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经济基础不同,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势在必行。甘肃省地域跨度广、生态系统类型复杂,探究甘肃省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式意义重大。研究了甘肃省生态现状,并提出甘肃省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式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藏北那曲高寒草地的生产力、季节放牧重要性、生态服务价值、生态环境敏感性,构建了基于草地亚类的功能分区模型,从空间上将高寒草地划分为适度生产功能区、减畜恢复功能区和禁牧封育功能区,据此构建了基于高寒草地功能分区的分级生态补偿模式,设计了高寒草地生态补偿的组织管理体系及流程、生态补偿的损益评估机制和约束奖惩机制; 提出了针对不同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方案。根据藏北那曲高寒草地功能分区结果和不同功能区生态补偿内容和目标,确定生态补偿周期为5a,核算出适度生产功能区、减畜恢复功能区和禁牧封育保护功能区分别需要补偿资金19.4亿元、15.77亿元和0.6亿元,每年分别需补偿资金3.88亿元、3.16亿元和0.12亿元,5a全区共需补偿资金35.77亿元,年需7.16亿元。通过对高寒草地的功能分区分级生态补偿,对提高高寒草地的生态保护能力,增加牧民的经济收入,促进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县域生态功能区划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楠  张廷  梁成华  李金霞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3016-3020
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的空间分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对辽宁省清原县生态功能区划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清原县的生态环境建设、环境治理和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奠定扎实的基础,也为清原县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根据生态建设功能区划的5个基本原则、清原县在辽宁省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归属和其生态环境实际状况,将清原县划分为5个生态区和6个生态功能区,并针对每个生态功能区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建设、保护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生态功能规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以正确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为基础,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的,其研究和编制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全面分析平凉市生态环境主体功能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绿色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保护措施。旨在推动欠发达地区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生态环保机制建设,促进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探索走出一条内陆欠发达地区绿色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的路子。  相似文献   

5.
建立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的空间分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可为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的研究,分析在区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的新方法并建立了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模型。  相似文献   

6.
重点生态功能区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的生态安全,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国家重要区域生态安全,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南岭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例,系统分析了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作为平衡机制,利益补偿机制的构建非常必要。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在现有利益补偿实践的基础上,沿"政策-法律-政策法律互补"的进路构建主体功能区规划利益补偿机制,政策方面主要是财税政策和市场机制政策,法律方面主要是财税相关法律法规和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唯此,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才能"落地",我国各区域才能实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454-6455
在分析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以临沂市为实例,对全市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按照区域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划分了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功能区。根据各功能区的主体功能,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调控和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9.
试论生态环境补偿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保护环境和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应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政策是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补偿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两者关系的探讨,提出了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政策以及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为例,根据该区自然地理特征、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等,对全区进行了生态功能分区;并在分析功能区特征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方向,为茅箭区生态建设与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昆明市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基础上,从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概况入手,分析其生态补偿现状,研究其生态补偿原则及补偿方式,从制订绿色产业扶持政策、开展水源保护区整体规划、完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加大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利益相关者对生态补偿的认知与参与等方面,提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鹏山  谢跟踪  苏珊  孟相彩  于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327-2330,2369
利用海口市2008年社会经济数据,采用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构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影响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而得到海口市滨海旅游区2008年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数,并在GIS中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得到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格局的环境效应状态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海口市滨海旅游区,生态环境综合效应指数为0.582,结合生态环境质量评判标准,得出该区域生态环境处于一般状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已有退化。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格局表现出不同状态,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生态环境恶劣,未利用地生态环境较差,耕地生态环境状态一般,水域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状态,有林地和湿地的生态环境处于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生态效益型的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生态经济要旨在于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根据福建经济发展现状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目标,提出农村发展生态经济的几点思考:生态建设必须基于规模生产;区域优势要转化为市场优势;发展山地生态经济要保育与富民并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关键。解决这些问题对发展农村生态经济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指出生态环境规划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及解决必然涉及到复杂、敞开的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概述了国内外生态规划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归纳了国内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生态规划区域现状数据资料处理的研究应用,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对生态规划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生态规划技术方法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大庆市自然资源特征、生态环境现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划,确立了该区进行生态区划的原则及指标因子体系,并且应用SPSS软件进行了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大庆市农业生态系统划分为4个生态区。  相似文献   

16.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对于避免规划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性的战略意义。从土地生态安全的概述出发,综述了土地生态安全及其评价方法的有代表性文献的研究结论,阐述了其在我国的应用,并总结和归纳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看法,以便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加强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是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概述了国外相关研究进展,并从小城镇污染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理论和实践三个方面来综述国内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  相似文献   

18.
在详细分析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发展的生态因素和非生态因素的基础上,归纳我国内陆干旱区、高寒地区等不同地域类型下生态环境脆弱区共性,依托现代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理论框架,提出了适合我国生态脆弱地区的城市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调控模式,为加快生态脆弱区域的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邱高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677-6679
生态安全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文化系统、生态社会系统及生态法制系统的全面建设和协同推进。必须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全面规划、多方协调,才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