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农村住宅外墙为例,指出了其建设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农村建筑与城市建筑不同的节能特点和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方农村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普遍较差,因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的影响,实现全面供暖能耗巨大.通过建立农村居住建筑能耗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位于潍坊市的农村居住建筑的冬季能耗.研究显示:选择向阳面房间供暖时,能耗变化率最大;选择背阳面房间供暖时,能耗变化率最小,两者相差23%.供暖区域面积明显影响农村居住建筑...  相似文献   

3.
山东农村民宅的热环境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属于寒冷地区,农村民宅居住热环境普遍较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这一状况,从农村实际经济水平出发,对农村民宅的建筑围护结构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建筑在农村推广的必要性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常常被视作城市的边缘地带,可持续发展未引起足够重视。针对农村环境恶化、传统民居日渐消失、现代建筑标准低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可持续建筑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建筑发展途径。以期待改善农村民居建筑环境,实现农村和城市的统一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贫困山区构建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加权累加法和ArcGIS叠加功能,分析了重庆市酉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其空间分异情况.结果表明,在影响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因素中,居民点利用因素、社会因素大于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且整理潜力呈现中部高、东西两侧低的总体分异特征;结合空间连续性,以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评价分值为主要依据,将全县划分为4个潜力类型区,并提出了各区适宜的整理模式.研究对于贫困山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将农村旅游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有效途径.笔者以农村旅游发展为视角,对两个农村地区的历史建筑进行调研,以评分的方式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历史建筑改造及再生中的影响因素,希望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传统的住宅建造模式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将PDCA循环理论运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有助于改善农村传统的建筑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高新农村建设中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减少在农村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的质量安全事故,引导农村建筑健康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农村建筑抗震设防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前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探索提升农村建筑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提出转变农村居民的抗震设防观念、逐步完善农村建筑抗震设防标准、科学选择房屋建造地点、房屋结构及房屋施工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重庆农村建筑的热工性能,对混凝土砌块采用简单复合的方式复合秸秆草砖,形成草砖———混凝土 的两层复合秸秆墙砖.同时,在满足重庆农村建筑承重和稳定性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砌筑施工操作要求,确定 了复合秸秆墙砖的尺寸为:长190mm、宽55mm、厚190mm、混凝土层厚120mm、草砖层厚70mm.经热力学 仿真分析验证,这种复合墙砖砌筑的墙体能满足重庆居住建筑的节能要求.  相似文献   

10.
赵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20-7223
介绍了我国新农村建筑技术的现状和开展农村绿色建筑技术评价体系研究的必要性,根据对我国农村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农村绿色建筑技术的评价体系,并以北川新县城"尔玛"小区为例,验证其科学性和适用性,旨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