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河北省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自1993年建园以来,累计接待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游客、林业系统学者近千万人次,有效带动当地餐饮业、服务业、交通业、旅游产品加工业、林产品采收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当地近10万人直接或间接增收,同时提高了公园的管理水平,拓宽了林场发展渠道,有效带动了当地基本建设、城区景观、交通网的建设,更加突出了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景观的独特性、优越性、地域性及不可替代性,更加突出了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气候资源的稀缺性、适宜性、地带性.为今后有效解决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发展与人才短缺、自然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生态旅游与林区主业经营、相关产业规模扩大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的矛盾提供解决途径,以期达到林区发展与生态旅游的和谐统一,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
广东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是珠江三角洲重要的生态旅游地,自然地理环境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旅游业已初具规模;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双重战略意义;分析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和优势,以及目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形式、一种旅游产品,是一种有目的t的、以生态学观点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的一种自然选择,是一种社会文明。生态旅游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河北省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探析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旅游业发展迅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明确公园的发展性质和发展模式,对塞罕坝森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系统地研究了塞罕坝旅游资源特征,对旅游景区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归纳,明确了塞罕坝旅游景区的类别,提出了塞罕坝旅游景区的发展模式和重点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5.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经过数年发展游客量不断增加,为了处理好森林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结构调整、旅游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资源空间容量、生态环境容量、经济发展容量和当地居民心理容量4个子系统,对公园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定,结果得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资源空间容量为11 153人次/d,生态环境容量为50 911人次/d,经济发展容量为8 871人次/d,旅游环境容量综合值取最差限制因子8 871人次/d,年环境容量约为100万人次;分析认为经济发展容量中的供电能力是限制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发展的主要因子,公园存在周期性超载问题,对此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控淡旺季游客量、进行日常监测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现状与改造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景观是森林公园风景旅游资源的主体,也是开发森林生态景观旅游的基础。为充分利用森林公园自然风景资源、森林景观资源,突出公园自然生态休闲主题特色,增强并开发生态旅游功能,必须对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进行总体统筹规划和科学改造。通过分析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现状、特点、优势、存在问题等,提出与探讨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改造、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已历经24年建设,跨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行列,是国家林业局和国家旅游局树立的旅游建设重要窗口。虽然塞罕坝在多年发展森林旅游积累一定经验,但是发展至今仍有不足的地方。为了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生态旅游SWOT分析塞罕坝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立足塞罕坝当前生态旅游以人为本、重在自然、贵在和谐、精在特色的优势基础,探索塞罕坝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为探究产业提升之策提供理论和建设支撑。  相似文献   

8.
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 《绿色科技》2014,(4):283-284
指出了生态旅游是以有特色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景观的旅游,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支持生态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国家森林公园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事实证明,国家森林公园对景观资源的保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处处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它以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作为依托,向游客提供前所未有的生态体验与生态教育,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并向其渗透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从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监管方、运营方及游客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情况,提出了其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及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生态学理论指导原则,全面规划原则,旅游资源保护优先原则,景观协调性原则和区内旅游、区外服务原则,针对楼观台实验林场和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现状提出了其开展生态旅游应进行的旅游环境建设重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旅游资源特征对生态旅游项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基础上的定量分析,并将分析成果应用于森林公园的生态建设,通过合理的建设将生态旅游与森林景观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增强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素养,减轻传统旅游对旅游区环境、资源的冲击和压力,达到生态旅游与自然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双重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疆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劣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自1982年,我国第—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开始.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省份.目前,新疆森林面积698.25万公顷,森林公园经营总面积147.01万公顷.2010年,全区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360多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1.5亿元,门票收入85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2.
从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出发,结合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该公园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提出了加快发展其生态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张希和 《中国林业》2011,(11):42-42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河北承德木兰围场坝上地区。公园总经营面积142.6万亩,森林覆盖率80%。截至2009年底,已累计接待中外游客96万人次。因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完善的基本设施建设,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当地生态旅游业的排头兵。进一步研究其资源特征,科学规划公园发展远景,对公园实施品牌化战略和可持续经营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抚州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抚州市具有独特的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生物景观、地文景观、农业生态旅游景观和湿地生态旅游景观,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旅游滞后、基础设施落后、景点分散和景区容量小。为此,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坚持保护、开发与利用三统一的原则,特色原则,生态环境教育原则和市场导向原则。要实施超常规发展战略,多层次、多样化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战略和品牌战略。采取切实可行的、科学有效的对策措施,包括生态重建,合理规划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展旅游区域合作,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加快招商引资力度等,以保障旅游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沾河林业局地形地势条件、自然资源景观、人文景观等分析,得出大沾河旅游资源丰富,景观自然,适合进行生态旅游的结论,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通过开展森林旅游,反过来又可保护这片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可带动相应产业的发展,减少当地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认识的加深,回归自然、保护环境、旅游者与旅游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主题。河北省塞罕坝的旅游业也在当今生态旅游方兴未艾之时得到蓬勃发展。资源优势定基础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1962年由林业部建场,1969年起改为河北省林业厅直属单位,1993年5月经原林业部批准建立塞罕坝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属著名的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全场总面积9.4万公顷,其中以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白桦林为主的有林地(风景林)面积7.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基础条件。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而丰富,品位高且结构好;文物古迹类和自然风光类结构并重;具有一批世界级和国家级吸引力的资源,许多文化旅游资源属于绝品资源,具有较为明显的唯一性和垄断性。旅游收入的增加,使旅游业成了河南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如对植被、野生动物、水体、土壤、食物链等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我们在进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树立资源开发的整体意识,对全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将开发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影响降到最低,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谢伟  王志杰 《中国林业》2013,(14):40-40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属著名的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总经营面积9.3万公顷。其中森林景观6.3万公顷,草原和其他景观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0%。这里被赞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公园的森林生态旅游作为河北省现代森林经营的一种独特形式,无论是森林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理念,还是森林旅游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及审美追求都以森林的生态特征为核心,体现出对生态的关注和对文化的要求。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充分利用承德的世界文化遗产能够吸引较多游客的优势和两地相距较近区位较佳的综合优势,实施科学发展策略,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加快生态旅游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9.
以陕西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对该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和定量评价,并通过旅游开发评价SWOT分析,提出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方向。研究表明,景区景观旅游资源可以分为7主类、14个亚类、21个基本类型,景观旅游资源单体总数达28个,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特色显著;通过对景观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可以得知该景区的游憩价值较高,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20.
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概况、人文经济、景观生态和旅游资源,探讨了其景观生态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相关方案:根据生态管理的科学规律设计生态化景观结构,合理布局景观生态功能区,制定合理的生态旅游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