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滇东南岩溶山区4个树种的造林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砚山县铳卡农场对圣诞树、滇合欢、新银合欢、刺槐4个树种不同造林密度、施肥措施、苗根处理方式及苗期喷云大-120等5个因素的对比试验,幼树期的结果表明:树种对林木生长量及生物量的影响最大,施肥措施和苗根处理方式对林木的生长发育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而苗期喷云大-120对定植后林木的生长发育作用不明显,密度效应除圣诞树外其他3个树种还不显著。参试的4个树种中,圣诞树3年生时都已经郁闭,其最佳技术组合A1B1C1D1E1的树高、地径、冠幅和单株生物量分别为5.05m、4.72cm、1.79m和7.05kg,每公顷可提供薪材22678kg、绿肥和饲料24345.5kg,产值3485.08元;滇事欢的最佳技术组合A2B1C2D2E1的树高、地径、冠和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84m、4.33cm、1.23m和1.26kg,每公顷可产薪材6936.8kg、绿肥和饲料1467.4kg,产值767.0元;新银合欢则不太适应试区的气候,每年都受霜冻的危害。预计在滇东南岩溶山区选择多用途的圣诞树和滇合欢,采用最佳的技术措施组合造林,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砚山县铳卡农场对墨西哥柏、郭芬柏、冲天柏和杜仲4个不同树种以及不同的造林密度、施肥措施、育苗措施与喷洒云大-120处理等5个因素的对比试验,其幼树期(3年生)的试验结果表明:树种对林木的生长量、生物量及造林保存率影响显著,其他因素对林木生长的影响被树种的影响所削弱。同一树种在其他不同处理间的差异较明显,参试的墨西哥柏、郭芬柏、冲天柏和杜仲的造林技术措施的最佳组合分别是A1B2C2D1E2、A2B2C2D2E1、A3B1C3D1E2和A4B1C4D2E2。3年生墨西哥柏最佳组合的树高为3.4m、地径4.8cm、冠幅1.09m,生物量为29.348t/hm^2;冲天柏最佳组合的树高为2.66m、地径3.88cm、冠幅0.74m、生物量为19.000t/hm^2;郭芬柏最佳组合的树高2.42m、地径3.73cm、冠幅0.87m、生物量为18.548t/hm^2。预计在滇东南岩溶山区选择墨西哥柏、冲天柏和郭芬柏,采用最佳技术措施组合造林,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采用切根及喷云大-120 处理对滇合欢苗木生长的效果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 切根和喷云大- 120 处理对滇合欢苗木各性状的作用一般都不显著, 在苗高、地径、冠幅等11 个性状中, 仅切根对苗高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切根、喷云大- 120 及其交互作用对侧枝数的生长发育明显不利, 故在滇合欢育苗上不宜采用切根和喷云大-120 处理。  相似文献   

4.
元江县新银合欢引种的适应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元江县引种 2 0余年的新银合欢进行了适应性调查 ,通过生长量与生物量、土壤及海拔高度适应能力、开花结实及自然更新习性等的分析 ,证实该树种在元江县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13~ 2 0年生新银合欢年平均生长量达 1 1~ 1 3m、胸径 1 0~ 1 3m。无论在生长量、生物量和开花结实等习性上均具有原产地和其他引种地的特性。可作为元江低海拔高度 (35 0~ 15 0 0m)干热河谷区的造林先锋树种。该树种天然更新能力强 ,用途广泛 ,一旦造林或更新成功 ,可持续经营利用  相似文献   

5.
在对元谋小横山试验林多年跟踪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19个参试树种生长量、生物量和热能产值的测定,筛选元谋干热河谷区适宜的薪材树种。同时,比较撩壕、大塘和牛犁沟3种整地方式、不同定植时间、不同定植密度等因素对造林后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赤桉、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念珠相思、山毛豆等5个树种为元谋干热河谷区适宜的薪材树种,其造林3年后,林木的生物量(气干材)达9.0 t/hm2以上(年平均3.0 t/hm2),其中薪材7.65 t/hm2。最适造林模式为:(1)撩壕整地;(2)造林密度:桉树类5 000株/hm2,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念珠相思、山毛豆等10 000株/hm2;(3)定植季节是夏至到大暑节令之间。  相似文献   

