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高致病猪蓝耳病与猪“高热病” 目前,人们一提到“猪高热病”就首先认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就是猪“高热病”吗?其实,猪“高热病”(以前也称猪“无名高热”)在前几年已经出现,该病以猪的体温升高为特征。不同病原,如猪瘟、猪链球菌等感染猪后,都可以使猪的体温升高,发生所谓的“高热病”。多家实验室从不同地区发生猪“高热病”的病料中能够分离到多种病原,如病毒、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  相似文献   

2.
猪"高热综合症"是目前对养猪业威胁最严重的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在我省乃至全国猪群中发生了以高热、呼吸困难、全身出血、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无效、反复发生、流行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由于致病原因尚未查明,暂时将其命名为"高热综合症"或"猪无名高  相似文献   

3.
夏季在我国高温、高湿的南方,一些地区的猪群中出现了一种不明原因的高热病,疫情来势猛、传播快、波及范围广,各种品种、年龄的猪均易感,临床抗生素治疗效果差或根本无效。在一些疫区,发病死亡率高达50%以上。本试验所用病料来源于一个管理规范的较大规模的养猪场,该场猪自8月中旬开始发病,发病猪体温突然升高至41~42℃,并连续大量死亡,死猪全身出血,以肢体远端的四肢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使用抗生素、解热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组方治疗猪的热性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其中青、链霉素合剂与氨基比林、地塞米松的药物配方被称为经典组方(简称“经方”),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中。但是从2006年江西省暴发猪高热病以来,不少基层兽医和养猪户普遍使用这个“经方”,结果不但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还造成病猪体温下降至37~38℃或更低,引起衰竭而死亡。1“高热病”及其与普通热性病的区别根据农业部公布的对猪高热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的结果表明,发生高热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引起,继发或混合感染了猪瘟病毒、流感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和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大肠杆菌以及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由于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猪流感和圆环病毒病都可以破坏猪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给这些细菌和寄生虫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又由于抗生素配合使用大剂量的解热镇痛、抗风湿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在抑制机体炎症反应的同时也加深了免疫抑制,导致病情恶化。临床上,猪高热病和普通热性病都会出现明显的热相(即体温升高),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猪高热病是由多病原感染引起,临床中表现的热相较为复杂,有稽留热、弛张热、间...  相似文献   

5.
猪“高热病”是近几年来猪群流行发生的一种以高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猪无名高热综合征.防治猪“高热病”对保障猪只健康、提高养殖户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该病的特点及防控措施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6年12月,中卫市城区迎水镇个别猪场发生“猪高热病”,病猪以体温升高40.5℃以上,厌食,倦怠,大便干燥或拉稀,呼吸急促、气喘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发病率30%~90%以上,死亡率10%~70%以上,给养猪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预防和控制“猪高热病”的发生和流行,我们结合当地实际,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控制了发病,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部分地区生猪高热病发病情况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受反复持续高温、潮热气候的影响,近期江西省部分地区生猪不同程度地发生以体温升高(达40.5℃以上),呈稽留热,厌食,倦怠,大便干燥,后期拉稀,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病”。根据调查,本次疫情主要集中发生在农村散养户和中、小型养猪专业户。这种以高热不退为主的“猪高热病”主要由猪瘟与猪弓形体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其中一种或多种并发引起,多数病程长达7d以上或连绵不断或反复发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给生猪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预防和控制“猪高热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养…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治疗猪高热病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景文 《北方牧业》2007,(10):26-26
<正>猪高热病,又叫“猪无名高热”或“猪高热综合症”等,是由多种疾病混合感染,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去年七、八、九月份呈区域性流行。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较高。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均有发病,本病是以不食,体温升高到40℃以上,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为特点的一种群发性热性病。  相似文献   

9.
猪高热性疾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粪干或腹泻,呼吸困难、气喘,部分病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由于不好确诊,有人将其称为“无名高热病”。该病于各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多发,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解热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停药后体温又升高,迁延不愈。如果单独用某种药物治疗,效果缓慢。  相似文献   

