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通过对太子河流域水能资源现状的分析,对太子河流域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规划建设,坚持科学可持续的开发水能资源思想不变,在不损害水能资源的前提下,加强管理,以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用硅藻指数评价太子河的水生态健康状况,于2012年5月对太子河河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森林用地、森林耕作用地、耕地和城镇建设用地)下的38个采样点位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应用6项硅藻指数(硅藻生物指数IBD、硅藻属指数IDG、特定污染敏感指数IPS、欧盟硅藻指数CEE、硅藻营养化指数TDI和戴斯指数DESCY)对太子河的水生态环境进行健康评估。结果表明:MRPP结果显示,太子河流域4种土地利用类型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P0.05);太子河流域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96、0.72和18,物种密度为7.83×106cells/cm2;根据相关分析显示,硅藻指数之间、硅藻指数与水环境因子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根据K-S检验,6项硅藻指数均符合正态分布;根据线性回归方程分析,D-IBI与IBD、IPS、IDG、CEE、TDI、DESCY均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P0.05),表明6项硅藻指数在太子河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用硅藻指数评价太子河流域的结果显示,太子河上游地区水生态健康状况较好,中游地区水生态健康状况一般,下游地区水生态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3.
采用太子河流域内8个气象站1960~2005年间气象资料,应用penman-montieth公式计算了46年间逐月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对参考作物腾发量及气象因素的年际变化特征、月际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应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影响流域参考作物腾发量变化的主要气象因素。结果表明:近46年间太子河流域ET0值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年内ET0值分布以5~6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影响ET0的主要气象因素按影响程度强弱依次为日照、风速、温度、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4.
白河流域水质时程演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谢贺芳  吴斌  张晓晖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672-11674
根据1991~2006年16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选取高锰酸盐、氨氮、溶解氧3项指数,运用单因子指数、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对白河流域水质进行分析,通过水质的逐月变化及逐年变化比较,探索白河流域水质时程变化特征,同时结合秩相关系数法(Spearman)对水质趋势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保护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辽宁省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可知,辽河流域由重度污染好转为中度污染,干、支流水质均有所改善。干流水质处于1995年以来最好水平,化学需氧量污染明显减轻;辽河支流水质明显改善,但浑河、太子河支流水质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太子河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未受污染水资源的利用率,不仅解决了辽阳、鞍山两市严重缺水问题,同时也推动周边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给辽阳、鞍山两市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汤河水库平均每年比引水前多收入4526.89~3665.44万元,充分体现了太子河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功能,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太子河流域水体中总大肠菌群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雪英  伦小文  李玉双  翟羽新  胡晓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90-15791,15795
[目的]研究太子河流域水体中总大肠菌群的数量,探讨大肠菌群污染状况及其与理化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于丰水期(7月)和平水期(10月)对太子河流域8个干流断面和6个支流断面地表水进行采样,采用滤膜法监测水体中的总大肠菌群数量,结合理化分析监测指标COD、NH3-N、TP确定出水体污染的性质和程度。[结果]太子河干/支流监测断面地表水中总大肠菌群数量在丰水期为9.2×103~1.7×106cfu/L,平水期为4.0×102~6.3×105cfu/L,总大肠菌群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总体上丰水期各断面地表水中总大肠菌群含量高于枯水期。丰水期大肠菌群对数值与COD和NH3-N含量之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结论]太子河干/支流监测断面地表水中总大肠菌群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8.
以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评价水质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太子河本溪段浮游植物调查,引用了多种生物学指数来分析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并偿试使用综合生物学指数,分析评价水质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9.
“引细入汤”工程,既引本溪县境内太子河支流──细河水,经过兰河引水工程,然后引到汤河水库,供鞍山市工业和生活用水。本文介绍了细河、汤河水库的水质情况及引细入汤后水质及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详细分析了辽阳市境内太子河一级支流汤河及其支流2014年度丰水期的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种类数、生物密度、生物多样性指数及优势种百分比,依据指示生物法、生物指数法和多样性指数法对以上河流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监测结果显示:汤河流域整体水质较好,处于清洁至中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1.
