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番茄杂交制种母本不同整枝方式与种子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园艺》1998,(5):7-7
我国番茄杂交制种从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不断有新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番茄育种专家郁如平、郑贵彬、徐鹤林、高振华等80年代从美国引进了含TMV抗病基因的黄化体番茄育种材料,先后育出了苏抗系列,西粉、早丰、中杂系列等番茄杂交新品种,但因制种技术不过关,1985年前全国每年只能生产少量杂一代番茄种子,而全国每年需大量的番茄杂一代种子。因含TMV黄化体育种材料,属黄苗光效率低,生长势弱,根系发育不好,坐果少,每亩产种量只有几公斤,而制一亩种子需成本1000多元,成本高,利润低,制种农民难于接受,1985年西安市园艺研究所采用新技术栽培制种研  相似文献   

2.
1 研发背景 我国目前西、甜瓜良种生产一直沿用上世纪90年代建立的制种技术。即1家1户的小农生产方式。近年来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因西、甜瓜制种用工太多而导致了成本居高不下.优势制种区域面积收缩,直接危害我国西、甜瓜种业安全,也使得我国对外制种产业严重受损。同时。我国西、甜瓜种子采后加工处理技术滞后.种子质量难以保证.降低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成为西、甜瓜产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瓜生产早已实现了杂种一代化。西瓜制种包括杂交制种和种子质量检测两个部分。制种效益主要由单位面积的采种量、种子质量、制种成本等因素决定,所以要想提高西瓜种子生产的效益,就必须在保证种子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采种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西瓜年播种面积一直保持3330万亩左右,占世界首位。我国西瓜生产需要杂交种子数量很大,需要制种面积近百万亩。西瓜制种田主要集中西北,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加强其生产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对促进种子产业发展意义重大。1提高西瓜杂交制种产量技术措施1.1母本种植密度西瓜制种田适宜密度有关制种产量,其母本种植密度制约有效种瓜数。  相似文献   

5.
提高茄子制种纯度和产量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在抗病、丰产、优质、整齐性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目前我国推广的茄子品种绝大多数为一代杂种,种子生产主要由人工杂交制种。由于制种技术性强,在种子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往往会造成种子纯度不高,制种产量低,导致一代杂种种子成本高。为此笔者总结了在生产实践中确保一代杂种种子纯度、产量的几点经验体会,供制种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赵国云  陈正武 《蔬菜》2000,(7):19-20
我国每年黄瓜需种量达60万kg,杂交种需种量占30%-40%,种子的产量、质量直接影响到农户的利益。常规品种主要靠昆虫自然授粉,因而种子的产量与当年的气候、昆虫、隔离区等条件息息相关。杂交种的制种(除雌性系制种)主要靠人工授粉,种子的产量不仅与授粉技术、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而且与植株的营养面积有关。以前人们认为采种密度越大,种子产量越高,但每年的种子产量特别是杂交制种产量总停留在每667m225-35kg范围之内。为此,我们在我所采种基地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密度对黄瓜种子产量的影响,以便找出密度这一简单实效的采种…  相似文献   

7.
以鄂丝瓜1号的父、母本为试材,以父本当天上午开放的雄花为花粉来源,研究了授粉时间、花粉供给量和单株留瓜数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母本雌花开放的当天上午和开花前1 d上午均可作为鄂丝瓜1号制种的适宜授粉时间;以1朵雄花为3朵雌花进行授粉为鄂丝瓜1号制种的首选花粉供给量;鄂丝瓜1号制种中,1株母本可以留5~6个种瓜。  相似文献   

8.
西瓜种子质量是关系到丰产增收的基础和保证,探讨西瓜杂交制种技术,对于保证种子质量,提高杂交种子产量,增加制种的经济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1选地  相似文献   

9.
以越蒲1号瓠瓜亲本为材料,进行了母本不同种植密度制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母本株距30 cm 和40 cm 处理的雌花始花、授粉、种瓜采收等生育期基本一致;30 cm 处理制种量比40 cm 处理的少,平均减产2.4%,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单瓜种子质量和数量差异较大,30 cm 处理的单瓜种子质量比40 cm 处理平均减小约27.0%,单瓜种子数量下降26.7%;种子百粒质量、发芽率和水分含量相近。因此,瓠瓜制种母本株距以40 cm 为宜。  相似文献   

