平均单产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大豆重迎茬所致,吉林省和辽宁省大豆平均单产各年分阶段都在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的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点;所以,生产上合理的作物轮作制是大豆单产可持续提高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美国、加拿大现代种业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现代种业考察团一行于2010年6月赴美国、加拿大进行现代种业发展情况考察。  相似文献   

9.
郁青392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铁12055为母本、铁T12067为父本组配成的高产稳产、抗逆性强、抗倒、适应性强、活秆成熟的优良中晚熟玉米品种,于2019年通过辽宁省审定,适宜在辽宁省境内≥10℃活动积温在2800℃以上的中晚熟春玉米区种植。介绍了郁青392的亲本来源、品种特征特性、试验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及其杂交种制种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首例无菌彩色土豆在瓦房店西杨乡培育成功。之后,这种色彩鲜艳的美味彩色土豆将率先登上大连人的餐桌。据悉,无菌彩色土豆原种是韩国江源大学医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林学泰研究组和韩国Meditron Bio 服务有限公司研究所于2005年研究开发的。  相似文献   

11.
《种子》2021,(6)
以山东和辽宁5个不同种源野生北沙参(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种子为试材,测定了北沙参果实和种子的面积、长度、宽度、千粒重及不同温度下的发芽率等指标,探究不同种源北沙参种子表型的特征变化以及在不同温度下萌发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纬度种源的北沙参果实、种子的面积和质量较低纬度种源小;相关分析表明,纬度与北沙参果实及种子千粒重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种源北沙参种子适宜的萌发温度范围均为20~25℃,且其发芽率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辽宁省瓦房店情人岛和葫芦岛金石滩两地的野生北沙参种源发芽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现代种业考察团一行于2010年6月赴美国、加拿大进行现代种业发展情况考察.1 参观考察行程1.1 参访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代表团与衣阿华州立大学国际交流中心的负责人探讨了培训辽宁省种子行业从业人员问题,考察了衣阿华州立大学种子科学中心,参观了种子加工和种子质量检验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从事种子生产加工和种子生理、病理、植保、DNA检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运用地统计学,结合GIS分析了辽宁瓦房店北部5乡镇土壤表层(0=20 cm)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其驱动机制。通过对瓦房店北部5乡镇209个采样点养分含量及其半方差分析和Kriging插值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有机质均值为8.9358 g/kg,碱解氮均值为65.6744mg/kg,速效磷均值为52.3676 mg/kg,速效钾均值为58.4863 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相比,有机质含量略有下降,速效磷含量上升非常多,速效钾含量也略有上升。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分别为53.04%、42.52%、42.32%、29.24%,都属于中等变异。半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瓦房店北部地区土壤养分各采样点的相关系数都在0.25-0.75之间,空间相关性中等。人类的施肥习惯、耕作措施的改变及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土壤养分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辽杂30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04年以自选不育系373A和自选恢复系600组配而成的高粱杂交种。2007年和2008年连续2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省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抗倒伏、耐密植,农艺性状好,产量高,品质优良,是优良的食用高粱杂交种,在辽宁省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晚熟玉米新品种丹玉405,丹玉206在辽东南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在辽东南3个地点(凤城、海城、瓦房店)进行了连续2年的密度试验,每个试验点设置5个密度梯度。试验结果表明:丹玉405适宜种植密度为36000~45000株/hm2,丹玉206为48000~52500株/hm2。  相似文献   

16.
简讯     
辽宁省建立作物品种资源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于1990年12月正式成立。地址在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新兴街一号。该所作为辽宁省农  相似文献   

17.
<正>花生新品种阜花12号(原品系代号9507),是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1995年以唐山市农科所选育的早熟中粒型花生唐8252为母本、以山东省花生  相似文献   

18.
瓦房店地区近50年水资源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艳  张国林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4):301-306
为了瓦房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需要,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在气候变暖环境下水资源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大连瓦房店1961-2010年的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序列资料,用高桥浩一郎陆面蒸发经验公式估算蒸发量;采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线性趋势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降水量、蒸发量和降蒸差水资源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降水量、蒸发量和降蒸差年变化趋势呈一致性,其中1月最小,7月最大。夏季水资源丰富,秋季次之,春季和冬季最少。农作物生长季降水量、降蒸差近50年呈减少趋势,蒸发量变化平稳,气候倾向率分别为-6.588 mm/10 a、-7.684 mm/10 a和1.096 mm/10 a。年降水量、年降蒸差呈减少趋势,年蒸发量变化趋近于0,气候倾向率分别为-9.537 mm/10 a,-8.741 mm/10 a和-0.796 mm/10 a。年降蒸差缩小,极比达13.1,说明水资源在减少的同时,干旱、洪涝频率增加,提醒人们应注意水资源变化,做好农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9.
鲜食玉米新品种——辽糯1号 辽糯1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用外引系沈农糯267作母本,以自选系辽糯279为父本,采取人工杂交方法育成的鲜食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是荣获2010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玉米优质抗源的引进与创新利用”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花生新品种阜花15号(原品系代号2008系选),是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2000年以鲁花12号为母本、唐油4号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2008年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新品种备案,备案编号:辽备花〔2008〕45号。近年来,在辽宁省及周边地区示范推广,均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深受种植户欢迎,推广应用前景广阔。2009年获辽宁省农科院科技创新二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