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绥棱林业局红皮云杉(PiCea—Kraensis)人工林的实践经验,讨论红皮云杉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以便更好地推动红皮云杉人工更新造林工作。一、红皮云杉生态学特性1.光照:天然红皮云杉林是在一定庇荫条件下更新和生长起来的,有很强的耐萌力,但在营造人工林时进行林冠下造林或在一定庇荫度下造林,虽然也能成活、成林,但较之全光下造林生长缓慢。实践证明红皮云杉在全光条件下生长良好,发育正常,比林冠下生长速度快,以半阳坡最好,阳坡中等,阴坡半阴坡最差。20年生优势平均高半阴坡为7.61m、阳坡为6.57m,而阴坡、半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在陵川县多年的造林实践经验,总结出石质山区干旱阳坡抗旱造林技术.从选择抗旱适生的乡土树种、培育优质耐旱的良种壮苗、适地适树、推广运用抗旱造林技术4个方面阐述了石质山区干旱阳坡抗旱造林技术,对开展石质山区干旱阳坡造林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华北落叶松不同立地类型、栽植季节和整地方法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苗圃地与造林地生态条件的差异是造成春季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光、热、水诸因子是影响幼林生长的主导因子;平台地为最佳立地类型,阳坡、半阳坡适合于培育小径材,阴坡适合于培育中、大径材;常规造林中,应采用小穴整地,营造速生丰产林,宜采用大穴整地。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沙地进行沙地云杉造林试验表明:沙丘的阴坡比阳坡造林成活率高21.7个百分点,植被盖度较小的立地比植被盖度高的立地造林成活率高30%左右.采用座水覆膜和容器苗造林分别比对照提高造林成活率29.4个百分点和35.5个百分点.并形成沙地云杉在沙地配套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5.
云杉,是松科云杉属的常绿乔木.分布于陕西、四川、甘肃等省.耐寒抗旱,是秦岭高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陕西省龙草坪林业局中心苗圃,从1979年开始云杉苗木的培育,在更新造林中效果较好.培育的大苗在城市绿化和道路边绿化中也有使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和深入细致的调查,系统分析了潞城市干旱阳坡造林中树种选择、提前整地、苗木选择及适时栽植对成活率的影响,对于干旱阳坡造林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干旱阳坡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宋水平,马振洲一、培育耐旱苗。就是“阳坡育苗阳坡栽。就地育苗就地栽”。阳坡苗在干旱条件下生长,会对苗木的生理机能和生态构造产生一定的影响,提高苗木的适应性和抗性,加之运途短等综合条件,造林成活率一般都比较高。二、选用适龄茵。...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云杉大苗培育技术,认为田间塑料袋二次育大是培育云杉大苗的好方法,具有起苗、装车、运输、栽植方便,栽后不缓苗,造林成活率高,改一季造林为多季造林等优点,深受用苗单位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干旱石质山阳坡油松造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山西省壶关县在十多年的造林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在贫瘠干旱石质山阳坡营造油松林的技术,曾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介绍如下: 一、培育耐旱苗。在未绿化的阳坡中部,相对选择土层厚、植被好的地段,开条田育苗,即“阳坡育苗阳坡栽,就地育苗就地栽”。这样育出的苗,适应性强,运输距离短,造林成活率一般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10.
对白龙江林区云杉人工更新造林与立地因子关系进行了调查,并应用数量化理论Ⅰ进行了立地因子与成活率关系的分析,得出海拔和坡向是影响成活率的主导因子。造林3年后,再调查主导因子对3年保存率及3年高生长影响,经分析得出海拔越高,3年保存率越低,并且阳坡比阴坡更低;随海拔升高,云杉年高生长量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海拔3000m以下适宜云杉生长,海拔3000m以上不适宜云杉生长,为云杉栽植超适生区,人工更新造林应更换树种。  相似文献   

11.
云杉(又称白杆)在山西、河北林区占有一定的比例,是高海拔天然林及园林绿化中的主要树种。现在云杉造林主要是依靠天然林更新,但天然林分已为数不多,人工造林势在必行。因此,云杉育苗及苗木材料的选择已列入日程,考虑到云杉实生苗生长慢的特点,以及为了该树种遗传的改性效应,云杉无性繁殖技术已引起广大育种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云杉育苗造林抚育管理技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杉四季常青,树形优美,耐荫、耐寒、耐旱,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绿色通道建设和多种立地条件宜林地造林绿化,具有其他针叶树无法比拟的生物学特性和抗性优势。因此,近几年云杉苗木价格一路走高,特别是冠型好的大苗更是十分稀缺。在市场需求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涌入云杉产业化育苗队伍,开始圆他们的绿色之梦。但由于云杉育苗周期长,许多农民不能很好地把握育苗环节的一些关键技术,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到云杉产业化育苗和造林实际效果。一、小苗培育技术(一)常规大田播种育苗1、育苗地选择与处理云杉喜凉耐荫和酸性、微酸性森林土壤。因此,云杉育苗地块应选择林缘或有较好排灌条件的壤土或  相似文献   

