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2006~2010年度榆阳区安排完成的春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资料和采集的田间试验基础样品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与整理,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按照“高、中、低、极低”四个等级,初步制定出榆阳区春玉米风沙土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以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2.
榆阳区春玉米风沙土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2006-2010年度榆阳区安排完成的春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资料和采集的田间试验基础样品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与整理,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按照“高、中、低、极低”四个等级,初步制定出榆阳区春玉米风沙土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以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在沿江高沙土地区进行了春玉米和秋玉米施肥技术与培肥途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沙土地区种植春、秋玉米,磷肥的增产幅度与后茬效应大于钾肥和氮肥,氮、磷、钾肥配比以1.0∶0.8∶0.5为好,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使用,有利于增产与培肥土地,饼肥、厩肥、玉米秆全量覆盖与半量覆盖处理间比较,以厩肥3 000 kg/hm~2或春玉米秸秆全量覆盖,并配施尿素45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氯化钾225 kg/hm~2处理增产效果与培肥土地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耕作方式、施用有机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农业科技园区为平台,设置5种耕作方式(免耕、常规翻耕、深翻打破犁底层、深翻和超深翻)和3种施肥方式(化肥、化肥配施秸秆还田和化肥配施有机肥),测定玉米产量、土壤贯穿阻力、土壤容重、土壤三相结构距离R值和渗透速率。[结果]仅依靠改变耕作方式来调整土壤的物理性状,对提高玉米产量的贡献不大。在相同耕作方式下,与化肥处理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可使玉米增产19.2%~32.9%;且比秸秆还田处理增加7.4%~189.0%。总之,在东北风沙土区,施用有机肥是提高玉米产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秸秆直接还田效果不理想;从耕作方式来看,常规翻耕20 cm是最优耕作方式。[结论]东北风沙土玉米产区最适合在施用有机肥条件下,进行20 cm翻耕作业。  相似文献   

5.
海安县高沙土地区土壤缺磷缺钾现象普遍(2001年测定表明,该地区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为3.96mg/kg,速效钾含量为56mg/kg),而当地农户又普遍存在重氮轻磷钾的施肥误区,以致该地区春玉米产量多年来~直都徘徊不前,为明确增施磷钾肥对该地区春玉米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潮河流域春玉米施肥现状,以实地调研方法调查滦平境内春玉米肥料施用情况,分析得出滦平县春玉米施肥存在肥料种类单一、利用率低、施肥方法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滦平县及周边地区肥料科学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指导,为春玉米肥料减施增效提供依据,促进玉米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模式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冲积土壤上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对春玉米生长前期的促长作用大于控释肥和高氮复合肥,而后期则与此相反;与常规施肥相比,控释肥可显著改善春玉米农艺性状,提高春玉米产量,经济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8.
春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及肥料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3个春玉米品种,在河北省宣化县的21个试验点上进行了“3414”氮磷钾肥料试验,以期研究春玉米肥料利用率及其配方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肥力不同肥料的利用率也不同,肥力越高利用率越低,该县春玉米的氮磷钾施肥利用率分别为30.3%、18.7%和29.6%。经进一步模拟与分析,建立了宣化县耕地土壤主要养分指标体系和玉米氮磷钾施肥推荐指标体系。这一研究结论不但为该县的春玉米高产施肥,也为同类地区的春玉米高产施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土壤肥力(风沙土和黑土)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钾量对玉米产量、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丰水年,风沙土(低钾)的玉米产量高于黑土(中高钾);风沙土的玉米植株吸钾量明显高于黑土;施钾可导致收获后黑土速效钾含量明显升高,而对风沙土速效钾含量无明显影响;低中高肥力土壤的最佳施钾量分别为98.2 kg/hm2、39.5 kg/hm2和49.5 kg/hm2。  相似文献   

10.
春玉米平衡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春玉米的需肥规律、缺肥症状和施肥原则,进而提出了春玉米的施肥技术,旨在指导大家科学施肥,取得玉米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梨树县农户春玉米氮肥施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东北地区农户春玉米的施肥现状,2012~2014年连续3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吉林省梨树县各乡镇的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2~2014年农户的施肥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追肥农户比例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分别为36.8%、27%和19.1%,然而,在不同土壤类型上种植玉米的农户追肥比例有较大差异,在风沙土种植玉米的农户中有64.5%采用了追肥,在黑土、冲积土和其他土壤类型上种植玉米的农户中施用追肥的比例分别只有14%、8.3%和9.6%;施氮量的统计数据表明,在适宜区间内(160~240 kg·hm-2)的农户比例为40.8%,有54.1%的农户过量施用氮肥(240 kg·hm-2),且追肥农户的施氮量比一次性施肥农户更高。根据农户的追肥意愿调查,有80.8%的农户认为追肥能够增产,而选择一次性施肥的农户中有80.1%是因为一次性施肥方便,但如果能提供好用的追肥机械,仍有76.2%的农户会选择追肥。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春玉米平衡施肥和简化施肥技术,达到养分供应与作物吸收同步的目的,本研究应用掺混技术研制了春玉米缓释专用BB肥,并在春玉米上进行了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农户传统施肥措施相比,施用缓释专用BB肥能够明显改善春玉米的产量性状,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降低土壤硝态氮的累积,施肥效益高达15417元/hm^2。  相似文献   

