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瘤胃尼龙袋消化试验 (试验 1)和生长性能试验 (试验 2 )评价大豆皮替代羔羊饲粮中玉米或纤维饲料(玉米秸 )对瘤胃消化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饲粮处理为大豆皮替代饲粮中全部玉米 (SH C)、饲粮中 5 0 %纤维饲料(SH F)和对照饲粮 (CK)。试验 1结果表明 ,以大豆皮替代羔羊饲粮中全部玉米对于 2 4h和 4 8h干物质消化率(DMD)没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但极显著降低了 2 4h和 4 8h细胞壁消化率 (NDFD) (P <0 .0 1) ;以大豆皮替代饲粮中 5 0 %纤维饲料显著提高了羔羊饲粮 2 4h和 4 8hDMD(P <0 .0 1)以及 4 8hNDFD(P <0 .0 5 )。试验 2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SH C处理不影响羔羊日粮干物质采食量 (P >0 .0 5 )、日增重 (P >0 .0 5 )和饲料转化效率 (P >0 .0 5 ) ,但可以降低单位增重的饲料成本 ;SH F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羔羊日粮干物质采食量 (P <0 .0 5 )、增重速度 (P <0 .0 1)和饲料转化效率 (P <0 .0 5 )。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21~60日龄湖羊羔羊生长、消化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两因素两水平试验设计,选取64只17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湖羊羔羊,随机分为高能高蛋白(HE-HP)、高能低蛋白(HE-LP)、低能高蛋白(LE-HP)、低能低蛋白(LE-LP)4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只羊。试验预试期3d,21日龄起所有羔羊断母乳,饲喂代乳粉、补饲开食料。正试期40d。每天记录羔羊采食量,每隔20d晨饲前称重、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指标;31~40和51~60日龄期间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与蛋白水平对羔羊生长性能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但羔羊日增重与饲料转化效率均随饲粮能量或蛋白质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2)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羔羊31~40日龄干物质和总能消化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表现为饲喂高能量饲粮时羔羊对饲粮干物质和和总能消化率随蛋白质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3)40日龄羔羊血清葡萄糖含量随能量水平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60日龄时,降低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了羔羊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提高了血清生长激素含量(P<0.05),降低饲粮能量水平显著提高了血清尿素氮和三酰甘油含量(P<0.05)。综上所述,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21~60日龄羔羊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适当的能量和蛋白水平能够改善羔羊生长和消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用葵花籽饼(粉)(SFM)作为一种蛋白质补充饲料饲喂生长期牛和绵羊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对活体内消化率,氮的贮留,平均口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羊毛生长的试验效果的评价。做了三种试验,两种阉公牛消化和代谢研究和一种羔羊围栏肥育研究。第一个试验,狗牙根干草和尿素饲粮,加进0、5、10或20%的SFM代替风干的干草,喂饲阉公牛的氮贮留的总饲料消化率没有发现有差异(P>.05)。第二个试验,按0、5.5、11和22%的标准在围栏生长肥育日粮中用SFM替代棉籽饼粉(CSM)。在饲喂0、5.5、11%的标准上没有发现SFM的消化率有差异(P>·05),这表明在饲喂一种相等的粗蛋白质和粗纤维时用溶剂浸出的葵花籽饼粉,是与用溶剂处理的CSM相似。全价饲粮中的干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消化率以喂22%SFM饲粮的阉牛为最高(P<·05)。但没有观测到氮的贮留有差异(P>·05)。第三个试验,用120只围栏肥育羔羊饲喂SFM,CSM或一种SFM和CSM混合饲料,它们在含有粗蛋白质8%和12%的生长肥育饲粮中,用含有12%粗蛋质的饲粮喂的羔羊,增重相似(P>·05)。不过,喂12%CSM饲粮的增重与喂8%SFM饲粮的增重差异并不显著(P>·05),但大于8%CSM饲粮的增重(P<·05)。在相同粗蛋白质水平,观测到的饲料转化率没有差异(P>0.05),然而含12%饲粮的转化率超过两种8%饲粮(P<·05)。  相似文献   

4.