13.
青海云杉(Piceakoraiensis Nakai)常绿针叶乔木,原生长于青海境内丘岭地区。上世纪70年代起引进新疆山区,在苗圃利用青海云杉种子繁殖培育获得成功,培育的幼苗大量供山区人工更新造林用,并且适合新疆山区的环境,生长状况良好。该树种喜阴耐寒,树干通直,无主根,侧根发达,属浅根系,侧枝轮生,层次不明显,其外形呈宝塔形;该树种与新疆雪岭云杉同属同种,但冠形比雪岭云杉更饱满,颜色与其他针叶树种有明显的差异。青海云杉比雪岭云杉颜色较深,呈灰绿色,针叶要短些,其生物学特性(经实际验证)较雪岭云杉更具抗旱性,非常适合新疆山区造林和北部平原、城镇绿化的行道树、观赏树。  相似文献   

14.
红皮云杉生长速度较快,且具备较好的耐寒、耐旱特性,在东北及华北地区适应性较强,属于吉林地区的主要树种,观赏价值与建筑价值较高。文章从吉林地区红皮云杉种植情况入手,分析了该地区红皮云杉苗木培育方法,提出红皮云杉造林技术要点,为该树种的繁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天山云杉是我区天山中西部分布最广的常绿乔木,具有干形端直、树形高大、美观等优点,随着我区城乡绿化步伐加快,农民收入增加,有美化庭院需求,各种规格云杉苗木需求量不断增加。山区培育的云杉,人工林中,道路好的地块已被移栽出来,造成人工更新地新一轮生态环境破坏,而山区的云杉苗和平原地区在造林季节相差25天左右,平原地区各绿化单位普遍对直接用山区苗木成活率方面缺乏信任。如果把带土球的云杉大苗运到平原地区定植培育,成活率可以保证,但成本较高,不宜大量种植,笔者十多年在林区一线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青海云杉是青海省及西部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在水源涵养、荒山造林、庭院绿化中是不可缺少的树种。该树种的培育技术,在西部地区基本上是一个空白区,与这一树种在生产中的地位极为不相称,而且云杉在生产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早期生长缓慢,云杉露地播种实生苗一般是2~3年移植,4~5年或6~7年出圃。生长量小,育苗周期长,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相似文献   

17.
太行山北部中山幼林地土壤水分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张小泉  毕树峰 《林业科学》1994,30(3):193-200
以太行山北部山西五台山中山地区幼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阳坡、阴坡和半阳坡三种代表性立地上,从土壤水势、水容量等持水特性和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角度,并结合树木抗旱性和生长,研究了该地区土壤水分供应状况及其与造林成活和幼林生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土壤有效水范围为-0.3--20bar,正常生长水在-0.3--3bar,轻胁迫水-3--10bar,中胁迫水为-10--20bar;土壤持水特性和有效水范围以阳坡最小,半阳坡最大;土壤自然含水率和有效水含量随降水而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阴坡全年土壤含水率高,有效水充足,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快,半阳坡和阳坡土壤含水率低,有效水较少,林木易于受旱,需选择抗旱树种,采取抗旱造林措施;整地可明显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是抗旱造林和促进幼林生长的良好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李媛 《山西林业》2011,(6):34-35
干旱阳坡造林是当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就提高干旱阳坡荒山造林成活、成林的管理措施及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艳秋 《中国林业》2010,(23):50-50
<正>河北省塞罕坝林区造林树种主要为落叶松、樟子松、云杉三大针叶树种。在培育过程中,充分考虑以上三种树木的生理特性以及它们在施工中的差别,选择最好的适生地带、采用正确的栽培技术,有利于保障苗木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0.
石质山地干旱阳坡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承德县10年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石质山地干旱阳坡采取抗旱造林技术是提高干旱阳坡造林效果的唯一途径。根据当地不同立地条件选择耐干旱树种,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营养杯育苗造林,高分子吸水剂等综合抗旱技术措施,其效果更佳。一般处理比对照提高成活率7.02%,最高达2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