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项目以鲟鱼等为主要养殖对象,针对亚冷水性鱼类对水质高要求及生物处理挂膜慢、效率低等问题,设计构建俄罗斯鲟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对于推广我国鲟鱼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基本情况鲟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系统占地面积约240米2,一共2套循环水养殖试验系统,每套系统由4个长为3.5米、深1.2米的方倒  相似文献   

2.
冷水性鱼类封闭循环式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的过程管理主要包括:养殖水源、规格品种的选择、养殖密度、饲料、投喂的定量方法、水质管理和鱼病预防等,以及涉及冷水性鱼类设施养殖的一些特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江秀春 《内陆水产》2004,29(10):14-14
虹鳟属冷水性鱼类,原产于北美洲,是目前世界鱼类养殖分布最广,最受欢迎的鱼类之一。2001年,我们在海拔800m的泰宁县新桥乡王明村开展了虹鳟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虹鳟是我国引进的一种冷水性养殖鱼类,本项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循环水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的效果差别对比,为虹鳟健康养殖模式以及更大的经济效益开辟新道路。一、试验条件试验是在天津丰沛水产养殖公司进行,采用循环水养殖模式,选用直径为5米、深为2.5米的鱼池,使用双排水装置同时采用多进口推流技术促进排污,一个鱼池采用一套水处理系统。每天换水量是总水量的50%,每天检测水质指标。投喂饲料蛋白质含量为  相似文献   

5.
海水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模式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虾养殖由于受到水资源和虾病的困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已经成为今后对虾养殖的一个重要方向。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结构包括了养虾池、水处理技术、消毒杀菌、增氧技术、水温调节装置等。目前,典型的养殖模式有美国德州跑道式对虾养殖系统、台南室内自动化循环水养虾系统、美国佛罗里达三阶段养殖系统和美国夏威夷基于微藻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文中对这4种典型的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试验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产》2010,(4):65-65
为提高渔业养殖效益,酒泉市一渔业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合作,进行亚冷水性鱼类的研究、开发、繁育、养殖和推广。目前,已通过了由省科技厅组织的“西部内陆湖库亚冷水性鱼类规模化繁育和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鉴定。  相似文献   

7.
闽北库区网箱养殖虹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引言 近年来,我省将冷水性鱼类——虹鳟由北方移入试养,但都局限在有冷水资源的地方养殖。为了拓展养殖空间,扩大养殖规模,我们在低温季节将虹鳟鱼种移到水库网箱养成,而冷泉水主要用于培育虹鳟鱼种并渡夏,使有限的冷水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库区网箱养殖的生产潜力。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山涧流水养殖虹鳟鱼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虹鳟鱼属冷水性鱼类,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太平洋沿岸。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养殖地域分布最为广泛和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鱼类之一。适合开发养殖虹鳟鱼的冷水资源是相当丰富。为探讨山区利用山涧水养殖虹鳟技术,2002年我们在海拔820m的永安市贡川镇井岗村,开展虹鳟鱼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国外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流程设计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奔奔  吴凡  倪琦 《渔业现代化》2012,39(3):13-18,39
以发达国家成功运行的养殖系统为出发点,按照不同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水体流态以及水处理工艺特性的不同,将其归类为4种典型鱼类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常规游泳性鱼类、鲆鲽类、鲑鳟类、鳗鲡等),分析探讨每种工艺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等,总结工艺流程设计技术特征,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循环水养殖工艺流程设计较为特殊的3种模式,从而为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循环水养殖系统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处理技术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平  罗国芝  谭洪新 《渔业现代化》2009,36(6):16-19,24
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中产生的残饵、粪便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是实现水产养殖污染零排放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环境法规的完善,政府将逐步要求养殖单位在养殖系统内部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已报道的处理方法有堆肥、掩埋等。概述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循环水养殖系统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应用人工湿地法、生物絮凝技术处理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