13.
通过3414试验研究灰棕紫沙土玉米氮磷钾的施肥效应,初步摸清华蓥市灰棕紫沙土对玉米的土壤供肥量,玉米的最佳经济效益施用量为:N 9.45千克/667平方米、P2O52.09千克/667平方米、K2O1.85千克/667平方米,可获得产量380.06千克。  相似文献   

14.
《山西农业科学》2017,(3):424-42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一次性施肥方式对晋北地区春玉米干物质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施肥方式与农民常规施肥方式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经济效益相对提高;一次性施肥增加了晋北地区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速率,对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并无影响;一次性施肥促进了氮、磷养分的吸收和利用速率。综合分析认为,晋单85号春玉米品种在晋北地区适宜一次性施肥种植。  相似文献   

15.
通过3414试验研究灰棕紫沙土玉米氮磷钾的施肥效应,初步摸清华蓥市灰棕紫沙土对玉米的土壤供肥量,玉米的最佳经济效益施用量为:N 9.45千克/667平方米、P2O52.09千克/667平方米、K2O1.85千克/667平方米,可获得产量380.06千克。  相似文献   

16.
风沙土农田防风蚀保护性耕作几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风沙地区生态特点,对风沙土防风蚀保护性耕作措施进行了探讨。根据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提出了播种前2-3 d春整地;地表覆盖秸秆;果粮间作;垄向与风向垂直栽培;粮草轮作等风沙土防风蚀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泰兴市地处长江下游冲击平原和通扬高沙土地区腹部,现有耕地面积110.5万亩,土壤类型分沿江沿靖淤泥土和高沙土两种,其中高沙土面积76万亩。玉米种植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高沙土地区,常年种植面积12万亩左右。为了掌握我市高沙土地区土壤的供肥能力及夏玉米氮、磷、钾最优施用量,为大面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元竹镇实施了夏玉米肥料效应试验。1试验设计1.1试验地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对宁夏中部风沙土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基施控释氮肥80%以上能够满足玉米全生育期氮素需求,而一次性基施控释氮肥70%以下,在玉米生长后期出现脱肥现象,且产量降低;一次性基施控释氮肥80%(施控释氮肥1 293 kg/hm~2)时,比全量施控释氮肥节省肥料成本910.5元/hm~2,为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探究了施肥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状况。[方法]通过野外大田试验,连续3年研究施肥模式对春玉米生长特性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随生长期的变化,施肥和CK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相同时期均表现为FPOTPCK;成熟期春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百粒重、穂粒数和穗粒重均表现为FPOTPCK。随着生长期的变化,施肥和CK处理下春玉米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施肥降低了春玉米叶片丙二醛含量,施肥与CK之间的差异随生长期的进行而逐渐拉大,也即施肥模式促进了春玉米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合成,其中在成熟期的促进作用表现的最为明显。施能处理下土壤硝态氮的累积主要集中在0~10 cm土层,各处理0~10 cm土层中硝态氮的含量占土壤硝态氮含量(0~30 cm土层)的15.32%~35.64%,这说明土壤硝态氮具有表聚性;施肥处理下总氮吸入量表现为FPOTPCK,不同处理间差异均显著(P0.05)。与CK相比,FP和OTP处理下春玉米总氮吸入量分别提高了58.9和82.9 kg/hm~2,其中FP处理下氮肥利用率最高。[结论]综合比较可知,施肥模式显著提高了春玉米在成熟期的百粒重、穗粒数,表明施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春玉米穗粒数的增加,从而提高了春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0.
风沙半干旱区风沙土不同耕法水土保持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风沙半干旱区易旱、易风蚀的农业生态系统,探讨了风沙土秋翻耕、秋旋耕和春旋耕(秋留茬)不同耕法保土、保水的效果。结果表明,播种前春整地比传统秋整地水土保持效果好。春旋耕(秋留茬)土壤风蚀量比秋翻耕和秋旋耕2种耕法少1.3~1.6 cm,0~30 cm耕层土壤含水量比秋翻耕和秋旋耕平均高3个百分点。表明风沙土春整地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