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温室盆栽茶梅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温室盆栽茶梅的光合特性,为温室茶梅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盆栽茶梅为试验材料,采用美国CI-301PS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其光合特性及其相关生理生态因子指标进行测定,并通过统计分析,探索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结果】(1)茶梅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午休”现象。光合作用的饱和点为221μmol·/m2·s,补偿点为13.9μmol·/m2·s。叶温27.5℃时光合速率最大,超过时逐步下降。(2)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环境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均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相关,其中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理因子,有效辐射为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态因子。(3)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分别与大气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茶梅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午休”现象;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理因子,有效辐射为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2.
油茶优良无性系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湘林67”为试材,采用LI-6400P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等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上、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为宽大的单峰型,无光合午休现象;(2)上、下部叶片的蒸腾速率为典型的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为双峰型;(3)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参比室H2O浓度、参比室CO2浓度及胞间CO2浓度,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为相对湿度、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胞间CO2浓度及叶面饱和水汽压亏缺。  相似文献   

3.
设施栽培对杨梅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设施栽培对杨梅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以‘丁岙’杨梅(cv. ‘Dingao’)为试材,于2011年5月(杨梅果实发育期)用Li-6400光合作用仪测定大棚内外杨梅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片温度(Tleaf)、空气相对湿度(RH)等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同时对大棚内外‘丁岙’杨梅的叶片光响应、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棚内外杨梅Pn日变化都为双峰型曲线,大棚杨梅的CO2补偿点、饱和点以及净光合速率要大于大棚外杨梅;Pn与PAR、CO2浓度呈双曲线关系,与RH呈二次曲线关系,与Tleaf呈三次曲线关系。杨梅光合特性与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设施杨梅环境调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不同光照处理对野扇花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野扇花叶片在不同光照处理下光合作用特征及生长的适宜生态条件,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全自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不同光照处理的野扇花叶片净光合速率及相关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逐渐降低,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2)野扇花净光合速率控制因子为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共同作用。(3)60%和30%遮光处理下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趋势相符合,85%遮光和全光照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未随环境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而明显变化。(4)不同光照处理下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建议适度遮光,避免光抑制,同时应注意适宜的株行距,以促进通风,提高胞间CO2浓度,有利于光合作用进行和野扇花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2种栽培模式下五味子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北五味子栽培提供科学参考,研究了2种栽培模式下的北五味子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以及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效应。利用CI-34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北五味子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考察了环境因子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栽培模式相比,仿生态栽培模式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CO2饱和点(CSP)、CO2补偿点(CCP)和比叶重(SLM)呈下降趋势,而表观量子效率(AQY)和Chla/b呈上升趋势。此外,人工栽培模式下五味子存在“光合午休”现象,仿生态栽培模式则没有。仿生态栽培模式下的五味子表现出较强的光合适应性。影响2种栽培模式的北五味子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光照强度(PAR)、环境CO2浓度(Ci)、叶面温度(Tleaf)及空气相对湿度(RHin)。  相似文献   

6.
营养生长期不同耐热辣椒叶片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光合作用参数与辣椒耐热性的关系,通过用CI-301PS CO2气体分析仪对4个不同耐热性辣椒育种材料营养生长期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辣椒不同耐热性与净光合速率(P)、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C)、叶片相对湿度差值等光合指标有关。耐热性强的辣椒在“午休”时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较高的蒸腾速率、较高的气孔导度和较高的出进气叶片相对湿度差值。  相似文献   

7.
影响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生态生理因子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以铁观音品种为材料, 测定茶树光合作用以及生理因子和茶园生态因子的年变化、 日变化。 统计分析表明: 光温在茶园生态系统年变化中起主导作用, 湿度、 CO2处于次要地位; 生理因子年变化中叶温、 气孔导度起主导作用, 胞间CO2浓度、 蒸腾速率处于次要地位; 生态因子对净光合速率Pn的直接线性关系比生理因子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采用英国PP-Systems公司生产的CIRAS-1 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日光加温温室条件下采用自然低温打破休眠春节催花的牡丹植株肉芙蓉(A)和银红巧对(A)和传统的低温加晾根打破休眠春节催花的牡丹植株肉芙蓉(B)和银红巧对(B)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然低温打破休眠催花牡丹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高于相应的传统的低温加晾根打破休眠催花牡丹植株叶片相应的指标。在春节催花牡丹温室生态因子中CO2浓度较光合有效辐射对净光合速率有相对较高的灰色关联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切花红掌的光合特性,为其引种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温室内3 个切花红掌品种(‘天使’、‘火焰’、‘玛丽西亚’)为材料,运用CIRAS-2 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分析了3 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等指标在不同季节的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春夏冬3 个季节的晴天条件下,3 个品种切花红掌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峰值因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夏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为非气孔限制型。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胞间CO2浓度与光合速率负相关,均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再增大。3 个品种切花红掌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趋于一致,基本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冬季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相同季节条件下‘火焰’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影响切花红掌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由以上研究结果说明,切花红掌的光合能力有季节性的适应,3个品种在夏季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且‘火焰’的光合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塔里木河上游轮南镇的灰胡杨为实验材料,分别在6月和8月各选择晴朗、光照条件较好的几天,采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Li-6400P),测定灰胡杨叶的光合生理参数和微气象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对所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6月和8月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总趋势相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微气象因子;影响气孔导度的主要微气象因子是叶气饱和水蒸气压差;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叶气饱和水蒸气压差是影响胞间CO2浓度的主要微气象环境因子;叶气饱和水蒸气压差、空气相对湿度及温度是影响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微气象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