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桉树是原产澳洲热带和亚热带的经济树种,生长迅速。桉树引种我国栽培将近百年历史。我区引种栽培桉村自1965年开始,引种后因遭到严寒冻害大部分枯死。据目前所知:引种的桉树尚有少数几株已长成大树开花结实。例如(山军)嶂林果场小丁里引种的桉树,2株异心叶桉树已结实4—5年。另在马山等地发现几处有几株桉树(品种尚未鉴定)已大量孕蕾,可望开花结实。达尔文曾经提到过动植物驯化标准问题,他说:“动植物在新的环境中能生存下去,而且又能生育后代,证明驯化成功了”。经过几年来的自然气候选择和驯化,特别是从本地栽培的异心叶桉母树上采收到的种子,进行秋播露地育苗,幼苗经过严寒考验来看,异心叶桉在无锡引种栽培已初获成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沙漠葳的引种驯化途径及不同基质对引种成活率和苗木生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沙壤土既利于保苗,也对苗木生长有利,沙漠葳在当地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受低温影响不能正常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3.
梓树从山东省引入天桥岭林区,经过3—5年的培育驯化,已适应引种地区的生态环境,生长正常,目前引种培育的第一代梓树苗木已开花、结实,并繁育出第二代梓树实生苗木。  相似文献   

4.
梓树引种培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梓树从山东省引入天桥岭林区,经过3-5年的培育驯化,已适应引种地区的生态环境,生长正常。目前引种培育的第一代梓树苗木已开花、结实,并繁充出第二代梓树实生苗木。  相似文献   

5.
引种是指人类把外地(包括外国)野生和栽培植物引入本地栽种。有人把引种分为自然驯化(归化)和气候驯化(风土驯化)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植物引种到另外一个地区栽培不需要改变其遗传性,就能适应新的立地条件顺利地生长、发育、开花、结实,传宗接代;后者是指引种的植物要通过种种人工措施才能使之适应新的立地条件,随着引种栽培措施而发生遣传性的改变。其实引种就是要采取种种栽培措施使之适应新的栽培条件,一个生产性栽培的植物不得不考虑经济条件,生产成本。所以引种栽培的植物,特别是树木,一定要适应栽培地区气候、土壤的条件,否则招致失败,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树木的开花结实问题是引种驯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报导湿地松在南京及其邻近地区的自然条件下的生殖发育表现,并初步分析种于空瘪的原因,提出提高本树种结实能力的主要技术措施,为加速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昆明地区引种栽培的元宝枫林为对象对其林木的开花结实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昆明引种地元宝枫的花期主要集中在3月份;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位的开花结实量基本无差异;上层树冠开花结实数是下层树冠开花结实数的3倍左右;结实数与开花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2 8;从坐果到果实开始成熟期的落果率约为50%;果实各性状的株间变异特别大,变异系数8.20%~50.55%,但同一植株的果实形态和大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
以引进的平欧杂交榛子(Corylus heterophylla×corylus avellana)为试材,从越冬性、物候期、生长节律、结实及坚果特性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品系在带岭高寒地区的引种表现,旨在为高寒地区引种驯化,筛选适栽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凤丹’牡丹、‘香丹’牡丹和紫斑牡丹等3个油用牡丹品种在福建闽北地区的适应性进行比较试验,并对其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籽量及抗病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凤丹’牡丹能适应引种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幼树长势良好,能正常开花结实,但丰产性表现一般、果实经济性状较好,在闽北高海拔地区可适量推广种植,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香丹’牡丹幼树能正常开花结实,果实经济性状一般,丰产性较差,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紫斑牡丹品种表现较差,幼树能存活,但树体生长基本停滞,开花少,且不结实,不适宜在闽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敬爱的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我国具有历史意义的油橄榄引种工作始于1964年,当年引进油橄榄苗木一万株,五个品种,分别在我国亚热带八个省区12个引种点试验.1965年至1978年,用自繁苗木扩大了新的试种点,即有17个省市区种植了油橄榄,多数种植点陆续开花结实,产量不断提高.1980年初步统计,四川、湖北、陕西、江西、云南等省栽植有一千多万株,比原产地法国大两三倍.现在全国引进的品种已有一百多种(包括我国培育的优良实生树),奠定了我国油橄榄的发展和提高生产水平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板栗(Castanea mollisima)在宁城县内引种驯化成功,又经在巴林左旗引种,生长发育正常,并能开花结实,使具有-31℃的抗寒能力,为当前北方栽培的抗寒品种,也为内蒙古自治区新增添一个树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讷河和齐齐哈尔两地开展毛百合和轮叶百合引种驯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毛百合通过补充一定量的水分可以在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生长发育,未发生严重寒害、病虫等危害,植株能正常生长发育,较好完成生活周期,结实种子的成苗率可达42.05%;轮叶百合由于对生长环境的特殊要求,难以发育成开花结实植株。毛百合引种成功为黑龙江省西部提供了优质百合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3.
利用荧光SSR标记分析中国油橄榄品种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花  俞宁 《林业科学》2012,48(6):47-55
为研究我国53个油橄榄品种(13个引种驯化选育品种和40个引种品种)的遗传变异,利用SSR荧光标记技术对从甘肃的陇南、四川的西昌、广元和云南的永仁5个地点收集的107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0对引物共检测出294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在9~26之间,平均为14.7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平均为0.73(0.33~0.89)。基于Jaccard系数的NJ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分为2大组,选育品种与引种品种未被分开,但大多数具有相同品种名称的材料被分在同一组中,无论是选育品种还是引种品种均具有高水平遗传多样性。对来自5个国家的油橄榄品种群体进行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品种内遗传变异(86.61%)远远超过了群体间和群体内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13.39%),大规模引种过程中对品种的起源和来源地等信息并不完全,以及在长期引种栽培和苗木繁育过程中品种混淆和同名异种等,都是造成品种内遗传变异水平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 不同的油橄榄品种、类型或单株,有其不同的开花结实特性,有的结实年龄较早,有的结实年龄较晚;有的单株产量较高,有的单株结实较少.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 为此,我们从1979年开始进行了高接换种工作,以取代一部分在我所表现不太良好的品种、类型或单株,如实生爱桑、柳叶卡  相似文献   

