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孟淑春  徐秀苹  宋顺华 《种子》2020,(4):161-164
国内种子市场对外资开放之后,大量跨国公司涌入,带来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多样的品种的同时,对国内种业企业造成巨大冲击和挑战。目前,我国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我国的蔬菜制种体制不规范,基于分散农户的制种方式,制种基地分散,制种人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制种材料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种子市场套牌、假冒、侵权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蔬菜种子的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难以有效保证,严重限制了我国蔬菜种业的健康发展。提高蔬菜品种真实性、纯度和进出口检验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加强种子质量全程控制,完善种业产业链,将逐步增强民族蔬菜种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保障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哈密瓜是新疆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哈密瓜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哈密瓜品种基本上都是杂交种,杂种优势的利用比较普遍.哈密瓜作为瓜果中的精品对果实性状表现要求比较严格且种子成本较高,杂交种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瓜的商品性和产量.哈密瓜杂交种种子质量指标除了主要包括纯度、净度、含水量和发芽率等指标外,作为商品种子还应注重籽粒整齐度、光泽、色泽、千粒重及种子健康状况等指标.前四项指标是国家种子法规定的硬性指标,其中一项不合格就不能上市交易.目前许多制种单位只注重种子质量的前四项指标而忽视了后者,而且制种生产程序尤其是杂交种亲本种子的生产不规范,杂交种制种技术指导和种子质量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提高哈密瓜杂交制种的质量,应重点从抓亲本种子质量、严格制种技术、种子质量检测和质量管理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武威市农业部门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种子工程的机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制种产业,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种子企业经济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全市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达1万公顷,较上年增长1.4倍,生产玉米杂交种5960多万千克,其中对外预约制种面积占玉米杂交制种总面积的96%以上。制种产量高,种子商品性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开发潜力。但是,在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协调因素,严重影响着制种产业的健康发展。1存在问题1.1法制观念淡薄《种子法》明确规定,“商品种子生产实行…  相似文献   

4.
长清县是国家玉米种子基地县,中国种子产业化试点县,山东省玉米制种十大样板县。公司玉米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300hm2左右,年产玉米良种500万kg,年创利税200万元以上,已发展成为全县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1989年公司生产的种子报经国家工商局批准...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玉米种子生产河北省平泉县种子公司(067500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各地玉米制种面积在不断扩大,种子产量也相应增加。从目前全国形势分析,种子市场产大于销,如果种子部门再盲目地进行生产,就会造成种子大量积压,将直接影响单位的经...  相似文献   

6.
北大荒种业宁安有限公司是一个小型种子公司,拥有员工30人。几年来,公司按照产业化发展模式,全面创新管理方法,积极培育销售市场,使这个小公司得到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公司每年玉米制种1000hm~2,大豆667hm~2,生产玉米、大豆种子5000多t,连续三年实现利润超过200万元。公司以其玉米杂交种制种面积大、管理标准严格、生产操作规范、种子质量好、种植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单位和个人置国家种子法规和农民利益于不顾,不断向农村市场倾销假劣杂父稻种。劣质种子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供需失衡。一是一些良繁基地生产种子缺少计划性,盲目制种,造成种子大量积压,优质种子变成劣质种子。二是计划外群众自发制种,有的亲本质量不高,加上缺乏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生产出的种子不合格。第二,服务功能不到位。目前村、组两级服务组织还不健全,只有乡农技站设立一个种子供应点。同时,县种子公司和乡农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玉米制种竞争力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分析甘肃省玉米制种竞争力的基础上,结合该省的实际情况,对发展玉米制种提出几点建议对策:鼓励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加强政策引导,规范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玉米制种技术集成;探索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建立市场销售网络体系,提高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9.
戴栗红 《中国种业》2011,(11):37-38
锦单1021是2007年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极晚熟玉米新品种。近2年来,在种植上具有一定的面积、随着生产上用种量的不断扩大,制种面积也逐年增加.但是在制种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果不加以预防和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锦单1021种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叶飞  叶荣汉 《种子世界》2000,(10):12-13
1 甘肃种业的现状及优势。1.1 我省种子产业现状。1.1.1 我省种子产业化取得的主要成绩:一是我省已形成了以国有种子公司为主体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1999年全省小麦原(良)种生产面积88万公顷,玉米杂交制种面积2公顷,产种量7500千克,生产的种子除保证本省农业生产需要和正常贮备外,为国内20多个省、市提供了3500万千克近20个组合的杂交玉米种子,占我省制种总量的65%,并且为国外种子企业代繁代制了大量瓜菜种子。  相似文献   

