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进一步做强做大海盐县"红地球"葡萄产业,对海盐县"红地球"葡萄发展历程、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总结了海盐县万亩"红地球"葡萄优质高效生产的经验,同时指出了当前海盐县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重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迅速发展.红地球葡萄霜霉病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主要原因是栽培管理技术不规范.使红地球葡萄品质下降产量降低.通过2008年-2009年对红地球葡萄霜霉病发生进行调查,总结出了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霜霉病综合防治措施,为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伊犁地区的地理特点,分析了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了地球葡萄保鲜储运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以及绿色-有机食品对保鲜储运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就解决保鲜储运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为解决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林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受气候条件、病虫害危害和各地红地球葡萄种植面积逐年加大等因素影响,伊犁红地球葡萄产业发展面临重重困难,发展绿色红地球葡萄产业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等相关要求,进行了相关试验与示范,并对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进行了集成与优化,制定了绿色食品红地球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大面积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林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但这几年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病虫害危害严重和各地红地球葡萄种植面积逐年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伊犁红地球葡萄产业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发展绿色红地球葡萄产业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等相关要求,进行了相关实验与示范,并对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进行了集成与优化,制定了绿色食品红地球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为大面积进行绿色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红地球葡萄是我区葡萄主栽品种,随着葡萄产业的不断发展,生产的葡萄与国外进口红提相比,存在果粒小、果面光洁度差、着色不均等缺点,为此,我们于2005年引进了果美(膨大素)在红地球葡萄上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试验方法1.试验地选择试验地设在农5师83团万亩红提高科技示范园,面积6.7公顷。品种为红地球葡萄,树龄5年,株  相似文献   

7.
2007年北疆红提葡萄病害严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博尔搭拉州红地球葡萄种植业的迅速发展,病害种类增多,发生与危害趋于严重,某些病害发生规律尚不明确,防治中存在盲目用药、栽培管理技术不规范等诸多因素,使红地球葡萄减产、品质和商品率下降,直接影响到广大果农的收入和种植积极性,严重制约了北疆红提葡萄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敦煌市定西村经过近些年的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棉花种植面积下降,瓜果、枣树等种植面积增加,尤其是红地球葡萄的发展几乎占全村耕地面积的1/2,为广大村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论述红地球葡萄在定西村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来梳理发展思路,给出一些发展建议,希望红地球葡萄的发展能给村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闽北红地球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对红地球葡萄果园采取不同覆盖和套袋组合的对比试验,探讨闽北遮雨大棚内不同覆盖、不同套袋对红地球葡萄的单果粒重、果粒纵横径大小和果实内含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覆盖有利于提高浅层地温,套袋可以降低果实周围的空气温度,不同覆盖物的增温效果与不同套袋的降温效果组合,达到动态平衡是影响红提品质的关键。[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适当选取覆盖和套袋材料,进一步提高红提葡萄品质,推动闽北红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索菲燕 《农村科技》2008,(12):64-65
作为节水效果最好的灌溉技术之一,滴灌在霍城县得到了推广与应用,特别是红地球葡萄引进以来,霍城县80%以上的滴灌面积集中在红地球葡萄园。然而,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滴灌技术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延庆县葡萄产业优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延庆县位于延怀盆地,是全国4大优质葡萄产区之一。栽培葡萄历史悠久,产品质量优良。延庆县前庙村有机葡萄现已发展成为以红地球葡萄为主栽品种全国最大的有机葡萄生产示范基地。