将15只陶塞特(♂)与藏羊(♀)的杂交一代(3.5—4月龄)公羔,分为3组,每组5只,采用单因子设计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NRC、0.9倍,NRC、0.8倍)全饲粮颗粒饲料的能量和有机物消化率。结果表明:B、C组的饲粮采食量、有机物质和能量食入量显著高于A组(P<0.01);B、C组表现有机物质和能量消化量有高于A组的趋势;A组有机物质和能量消化率均高于B、C组,B组也有高于C组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选用6只9周龄新西兰母兔,评定环境温度和饲粮营养浓度对生长期母兔代谢能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在密闭式的小动物呼吸测热柜中进行。分别对处于环境温度为20±2℃和30±2℃,采食两种不同营养浓度的试兔进行测试。饲粮营养水平实测值,分别为12.22kJ ME/g和13.49kJ ME/g;粗蛋白质(CP)分别为17.3%和21.6%;中性洗涤纤维(NDF)分别为23.7%和16.5%。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影响试兔的能量平衡,它与采食量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20±2℃时,相关系数r=0.798;30±2℃时,相关系数r=0.875。在本试验设计范围内,饲粮营养浓度并不影响代谢能食入量(ME_I),热增耗(HP)和能量平衡(EB)。当环境温度为20±2℃和30±2℃时,表观代谢能转化率(NE/ME)分别为51%和71%;每天每兔每千克代谢体重代谢能维持需要分别为396 kJ和361 kJ。试验结果认为:环境温度影响营养物质消化率(P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研究饲粮中以不同比例的小麦替代玉米对育肥羔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择50只体重、年龄相近的萨寒一代杂交断奶去势公羔,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羊,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以玉米为能量饲料的基础饲粮,其余4组分别饲喂以25%、50%、75%和100%的小麦替代玉米的饲粮,预饲期为7 d,正式期为90 d,正式期的最后10 d进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以不同比例的小麦替代玉米对育肥羔羊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随着替代比例的不断增加,显著提高了育肥羔羊的体增重和平均日增重。但饲粮中以小麦完全替代玉米时,与单独饲喂玉米对羔羊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差异。75%的小麦替代玉米时显著提高饲粮中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但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单独饲喂玉米或者单独饲喂小麦对育肥羔羊营养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因此,在育肥羔羊饲养过程中,完全用小麦替代玉米不会对羔羊的生长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其中以75%的小麦替代玉米可以提高育肥羔羊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7.
糙米与玉米型饲粮对肉猪饲用价值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糙米与玉米分别为主要能量饲料时,2种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消化代谢、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糙米与玉米型饲粮组生长育肥全期(29kg~90kg)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15g、703g(P>0.05);料重比分别为3.17:1,3.19:1;糙米型饲粮的干物质、有机物质、无氮浸出物、总能的消化率比玉米型饲粮高,其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粗蛋白质、粗脂肪消化率极显著高于玉米型饲粮组(P<0.01)。糙米型饲粮氮沉积率较玉米型饲粮高22.7%、(P<0.05),能量代谢率显著高于玉米饲粮组(P<0.05)。糙米型饲粮喂猪达上市体重时,其胴体性状及肉品质指标与玉米型饲粮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酒糟对黔北麻羊羔羊饲粮养分消化率、血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以32只体况相近的4月龄黔北麻羊羔羊为试验动物,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1、2和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饲粮白酒糟水平分别为0、7%、14%、21%。试验期4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结果显示:1)试验1、2组表现出较高的干物质、总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3组(P0.05);粗脂肪表观消化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白酒糟对羔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对羔羊血浆抗氧化应激能力指标全期平均值也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白酒糟水平在7%~14%内可提高羔羊养分消化率,对血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应激能力指标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试验用360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采用二因素D-饱和最优设计,考察不同营养水平饲粮及复合酶添加量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饲粮营养水平在基础日粮的水平上用谷壳进行稀释,能量、蛋白质及氨基酸水平分别降低0%~11.51%;复合酶的添加量为0%~0.23%。复合酶制剂添加量和饲粮营养水平都是影响肉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降低饲粮营养水平显著降低肉鸡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P<0.05);复合酶制剂添加量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呈二次曲线关系(脂肪利用率除外)。复合酶的适宜添加量为0.1%。低营养水平时复合酶作用效果更大。复合酶的表观能值与营养水平有关,低营养水平时复合酶的表观能值越高。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0.1%复合酶,饲粮营养水平可降低5%左右。  相似文献   

10.
