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将栓皮栎种子,采用室内沙藏催芽,待种子萌芽,胚根长成1.5~2cm左右后,将种子的胚根切去1/2,与未切根的种子同时条播,进行育苗对比试验,胚根短截后的苗木,根颈粗度、侧根数量明显优于未短截的苗木,从而有利于提高栓皮栎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胚根短截的最优保留长度,采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分析不同胚根短截处理下苗木生长量及根系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不同胚根短截处理对红锥苗苗高、地径、主根长、须根数和侧根数均影响较大,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而对成苗率影响较小。进行胚根短截处理并保留胚根长度1~2cm的红锥苗苗高、地径、须根数和侧根数分别比其他处理高出9.87%~37.09%、8.82%~40.74%、15.86%~135.86%和27.58%~68.03%。综上所述,进行胚根短截处理并保留胚根长度1~2cm更有利于提高红锥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增加须根和侧根数量,控制主根长度,为红锥人工林培育提供高质量苗木,该处理措施可作为日后红锥容器苗生产的推荐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播种苗主根过长,侧根较少,影响栽植效率和质量。为控制主根长度,促进侧根发育,提高栽植效率和成活率,通过设置胚根短截(RC)、物理控根(PP)和化学控根(CP)3种控根处理,并测定苗木根系构型及养分质量分数,分析不同控根措施对播种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胚根短截和化学控根处理对主根抑制效果最好,其中RC2(截取胚根长度的1/3)和CP1(100 mg/L CuSO4)处理后主根长比对照减少了21.7%、19.9%,且对根系总长、表面积、体积、1级侧根数和根尖数的促进效果也最明显。各处理除CP1显著增加了苗木茎根比(23.3%)外,其余对叶干质量、茎干质量、根干质量和茎根比均无显著影响。2)CP1、CP2(150 mg/L CuSO4)处理降低了茎C质量分数。RC1(截取胚根长度的1/2)、RC2处理增加了叶片N质量分数。RC2  相似文献   

4.
对“西扶2号”核桃采穗后不同留桩长度与发枝情况的调查分析表明:母枝重短截,平均发枝量小,抽生的副梢量少,第一嫩枝距短截顶端的平均距离近;母枝轻短截;平均发枝量大,抽生的副梢量多,第一嫩枝距短截顶端的平均距离远。综合分析初步认为10~30cm短截是适宜采穗的最佳留桩长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信息》2003,(10):35-35
1. 短截。就是把枝条剪短。其主要作用是促使其抽生新梢,增加分枝数目,以保证树势健壮和正常结果。短截常用于骨干枝修剪、培养结果枝组和树体局部更新复壮等。短截按其长度又可分为:(1)中短截。在一年生枝的中部短截。剪后萌发的顶端枝条长势强,下部枝条长势弱。(2)重短截。截  相似文献   

