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虫线清乳油防治桉树枝瘿姬小蜂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16%虫线清乳油2 g/L液和1 g/L液分别喷杀桉树苗上的枝瘿姬小蜂,20 d后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幼虫死亡率分别为40.8%和33.0%,成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2%和88.7%。对枝条和叶片上虫瘿内的幼虫死亡率检查结果表明,叶片上幼虫死亡率略高于枝条上幼虫死亡率,但两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16%虫线清乳油500倍溶液和1000倍溶液2种处理进行喷雾,20d后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幼虫和成虫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40.8%和97.2%、33.0%和88.7%,2种处理桉树枝瘿姬小蜂蛹的死亡率为79.1%。对枝条和叶片上虫瘿内的幼虫死亡率检查结果表明,叶片上幼虫死亡率略高于枝条上幼虫死亡率,但两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枣粘虫是近年来危害我省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以幼虫危害叶片和果实,严重时将叶片全部吃光,使枣果脱落,造成绝收。本人根据三年来的防治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 枣粘虫又名包叶虫、粘叶虫,各枣区均有发生。此虫在我省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树皮裂缝内越冬。第一代幼虫发生盛期在5月上旬,时值展叶至枣吊长到2寸左右。幼虫吐丝将1—2片嫩叶粘合一起成饺子形,藏在里面啃食叶肉,随着幼虫长大粘缀的叶片也增多。老熟幼虫在卷叶内结茧化蛹。第二代幼虫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此时正是花期及幼果期,幼虫不仅危害叶片,还可危害果实。8  相似文献   

4.
寻甸县楚雄腮扁叶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饲养观察的方法,研究楚雄腮扁叶蜂生物学特性。该虫在寻甸地区2年发生1代,以预蛹在土室内越冬,6月中旬开始化蛹,7—11月均有成虫出现,其中8、9月份是羽化高峰期。成虫交尾时间约10 min,2~3头雌虫会聚集在一起产卵。幼虫出现于7月下旬,初孵幼虫开始取食带卵枝条周围的针叶,并吐丝做虫巢,虫体隐蔽在虫巢中。直至11月,老熟幼虫落地入土做蛹室,幼虫期较长。  相似文献   

5.
双斑锦天牛对城镇园林绿化树种大叶黄杨构成严重危害。自1993年发现该虫起,通过饲养观察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寄主枝条内越冬,7月上旬至11月上旬、3月至5月为幼虫危害期。  相似文献   

6.
用二倍产毒杆菌(ЪТБ202)制剂作防治棕尾毒蛾老熟幼虫的试验,以杀虫细菌为标准。0.5%的制剂悬液喷洒杏树枝条,重复三次,对照用清水。每个枝条上放25条幼虫,并用纱布罩住枝条作隔离小室。用产毒杆菌的处理区到第7天,害虫死亡率达到100%,而用杀虫细菌的死亡率为83%,对照应全部是活虫。在扁桃树上作如下试验,(每株树上有虫800条)喷洒5%的ЪТБ—202悬掖,幼虫全部死亡;用杀虫细菌的尚有部份存活;对照的叶子和果实全部被毁,甚至嫩枝也被吃掉。  相似文献   

