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为了解五指山市林地景观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类景观动态变化趋势,借助RS、GIS技术,利用马尔科夫模型模拟和预测了五指山市林地景观变化。结果表明:林地景观总面积逐年减少,其中针叶类、硬阔类、竹林类、灌木经济林类、阔叶混交林五种景观表现为逐年减少,软阔类、乔木经济林类、其他灌木类三种景观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五指山市各林地景观类型面积的大小排序为:阔叶混交林乔木经济林类硬阔类针叶类软阔类竹林类灌木经济林类其它灌木类。为今后五指山市林地景观的规划及管理决策提供借鉴,为五指山市的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ARC/INFO支持下,将广州市流溪河森林公园划分为16个景观类型,选取12个景观稳定性指标,建立森林景观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FRAG STATS软件定量计算景观指标值,建立景观指标标准化矩阵,构造森林景观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流溪河森林景观类型的稳定性差异较大,其稳定性大小依次为硬阔叶林—阔叶混交林—竹林—软阔叶林—非林地—针阔混交林—杉木—木荷—相思—茶叶—马尾松—荔枝—湿地松—龙眼—木本果树—未成林造林地.  相似文献   

3.
以白龙江林业管理局2010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为基础更新至2015年的资源数据,采用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社会公共数据,按照《中国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评估》,参考白龙江森林生态站的观测数据,评估了白龙江林区森林植被生物量、碳储量与碳汇价值。结果表明:(1)森林植被生物量总量为10 939.65万t,总碳储量为5 528.47万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43.32 t/hm~2,碳密度为72.43 t/hm~2,碳交易的潜在价值为324 336.91万美元(JI)或490 559.61万美元(CDM);(2)不同林分类型生物量总量、碳储量总量排序一致,排序为冷杉林云杉林针阔混交林油松林桦木林针叶混交林其他灌木林阔叶混交林铁杉柏木林国家特灌林华山松林落叶松林栎类林硬阔类林杨类林软阔类林疏林经济林;(3)不同林分类型单位面积生物量、碳密度排序一致,排序为软阔类油松林冷杉林硬阔类林针叶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铁杉柏木林针阔混交林云杉林落叶松林桦木林栎类林杨类林华山松林经济林疏林、国特灌木林、其它灌木林。  相似文献   

4.
基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利用ArcMap 10、Fragstats 4.1、DPS 14.1、Excel等软件,选取常用的景观指数,分析云南省腾冲县天然林的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腾冲县天然林景观总体异质性高、形状复杂、聚集程度高、斑块分布比较均衡,景观格局特征比较复杂;②各森林类型面积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栎类林其它阔叶林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旱冬瓜林硬阔林竹林冷杉林软阔林华山松林铁杉林,栎类林、其它阔叶林面积占61.51%,是腾冲县天然林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旱冬瓜林面积占32.04%,是腾冲县天然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硬阔林、竹林、冷杉林、软阔林、华山松林、铁杉林面积仅占6.45%,面积虽小,但在天然林景观中具有特殊的作用;③因子分析结果,从稳定、复杂、异质性高、破碎化低、抗干扰能力强等方面综合评价,按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栎类林其它阔叶林云南松林硬阔林针阔混交林旱冬瓜林竹林冷杉林铁杉林华山松林软阔林;④聚类分析结果,可把腾冲县天然林分为4类,第一类是破碎度低、形状复杂、异质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栎类林和其它阔叶林,第二类是破碎度高但形状复杂、异质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和旱冬瓜林,第三类是斑块间平均距离远、聚合度高、呈群团状分布的硬阔林、竹林、铁杉林和冷杉林,第四类是破碎度高、形状简单、异质性低、抗干扰能力弱的华山松林和软阔林;⑤聚类分析结果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体现了硬阔林平均几何最邻近距离远的特征,对腾冲县天然林景观格局的评价效果比因子分析更好。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五指山市森林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海南省五指山市1998年、2003年、2007年以及2012年4期TM遥感影像数据(分辨率30m×30m)和2010年海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等数据资料,分析研究了海南省五指山市森林景观格局的时间空间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998—2007年10年内,香农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加,五指山市景观类型更齐全,更趋于逐渐稳定平衡趋势;香农均匀度指标先增加后减小,但整体变化幅度不大,近10年内五指山市景观类型分布较为均匀,复杂度基本没变;针叶林、竹林2种景观斑块破碎度变化速度极快,斑块受到严重的破坏;经济林(乔木类)、经济林(灌木类)、非林地基本不受外界的干扰,生长状况较好;森林景观的分离度变化量较小,各斑块间相互影响较小;斑块间相互转化较少,景观类型的改变主要是因为城市建设中有较多的林地转化成了非林地。  相似文献   

6.
