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种子世界》2013,(1):52-52
由青岛农业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共建的“作物分子育种联合中心”正式揭牌,这标志着青岛市成功引进了国家级育种研发平台。该中心将以蔬菜为重点研发对象,建立分子标记选择育种实验室和育种试验田,着重开展蔬菜营养品质改良、提高抗病性和抗逆性等方面的分子育种研究,充分利用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在分子遗传学基础理论、实验条件和遗传材料等方面的优势,建立蔬菜分子育种体系,并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加速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的培育,对于提高我国蔬菜育种水平、加强国家蔬菜基地建设、提升我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超级稻育种理论的研究进展和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珣朝  李平 《种子》2003,(6):52-57
水稻在中国甚至亚洲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栽培作物。有关水稻的研究报道无论籼稻还是粳稻在各种科技杂志上是越来越多。本文作者试图立足于“足源”、“畅流”、“大库”、稻米品质和抗性去总结和归纳超级稻育种理论的有关内容,并详细阐述了与“足源”有关的株型育种、高光效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此同时,简要介绍了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与此有关的部分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3.
棉花品质、产量、抗性等均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表现型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影响,且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之间存在较大的负相关,采用常规育种手段实现棉花纤维品质与产量的同步改良具难度很大,针对棉花品质、产量、抗性等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棉花品种分子设计研究团队以陆陆种内分离群体、陆海种间分离群体等材料,交叉利用分子数量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学等研究手段,在陆地棉优质品质及抗性基因挖掘、海岛棉优质品质及抗性基因挖掘以及分子标记辅助方法开发及棉花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棉花品质、产量、抗性性状形成的同步改良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稻米外观品质的研究进展与分子改良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稻米外观品质(长、宽、长宽比和垩白)的经典遗传及分子遗传研究状况,归纳列举了已定位的外观品质性状的QTLs,提出了稻米外观品质改良的分子策略。  相似文献   

5.
植物育种是遗传学理论的实践。在Google世界中,植物育种或与育种相关的期刊只有德国的《PlantBreedin》、荷兰的《Euphytica》和中国的《分子植物育种》。尽管《PlantBreeding》2004年的影响因子仅为0.941,但是在植物育种界《PlantBreedillg》毫无疑问是展示遗传学理论与实践的最重要的学术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6.
棉花纤维品质分子育种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张天真 《棉花学报》2000,12(6):321-326
棉纤维是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随着人民群众对衣着要求的普遍提高,纺工部门引入高效快速的纺纱技术,对棉花品种的总体纤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外棉花育种家除了利用常规技术外,还大规模开展了棉纤维品质改良的分子育种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克隆出的棉纤维发育基因以及外源基因开展棉纤维品质改良的转基因育种和棉纤维优质基因的分子标记筛选和辅助选择育种的研究进展。同时,根据我国目前棉花品种品质水平、生产状况,提出了棉花品质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7.
该文综合阐述了我国玉米营养品质遗传研究进展和育种技术情况,认为要通过提高玉米营养品质的综合能力来推动玉米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饮食的要求已经从单纯追求温饱和口感向营养和健康转变,居民膳食结构转型升级需求十分迫切,营养和健康品质导向的作物育种势在必行。本文从我国农作物育种目标的变迁出发,阐述了国内外营养导向型作物育种研究进展情况,梳理了我国作物育种中关注的营养品质指标,分析了作物新品种审定中已涉及的营养指标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消费需求,提出把营养指标纳入现行作物品种审定体系的建议与展望,以推动作物营养品质育种的快速发展,从源头支撑居民营养改善和“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9.
稻谷粒长、粒宽和长宽比是衡量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稻谷籽粒形状也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为更好地开展粒形分子育种,对水稻粒形QTL进行了分子定位。以单片段代换系(SSSL)为材料构建分离群体,利用微卫星标记对控制水稻谷粒长和谷粒宽的2个粒形QTL进行分子定位。粒宽QTLGw-8被定位于第8染色体长臂末端微卫星标记RM502与RM447之间,遗传距离均为0.3cM。  相似文献   

10.
四川优质水稻育种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米品质是稻米在商品流通中必须具有的基本特征 ,包括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以及营养品质四个方面。随着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稻米品质差的问题日益突出 ,已经成为水稻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我省自 1 980年组织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以来 ,经过全省农业科研院、所、校的协作攻关 ,在优质杂交稻育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 四川省优质稻育种现状自 80年代末提出杂交稻优质化的育种方向以来 ,抓紧了对不育系的改造 ,经过 1 0年的努力 ,先后育成了一批优质不育系和恢复系。如选育的以主要米质指标达部颁一级的K42 2 6A、川 1…  相似文献   

11.
不同养分供应下玉米品种产量潜力变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土壤养分平衡因素是否影响玉米产量潜力的发挥,进而阐明不同养分供应下玉米品种生物学性状和产量潜力变异及其育种意义,为品种选育与区试中应用科学的施肥技术和手段提供依据。采用田间品种对比试验,在山西汾阳碳酸盐褐土上研究不同养分供应对15个全国区试玉米品种产量潜力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常规施肥相比,调控施肥改变了玉米的生物学性状,显著增加了单穗粒重和产量;不同养分供应及平衡状况下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有较大差异,平衡施肥使高养分潜力型品种的产量潜力得到明显提高。土壤养分与作物施肥的养分供应状况显著影响玉米产量潜力的发挥。因此,在玉米高产育种中,应该根据土壤-养分平衡原理来筛选生态适应性品种。  相似文献   