6.
在马尾松稀疏林分下套种米老排等7种阔叶树进行林分修复试验,调查林木生长因子,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间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树种间造林保存率表现差异显著;枫香对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响最大;桤木对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的影响最大;米老排对冠幅生长的影响最大;桤木对单株材积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滇东南岩溶山区造林树种选择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刀个树种3年来的造林对比试验,对参试树种进行适应性、抗逆性、生长量、生产力及生态效益等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滇东南岩溶山区的荒山,由于立地条件较差,造林后林木生长缓慢.恶劣的自然条件对造林的保存率影响极大,显示了岩溶地区绿化造林和植被恢复的艰巨性.树木截留雨量的能力与立木生长和生产力有直接的关系,即选择生长快、生物量大的树种造林,不仅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能得到较高的生态效益.对滇东南岩溶山地适应性最强的树种是墨西哥柏、冲天柏、藏柏、郭芬柏和湿地松等针叶树,适应性较强的树种有川滇桤木、苦刺、圣诞树、杜仲、任豆、酸枣和滇合欢等阔叶树,这些树种可在滇东南岩溶山区的绿化造林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省开远市浑水塘试验地设置了35个20 m×20 m的标准地,对标准地内4 a生的主要造林树种墨西哥柏及4个供选伴生树种(羽叶山黄麻、新银合欢、直干桉、赤桉)地径、树高、胸径、冠幅分别进行测量,选择平均木,对平均木生物量、生长量进行测定.经数据分析后认为,新银合欢生长速度慢于墨西哥柏且枝少叶疏,适宜作为墨西哥柏的伴生树种,羽叶山黄麻冠幅虽大,但枝叶稀疏,可作为墨西哥柏的次适宜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9.
滇东南岩溶山区造林树种选择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27个树种3年来的造林对比试验,对参试树种进行适应性、抗逆性、生长量、生产力及生态效益等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滇东南岩溶山区的荒山,由于立地条件较差,造林后林木生长缓慢。恶劣的自然条件对造林的保存率影响极大,显示了岩溶地区绿化造林和植被恢复的艰巨性。树木截留雨量的能力与立木生长和生产力有直接的关系,即选择生长快、生物量大的树种造林,不仅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能得到较高的生态效益。对滇东南岩溶山地适应性最强的树种是墨西哥柏、冲天柏、藏柏、郭芬柏和湿地松等针叶树,适应性较强的树种有川滇桤木、苦刺、圣诞树、杜仲、任豆、酸枣和滇合欢等阔叶树,这些树种可在滇东南岩溶山区的绿化造林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切根及喷云大- 120 促进圣诞树苗木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 切根处理对圣诞树苗木地下部分生长具一定的促进作用; 喷云大- 120 则能促进其地上部分的生长; 切根及喷云大-120 处理对圣诞树苗期生长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苗高、冠幅、根幅、单株根鲜重及主根发育状况5 个性状上。各个处理以不切根喷云大- 120 处理的效果较好。其苗高、地径、冠幅、单株茎叶鲜重、侧枝数、根长和根幅等性状分别比对照提高17-35% 、5-26% 、35-92% 、36-02 % 、775-00% 、8-00 % 和3-35 % , 仅单株的侧根数及根鲜重的均值与对照相比下降0-33% 和5-71% 。  相似文献   

11.
1990~1994年与飞机造林困难地区进行人工混播造林试验的同时,又在砚山、保山、永胜等县市的22个播区,从低海拔的干热河谷到高海拔的低温湿润山地,进行了车桑子、山毛豆、银合欢、山合欢、滇合欢、银荆、黑荆、华山松等与云南松或思茅松的飞机混播造林试验示范。参试的10个树种均各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成苗效果,试验示范的总成效面积为4.22万hm2,成效率达70%以上,大部分试区的成苗保存密度均在6000株/hm2以上,达到“规程”要求。试验结果表明:1500m以下的干热地带应选用车桑子、山毛豆、山会欢、银合欢作飞机混播造林树种,海拔1600~2400m的干旱、半干旱及湿润山地、可选用车桑子、山毛豆、山合欢、滇合欢、银荆、黑荆分别与云南松、思茅松进行混播造林;海拔2500~3000m左右,宜用华山松与云南松(高海拔种源)混播造林。  相似文献   

12.
干热河谷和干旱山地的人工混播造林试验,于1991~1992年在永胜大龙潭、猫猫山和水平水泄3个造林困难的地区进行。选用车桑子、山毛豆、银合欢、滇合欢、银荆、黑荆等树种进行人工混播造林试验。还分别进行了云南松与车桑子、银荆、黑荆、滇合欢、红木荷、金合欢的混播造林试验。经3、4年的试验,通过对各参试树种的种质评价,落种状况、出苗率、成苗率和各成苗期,苗木生长状况的观测。得出以车桑子、山毛豆、银合欢作为干热河谷和干旱山地的混播造林种较好。可在今后形成多树种,多层次的林分环境。  相似文献   