7.
苹果巢蛾为害果等多种果树叶片,幼虫吐丝将叶片做成网巢为害,大发生时整株叶片食光,严重影响果树结实,甚至造成整株死亡,该虫一年一代,以一龄幼虫在卵鞘内越夏、越冬、。幼虫5月中旬为害盛期,用80%敌敌畏1:1500、2.5%敌杀死1:2000,防治效果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树干注孔法防治分月扇舟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0%久效磷乳油和50%甲胺磷乳油稀释不同倍数后,用树干注射机注入树干基部,进行室外林间嫩枝接虫和采集叶片饲养室内幼虫试验结果表明:2种药剂对分月扇舟蛾均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甲胺磷的防治效果优于久效磷,同一药剂,注入的浓度越高,杀虫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9.
泡桐茸毒蛾Dasychira sp.是危害泡桐的一种叶部害虫。1982—1984年该虫先后在河南省汝阳、临汝两县危害成灾,1987年又在偃师县大量发生,幼虫取食叶片,危害严重时,受害叶片仅剩叶柄。为摸清该虫的生物学特性,适时开展防治,作者对该虫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初步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榆树金花虫(榆兰金花虫、榆黄金花虫)在我竹普遍发生,为害严重。我们用白僵菌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导如下: 试验方法:将榆树金花虫的幼虫与发生僵病的家蚕一起饲养在培养皿中或直接用白僵菌接种于金花虫体上。在气温24—30℃,相对湿度80~90%,待金花虫幼虫体上长出菌丝发白僵化,而后将金花虫的僵尸磨研,按1:1000倍稀释成水溶液(20斤清水加入人工培养的金花虫白  相似文献   

11.
1976年从以来,我们对舞毒蛾(Ocneria dispar L.)和苹毒蛾(DasychiraPudibunda L.)的两种核型多角体病毒病进行了初步的观察。两虫均属鳞翅目,毒蛾科。食性很杂,是重要的园林树木害虫。舞毒蛾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苹毒蛾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区。在沈阳市这两种害虫均普遍发生,其中尤以舞毒蛾为害较重。去秋我们首先在公园、苗圃的林地内,发现苹毒蛾老龄幼虫大量死亡。又于今年4月下旬,发现在室内饲养的3—4龄舞毒蛾幼虫大量死亡。发病幼虫,虫体均呈现痈肿、色亮,表现迟钝,不取食。其死亡形态,苹毒蛾幼虫多爬到树冠的上半部,以腹足附着于枝条或叶片上,呈倒“V”字型悬挂,或以尾足附着于枝、叶上倒挂。舞毒蛾在室内饲养的条件下,幼虫也以腹足或尾足附着于饲养箱壁或枝、叶上呈倒“V”字型或倒挂死亡。死亡后的幼虫,体节拉长,体色逐渐变深,体壁极易破裂,流出淡黄或浓稠  相似文献   

12.
黄杨绢野螟,又名黄杨黑缘螟蛾,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危害黄杨、雀舌黄杨、瓜子黄杨、女贞等。幼虫取食嫩芽和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全部吃光。2003年夏秋,此虫在泗县暴发。2004 ̄2006年采用林间调查和饲养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虫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银杏大是蚕蛾是一种食叶性害虫,常以幼虫群集蚕食核桃,银杏,栗,枫杨等树的叶片,造成毁灭性灾害。该虫一年发生一代,各虫态生存率都较高,易暴发成灾。幼虫抗性强,防治难度大。通过三年的观察与试验,掌握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确定出了防治该虫的三种有效方法和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4.
黄点直缘跳甲Ophrida xanthospilota Baly系山东新记录,近年来在泰山发现危害黄栌Cotinus coggygria Engl.叶片。该虫一年1代,以卵(块)在小枝上越冬。越冬卵3月下旬孵化,4月幼虫危害最烈,常将叶片食光。4月下旬老熟幼虫坠落树冠下入土做土茧化蛹,5月下旬成虫羽化。成虫寿命甚长,补充营养可延续2—3个月,黄栌叶片又遭食害。防治该虫可在幼虫孵化盛期或成虫产卵前用2.5%敌百虫粉剂或80%敌敌畏乳油喷杀。  相似文献   

15.
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Laichart)]又名柳蓝金花虫,以成、幼虫为害柳树叶片,亦加害杨树,我省发生普遍,淮北和沿淮一带较严重。1980—81年室内饲养、圃地定点观察和野外调查表明,该虫在我省每年8—9代,以成虫在落叶层、杂草丛、石块下或土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日平均温度12℃时出蛰取食活动,3—5天  相似文献   