11.
张翔宇  李海  梁海燕  宋晓强  张知 《种子》2021,(1):134-137
依托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支持,在山西省晋北糜黍主产区,通过"三圃"制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单株选择—株行圃选择—株系圃选择—原种圃繁殖),通过科研+公司+基地+农户的良种繁育模式运作,确保了糜子新品种繁育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在推广上,通过科研+种业公司+农资服务部的合作推广模式,实现了技术支撑、生产保障和基层推广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四川烟叶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四川烟叶产业在炙热化市场竞争中的情况,打造四川烟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四川烟叶可持续发展,运用SWOT模型经济学方法,从影响竞争力的各主要要素进行分析,剖析四川烟叶产业的竞争力情况。结果表明四川烟叶产业具有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品种与生产力的优势,同时指出四川烟叶存在生产技术落后、烟叶质量欠佳、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构建SWOT矩阵,针对性提出提高四川烟叶产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策略,为四川烟叶产业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提供参考。从SWOT经济学分析的方法可以看出四川烟叶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各项条件具备,且实际操作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东部地区高蛋白大豆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东部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非常适宜于大豆的种植尤其是高蛋白大豆的生长发育。从国际国内市场对高蛋白大豆的需求趋势来看,全球大豆蛋白产量呈现出高增长态势,中国的食用大豆消费量也逐年增加,并且在国际市场上非转基因大豆的价格明显高于转基因大豆15% ̄20%。因此应利用吉林省东部地区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种植面积,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对此,政府部门应当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保证,加大种子培育等科研投入及针对豆农适当发放种子补贴以此鼓励和引导农民的种豆积极性。同时以非转基因作为绿色盾牌,提高吉林省高蛋白大豆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及自治区农业产业政策提倡大力发展草食家畜,新疆牛肉产业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新疆的牛肉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机遇六个方面对新疆牛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具体分析,并得出新疆发展牛肉产业所具备的优势基本都集中在低级要素上,而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却处于相对劣势的结论。基于以上分析,就繁育良种肉牛,提高肉牛生产性能、政策扶持、强化社会化服务以及品牌战略等方面提出提升新疆牛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推进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东省17地市马铃薯生产情况、生产成本及收益的全面调查,分析了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农户生产规模较小,种植经济效益低;生产成本逐年上升,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产业整体投入不足,资源优势未得到有效开发等问题。并提出规范土地流转,促进马铃薯产业规模化经营;建立健全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发展等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推进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山西枣果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果品之一,而山西是中国红枣主要产地之一。笔者研究分析了山西省枣果生产现状和发展优势,针对山西省枣果生产盲目发展、管理水平低下、贮藏加工环节落后、政府扶持管理不够和产销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领导和组织管理、优化生产布局、强化基地和示范园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和组织产业化开发、加大科学技术投入力度和健全配套的产销服务网络等对策,以加速枣果产业化进程,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跨国种子公司的发展对中国种业未来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4个主要跨国育种公司发展历史的介绍,对中国种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中国种业面临的问题是育种、繁殖以及推广相脱节以及公司规模较小,难以形成国际竞争力,并指出未来中国种业只有形成以科技为支撑,育种、繁殖以及推广为一体的大型育种公司,并逐步走出国门,才能成长为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跨国种子公司,才能使得中国种业不受国外种业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全辉  李争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5):148-151
中国种业发展经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发展阶段,进入市场经济后,国外垄断种子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给中国种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从中国种业的发展背景、种业市场的概况、科研概况、种业企业概况等几个方面阐述中国种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种业发展中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研发基础薄弱、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提出了要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促成企业的合理转型和资源重新配置、引导公共部门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费分配制度改革、加强育种人才培养等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分别从生产、消费、价格波动以及贸易等角度对云南省肉羊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产业基础优势、区位商、产业集中度及专业化系数等多方面对2008-2019年云南省肉羊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 表明,云南省肉羊产业区位商得分均在1以上,且表现为逐年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甘肃省葡萄酒产业竞争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几家具有发展潜力的葡萄酒企业进行调研,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通过“钻石模型”介绍了甘肃省葡萄酒产业竞争力现状,之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市场竞争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专业人才较少、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技术缺乏标准化管理、产业配套设施不齐全;技术、政策以及品牌是影响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