13.
用蓝桉、麻栎、藏柏、山樱桃、圣诞树、山合欢等作混交树种,在玉溪大栗园开展了8种人工混交林混交模型的试验研究,依据Ii=P1h/H+P2d/D+P3v/V计算混交模型的选择指标,用I标=I平均+aδn计算出混交模型的选择标准为3.0175。据此对参试的混交模型进行评定,结果以圣诞树×山樱桃带状混交效果最好,其次是藏柏×山合欢、藏柏×圣诞树带状混交。3种入选的混交模型的配置方式为混交林株行距为1m×2m的带状混交,混交林配置树种以50株为1行,4行200株为一混交模型,行与行随机排列。试验结果还表明混交林中各树种单株的生长量比纯林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元谋干热河谷区特殊的自然条件,为荒山造林所需,开展抗旱耐热造林树种的定量选择研究。以银合欢、念珠相思、黄豆树、加勒比松、山合欢为参试树种,造林5年后,进行高、径及冠幅生长分析。依据测定数据,制定出本区抗旱耐热造林树种的选择标准。其数量选择标准为27480。用此标准对参试树种进行反馈选择,评选出银合欢、黄豆树、加勒比松为元谋干热河谷区的造林树种。文章除论述元谋干热河谷区的自然条件、参试树种的高、径生长状况和分析结果外,还详细介绍了抗旱耐热造林树种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实验室条件下分离培养得到的山毛豆、台湾相思、银合欢、圣诞树和刺槐根瘤菌分别接种山合欢、台湾相思、滇合欢、香须树等树种幼苗,结果表明,被接种苗木都形成了有效根瘤,其苗高、单株重量、生长状况明显高于对照,但同一树种对不同菌株的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6.
采用GR3500型微电脑氧弹式热量计测试结果,蓝桉、直干桉、赤桉、圣诞树、新银合欢、铁刀木、刺槐等7个树种的干、皮生物质燃烧值均较高,3~4年生时主干材平均热值3800kcal/kg~4100kcal/kg,树皮热值3400kcal/kg~4000kcal/kg。  相似文献   

17.
The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13 fodder trees and shrubs in herbage production and quality under two forage regrowth periods six and 12 weeks. In primary growth assessm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species which achieved the most height growth were Cajanus cajan, Sesbania sesban and Gliricidia sepium. In terms of herbage dry matter production the species which performed best were Cajanus cajan, Flemingia macrophylla, Calliandra calothrysus, Codariocalyx gyroidesand Gliricidia sepium. In crude protein content the superior species were Albizia lebbeck, Cajanus cajan, Leucaena leucocephala and Sesbania sesban. Regrowth harvests in the second year showed Gliricidia sepium, Calliandra calothrysus and Flemingia macrophylla achieve the greatest herbage yields with yields in excess of 1 t/ha obtaining at the first 12 week regrowth harvest. Albizia lebbeck, Cajanus cajan, Leucaena leucocephala and Samanean saman produced consistently very high crude protein levels (more than 20%) in the regrowth harvests. Calcium contents of herbage of all test species in the regrowth harvests were in excess of the critical minimum requirement of 0.44% for ruminant feeding.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8.
适于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用的6个树种的育苗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适于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用的川楝、墨西哥柏、圆柏、新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山合欢等6个树种进行了育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肥能明显提高各树种苗木的株高、地径和生物量,其中以施用1%复合肥的效果最佳,一般以施用0.5%~1.0%为宜;尿素对这些树种苗木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川楝、新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苗木的增长效果更为显著,生产中用量以0.3%~0.5%为宜;过磷酸钙在这些树种的育苗生产中以1%的用量更为适合。试验结果还表明,育苗期间采用1%的过磷酸钙 1%的复合肥 0.5%的尿素,是此6个树种苗期施肥的最佳组合。合理施肥能缩短苗木出圃的时间,墨西哥柏、圆柏2个树种一般可提前1~2个月出圃,而对于川楝、新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3个树种可培育出优质苗木。  相似文献   

19.
头塘小流域不同立地类型防护林树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金沙江流域防护林建设的需要,在会泽县头塘小流域的4种不同立地类型内,进行了7个树种的生长和防护功能对比试验研究。通过4年对各树种树高、地径、冠幅等生长量因子的观测,7个树种在4种立地类型上均表现良好的适应性。立地类型与树种间的交互作用明显,多数树种在半阳坡中厚层黄红壤立地类型上生长良好。通过各树种在该立地类型上生长曲线的比较,评选出圣诞树、水冬瓜在3个生长因子上的生长速度最快。经对7个参试树种防护功能的测定分析,以圣诞树的水土保持功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