16.
猕猴桃准透翅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捷  林毓银 《林业科学》1990,26(2):117-125
猕猴桃准透翅蛾Paranthrene actinidiae Yang et Wang是严重为害猕猴桃的一种新的蛀干害虫,主要为害中华猕猴桃。我们于1984—1987年对该虫进行了研究。该虫1年1代,幼虫7龄,以3—4龄虫在枝条隧道中越冬。越冬幼虫出蛰后转枝蛀害,盛期在寄主植株萌芽期。树龄5年生以上受害严重;离地30cm高处的主干围径超过15cm的植株,其被害株率均为100%。结合冬季清园修剪,清除虫枝可显著压低发生基数;春季在寄主植株展叶前应用敌敌畏、杀螟松、敌杀死等药液于被害处注射或涂抹防治幼虫。  相似文献   

17.
花绒寄甲是多种林木蛀干性害虫天牛的重要天敌。该文主要研究了替代寄主(大麦虫蛹和黄粉甲蛹)和寄主(松墨天牛幼虫)繁育及不同饲料(松墨天牛幼虫粉、大麦虫幼虫粉和黄粉甲幼虫粉)饲养对花绒寄甲成虫产卵及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将花绒寄甲初孵幼虫接种于大麦虫蛹,其平均成虫羽化率为77.22%;将花绒寄甲初孵幼虫接种于松墨天牛幼虫,其平均成虫羽化率为62.08%;单个大麦虫蛹及松墨天牛幼虫繁育出的花绒寄甲数量分别为4.63头和2.48头;而黄粉甲蛹由于表皮硬化过快,花绒寄甲初孵幼虫无法寄生。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相比于松墨天牛幼虫,大麦虫蛹繁育的花绒寄甲成虫在一年的生长中存活率良好,两者单雌虫年均产卵量基本无差异。对以两者繁育的花绒寄甲成虫分别喂以不同饲料,各处理一年内成虫死亡率之间和全年产卵量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大麦虫蛹是非常理想的花绒寄甲替代寄主,且大麦虫幼虫粉、黄粉甲幼虫粉和松墨天牛幼虫粉均可作为花绒寄甲成虫的饲料。  相似文献   

18.
大袋蛾,属鳞翅目,袋蛾科害虫。它危害泡桐、法桐、榆树、苹果、杨树、柳树等多种林木和农作物。该虫在河南的生活史,一般是每年一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五月上、中旬化蛹,五月中、下旬羽化,六月中旬幼虫孵化,开始取食危害。随着虫体增长,虫袋逐渐增大,八月上、中旬幼虫先后老熟,从叶片转移到枝条上吐丝封袋越冬。  相似文献   

19.
在前一个流行病发生地的午毒蛾(Lymantria dispar)幼虫身上用生物法测定Ento-mophaga maimaiga田间越冬休眠孢子的侵染活性。幼虫与树干上的死幼虫接触一个晚上,被E.maimaiga感染的幼虫其死亡率为7.5—14.0%。田间收集的并被认为带有休眠孢子的死虫、枯枝落叶和土壤,它们的悬浮液对幼虫亦具感染性,即4.0—12.0%的幼虫被E.maim-aiga感染。饲养期间幼虫与以上这些侵染源放在一起,也有8.0—44.0%的幼虫被感染。用休眠2年的孢子作实验,没有幼虫被感染。在所有实验中对照小区的幼虫均未被感染。根据以上结果,可以断定:感染越冬休眠孢子的幼龄幼虫随后即是发展为带有E.maimaiga的午毒蛾群体中产生的虫霉菌流行病。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室内饲养和林间调查,研究刺股沟臀肖叶甲在油茶林发生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虫在福建1 a发生1代,成虫取食油茶叶片,幼虫在土壤中生活。翌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化蛹,4月下旬成虫始见,高峰期在5月中旬—6月中旬;每雌成虫可产卵35~100粒。垦复措施可降低油茶林的受害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