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仕福 《畜禽业》2013,(5):46-47
科学的选育、选配、后备母猪是提高规模化猪场养殖效益的关键。文章介绍了后备母猪的选择、科学配育、疫病防控及合理淘汰、群体优化等经验,以帮助猪场科学、高效饲养管理后备母猪,获得最佳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后备母猪是猪场生产的基础,优选后备母猪并实施精细化抚育策略,是养猪生产工作中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直接决定后续后备母猪是否可以生产出优良后代。部分养猪场由于存在不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后备母猪成活率低且不发情,不利于后续猪场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基于此,探究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中常见的问题,总结了饲养管理要点,旨在最大化提高猪场生产潜力,提升整个猪场的母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正>某年产11万头猪苗的规模化猪场通过细化后备母猪和断奶母猪的饲养管理,成功地提高了猪场母猪的繁殖性能。2008年1月至11月猪场月平均分娩率达91.3%,单头母猪胎均健仔10.26。场部在后备母猪和断奶母猪饲养管理上的一些成功经验希望能和各位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畜牧养殖业经济在社会经济的影响下快速发展,在猪场养殖过程中,对母猪加强饲养管理是养殖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母猪养殖水平的高低对于猪场整体养殖水平以及实际产量具有较大影响。强化猪场母猪饲养管理,能够提高母猪实际繁育能力,也能增强猪仔的生长能力和免疫能力。对规模猪场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进行探析,旨在强化母猪饲养管理能力,扩大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赵晓青  李静 《畜禽业》2012,(7):48-49
<正>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适度规模养猪的一些经验,以供同行参考。1后备母猪的选留及培育1.1引种或留种一般饲养瘦肉型二元母猪,应从扩繁场引进,要求符合种用要求,乳头在7对以上,在60kg前购买,以便到自己猪场后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后备母猪也可自己选留,要求在60kg前从育肥猪群内拨到后备母猪圈内饲养。不能以育肥猪的方法一直养到配种前。1.2引种注意事项一是从外面购买后备母猪,一定要从防疫好、健康水平高的猪场购买。  相似文献   

6.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头胎的生产质量、数量,而且还会影响以后多胎生产成绩。抓好后备母猪的疾病防控,就可为以后的疾病净化和防控打好基础,节省大量药费,对控制整个猪场疾病有极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猪场的效益取决于母猪的生产性能,如何管理好母猪,使其多产仔、产好仔是猪场中的关键。1后备母猪的选择与饲养管理一般的留种原则是选择形体好、母性好、性情温顺7对乳头以上的作为  相似文献   

8.
安静  施慎山  李东 《畜禽业》2012,(11):52-54
<正>猪场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生产成绩的好坏,生产成绩很大程度取决于母猪饲养管理水平。实际生产中很多是由于没有把一些细节做好而造成母猪生产性能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1后备母猪的管理1.1提供良好的饲料为后备母猪提供良好的饲料,粗蛋白要求≥16%,且要保证原料的新鲜。如果没有后备母猪料,可用哺乳母猪料来代替,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实验表明蛋白质对后备母猪初情期影响明显,饲喂10%的蛋白质饲料的母猪比饲喂14%蛋白质  相似文献   

9.
黄玉洪 《畜禽业》2007,(2):20-21
<正>正常情况下外种后备母猪在6~7月龄,体重在70~80kg时就达到性成熟,建立正常的发情周期。在8~9月龄,体重达90~110kg时,就可以开始配种。可是在实际生产中,部分后备母猪超过此年龄及体重仍不发情,这对规模化猪场扩大规模及正常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多数情况下后备母猪达到性成熟及体成熟之后,只有85%~90%的母猪能正常发情、配种,有10%~15%的后备母猪达到性成熟与体成熟仍不发情,这使后备母猪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如能使这些后备母猪正常发情、配种,并受胎,对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猪场经济效益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后备母猪乏情是养猪场非常棘手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养猪规模在几百头以内的小型猪场愈显突出。作者在指导学生实习和为养猪场作技术服务中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有的猪场后备母猪的乏情率达到30%~40%,虽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处理,但效果不很明显,不能适时配种,给养猪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具体研究总结母猪"后备期、妊娠期、临产期、哺乳期"4个重要阶段的实用性饲养管理经验技术供业内借鉴参考,有效提升能繁母猪的综合利用率和生产性能,切实保障自繁自养规模猪场稳产增收。  相似文献   

12.
杨伟强  李昀 《畜禽业》2008,(1):53-54
<正>在养猪现代化进程中,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与疾病控制决定了它一生的生产性能。笔者结合自己的生产实践,谈谈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母猪的产仔率是猪场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采取综合、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母猪的产仔率,是猪场必须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从母猪的选留、饲养管理等方面讨论提高母猪产仔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母猪繁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双能 《畜禽业》2008,(3):61-61
<正>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繁殖力的高低,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必须加强饲养管理。1后备母猪1.1加强选种按自繁自养的方试留种,有利于猪场生产防疫和疾病控制。选种时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既注重个体选择,又结合群体选留;既注重外貌特征,更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6,(3)
在猪场的经营管理中,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关系着猪场的经济效益。文章就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相关工作做一介绍,与广大养殖朋友交流。  相似文献   

16.
李斌 《畜禽业》2013,(7):64
<正>后备母猪是学术用语,一般指被选留后尚未参加配种的母猪,在多数母猪场后备母猪一词也指青年母猪。后备母猪用于补充因年龄较大、繁殖性能差或疾病等原因所淘汰的母猪,从而使生产母猪保持以青壮龄为主的组成结构。养殖场(户)要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加强后备母猪管理显得尤为重要。1科学饲养后备母猪在80kg体重以前,可以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但对个别过肥  相似文献   

17.
<正>后备母猪是猪场重要的组成部份,一般商品场的年更新淘汰率为25%~30%,扩繁场与原种场年更新淘汰率为50%~70%左右。由此可见,后备母猪在集约化猪场中所占比重较大。一般后备母猪的利用率为85%左右。近几年来,该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个别猪场淘汰率突破50%。因此,提高后备母猪的利用率是猪场提高效益的重要环节。下面介绍提高后备母猪利用率的一些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后备母猪饲养的主要目标是维持后备母猪第一次配种至3、4、5胎的良好体况,通过营养调节刺激母猪的激素系统,使母猪在最佳状态和良好的管理、营养和环境条件下,为养殖者创造最佳  相似文献   

19.
<正>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其繁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搞好后备母猪的培育、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群胎次结构的优化、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6,(3)
后备猪指的是4~5月龄到初配前准备留作种用的公、母猪,而后备猪群培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猪只的生产性能,进而影响猪场养猪的经济效益。文章综述后备猪的选择、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