6.
珍珠番石榴采取一年两次短截,彻底防治根线虫,适时套袋保果等技术措施,商品果率高达80%,平均果重200g以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洛马林和不同短截处理对2年生苹果苗木分枝特性的影响,为促进具晚熟性芽的果树分枝及缩短果树童期和整形周期提供参考。【方法】以2年生苹果"长富2号"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主干不同短截处理(短截70,90 cm和不短截)和不同普洛马林处理(0和1 000 mg/kg)间分枝数目、分枝长度、分枝角度、分枝高度和分枝方位的差异。【结果】(1)1 000 mg/kg普洛马林处理可极显著增加不同年龄茎段的分枝总数。(2)普洛马林处理2年生苹果不同年龄茎段的分枝特性存在差异,普洛马林能够促进当年生新干(70 cm短截)再分生出新枝条,平均有效分枝数达4.1个,且分枝高度主要集中在90~130 cm,各方位的分枝数目接近1∶1∶1∶1,为整形工作带来了方便;普洛马林处理1年生老干(不短截)会造成分枝部位过低,极易导致分枝部位偏向一侧而致使中心干的地位不明显;普洛马林处理当年生新干和1年生老干(90 cm短截),能促进当年生枝条分枝,但1年生老干分枝的旺盛生长会抑制当年生新干的分枝。(3)群众育苗由于密度过大,自然状态下无有效分枝。【结论】对主干于70 cm处短截并用普洛马林处理,苹果树有效分枝的数目、长度、角度适中,分枝高度和方位合理,为其提早整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红袍’荔枝幼青树开展短截花穗的效果分析,在荔枝主产区合江、江阳区进行不同短截时间和短截程度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2次短截花穗并留7 cm左右穗长有利于改善花穗结构,提高坐果率,丰产稳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樟子松是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沙区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的重要树种。研究截冠处理对种子园壮龄樟子松母树结实的影响,以期为樟子松种子园母树的优质高产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樟子松种子园18个无性系樟子松24年生的母树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未截冠与截冠处理对樟子松母树球果产量、种子产量、球果大小和种子质量等8个指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截冠处理对樟子松母树单果质量和单株球果质量2个指标影响不显著,但其平均增益值分别达到24.84%和23.82%,说明截冠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樟子松壮龄母树的球果产量。截冠处理对樟子松母树单株种子质量和出籽率有明显影响,截冠后单株种子质量和出籽率的平均增益值分别达到81.38%、55.94%,说明截冠处理能提高壮龄母树种子产量。截冠处理对球果长径和短径均无明显影响,截冠处理后球果长径和短径的平均增益值分别为? 0.25%和1.37%。截冠处理后樟子松母树的种子千粒质量、优良度平均增益值分别达7.43%、24.96%,并且大部分无性系千粒质量为正增益,全部无性系优良度为正增益;截冠处理对种子千粒质量无明显影响,但对种子优良度有明显影响。说明截冠处理能提高樟子松壮龄母树种子的质量。结论研究证明截冠处理可以提高樟子松壮龄母树的产量和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修剪使板栗树体营养合理分配和利用,探究不同类型结果母枝适宜的短截强度,为提高板栗果实产量和品质提供依据。【方法】以25年生‘遵化短刺’板栗品种为材料,根据上年开花结果情况将一年生枝分为发育枝、结果枝和雄花枝,再分别进行甩放、轻短截和重短截处理,研究3类枝对不同短截强度的修剪反应。【结果】(1)3类枝重短截与轻短截处理相比除显著减少雄花序数和雄花枝数外,兼具减少雌花序数、结果枝数和果枝率的负效应,其中发育枝、结果枝和雄花枝重短截的结果枝数分别是甩放的33%、30%和46%。(2)在不同短截强度中,发育枝、结果枝和雄花枝轻短截的栗蓬数最多,依次为1.76个/母枝、1.78个/母枝和1.80个/母枝,且结果枝和发育枝轻短截处理显著高于重短截,栗蓬数在雄花枝各短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3类枝重短截后空苞率均达到最高,为轻短截和甩放的2倍以上;(3)发育枝、结果枝和雄花枝这3类枝的果实K含量以轻短截处理最高,依次为8.70,7.48,8.41 mg/g,显著高于重短截和甩放处理,且轻短截处理能显著增加发育枝和雄花枝的果实N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发育枝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各类枝短截后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修剪方法对催芽处理前后富士苹果一年生枝不同部位碳、氮营养物含量的影响,为完善苹果修剪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 cv.Red Fuji)幼苗一年生枝条为试材,在解除休眠到萌芽期,于离体条件下对枝条进行短截处理(短截1/2、短截1/3),以不短截处理为对照,将按要求处理后的一年生枝带回试验室,将枝条下部剪平,直立放在盛有500mL水的瓷盘里,置于GZX型光照培养箱(25℃(白天)/20℃(晚上)、16h光照/8h黑暗条件)中进行催芽处理,在处理后第0,3,6,9,12天取样,测定枝条不同部位的可溶性糖、淀粉、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短截处理对一年生枝不同部位碳、氮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富士苹果一年生枝条不同部位可溶性糖、淀粉、总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有明显分布梯度,表现为从一年生枝顶部向下,对照枝条木质部的可溶性糖含量由93.9mg/g逐渐降到61.9mg/g,淀粉含量从72.6mg/g逐渐降到37.7mg/g,总糖含量从166.5mg/g逐渐降到99.6mg/g。催芽处理前(处理0d)木质部可溶性糖、淀粉及总糖含量高于韧皮部。催芽处理后,木质部碳、氮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幅度较大,与韧皮部相比,木质部平均可溶性糖、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38.1%,31.6%和15.4%,平均淀粉含量增加了17.4%;而韧皮部以上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小。短截处理未改变枝条自身碳、氮营养物质的分布梯度,不同处理枝条对应部位碳、氮营养物质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对整个枝条平均水平而言,短截降低了枝条内的平均可溶性糖、淀粉以及总糖含量,整个试验过程中短截处理枝条木质部以上营养物质的含量总体低于对照枝条。【结论】短截未改变苹果一年生枝条自身碳、氮营养物质含量的分布梯度,表现为从枝条顶部向下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2.
由于短梗五加的药膳两用特性,使其市场需求日渐旺盛,人工栽培势在必行。本文总结短梗五加苗木繁育技术,包括种子繁殖育苗、种根繁殖育苗、反季节水生、基生枝压条育苗和苗木出圃等方面内容,旨在为短梗五加的人工栽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L9(34)正交设计开展不同的微波辐射时间、次数及截根组合对苗木生长量和生物量影响的试验,研究微波辐射时间、次数和截根方式对华山松(Pinus armandii)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合间平均地径、苗高、上胚轴直径和轴长均呈现极显著差异.影响华山松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随着苗龄的增长而改变,且影响不同生长指标的主导因子也不同.苗龄7个月时,全株、根、茎和叶平均烘干重分别为0.523~0.754、0.157~0.257、0.137~0.227和0.230~0.297g·株-1.苗龄8个月时,地径和苗高最优的处理组合为20s辐射1次、桶内截根(A2B1C2).通过微波辐射和截根的组合处理可促进华山松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4.
香椿促秋芽和春季短截试验焦自高,陈运起,王崇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济南250100)为保证香椿芽的周年供应,使秋季香椿未脱落叶及时黄化、脱落,并使休眠的芽体萌发,1991年秋季我们用激素进行了处理,并于1992年春季移栽前进行了短截试验,以期...  相似文献   