《林业资源管理》2015,(5):95-102
以五指山市林地为研究对象,利用AHP法、主成分分析法和GIS技术,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相结合的角度对1998年、2003年、2007年和2012年五指山市林地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2012年五指山市林地类型生态脆弱性为乔木经济林>桉树类>竹林类>灌木经济林>阔叶混>其他硬阔类>其他灌木林>针叶林。不脆弱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高度脆弱区和极度脆弱区面积占比依次为13.19%,18.47%,19.58%,23.02%和25.74%。2)1998—2012年五指山市林地类型的生态脆弱性先上升后稍有下降,人为干扰是林地生态脆弱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3)五指山市林地生态脆弱性与聚合度指数极显著相关,与斑块密度和连接度指数显著相关,呈现"两极分化后趋于稳定,再迅速脆弱化"的发展趋势。4)地形地貌是影响五指山市林地生态脆弱性分布和变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了解月亮山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现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 GIS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提取贵州月亮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斑块面积、个数、周长等信息。选取分维数、蔓延度、聚集度、均匀度和多样性等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的斑块特征和景观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两个方面来分析贵州月亮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有硬阔林地、软阔林地、针叶林地、针阔混交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宜林地、其他林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11种景观类型,硬阔林地和针叶林地面积最大,是研究区的主要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的斑块面积、斑块周长和斑块个数分布极不均匀。整体来说,研究区各景观呈现破碎度较小,聚集度较高,景观类型空间分布不均匀,多样性水平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长春市典型城市森林景观秋季美学特征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美景度评价法(SBE)对长春市典型城市森林景观秋季美学质量进行了科学与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将长春市城市森林景观要素与美景度间建立了关系,对影响长春市城市森林群落秋季景观美学特征的因素进行了筛选和提取,在以上分析结果基础上将长春市城市森林景观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平均冠幅、灌木高度等级、灌木盖度等级、林分密度等级与林分郁闭度等级为影响长春市秋季城市森林景观综合美景度的主导因素。群落乔木树种多样性、乔木生长状况、灌木分布、植物景观密度与群落结构确定为影响长春市秋季城市森林景观的主要因子。并将长春市秋季城市森林景观分为3类,分别为:(1)以郁闭度较低,有阔叶树种,乔木较多,且灌木较少的公园绿地为主的城市森林景观;(2)以针阔混交类型绿地为主,且灌木高度与盖度较大的城市森林景观;(3)多为乔灌草复层结构,并以落叶阔叶林分或针阔混交林分为主,且灌木较多的城市森林景观。由此可见,植物种的合理搭配、密度控制与树种选择,能够改善林分质量、林分层次与景观色彩,是提高城市森林景观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林业资源管理》2013,(3):101-105
以冀北山区木兰林管局北沟林场的森林景观为研究对象,在森林景观分类的基础上,计算了森林景观斑块面积、斑块周长、分形维数、景观多样性等特征参数。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景观类型为8类,共235个斑块,斑块总面积为1 634.12hm2,景观斑块分形维数人工华北落叶松林最大(1.990 3),人工针叶混交林最小(1.115 9);景观多样性指数人工针叶混交林最大(8.662 8),天然针叶混交林最小(2.143 2);景观优势度指数天然油松林最大,为0.646 7,人工华北落叶松林最小,为0.108 3;景观均匀度指数人工针叶混交林最大,为0.961 7,天然针叶混交林最小,为0.531 2;斑块密度天然阔叶混交林景观类型最大(0.312 5),天然柞树林最小(0.118 3)。研究结果可以为景观尺度的森林健康近自然经营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GIS技术,结合嘉荫县的实地踏查,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利用形状指数、近圆指数、分维数、景观要素斑块密度、景观多样性指数H与均匀度E等指数来对嘉荫县森林景观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嘉荫县的景观类型可划分为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及其他林业用地,柞树林、杨树林、白桦林、黑桦林、针叶纯林、阔叶混交林、珍贵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农田、沼泽地和其他非林业用地等16类;嘉荫县的主要景观为阔叶混交林、农田、柞树林、白桦林和沼泽地,占了总面积的88.15%;嘉荫县的土地利用类型不是很丰富,林业在嘉荫县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湖北省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为基础数据,结合野外调查实测数据和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采用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对湖北省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进行了评估,以期探讨马尾松林在湖北省森林资源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湖北省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985.5亿元·a^-1,各类别服务价值顺序为:固碳释氧(363.7亿元·a^-1)>生物多样性保护(256.2亿元·a^-1)>涵养水源(149.0亿元·a^-1)>净化大气环境(112.9亿元·a^-1)>保育土壤(79.5亿元·a^-1)>积累营养物质(24.2亿元·a^-1)。