在舍饲条件下进行羔羊肥育时 ,饲粮配方的优劣对营养物质的利用和生产效益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动物体内的钙、磷均靠饲料供给 ,饲料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 ,都会发生钙、磷代谢障碍而引起疾病。饲粮中某些其他成分也可能影响动物体内的钙、磷代谢。本试验通过测定羔羊对不同配比饲粮中的钙、磷利用效率 ,作为筛选最佳饲料组合的一个重要依据。在用40只3.5~4月龄的陶赛特 (♂ )×藏羊 (♀ )杂交一代羔羊进行的饲养试验中 ,选20只进行6天的消化代谢试验 ,研究在同一营养水平和相同类型饲粮中 ,改变部分能量饲料 (A因子 )和蛋白质饲料 (B因子 )对公羔和羯羔 (C因子 )钙、磷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组 ,每组5只 (公羔3只、羯羔2只 ) ,按2×2×2三因子设计。结果表明 :A(能量饲料 )、B(蛋白质饲料 )因子的交互作用对羔羊的钙存留率有显著影响 (P<0.05) ,其中A1B1组 (小麦、豆粕组合41.77 % )、A2B2组(甜菜渣、菜籽粕组合39.42 % )显著高于A1B2组 (小麦、菜籽粕组合15.75 % ) (P<0.05);A、B、C(性别 )各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磷的存留率均无显著影响 (P>0.05) ,但A2(甜菜渣组 )磷存留率有高于A1(小麦组 )的趋势 (P=0.116)。综合钙、磷的利用率 ,可认为小麦、豆粕组合和甜菜渣、菜籽粕组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胆碱(rumen-protected choline,RPC)对黔北麻羊能量效率及血浆免疫指标的影响。采用非配对试验设计,将20只年龄、体重一致的黔北麻羊羔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0g/(d·只)(对照组)和10g/(d·只)(试验组)RPC的日粮,检测饲粮能量效率指标(总能表观消化率、总能利用率、消化能利用率)与血浆免疫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水平。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能、粪能、甲烷能水平较高(P0.05),尿能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消化能、代谢能水平及总能表观消化率、总能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RPC对羔羊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影响较小,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羔羊饲粮中补饲10g/d的RPC可提高能量效率,但对血浆免疫指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肥育羔羊对不同精粗比全饲粮颗粒饲料养分的消化代谢效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单因子分组设计,将27只无角陶赛特×藏羊杂交一代羔羊分成3个处理组,比较了3个精粗比(依组次为78∶22,53∶47,37∶63)全饲粮颗粒饲料养分的消化及代谢效果.结果表明,第2组羔羊的饲粮、能量与氮的食入量,获得的DE、ME量及氮存留量,以及ADF消化率显著高于(P<0.05)或有高于第1组的倾向;第2组获得的DE、ME量,氮的消化量与存留量,以及能量消化率、能量代谢率、蛋白质存留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P<0.05)或呈优于第3组的趋势.显然,以第2组饲粮肥育羔羊效果最佳.第3组羔羊的ADF消化量和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第1、2组,第2组高于(P<0.05)第1组;随着饲粮粗饲料比例的增大,提高了肥育羔羊对饲粮纤维性物质的消化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 3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营养水平 ,本研究采用 2 (CP∶2 1%和 19% )× 2 (GE∶16 74MJ/kg和 15 90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 ,选用 3岁 (二锯 )梅花公鹿 6 7头 ,分为 4个试验组 ,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在本试验所设能量浓度范围内 ,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19%处理组鹿体增重显著高于 2 1%蛋白组 ;鹿茸产量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和能量消化率均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3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为 15 9~ 16 7MJ/kg (GE)和 19% (CP) ;平均每头鹿每天对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 2 9 9~ 31 3MJ和 388~ 394 g。  相似文献   

14.
