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美国的户外游憩资源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户外游憩业的发展在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对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如何平衡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文中介绍了美国户外游憩的发展历程, 以及游憩资源管理中游憩承载力、环境影响评价及风景资源管理方面的发展概况及研究成果, 以期为今后我国开展游憩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游憩机会谱(ROS)在游憩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游憩机会谱(ROS)是被认为最有效的资源和游憩管理方法之一, 它为包含提供高质量的游憩体验、多样的游憩机会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考虑的游憩资源多重目标的整合, 提供了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途径。文中概述了ROS理论产生背景和基本内涵, 追溯了ROS在实践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以美国和日本国有林地游憩规划和管理为案例, 重点介绍了ROS在国外游憩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最后, 展望了ROS在我国游憩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陈静 《河北林业科技》2008,(1):36-38,44
随着人们对户外游憩活动的喜爱不断增加,针对户外游憩区域的危险管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该文从危险管理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危险管理的必要性,总结了国外在户外游憩区危险管理的经验,包括危险管理的步骤和方法,并且分析了我国对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增强了城市的活力,但是剧增的人口与有限的城市绿地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空气质量严重下降。通过对郑州市不同面积、地段和建成期的绿荫公园、文化公园、文博公园、紫荆山公园等的调查,归纳影响公园绿地游憩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并建立测算模型。从设计角度对城市公园绿地在决策、设计实施和管理阶段的游憩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和探索,为城市公园绿地游憩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衡量和在城市生态建设、旧城区公园绿地优化利用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家公园作为一种独特类型的自然保护地至今已历140余年,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承载力管理体系,其中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理论(VERP理论)被认为是国家公园游憩管理中最具使用价值的工具之一。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VERP理论则为中国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提供了一个理性思路。文中梳理VERP理论相关内容,介绍美国拱门国家公园对VERP理论的应用实践,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国家公园游憩管理的措施:明晰管理目标,坚持“自然环境”为主的监测体系,加强规划和管理“软硬实力”,提倡“国家主导、社会响应”式的科学研究,保障和提升监测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户外游憩是国家公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最早建立的国家公园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形成了科学的户外游憩管理理论和丰富的管理实践,户外游憩管理矩阵(ORMM)理论被认为是国家公园游憩管理中落地效果最好的工具之一。当前我国刚刚设立第 1 批国家公园,基于资源、体验和设施服务影响的ORMM理论可为中国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提供发展新思路。文中梳理了ORMM理论,介绍了美国德纳里国家公园和保留区利用该矩阵的游憩管理实践,从资源保护与游憩供给的协调、游客中心职能建设和适应性游憩管理3个方面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国家公园游憩管理的措施,以期为我国国家公园的户外游憩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自然保护与郊野游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适合于中国实际情况的"岛屿理论"、"环境容量"和"游憩地等级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 岛屿理论和游憩地等级理论可用来进行国土规划或区域规划, 环境容量较适用于特定区域的规划和管理。根据游憩地等级理论, 可将我国的游憩地划分为庭园; 城市公园; 自然风景区、保护区; 郊野乡村; 边远区域5大类。作者对中国如何解决好游憩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森林游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5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发展森林游憩的主要经验是“以法兴游,以法治游”。例如,国会通过森林经营立法规定森林经营的首要目标是野外游憩;通过基金制法案为联邦机构、州和地方政府发展森林游憩提供资金赞助,并控制它们制定森林游憩计划;通过设立相应的野外游憩行政机构,加强森林游憩规划和管理。文中还介绍了美国从事森林游憩经营的组织和机构,特别是联邦机构在森林游憩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其中农业部林务局的国有林是森林游憩活动的最大提供者,陆军工兵部队在少量的土地和水面上竟成为森林游憩活动的第二大经营者。  相似文献   

9.
森林游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正、负两个方面。正面效应是对森林生态环境有所保护和改善, 而负面效应是使游憩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其冲击主要来源于开发建设、企业经营和游憩活动; 冲击的对象主要是植物、野生动物、土壤、水体、大气和种群结构等。在全面分析森林游憩对生态环境冲击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科学规划, 进行生态化建设和执行生态化管理等减少对游憩区生态冲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游憩空间已经成为城市中重要的空间,但开发过程中由于认识不到位、资金不足等,致使游憩空间的规划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以镇江市为例详细分析了其游憩空间结构、游憩行为与需求特征、游憩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游憩空间的合理配置、加强生态与文化的结合、提升RBD的活力、完善游憩管理系统、加强政府重视和支持等措施,为镇江市的旅游开发、游憩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中美两国森林游憩发展历史,从管理体制、经营权与管理权、法制建设、规划设计、基金来源与利用、非营利组织的参与性、人事管理、森林游憩资源的保护、环境教育的开展等方面比较了中美森林游憩政策,总结了发展过程中的教训,针对我国森林游憩现状,提出了改革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森林旅游标准体系构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森林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可是在森林旅游开发与管理中仍然缺乏相应的标准体系来指导。从标准体系及标准体系表的概念出发,阐述了我国构建森林旅游标准体系的相关原则,最后从构成要素、建设过程与利用层次3方面提出了我国森林旅游标准体系构建框架。  相似文献   

13.
阐明了旅游业是全球性的新兴产业,介绍了国外的森林旅游发展状况,论述了森林旅游的理论基础、环境优势、景观优势和卫生保健功能,指出我国森林旅游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21世纪的旅游热点,前途光明.建议林业部门找准位置,抓住机遇,占领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4.
韩国自然休养林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以森林体验、环境教育、健身疗养、娱乐休闲为主要功能的自然休养林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30多年来,韩国自然休养林以其清新自然的环境和独特的休养功效,日益成为韩国人缓解压力、愉悦身心、保持健康的最佳去处之一,已成为韩国国民心中理想的森林休闲度假目的地。文中介绍了韩国林业概况,总结了韩国自然休养林发展的阶段特征、经营管理特点,提出了对我国森林公园等保护地建设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郊野公园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了国内外郊野公园的建设、管理的理论和经验,从上海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特点出发,从目标、功能、理论、技术、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上海发展郊野公园的发展策略,以期为相关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户外游憩区的危险管理概念产生的背景、定义以及相应的管理对策,希望通过增加对危险管理的重视,来降低户外游憩活动的危险程度,从而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享受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