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采用不同基质对红花岩黄芪进行容器育苗,研究不同基质对红花岩黄芪出苗、根长、地径、株高、根系活力等的影响,从中筛选适合红花岩黄芪育苗的基质.结果表明,基质S2和基质S3适合红花岩黄芪的容器育苗,其中S3对红花岩黄芪根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S2不仅对根系生长有利,而且也显著促进其株高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黄芪是我国著名的常用滋补中药材,以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tts(Fisch.)Bunge)和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的干燥根人药。其主要成分有香豆精、黄酮类化合物、皂苷、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补气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尿退肿之功效。黄芪市场用量较大,野生黄芪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要靠人工种植黄芪来填补市场需求的空缺。1合理选地黄芪生长的土壤种类虽然很多,但生长在不同质地、颜色的土壤及土层厚度上的黄芪根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差异。从土壤质地上看,土壤过黏,根系生长缓  相似文献   

3.
选用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eus(Fisch)Bge.Var.Mongh-oicus(Bge)Hisao)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种子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种植,观察内生真菌、盐碱胁迫以及遮光处理对黄芪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处理组叶绿体和类囊体形态结构完整;盐碱胁迫处理组,蒙古黄芪叶绿体类囊体受损,基粒片层溶解,淀粉粒数量增多、直径增大。遮光处理组膜荚黄芪类囊体、基粒片层溶解,淀粉粒大量出现。蒙古黄芪栽培在透光率较低处,膜荚黄芪生长于盐碱处对其生长影响较小。黄芪栽培过程中,适当加以内生真菌菌液,有利于黄芪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林强  张元  崔玉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34-4535
[目的]研究低聚壳聚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芪生长及次生代谢物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低聚壳聚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芪进行叶面施肥,观察其对黄芪生长情况及次生代谢产物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适宜浓度的低聚壳聚糖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黄芪植株及根系的生长,且苗和根粗壮,须根极少。根施叶喷组及根施拌种组的黄芪所含黄芪多糖及黄芪甲苷的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低聚壳聚糖植物生长调节剂较显著地促进了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含量的提高。[结论]对揭示低聚壳聚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活性成分的累积效应形成和积累机制,以完善中药材质量调控与药用植物栽培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及建立优质黄芪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对促进中药材规范化的优良种植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草药黄芪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属于名贵中药植物。本文概述了黄芪特性,阐明中草药黄芪生长面临的问题,分析其栽培技术重点内容包括选地与整地、种子处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储藏、病虫害防治六方面。旨在把握黄芪栽培技术,全面提升中草药黄芪的品质,提高黄芪为种植户带来的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耕翻深度对黄芪生长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安排田间试验区.结果表明:耕翻深度在40cm和50cm情况下,黄芪生长状况良好,表现出植株高、根较粗、产量高,其叶绿体色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也都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黄芪为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膜荚黄芪。其以根入药,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肌等功效,药用以2~3年生为主。近年来,作为保健品的1年生黄芪深受消费者欢迎。河北省隆化县多年种植1年生黄芪,效益明显。1选地与整地黄芪喜凉爽、耐旱、耐寒,怕热、怕水涝、忌高温。其主根向下垂直生长,宜选择排水良好、向阳、土质深厚的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8.
黄芪多糖是从黄芪中提取到的一种多糖,为天然中草药黄芪的提取物,毒性很低,无耐药性,在畜产品中无残留,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因此,黄芪多糖在畜禽养殖上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本试验选用生长猪以研究黄芪多糖对其生长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1试验材料及方法1.1试验地点及试验动物选择日龄相近,平均体重在30.0±0.5kg左右的小母猪20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10头。  相似文献   

9.
<正>1黄芪以绵黄芪为主体,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畅销而紧缺,可以大力发展。一般绵黄芪为2年生植物,药用根,为常规大宗品种,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生肌利尿等功效。绵黄芪可以直播。其在中性、碱性土壤中生长良好,酸性土壤次之。绵黄芪还可以育苗移栽,育苗1亩可以移栽10~12亩地,当年可以采收,其为半旱田作物,不宜多浇水。  相似文献   

