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以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内的吴城镇生态观鸟旅游的景观点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对当地居民进行关于生态观鸟旅游及其影响的问卷调查,利用该调查问卷资料,采用Binary Logistic 回归模型对生态观鸟旅游对当地社区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地居民大部分支持生态观鸟旅游,但目前的生态观鸟旅游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影响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内的吴城镇生态观鸟旅游的景观点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对当地居民进行关于生态观鸟旅游及其影响的问卷调查,利用该调查问卷资料,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生态观鸟旅游对当地社区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地居民大部分支持生态观鸟旅游,但目前的生态观鸟旅游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影响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经济的提升也带动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河北地区独特的自然地势以及人文风情促进了当地生态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不仅解决了农村地区大部分的人口就业问题,也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当地的居民生活水平。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区域的、以农业产业为支撑的、以乡村环境和典型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为吸引物而展开的一种以生态旅游为理念的乡村旅游活动。乡村生态旅游以田园风光、农事参与、民俗体验为主要形式,融观光体验、认知与旅游活动为一体,以农业支撑、以人为本、生态保护、社区参与、收入反馈、生态家园建设等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则。本文就当前河北省乡村身体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和建议,并且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调查分析了宁夏玉泉营葡萄山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玉泉营葡萄山庄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是一个集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居民休闲娱乐、科技知识普及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的生态观光庄园,同时以玉泉营葡萄山庄为例,指出了宁夏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旨在对宁夏玉泉营葡萄山庄的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宁夏的生态旅游业规划及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徐娟  严贤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74-12176
在国内外有关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理论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分析瓦屋山森林公园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结果.由于缺乏当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开发人员、经理和社区的利益关系模糊,形成一个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形式单一、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缺乏政府支持等问题.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利润分配过程和模式,以期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社区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是一种将游憩活动与生态保护、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体验相结合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区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组织者与服务者肩负着规范自身、引导游客和服务社区的多重使命。然而很多生态旅游区在实际经营中更多的将生态旅游看做一种时髦的营销噱头,服务项目的开展(如水上项目开展多利用机动船,允许机动车进入生态旅游区等)增加环境的负担,而缺乏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缺少对游客的教育、缺少与当地居民的沟通与共识,不能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导致生态旅游成为空中楼阁。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的相关概念,并结合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旅游景区服务指南》提出了相应的山地型生态旅游区服务规范,希望可以为相关部门标准化河北省山地型生态旅游区的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发展意义,研究制订社区居民对于推动生态旅游认知与态度的问卷调查指标体系,建立完整的实证研究框架.通过以镇江世业洲居民为调查对象的实地调研,了解不同居民对于发展生态旅游的认知与接受态度的差异性,研究居民对于所在地发展生态旅游的认知与接受态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认知上,不同婚姻状况、学历、职业、生态活动参加情况的居民存在显著差异;在态度上,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学历、生态活动参加情况的居民存在显著差异,认知与态度存在正相关.针对现行的旅游开发与管理模式,提出旅游产品开发与推广,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完善利益回馈机制,健全生态旅游制度规范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消费需求的提高,生态旅游模式获得了大众的喜爱,但并未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反而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对当地环境造成重污染。在推动生态旅游开发的同时保护好生态资源是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农业环境生态保护为视角,通过对美国农业生态旅游中立法经验的借鉴,构思中国如何构建相关体系,推动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并对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阳新县王英镇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旅游追求多元目标,具有开发投入资金少、重视环境教育和当地居民福利等特点。该研究以湖北省阳新县王英镇为例,对该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实现经济、生态与居民福利等的综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在旅游行业中的发展一直相对滞后,没能很好地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在生态旅游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更应借着这股东风很好地将吉林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现象宣传出去,通过对它的保护性利用,使游客、当地居民以及旅游经营者都受益,并能使大众受到环境教育。近年来,虽然生态旅游在我国得到稳步发展,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反映了生态旅游在运营过程中带有某些不可持续性,为此笔者选择这一话题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出有助于实现县级可持续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生态旅游的含义着手,深入调查研究了冕宁境内的身体旅游资源:凉山明珠彝海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宗教旅游胜地灵山寺、冶勒自然保护区、安宁湖及雅砻江峡谷等旅游景点。针对冕宁生态旅游和生态林业建设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加强宣传,提高林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加强科技投入等促进生态旅游环境建设的发展与生态林业建设,带动全县人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2.
杨阿莉 《甘肃农业》2005,(12):125-125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是把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文章在对都市农业和都市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都市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有观光农园、休闲农场、科技农园和民俗观光村等,并提出开发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要正确认识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努力实现都市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业生态旅游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旅游形式,农业生态旅游所倡导的"生态"与"环保"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主旋律。本文在对农业生态旅游的涵义及其发展过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生态旅游的特征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延续,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作为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为例,对农业文化遗产核心区居民进行调研,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从经济影响感知、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环境影响感知、对旅游发展态度感知四个方面来研究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现状。结果表明,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度低、不同人口学特征下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居民对旅游发展感知具有差异性、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总体上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居民对旅游发展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5.
李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97-20599,20777
介绍了铜仁地区的环境与资源概况,指出其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景观类型多样的特点,分析了铜仁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发展前景,强调研究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并且随着多年来对旅游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当地的生态旅游建设与发展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区不断加强区域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梵天净土,桃园铜仁"旅游品牌。与此同时,分析了铜仁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强调要在总体规划、统筹发展的基础上,实施精品旅游线路战略,全力打造旅游品牌;完善旅游交通设施,构建旅游发展空间;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拓宽旅游市场;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以期对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衡水市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衡水市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开发旅游产业的潜质。本文主要以衡水市的概况为基点,从当前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未来发展前景;以发展衡水市农业生态旅游的意义分析了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必要性;从客源方面分析了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可行性。最终提出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职能、大力扶持发展适应当地特色农业的生态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新背景下,乡村旅游迎来了新一轮的大发展。大湘西地区生态资源良好、民俗文化丰富、农村生态发达,具备良好的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目前,大湘西生态旅游存在产品层级单一、专业人才缺乏、品牌意识淡薄、缺乏统一规划等方面的问题,可以从政府、社会、学校、当地农民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实行统一规划、培养本土人才、提升核心竞争、优化生态扶贫等方面着手,以市场需求为基础,遵循旅游发展规律,从而实现农业、林业、茶业等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作为现阶段世界性的时尚旅游,因倡导人和环境的和谐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吸引了人们的目光.银川市生态旅游凭借其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生态资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管理部门、开发商和当地居民的三重努力下,银川市的生态旅游面临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胶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滨海湿地生态旅游是有利于湿地保护、有社区参与和寓教于游的旅游活动。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包括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生态旅游支持系统开发、生态旅游设施建设、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生态技术开发应用等内容。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产出的产品有生态观光、生态休闲、生态度假、生态养生、生态探险、生态科普、生态文化体验、环保教育等。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要保证生态安全,在旅游容量和生态安全评估的基础上实现开发目标。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胶州湾滨海湿地,宜在胶州湾滨海湿地发展滩涂贝类采捕休闲旅游、河口湿地观光生态旅游、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渔村生活体验生态旅游等生态旅游方式。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农业生态旅游问题的关键.梅州丰华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首先,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农业、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个方面。其次,构建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或对策需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高质量特色旅游产品的打造,生态旅游文化内涵的提升和生态经济的产业化经营等几个问题。以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梅州丰华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发展机制,为其他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