10.
<正>近段时间以来,邢台及其周边地区猪发生以体温升高、咳嗽、全身皮肤发红或出现红斑跛行、出现水泡、腹泻、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人们都习惯上称为"高热病",笔者经过这一段时间以来十几例成功的病例治疗,总结了一些治疗上的心得体会,现在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探讨。1当前猪病流行的主要特点1.1猪群的发病方式以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为主据调查,猪场内80%以上的发病都是两种或两种以  相似文献   

11.
2006年8月初~9月底,双峰县部分猪场生猪不同程度地发生以体温升高(达41℃以上),呈稽留热,厌食,倦怠,大便干燥,后期拉稀,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病”。该病发病率、死亡  相似文献   

12.
猪“高热病”疫情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入夏以来,一种以高热、呼吸道症状为主,以体温持续升高、咳嗽、气喘等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病”在南方诸多地区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猪“高热病”的流行发生状况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6月以来.一种被称为”高热病”、”无名高热“的灾难性临床疾病袭击各种规模的养猪场.我国养猪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这次疫情最初(6-7月份)较为集中发生于我国的南方少数省份,后逐渐扩散和蔓延到我国大部分养猪省份和地区.至今疫情仍未平息。发病猪临床上以体温升高、皮肤发红为特征.而且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故暂定名为”猪高热病”。此次疫病的流行和发生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一些猪场因此而倒闭。据估计疫病的流行造成病死及淘汰猪数量达数千万头.这对中国的养猪业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场灾难。  相似文献   

14.
唐莉 《兽医导刊》2011,(Z1):67-69
近年来,先后在我国部分省份和地区发生了以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病,称之为"猪无名高热综合征"或"猪高热病",并先后向南方省份和北方与东北一些省、市、自治区,造成大批猪只死亡,病死及淘汰猪数量约达数千万头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该病流行特点、发  相似文献   

15.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该病往往无任何先驱症状,突然发病死亡,以排出红色带血的稀粪,全身实质器官及消化道出血、小肠节段坏死为特征。该病病程短,死亡快,死亡率高,一旦流行会导致大批动物死亡,但造成年龄稍大的猪死亡的报道很少。  相似文献   

16.
1.1在我省范围内,“高热病”这一称谓至少要追溯到15年前。那时。在很大区域内的猪群发生了一种以体温升高到42℃以上。厌食、死亡为特征的疫病,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病因不明,于是临床兽医给之贯名为“无名高热”,后经确诊为弓形体病,使用磺胺间甲嘧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疾病混合感染,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呈区域性流行。具有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发病,本病是以不食,体温升高到40℃以上,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为特点的群发、热性病。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1月底,贵阳市“借猪还猪”项目新建的一个市级“二元”母猪示范场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和全身败血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急、死亡快.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喘气病与猪瘟混合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县的一些地方流行一种猪的“无名高热”病。据调查,两个乡的部分村纽,发病512头,死亡57头。其中小猪有423头,死亡51头,死亡率为12.1%;大猪89头,死亡6头,死亡率为6.7%;本病流行多呈散发性,以小猪发病较多,大猪发病较少。病程7天左右,最长达半月乃至一月之久。患猪体温40.3~41.7℃,精神较差。食欲不振,眼岭肿胀,结膜淡白,耳干枯,四肢无力,喜卧,粪便初期干燥星球状,后期粪便稀如水样。割检,无明显猪瘟特异性病理变化,可见皮下有小点出血,淋巴结肿张出血,肾脏微肿,扁桃腺肿胀,脑道粘膜脱落,回窗瓣有坏死和溃疡。  相似文献   

20.
"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6年5月底以来,先后在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等省份部分地区发生了以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病,称之为“猪无名高热综合征”或“猪高热病”,并先后波及到南方其他省和北方与东北一些省、市、自治区,造成大批猪只死亡,病死及淘汰猪数量约达数千万头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本就该病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控对策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仅供同仁们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