10.
茄子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杂交茄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茄子杂交一代种子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产量不高、不稳的现象,笔者多年从事茄子杂交制种,对部分制种技术进行了完善和改进,使制种产量比原来提高50%以上,并做到了丰产稳产,现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疆西瓜甜瓜杂交制种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细菌性果斑病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检疫性病害,同时也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对新疆西瓜甜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新疆是我国西瓜甜瓜杂交制种最主要的区域之一,每年西瓜甜瓜制种面积达0.4万hm2,是新疆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的杂交种子籽粒饱满,产量高,不仅满足本地区的种植需求,同时向国内其他地区及国外销售[1]。然而,近年在新疆出现了一种检疫性病害———细菌性果斑病,  相似文献   

12.
据济源市种子管理站负责人介绍,济源市是河南最大的蔬菜制种基地,早在1987年就开始了蔬菜制种,制种面积连年增加,遍布邵原、王屋、承留、轵城等9个镇80多个行政村。尤其是承留镇上观村,几乎家家制种,去年每户平均制种面积达0.28hm2,户均收入万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制种成本高的问题,在东帝汶进行了辣椒制种研究。2015—2017年对湘研1586在东帝汶进行了杂交制种,整个生产周期约5个月,平均产量达510 kg/hm2(2017年),表明湘研1586较为适合在东帝汶进行制种。从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采花授粉、脱粒晾晒及病虫害防治方面总结了湘研1586在东帝汶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保护地大棚黄瓜制种成本高,距离远,制种人工授粉,不利于花期田检,为降低制种成本,便于田检,有利于提高种子纯度,降低采种风险,开辟了一条新的制种途径。1育苗露地黄瓜制种既要考虑前期黄瓜的果实生长,又要考虑果实的后期发育。为了避开霜霉病等病高发季节,使制种黄瓜能够及早成熟,培育健壮植株抗耐病;使种果在死秧前能够发育成熟。1.1种子处理:采用55℃热水恒温烫种15分种消  相似文献   

15.
淮北地区,尤其是沿陇海线一带,由于其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已经成为继我国南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之后的又一大蔬菜制种区域。其辣椒制种的产量多年来均居全国前列,但该地区番茄制种的667m2产量总在10~15kg徘徊,远远低于西部及东北地区667m2产量15~25kg的制种水平。我们经过连续5年的观察、记载、总结和研究,探讨出提高淮北地区番茄杂交制种产量的技术改进措施。其中有的措施是对传统理论的突破和挑战,有的措施是对现实做法的纠正和补充,现具体总结如下。1培育壮苗常规的育苗措施这里不再赘述,主要是针对育苗中部分书籍所指的温度界限及通…  相似文献   

16.
提高西瓜制种的产量和纯度是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和制种农户共同关心的主要问题。笔者总结榆林北部风沙滩区多年来的西瓜制种经验,认为提高该区域的西瓜制种产量和质量,需抓好以下技术措施。1提高产量的措施1.1选好地,施足底肥:要获得较高的产量,首先要选地力中上等的田块制种,每6  相似文献   

17.
利用保护地进行丝瓜杂交一代制种,可简化露地制种杂交隔离操作规程,省时省工;栽培模式由原有1年1制变为1年2制,使年生产种子能力提升。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高母本的种植密度,可有效增加每667m^2产量。近年来经多次试验得出,保护地密植制种667m^2种子产量70奴以上,比露地制种增产10%以上。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青椒杂一代种子的产量,本试验对青椒杂交制种中的栽植密度、疏花方式以及去雄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探索青椒制种的最佳栽培方式及合理的去雄方法.为杂交制种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大幅度提高杂交种子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西安地区番茄大棚制种的探索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市临潼区是我国重要的番茄制种基地之一,已有20多年的制种历史,为我国番茄种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制种年限的延长,品种的演变,露地制种产量不稳、质量下滑、效益降低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在进行金棚、保冠系列番茄品种制种的过程中,针对上述问题探索出了一套高产、稳产、优质、早熟的大棚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0.
1 制种前的准备 1.1 选地、整地和施肥为保证种子纯度,制种田四周应与任何其它西瓜品种相隔500~1 000 m以上,除了确保严格的隔离区外,地块选择、整地及施肥基本同商品瓜栽培要求相同,整地注意行距区别,施肥注意适当增施磷钾肥,可提高种子产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