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稻瘟病是当前影响水稻高产的关键病害,其侵染主要与水稻的肥水管理、气候条件以及品种抗性等因素具有密切联系。因此,若要有效防止稻瘟病,一定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及时防治,确保水稻产量。本文主要针对水稻稻瘟病的有效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引起的水稻真菌性病害。稻瘟病使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威胁着水稻生产,不但造成水稻减产10-30%,而且降低水稻品质。本文对水稻抗稻瘟病研究进展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全面防治稻瘟病的综合策略:首先选择抗稻瘟病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其次运用水稻品种多样性防治稻瘟病技术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最后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稻瘟病。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通海县里山彝族乡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蔓延,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及多点调查结果,阐述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时期,提出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降低病源基数、组建植保专业队、利用航空植保技术等措施,抓住稻瘟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进行全片区药剂防治等防治措施,减少了稻瘟病的发生,提高了水稻单产。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首,夲文从稻瘟病的危害时期和部位、危害症状、侵染与传播途径、品种气候栽培管理对稻瘟病的影响,稲瘟病的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简要介绍清流县稻瘟病危害和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稻瘟病是海城地区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分析了稻瘟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论述了选用抗病水稻品种、消灭菌源、种子消毒、加强栽培管理、适期用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稻瘟病是临沂市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特别是2014年,雨水较多,低温寡照,更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文章分析了稻瘟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形态特征及发病因素,论述了选用抗病品种、消灭菌源、种子消毒、加强栽培管理、适期用药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信阳地区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信阳地区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等,以期指导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8.
稻瘟病是为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防治稻瘟病,应掌握病害的发生规律,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调以栽培管理为基础的农业防治,提倡生态防治,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介绍青冈县水稻稻瘟病的传播途径、发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以为当地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我国人口的重要主粮。稻瘟病也被称为稻热病,是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我国每年都会因为稻瘟病流行导致水稻减产,严重时会直接导致地区绝产,给国家造成大量损失。针对这一问题,研究稻瘟病的产生原因和有效的防治技术非常必要。一、水稻稻瘟病发病原因分析1管理不当导致水稻感染稻瘟病在水稻种植和田间管理方面如果出现操作不当容易给水稻稻瘟病提供传播途径。例如在施肥过程中使用的肥料  相似文献   

11.
在以农为本的帝制时期,天、地、人"三才"理论一直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三才"理论的核心即是环境与技术。本文中,笔者以明清时期畿辅地区的种稻活动为例,来分析生态环境与农业技术之间的博弈关系。笔者认为,畿辅地区的水土环境、光照与气温制约着南方水田技术在此地的应用,畿辅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亦影响着水田技术在该区的扎根与传承;南来稻作技术在对北方旱地进行适应的同时,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畿辅某些地区的局地环境。在二者的颉颃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环境对技术的制约,农业技术必须以尊重环境为前提。  相似文献   

12.
水稻免耕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免耕水稻的松土、除草、施肥、移抛栽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对不同类型的杂草的除草效果不同,应根据杂草的类型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或几种除草剂综合施用;应采用小量多餐、化肥后移、根外补肥的施肥技术;应采用小苗带土移栽或抛栽的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13.
水稻花药培养创造水稻新质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水稻花药培养的基本涵义,重点讨论了花培在杂交稻、常规稻育种及水稻种质创新上的作用、意义,并揭示出21世纪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将结合传统育种、杂交稻育种及生物技术等对水稻质源创新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阎丽娜 《北京农业》2011,(33):29-30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但是由于北方寒地气候等条件的特殊性,如果想要种植出优质、高产的水稻必须有优良的栽培技术做支持。推广两段育苗栽培技术是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本文讲述在应用两段育苗栽培技术的生产实践中,要把握好的一些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5.
水稻抗稻瘟病育种方法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抗稻瘟病育种的各种技术,主要包括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细胞育种和分子育种。  相似文献   

16.
水稻产量的高低、稻米品质的好坏,除品种因素外,还取决于栽培技术以及施肥技术两 个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水稻种植及施肥技术进行粗浅的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施肥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结合水稻种植特点,从合理配方施肥,平衡营养元素和把握施肥技巧,促进作物生长等方面探讨了水稻种植施肥技术,以期达到合理施肥,增加农作物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再生稻生产效益与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种植再生稻的经济效益,再生稻比单季稻经济效益提高93.75%,产投比提高12.68%,具有省工、节本、增产、高效等优点,并阐述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孔令娟 《农学学报》2014,4(7):100-106
基于水稻苗情监测的相关数据,对促进水稻增产增效的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栽培技术的集成创新与有效推广应用措施,可实现水稻产量效益提高。通过监测结果的实证,提出水稻生产须要高度重视作物栽培等非物化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以进一步挖掘水稻等粮食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稻生产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文章以2003~2008年我国水稻生产的成本效益数据为依据,比较分析了年际间、品种间和季节间水稻生产成本效益,以及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成本效益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水稻生产成本增幅高于谷价涨幅,成本推动型特征明显;成本利润率较高,规模增效是提高种稻收益的根本途径;双季稻成本利润率低于一季稻,南方水稻主产区"单改双"难度较大;种稻收益高于其他主要粮食作物,东北"旱改水"仍具有潜力。基于上述结论可知,要促进水稻生产稳定发展,就必须始终围绕提高种稻效益目标抓生产,必须稳定投入品和产出品两个市场,必须着力推进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必须强化政策、科技、投入和服务这四大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