10.
利用3年时间对3种岩黄芪属(Hedysarum L.)和3种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植物的生长速率、生物量积累、家畜采食的幼嫩枝条比例、冠层结构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岩黄芪属植物的生长速率显著高于锦鸡儿属植物,生长2年的岩黄芪属植物的生长速率为0.70 cm/d,锦鸡儿属植物为0.27 cm/d,岩黄芪属植物较锦鸡儿属植物能更早、更好地起到防风固沙作用。岩黄芪属植物生物量积累迅速,生长2年的岩黄芪属植物单株干重平均为41.17 g,产量干重为2 158.52 kg/hm2,锦鸡儿属植物单株干重为7.09 g,产量干重351.87 kg/hm2;生长3年的岩黄芪属植物单株干重平均为104.38 g,产量干重为3 132.63 kg/hm2,锦鸡儿属植物单株干重为14.23 g,产量干重703.88 kg/hm2,两属植物差异显著(P<0.05)。岩黄芪属植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供家畜采食的幼嫩枝条所占比例逐渐下降,生长2年的岩黄芪属植物8月份木质化枝条占总生物量干重的53.82%,生长3年的木质化枝条占总生物量的78.77%。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的影响,为对虾的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黄芪、板蓝根、柴胡、甘草和茯苓经超微粉碎后,分别添加1.5%到基础饲料中,饲喂凡纳滨对虾35 d,研究其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成活率、饲料系数、消化酶活力、非特性免疫指标及感染WSSV后的抗病力的影响。[结果]各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大小顺序均为茯苓组黄芪组甘草组柴胡组板蓝根组对照组。各组饵料系数的大小顺序为茯苓组黄芪组甘草组柴胡组板蓝根组对照组。各组对虾存活率的大小顺序为板蓝根组柴胡组甘草组黄芪组茯苓组对照组。不同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各组淀粉酶大小顺序为茯苓组甘草组黄芪组板蓝根组柴胡组对照组;各组脂肪酶大小顺序为甘草组茯苓组黄芪组对照组柴胡组板蓝根组;各组蛋白酶大小顺序为茯苓组黄芪组甘草组板蓝根组对照组柴胡组。5种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非特异性免疫力有影响,其中黄芪组和甘草组对虾的AKP、ACP、POD和SOD活力较高。感染WSSV后,各组凡纳滨对虾的半致死时间顺序为柴胡组板蓝根组黄芪组甘草组茯苓组对照组,各组存活率大小顺序为柴胡组黄芪组板蓝根组甘草组茯苓组对照组。[结论]中草药制剂可以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抗病力。其中,茯苓的促生长作用较佳,而黄芪、板蓝根、柴胡和甘草可以明显提高其抗病力。  相似文献   

12.
黄芪·蒲公英等中草药配伍对肉仔鸡生长保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芪、蒲公英等中草药对肉仔鸡生长保健性能的影响。[方法]将黄芪、蒲公英等中草药分别以配伍形式加入艾维因肉仔鸡基础日粮,测定对其生长保健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添加中草药配伍A组(0.8%黄芪,0.4%山楂,0.4%陈皮,0.4%苍术)、中草药配伍B组(1.2%蒲公英,0.8%乌梅,0.8%黄柏,0.4%黄芪)肉仔鸡体重分别提高6.12%(P<0.01)及0.64%(P>0.05);肉仔鸡采食量分别改变-7.95%、9.99%;肉仔鸡料肉比分别改变-14.04%、9.35%,中草药配伍B组替代抗生素添加剂使肉仔鸡成活率和对照组保持相当水平。[结论]黄芪配伍中草药对艾维因肉仔鸡生长性能有较好改善作用;蒲公英配伍中草药则使其生长性能有所下降,但可替代日粮中抗生素添加剂的防病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芪为豆科植物。其根干燥后供药用,嫩叶炒制后可作药茶。黄芪为深根系植物,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喜凉爽气候、抗旱、耐寒、怕热,怕积水涝洼。气温过高常抑制叶部生长,土壤过湿会引起根部腐烂。种  相似文献   