本文对延庆县葡萄栽培产业的优势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管理经验,提供给大家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红地球葡萄在中国所占有的市场份额的增加,红地球葡萄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通过各界专家学者的努力,我国在红地球葡萄的栽培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综述了近几年我国红地球葡萄品种栽培技术方面研究成果,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生长期的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以及果实套袋技术,对今后栽培技术和生产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99年我县引进红地球葡萄新品种25000株集中定植在都沟村,进行示范栽培.由于我们采取了科学的果园管理制度和先进的葡萄栽培技术,3年来树体长势强壮,挂果早,产量高,对我县红地球葡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将红地球葡萄的花果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红地球葡萄与不同遗传背景砧木的硬枝嫁接亲和力,筛选红地球适宜的抗性砧木,利用8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砧木品种与红地球配置砧穗组合进行硬枝嫁接,并对各砧穗组合萌芽率、接口愈合率、愈伤生成率、营养钵苗生长势、秋后新梢生长量、根系生长量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遗传背景不同的砧木和红地球嫁接组合的亲和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来自河岸葡萄×沙地葡萄组合的101-14和3309与红地球嫁接亲和力均较强,秋后成苗率分别为73.0%和50.0%;来自冬葡萄×河岸葡萄组合的砧木5C、SO4、5BB与红地球亲和力较差,主要因为该杂交组合的砧木有来自冬葡萄的遗传背景。各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最终成苗率与温床催根后的萌芽率、根粗2.0 mm的根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分析,筛选出亲和力强的红地球嫁接组合2个:红地球/101-14和红地球/3309,而5C、SO4、5BB三个砧木品种与红地球亲和力极差,在嫁接育苗生产实践中应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15.
外源钙对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的失水问题.[方法]以不喷施为对照(CK),采前1个月连续喷施两次1.5;氨基酸钙和硝酸钙,对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切片、果实内在品质(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滴定酸)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外源钙使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果梗木质化增强,减缓了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失水收缩,使红地球葡萄果梗保持鲜绿和饱满状态;外源钙的喷施还减缓了红地球葡萄果实内在品质的变化幅度.[结论]采前1个月连续喷施两次钙提高了贮藏过程中红地球葡萄的商品价值;在氨基酸钙和硝酸钙的处理中,喷施1.5;的硝酸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进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62-1096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3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2个赤霉素浓度(10、20mg/kg)对红地球葡萄全树进行喷洒,以清水处理作对照,测量红地球葡萄的粒径、单果重等形态学指标和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用20mg/kg赤霉素浓度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树体较对照生长旺盛;用10mg/kg赤霉素浓度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树体的单株产量、叶面积、粒重和粒径均较对照差异显著,分别比对照增加18.92%、13.08%、24.51%和9.44%。[结论]红地球葡萄树体的单株产量与结果枝,叶面积与营养枝、枝条总数、茎粗均呈正相关,营养枝与主茎粗、节间距呈负相关;红地球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赤霉素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90团从2000年开始规划种植发展红提葡萄,把发展优质葡萄生产作为一项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农业产业化的主要途径.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优、晚熟、耐贮运,具有甜、脆、爽等特点,是目前发展中、晚熟鲜食葡萄的优良品种.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在目前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一大主题,要使红地球葡萄畅销国内外,必须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程操作.在葡萄产业的发展方面,除选择适宜当地自然条件并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外,在规模生产的同时,强调无公害或绿色高档果品的生产.结合我团生产实际和自然条件,制定出鲜食葡萄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8.
红地球葡萄又名红提,属晚熟葡萄品种,由于倍受人们青睐,着重介绍了红地球葡萄的成熟衰老机制和储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16,(11)
正红地球葡萄是全世界流通量最大的葡萄品种之一,被誉称葡萄之王,由美国加州大学于1980年培育而成,1982年通过品种登记。红地球葡萄于1987年由沈阳农业大学严大义教授首次引入我国,取名"晚红",南方市场简称"红地球、红提、提子"等。1997年由嘉兴市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引入并在嘉兴地区推广。红地球葡萄由于果穗大、果粒大、色泽鲜红、果肉硬脆,极耐贮运等特性,很快得到市场的认可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朱玉萍 《甘肃农业》2014,(14):69-69
本文对甘肃省高台县暖泉村设施红地球葡萄延迟栽培果品品质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了造成品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改进措施,使葡萄品质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