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4 毫秒
1.
苦楝提取物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苦楝提取物的提取及提取物对真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提取剂种类、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等因素对苦楝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苦楝素优选提取条件为:以6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9,在60℃条件下提取4次、每次80min,苦楝素的得率为1.08%。用苦楝树皮和果实的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两种真菌(黑曲霉、绿色木霉)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发现苦楝树皮和果实不同浓度的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有很大区别;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也不同。从整体看苦楝树皮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制效果比苦楝果实好。苦楝树皮乙醇提取物对两种供试菌的生物活性最强,对绿色木霉和黑曲霉有很好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的试验表明:苦楝树皮乙醇提取液对绿色木霉和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5%,其中甲醇提取物对绿色木霉和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  相似文献   

2.
浏阳市被誉为“中国红檵木之乡”,红檵木在园林造景中大量使用,已成为浏阳花卉苗木生产的主导产业。针对浏阳红檵木产业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新形势下,浏阳红檵木产业发展的原则、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培养基测定红檵木与檵木花粉发芽率,以便了解不同因素对红檵木与檵木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因素蔗糖、Ca^2+、B^3+时花粉萌发的影响不大,但不同因素组合,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红檵木与檵木花粉的美芽率,其中以培养基蔗糖(10%)+硼(150mg/L)+钙(0.3%)为最佳,花粉发芽率分别可达到40.7%、58.47%。同时,对红檵木与檵木花粉的贮藏时间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4.
红檵木是重庆常见的园林绿化植物,常用于道路两边绿化、校园绿化和公园绿化等。对重庆市主城区3种不同生境类型下19个样地的红檵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不同生境类型和不同园林修剪形式对红檵木春季物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叶平均物候期与花平均物候期显著正相关,展叶持续时间与开花持续时间不相关;公园的红檵木展叶及开花时间显著晚于道路和校园的,展叶速率最快,展叶持续时间最长;道路的红檵木开花持续时间最长。开花速率方面3种生境差异不大,自然状态的红檵木花期较早且开花持续时间更长,花量更多,观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紫珠药材粉末为原料,探讨其不同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并筛选其有效部位。对广东紫珠药材用不同极性大小溶剂(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70%乙醇、水)回流提取,获得广东紫珠粗提物,用滤纸片法测定其抑菌圈大小(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对抑菌活性明显的提取部位进行梯度萃取,并分别测定其抑菌圈大小,得到广东紫珠抑菌有效部位,并测定其有抑菌作用的有效部位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显示广东紫珠70%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初步判定为广东紫珠的抑菌活性部位,70%广东紫珠提取物经过萃取后,石油醚萃取物及二氯甲烷萃取物没有抑菌作用,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及剩余的水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70%乙醇广东紫珠提取物通过二氯甲烷萃取除去部分脂溶性杂质,即得到广东紫珠抑菌部位,可以此为基础寻找广东紫珠抑菌活性成分,为后期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红檵木花色素苷稳定性及叶片细胞液pH值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红檵木花色素苷稳定性及叶片细胞液pH值变化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能促使红檵木花色素苷迅速降解,pH值大小不仅影响花色素苷的颜色,而且影响其稳定性;随着pH值的增加,花色素苷降解速度常数增大。同时,随着叶色由红转绿,细胞液的pH值首先逐渐增大,到6月中旬pH值又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抑菌活性较强的植物提取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植物提取物对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病果上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fusispor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率,并对抑制率较高的提取物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质量浓度40 mg/mL时,山鸡椒Litsea cubeba茎叶和果实提取物对4种真菌抑制效果最佳,EC50在茎叶和果实提取物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多菌灵的EC50。山鸡椒粗提物虽不能完全替代化学药剂,但仍具有开发潜力,可为探索香榧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红花檵木为金缕梅科檵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白檵木的变种,其花红、叶红,色彩绚丽,是珍贵的盆景材料,但由于其资源稀少,故对红花檵木进行组织培养试验,以加快快速繁殖。该文探讨了以茎段作为外植体的最适培养部位,较为适合的消毒方式及诱导愈伤组织、芽分化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科技动态     
湖南农大育出4个红檵木新品种日前,由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唐前瑞教授等人历经7年选育出的红檵木新品种‘惜红’、‘紫  相似文献   