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河流水质变化趋势分析的非参数检验。选择湘江流域干流2000~2018年51个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镉、汞、砷八个项目的水质监测结果为样本,运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分析湘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湘江流域水质变化下降趋势综合指数大于水质变化上升趋势综合指数,近年来,随着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的加大,湘江流域总体水质状况呈好转趋势。城市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还需进一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青弋江流域7个监测断面2017—2019年6项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识别了流域的主要水质指标,得出青弋江流域的综合水质状况和水质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弋江流域整体水质为优,主要水质指标为NH3-N和TP;下游因工业污染源较多,水质最差,上游主要污染源为林地腐殖质等带来的N、P污染,随着水体自净中游水质优于上游;汛期由于雨水冲刷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加重,水质劣于其他月份,随着对流域污染源排放管控的加强,流域水质随时间推移呈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太子河流域降水和产汇流特点,利用流域试点区观音阁水库枯季入库径流量、上游汛期降水量、汛末入库径流量和枯季降水量等实测系列资料,对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检验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枯季径流BP预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并且具备较高的精度,可在同类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东江湖、水府庙水库和大通湖是湖南典型水库,以上述3个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结果、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水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研究区水质变化驱动力进行比较分析,为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江湖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大通湖流域以耕地为主,水府庙水库流域内耕地和林地比例差异较为相似。土地利用类型和人类活动对3个水库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东江湖水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经济因素、林地及建设用地的面积比例。水府庙水库的水质变化主要驱动力为经济因素、建设及耕地面积比例的变化。大通湖水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因素、人口因素以及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变化。湖泊受污染情况是大通湖水府庙水库东江湖。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太子河流域降水和产汇流特点,利用流域试点区观音阁水库枯季入库径流量、上游汛期降水量、汛末入库径流量和枯季降水量等实测系列资料,对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检验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枯季径流BP预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并且具备较高的精度,可在同类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西苕溪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38个采样点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完整周年的水质监测数据,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及多维尺度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西苕溪流域水质时间与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根据聚类分析将整个流域河段在空间上分为四个部分,即上游林区的河段、紧邻城镇的下游河段、下游平原区的干流河段和分散于农业灌溉区的河段;利用因子分析的旋转因子载荷矩阵从时间维度研究不同水质参数的季节敏感性,氮素在整个研究时间段与旋转因子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900,表现出整个研究时间段内的敏感性;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实现时空的统一分析,相同时间不同河段间差异性显著且都与其地理位置特点相吻合,所有河段在时间维度上均显现出丰水期的水质与另两个水期差异显著的特点,紧邻城镇的下游河段水质是整个流域中不同水期间差异性最小的,凸显了人为干扰的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西苕溪流域水质的时空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可以为流域水质监测与污染防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图们江中、下游流域城市集中,人口聚集,对整个图们江流域水环境影响较大,该研究调查了图们江中、下游水体中8项水质指标,并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与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法评价了水体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在该流域有机污染与营养盐类污染相伴发生,且有机污染主要以可生化降解污染为主;2015—2017年,该流域水质整体处于清洁和较清洁水平,水质状况良好,8项分析指标中COD是该流域最大污染因子;该流域富营养化程度相对较高,均为富营养化及中营养化状态,丰水期高于枯水期,磷是该流域富营养化控制的关键;该流域各支流中布尔哈通河的水质污染程度及富营养化程度均最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水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芒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21-10122
提出了水质污染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并以湟水流域年平均水质污染指标为例,对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流域及生态补偿等概念分别作出界定的基础上,对流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及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确立"受益者补偿、保护者受偿"的基本原则,以水质、水量、水生态服务功能作为补偿标准依据等完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为我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汉江水质与污染物的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质单因子评价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分别对汉江流域2007-2009年逐月实测数据进行水质状况及污染程度评价,分析了受污染区域的主要污染物指标和特征污染物指标。结果表明:汉江流域的水体水质总体良好,呈4段分布;汉江干流19个断面中有5个断面所在的河段受污染物影响相对较大,是主要受污染区域;主要污染物指标有7项,总磷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5 d生化需氧量。从支流汇水、面源污染、生活污水3个方面分析了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