湖北省马尾松林面积占湖北省所有森林面积的24.3%,在不考虑提供负离子和物种保育价值的前提下其生态服务价值为728.8亿元·a^-1,占湖北省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的27.3%,远大于其他林分类型(栎类13.0%,灌木林12.6%,其他硬阔叶林11.5%,阔叶混交9.5%,杨类5.1%,其他针叶纯林4.4%,杉木4.0%,针阔混交3.6%,其他软阔叶林2.4%,竹林1.5%,针叶混交林0.4%,经济林0.3%)的生态服务价值。马尾松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为32699.1元·hm^-2·a^-1,高于杨类、栎类、软阔叶林、阔叶混交林、经济林、竹林和灌木林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湖北省马尾松林的生态服务价值主要体现在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涵养水源价值上。因此,应当加强对马尾松林的保护和科学管理,以发挥其作为重要造林树种的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2.
运用景观空间数据分析软件计算相关景观指数,通过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景观格局总体情况、斑块面积、周长、总数、分维数、破碎化、均匀度及多样性指数等分析,探讨保护区内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为保护区主要森林景观;景观要素的斑块面积、周长、数量差异极大;亚乔林及低矮阔叶乔木林景观宽块形状最复杂,且破碎化程度较高,针阔混交林景观斑块形状同样较复杂,但破碎化程度低,且成因不同;保护区总体景观多样性程度较低,景观类型分布不均匀,景观异质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重点生态公益林涵养水源功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水量平衡法对江苏省重点生态公益林的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评估及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重点生态公益林年涵养水源总量为1.485×109m3/a。其中,徐州市、无锡市、南京市是涵养水源量较大的城市;不同区域表现为苏北苏南苏中;在不同林分类型中,涵养水源量较大的是杨树、硬阔林类、混交林和竹林。全省重点生态公益林年单位面积涵养水源量为4 936.33 m3/(a·hm2),南通市、镇江市、无锡市分别排在前列;不同区域排序为苏南苏中苏北;单位面积涵养水源量较大的林分分别为硬阔林类、混交林、栎类、软阔林类和竹林。  相似文献   

14.
利用旌德县第8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采取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分析了该县的乔木林总量及其年龄结构,依据建立的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估算了全县乔木林的碳储量及碳密度。结果表明:(1)旌德县乔木林总面积50 190.7hm2,乔木林总蓄积3 624337m3,以庙首镇森林面积最大。(2)乔木树种以杉类、硬阔和松类的面积和蓄积最大,乔木林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3)乔木林生物量为118.18万t,乔木林碳储量为591485.20 t,碳密度为11.78 t/hm2,不同森林类型碳密度差异很大,以柏类的碳密度最大,达到27.63 t/hm2,软阔、硬阔林的碳密度较小,仅为0.73 t/hm2.和0.17t/hm2.。因此,在实施各重点造林工程的同时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提升现有林质量,促进林木生长,有效增加单位面积蓄积量,将会使旌德县森林的碳汇能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年间的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对保护区美学质量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区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水域和其它等6类景观类型组成。阔叶林为优势景观,面积比例维持在80%以上,是形成保护区优美景色的最主要因素。而且该景观类型斑块破碎度低,结合度和聚集度高,具有宏观美。2)常绿阔叶林的面积比例逐年下降,平均斑块面积、结合度和聚集度也随之降低;而落叶阔叶林各指标变化与之相反,并在2004年开始超过了常绿阔叶林成为主导景观类型,丰富了保护区的季相变化,显著提升了秋季美景度。3)竹林面积扩张了近3倍,但是斑块破碎度较高,没有形成壮阔的竹海景观,而且极易入侵阔叶林,造成阔叶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美景度的下降,所以采取人为砍伐对其扩张进行了控制。4)景区道路、旅游基础设施、农家乐等面积增长了50%,由于缺少专业的设计和统一规划,建筑物景观与当地的森林景观没有形成很好的融合,美学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16.