15.
赵毅 《农家参谋》2011,(9):17-17
杏树上应用的主要修剪方法有短截、疏枝、回缩、缓放、抹芽、摘心以及拉枝等。短截轻短截剪除其1年生枝条长度的1/4左右;中短截剪除1/3~1/2重短截剪除2/3;极重短截在枝条基部仅留二三个芽。短截后,缩短了枝的长度,减少了芽的数量,从而使养分、水分能够更集中地供应所保留的枝芽,  相似文献   

16.
陈江海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129-130
对丝栗栲种子胚根切根与不切根育苗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处理的发芽率、苗高、地茎,主根、须根及枝、叶等一系列苗木质量性状差异,表明切根能使丝栗拷苗木明显增高,枝叶增多,使苗木主根变短,侧根和须根发达,但切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种子的发芽率。试验结果为培育丝栗栲壮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以榆林市樟子松无性系种子园母树为研究对象,对樟子松母树进行截冠处理,探究截冠处理对樟子松子代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树经截冠处理后,樟子松子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与未截冠相比分别提高了7.7%、6.3%、3.3;子代幼苗地上、地下鲜重、苗高、根长、地径与未截冠相比分别增加了0.11 g、0.07 g、3.9 cm、39.99 cm、0.21 cm,差异显著;子代幼苗总根体积、总根长、根尖数与未截冠相比分别增加了25.0%、 13.8%、21.1%。  相似文献   

18.
短截后芒果花芽分化期间ABA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芒果花枝短截后剪口芽在当年春季还能再次进行花芽分化并开花结果的现象,于2009年2月15日,对正在开花的结果母枝进行短截,每隔5d短截1次。研究花芽再次分化过程中剪口芽、叶片及附近韧皮部内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剪口芽、叶片内ABA含量在2月25日达到最高,分别为38262.09,53223.52ng/gFW,韧皮部于3月2日达到最高(28222.12ng/gFW);3月7日,剪口芽、叶片和韧皮部内ABA含量降至最低,分别为9246.25,23463.89,17865.34ng/gFW。在整个花芽分化过程中,短截植株剪口芽、叶片及附近韧皮部平均含量分别为17170.83,33525.89,18528.08ng/gFW;对照植株剪口芽、 叶片及附近韧皮部于3月2日达到最高,分别为37764.10,32910.73,24419.30ng/gFW,3月7日降至最低,分别为7367.98,21567.21,16523.16ng/gFW,平均含量分别为14636.96,29810.72,16623.48ng/gFW。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探讨了摘心和短截对龙眼新梢数量,粗度及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摘心和短截能显著增加新梢的数量,减小新梢的粗度,对长度则无显著影响。摘心和短截虽能打破顶芽的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萌发,但顶端优势在所抽各新梢之间依然存在,因而同一母枝上各新梢的生长势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短截能显著增加抽生枝生长量,重短截有利于抽生长而粗壮的枝条,中短截则有利于延长枝伸长生长;短截有利于扩冠成形,增加枝叶量,不益于成花坐果,中轻短截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