14.
红、黄芪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芪有高、矮茎之分,黄芪有膜荚黄芪(高茎)、蒙古黄芪(矮茎)两种.高茎红、黄芪地下部生长慢,不产生侧根,而矮茎黄芪地下部生长旺盛,侧根多,产量高而且质量好,但侧根多,故矮茎优于高茎,但蒙古黄芪种、苗价格高,投入成本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黄芪地理分布和未来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物种分布模型,模拟预测黄芪(Astragali Radix)在我国未来分布格局,探讨影响其生长环境响因子阈值,为野外开采和人工种植提供参考,实现黄芪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利用野外调查收集和文献数据库收录的黄芪分布地的经纬度,基于影响黄芪生长的22个环境因子构建MaxEnt模型,利用ArcGIS对其潜在适宜生境区进行分析预测。【结果】(1)当前黄芪适宜生境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甘肃和宁夏等降水量相对较少的山地地区,面积约为50.60万km~2,21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黄芪适生区面积逐渐减少,内蒙古东北部山区黄芪适生区分布最多,我国黄芪适生区总体向北移动;(2)影响黄芪地理分布的主导生态因子有:海拔、最湿月降水量、最干季平均温度、最热季平均温度、坡度、最湿季平均温度、最热季降水量和温度季节性变动系数;主导黄芪分布的前3个生态因子的阈值:海拔(ALSE)0~4 600 m,最湿月降水量(Bio13)10~480 mm,最干季平均温度(Bio9)0~28℃。【结论】未来,内蒙古、甘肃、宁夏地区为黄芪重要生产区,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可显著改善其生境条件。  相似文献   

16.
用黄芪茎叶粉代替花生秧作为断奶仔兔饲料,研究黄芪茎叶粉对肉兔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T-淋巴细胞转化率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肉兔饲料中添加黄芪茎叶粉可使肉免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明显提高,以5%黄芪茎叶粉替代相应量花生秧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干燥根,根部受病原菌侵染会导致根腐病发生,根腐病会严重影响黄芪的药用价值及其产业的发展。黄酮和皂苷类物质属于黄芪的次级代谢物,也是黄芪的主要药用成分。为了明确黄芪根腐病致病菌类型以及黄芪黄酮和皂苷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为防治该致病菌引起的根腐病以及研究黄芪次级代谢物参与黄芪抗病奠定基础,从山西省浑源县取回黄芪病株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研究黄芪根部总黄酮和总皂苷对病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观察、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鉴定,明确黄芪根腐病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HYFS-1。结果表明,30%的无水乙醇对腐皮镰刀菌菌落生长无影响,可作为总黄酮和总皂苷的稀释液;当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3 mg/mL时,对菌落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平均抑制率为16.42%;当总皂苷质量浓度为0.5 mg/mL时,对菌落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平均抑制率高达85.42%。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剂量(种子干质量的2%,4%,6%和8%)的黄芪种衣剂包衣为处理,以ND牌种衣剂(种子干质量的8%)包衣和空白种子为双对照,比较在不同处理条件下,2年生黄芪植物根部生物性状发生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经黄芪种衣剂包衣处理后,明显增加了黄芪的根粗、主根体积。从而验证了黄芪种衣剂在植物生长的第2年仍然可以促进黄芪的生长,提高中药材黄芪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研制黄芪高效固N菌肥,将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保存的3株优势固氮菌株G4,J1,J2混合制成固氮菌肥GJ,施于3年生蒙古黄芪根部,测定黄芪生物量及主要药效成分黄酮、皂苷、多糖含量,研究固氮菌对黄芪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固氮菌肥可明显促进黄芪生长及药效成分的合成与积累,与对照相比,株高、根长、地上地下干质量分别提高23.24%,36.25%,34.49%,63.47%,3种药效成分黄酮、皂苷、多糖含量分别提高21.51%,21.52%,57.42%。黄芪固氮菌回接于根际土壤,能有效促进黄芪的生长和品质的提高,可为开发固氮菌肥、规范黄芪生态种植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定西市黄芪根腐病优势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菌落生长法研究了定西市黄芪根腐病优势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黄芪根部腐烂病害的优势致病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5~8。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0℃恒温10min。产孢最适温度为25℃,在pH为6时产孢量最高。能利用多种单糖、多糖及醇类作碳源和赖氨酸等有机氮和硝酸铵等无机氮作氮源。该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较广,对营养要求不是很严格,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适宜条件及适应范围与甘肃黄芪栽培区的环境条件较为一致,这也是甘肃地区黄芪根腐病近年来发病严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