以2008年盘古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2011年固定样地调查资料以及盘古林场小班尺度森林健康评价结果为数据源来评价景观尺度森林健康,以地类、起源及树种组成作为森林景观区划因子对盘古林场森林景观类型进行划分,从景观结构与格局、景观功能与过程两个方面选取了小班健康指数、分形维数及景观多样性指数3个评价指标,以均方差决策综合分析方法作为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以景观健康指数公式为评价模型对盘古林场森林景观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1)盘古林场主要划分为天然白桦纯林、天然落叶松纯林、天然樟子松纯林、天然云杉纯林、天然山杨纯林、天然针叶混交林、天然阔叶混交林、天然针阔混交林、人工落叶松纯林和人工针阔混交林10种森林景观类型。(2)盘古林场没有健康的森林景观,亚健康森林景观有3种,占林场总面积的78.51%;中健康森林景观类型有4种,占林场总面积的21.03%;不健康森林景观有1种,占林场总面积的0.32%;盘古林场森林健康指数得分总体偏低,多数景观处于亚健康及中健康状况。(3)健康指数得分情况大体为南高北低;在天然林中落叶松林得分最高,针叶混交林其次,而阔叶混交林得分偏低;2种人工林类型得分最低。  相似文献   

17.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区域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3S技术和Fragstats 4.0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多种指数,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对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乳阳片区的森林景观斑块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是乳阳片区的基质景观类型,斑块类型面积为19 759.53hm2,占整个森林景观的64.43%;景观要素斑块类型面积大小排序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采伐迹地﹥山顶阔叶矮林﹥山地草甸﹥道路﹥建设用地﹥水域﹥耕地;整体景观斑块彼此相邻近,各级景观斑块分布均匀、规模适中、形态自然、破碎程度低。  相似文献   

18.
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景观格局即破碎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中马尾松、竹林、黄山松是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景观类型,三者面积与周长之和分别占全区的60.48%和46.79%;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周长、斑快数的分布极不平衡,尤其在3类主要斑块类型中,在斑块面积、周长方面差异显著;农田、居住地、经济林等人工和半人工经营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高,而黄山松各天然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低,表明人类经营活动的干扰是导致自然保护区破碎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以长白山主要支脉张广才岭和哈达岭山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林分类型凋落物现存量及其组成分析,探讨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现存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天然林凋落物平均现存量为5.97 t/hm2;人工林凋落物平均现存量为5.96 t/hm2;在天然林各调查群落中,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纯林面积占有较大比例,凋落物平均现存量分别为6.11和5.99 t/hm2;其针叶混交林面积最小,平均现存量仅为2.74 t/hm2;在人工林各调查群落中,针叶纯林面积最大,平均现存量为6.09 t/hm2;针阔混交林面积最小,平均现存量为5.76 t/hm2.在人工林、天然林未分解层各组分中,均表现出凋落叶(阔叶+针叶)>凋落枝(阔枝+针枝)>杂物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安徽省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生物量—蓄积量转换模型,从不同森林类型、起源、龄组、优势树种(组)等方面进行分析,运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安徽省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安徽省森林碳储总量为11 843.59×10~4t,平均碳密度29.93 t/hm~2,其中乔木林碳储量为9 790.17×10~4t,占森林总碳储量的82.66%,乔木林平均碳密度为31.72t/hm~2,碳密度大小排序为:阔叶林针阔混针叶林,经济林、竹林碳储量为2 053.42×10~4t。乔木林中,天然林的面积、碳储量略小于人工林,但天然乔木林各龄组碳密度均大于人工林;阔叶混交林、杨树、马尾松、杉木、针阔混交林、栎类、针叶混交林的面积、碳储量占优势,其中又以阔叶混交林为最大,面积、碳储量均超过乔木林的28%。文章指出安徽省乔木林碳密度水平仍然不高,今后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仍需采取合理经营管理措施,促使森林质量和碳汇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