12.
谷子主要营养品质性状遗传差异与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增强谷子品质育种目标的针对性和提高选育效率,对29个谷子品种的营养品质性状进行差异性、相关性、主成分与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营养品质性状在品种间的差异较大变异系数顺序为:粗蛋白>粗纤维>脂肪>水分>总碳水化合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粗蛋白与总碳水化合物含量间达到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8224),粗蛋白与脂肪含量间达到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3807),其余各性状间相关性不明显。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粗蛋白、脂肪、总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4个性状决定了营养品质变异的97.35%,可作为营养品质育种材料的选择依据,决定系数为1.0000。脂肪、总碳水化合物为育种材料的营养品质的典范性状,应在育种低世代进行选择,而高世代应对粗蛋白、粗纤维性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有利于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增加植物抗性,提高农作物对营养吸收,并改善土壤结构。保护微生物资源,维持微生物多样性,需要对微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价。目前微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生物标记法、BIOLOG微平板分析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利用微生物生物技术研制的微生物农药、微生物化肥、微生物饲料、微生物食品和微生物能源在农业上已开始应用。在未来,微生物生物技术在新品种培育、解决能源短缺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玉米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2001~2007年通过辽宁省审发(认)定的玉米品种的营养品质为材料,分析了各项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并结合育种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Plant breeding is not a discipline that readily comes to mind when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s being considered. Sustainability is normally associated with farming practices such as stubble retention, direct-drilling, or amelioration practices such as contour farming or liming, or rotation practices for nutrient management and disease control. The contribution of plant breeding will be in providing germplasm for these changed practices and devising new methods of selection. This paper reviews opportunities where plant breeding can contribute to improvements in sustainable farming practices. The emphasis is on rainfed cropping systems and cereal improvement. The main contribution for breeding is to (i) increase crop water and nutrient use so that less escapes from the root profile; and (ii) preserve the soil resource with conservation farming systems by developing cultivar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changed farming systems and competitive cultivars that reduce herbicide use. To achieve these outcomes identification of desirable traits, suitable selection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germplas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月季育种技术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对引种筛选育种、 杂交育种、 芽变育种、 诱变育种、 分子育种等主要育种技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报道, 总结了各育种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情况, 并进行了展望, 提出将分子育种技术的先进手段与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 并且注重国际交流以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 同时深入对月季发育的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机理的研究, 才能更有效地获得新品种的观点, 以期为月季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为了将分子标记技术更好的应用到家畜育种工作中。本文详细总结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家畜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杂种优势预测、性别鉴定和抗病育种等诸多方面的应用研究。提出应将表型性状、系谱和分子标记三者结合应用于家畜遗传育种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Nitrogen fertilizer is the most used nutrient source in modern agriculture and represents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and production costs. In the meantime, the demand for grain increases and production per area has to increase as new cultivated areas are scarce. In this context, breeding for an efficient use of nitrogen became a major objective. In wheat, nitrogen is required to maintain a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canopy ensuring grain yield and to produce grain storage proteins that are generally needed to maintain a high end‐use quality. This review presents current knowledge of physiological, metabolic and genetic factors influencing nitrogen uptake and uti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different nitrogen management systems. This includes the role of root system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microorganisms, nitrate assimil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hotosynthesis as postanthesis remobilization and nitrogen partitioning. Regarding nitrogen‐use efficiency complexity, several physiological avenues for increasing it were discussed and their phenotyping methods were reviewed. Phenotypic and molecular breeding strategies were also reviewed and discussed regarding nitrogen regimes and genetic diversity.  相似文献   

19.
李飞  张海涛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7):233-238
利用差分GPS在乡镇内采集324个土样,通过对土壤养分特性的分析,结合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与人均收入之间建立回归方程,为当地种养殖业发展提供决策服务,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研究区土壤养分指标中,碱解氮的变异系数最小为25.6%;土壤有效磷的变异系数最大,变异值达到了95.9%;而土壤速效钾的变异系数79.0%居中;经正态分布检验,研究区土壤养分的空间相关性减弱,朝均一化发展,这说明了红花套镇土地养分变化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当地的土壤适合并已形成大面积的发展种养殖业,传统的稻、麦、棉种植数量和产量都与红花套镇的人平纯收负相关,对当地人平纯收贡献最大的是柑桔总产,相关系数分别为0.822、0.966,土地利用效率最大的是水产品养殖,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0.870。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物分子育种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测序等多种技术实现突破,基因组学、表型组学等多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得到迅猛发展,作物育种理论和技术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以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分子设计育种为代表的现代作物分子育种技术逐渐成为了全世界作物育种的主流,在我国也正在成为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本文在界定分子育种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中国作物分子育种研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探讨了未来我国作物分子育种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