10.
通过8个菌株对物树烂皮病病原菌菌丝及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的比较,筛选得到的高效菌株有:鳞柄白鹅膏(Amanita virosa)、珊瑚菌(Ramaria ephemeroderma)、白霜杯伞(Clitocybe dealbata)。对3种菌株粗提物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的结果显示:珊瑚菌活性物质粗提物的发色团吸收峰分布在250-275 nm、280-300 nm、360 nm;白霜杯伞活性物质粗提物的发色团吸收峰分布在250-300 nm、360 nm左右;鳞柄白鹅膏粗提物的发色团吸收峰分布在260 nm、275 nm和360 nm;紫外光谱分析的结果为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制备和结构鉴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高效菌株液体摇床培养粗提物对绿豆芽的生长及蛋白质的合成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鳞柄白鹅膏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化感作用的研究结果为抑菌活性菌株应用于开发新型生物生长调节剂和新型的生物杀菌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描述了河南地区枸骨4新变种,即:①紫枝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purpureoramula T.B.Zhao et J.Y.Chen,var.nov.)、②紫序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trispinoso-duris T.B.Zhao,var.nov.)、③剌齿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spina T.B.Zhao,var.nov.)和④多刺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ultraspina J.Y.Chen et T.B.Zhao.Var.nov.)的形态特征和分布情况,并与原变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曹晓岩  崔巍 《森林工程》1999,15(3):58-59
以长一平高速公路试验数据为依据,充分说明混合料的密实性对强度、耐久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卫东  马继东 《森林工程》1999,15(3):43-43,59
本文对道路CAD软件在购买及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针对当胶道路CAD软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以供选购道路CAD软件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田播种不易管理,往往因种子还未发芽,苗田就长满杂草并与种子争水、争阳光,造成种子不易发芽,种子甚至发霉、变质、腐烂。而采取砂床播种,便于管理,发芽率高,出土整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谷精草属6个种的POD、EST、MDH和AMY同工酶分别进行了电泳分离,采用STATISTICA/W4.5软件对酶谱的不同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进而绘出树系图。同工酶酶谱及其聚类分析的结果与现有的形态学分类系统基本相符,首先将E.sexangulare Linn.、E.alperstre与E.buergerianum分为一支,将E.kunmingense Z.X.Zhang、E.nepalense Prescottex Bongard与E.cinereum R.Brown并为一支,且它们是平行进化的关系。在第一支中,E.alperstre与E.buergerianum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16.
The Various models established by many scholar in the near years areclassifi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m.  相似文献   

17.
朱永林 《森林工程》1999,15(3):12-13
本文论述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工程学科的任务。学科发展追求的目的,从学术研究角度探讨了众林工程学科将要遇到的新机遇和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以荷花蔷薇为父本与无刺野蔷薇杂交,结果表明,两蔷薇的杂交亲和性差,杂交后代园艺性状分离广泛.从杂交后代和荷花蔷薇自然实生后代中共选育5个优良株系:3株无刺,1个花高度瓣化,1株花型新颖奇特且花期晚14d.选出的优良株系生长健壮、花色花型优美,可作园林美化植株.  相似文献   

19.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核桃室外枝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试验研究了6种不同配方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接穗后,在含10%助剂A 的封蜡中密封接穗顶端对核桃室外枝接成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用100ppmNAA+0. 3ppm 助剂 B+助剂 C 和8ppmNAA+0. 5ppmBA+2ppmGA+助剂 C 两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接穗后封蜡,于3月31日至4月13日左右嫁接,其接穗萌芽半分别达100%和97. 7%,成活率86. 7%和80%。  相似文献   

20.
浙江安吉毛竹二新变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毛竹的2个新变型,即紫筋毛竹和安吉紫毛竹.前者不同于毛竹在于秆分枝一侧纵沟槽紫褐色,节间或有紫色或淡黄色纵条纹;后者不同于毛竹在于新秆从基部开始逐渐出现紫色斑点,以后整个节间变成淡紫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