15.
桉树引种驯化是桉树良种选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桉树引种驯化的实际出发,应用“气候相对论”、“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生态因子分析法”等理论,提出了桉树引种驯化的技术对策。通过引种驯化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强调了今后要做好:引种区划、分区引种、加大种源/家系试验规模、分树种建立育种计划,以及抗性选择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根据引种驯化树种选择原则和驯化成功标准,对100个绿化树种进行苗木引种,通过物候期观察、不同抗逆性试验,结果筛选出了适合濮阳市的优良绿化树种63种,其中29个为新增添树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北京地区由国外引种的苗木结构、建立引种驯化模式、引种驯化成果转化、面临的相关问题等方面,探寻北京地区引种驯化的有效方法,为引种树木落地后的栽培驯化提供可行性方案,从而为研究植物的观赏价值、经济效益及推广应用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国外生态经济树种沙棘引种驯化及早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我国高寒地区生态经济林树种遗传多样性,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遵循供种区与引种区环境条件相似的原则,根据引种区气候、土壤、植被分布、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等主要环境条件,确定与之相适宜俄罗斯为供种区。以6个俄罗斯大果沙棘优良品种为引种对象,在引种驯化及区域试验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与评价子代生态适应性、生长表现及果实品质,确定YSH和HJN为高寒地区引种栽培的适宜品种,且品种内家系间数量性状变异较小,生长稳定,具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树木引种驯化的生态限制条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昆明树木园的树木引种驯化工作中 ,探讨了引种树木的生存、生长、发育受引种地常年性和偶发性生态条件影响的程度以及引种树种对新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一定的生态环境 ,对一些树种是适生条件 ,对另一些树种则是生存、生长发育的限制条件。这决定于树木的遗传变异性。由于各树种的遗传变异性不同 ,因而在受引种地生态条件影响的程度上存在种间差异 ,相同树种个体间也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 ,种内在受引种地生态条件影响的程度上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引种树木对引种地的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可分为相似生态适应能力、潜在适应能力和可塑性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也存在种间和种内个体差异 ;适应能力的大小是该引种树木在新环境中能否存活以致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研究引种地常年性和偶发性生态条件对引种树木的影响和引种树木的适应能力 ,可以开扩树木引种驯化视野 ,使树木的引种驯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高寒林区蓝莓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带岭林业科学研究所2006年开始引种栽培蓝莓,对引种的连续3 a的物候观测掌握了其生长发育及开花结实规律;通过4 a的引种驯化成功地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高寒林区栽培的耐寒品种——美登;通过土壤覆盖防寒即可安全越冬,造林当年成活率76%,3 a存活率72%;栽植当年见果,第2年结果株率达88%,第3年后全部结果,平均株产达119.8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