饲用复合酶制剂在蛋鸡杂粕日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育才  李莲 《中国饲料》2001,(17):12-13
本试验旨在以棉籽粕、菜籽粕、花生粕为蛋白质来源的低成本饲料中添加饲用复合酶制剂 ,研究饲用复合酶制剂在蛋鸡杂粕日粮中的作用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和试验饲粮 选择 1 0 0 0只 1 7周龄罗曼蛋鸡 ,随机分成 5组 ,每组 4个重复 ,每个重复 50只。 5组蛋鸡分别饲以 5种饲粮 :饲粮 1(玉米 -豆粕型 )、饲粮 2 (玉米 -杂粕型 )、饲粮 3(饲粮 2 0 1 %饲用复合酶制剂 )、饲粮 4(饲粮 2 0 2 %饲用复合酶制剂 )、饲粮 5(饲粮 2 0 3 5%饲用复合酶制剂 ) ,试验饲粮配方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 1。饲用复合酶制剂为珠海经济特区溢多利有…  相似文献   

15.
甜菜碱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甜菜碱主要存在于甜菜糖的糖蜜中,在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是动物体内高效的甲基供给体,参与体内甲基代谢,在猪饲料中可替代饲粮中部分蛋氨酸和胆碱,具有促进动物采食和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等功效。本试验旨在研究甜菜碱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并研究在生长猪阶段甜菜碱能否替代蛋氨酸。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动物 浙江省龙游县大约克种猪场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甜菜碱盐酸盐(纯度97%)由浙江农业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饲粮 参照美国NRC(1988版)生长猪营养需要配合成粉状配合饲料,日粮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1。  相似文献   

16.
早期断奶羔羊饲粮的可消化性及对消化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平均35.5日龄的24只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215;滩羊(♀)的三元杂交一代断奶羔羊分为3组,每组♂1、♀7,单栏饲养;经15d预试后,正试期50d中分别饲喂不同消化能(DE)与粗蛋白质(CP)水平的强度育肥饲粮,Ⅰ组为0.9倍NRC,Ⅱ组为1.0倍NRC,Ⅲ组为1.1倍NRC水平;正试期第21~26天,从每组选5只母羔进行消化试验收集,测定各组饲粮的可消化性;正试期结束后,每组屠宰4只接近组体重均值的母羔,测定消化道发育状况。结果表明,经分析饲粮的DM、OM、CP和ADF表观消化率(DMD、OMD、CPD、ADFD)均随其营养水平提高而线性上升。饲粮Ⅲ的DMD与OMD显著高于Ⅰ(P〈0.01)和Ⅱ(P〈0.05);Ⅲ的CPD显著高于Ⅰ、Ⅱ(P〈0.01),Ⅱ也显著高于Ⅰ(P〈0.05);饲粮Ⅰ的ADFD极显著低于Ⅲ(P〈0.01)。钙与磷的表观消化率(CaD、PD)的变化与饲粮营养水平间规律性不强。饲粮营养水平对羔羊全消化道相对重(%宰前活重)和各胃室相对重(%全胃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各组羔羊的瘤网胃相对重均达到成年羊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选择1~2岁藏羊30只,以青干草为基础日粮,每只按每天150,300,450 g 3种精料水平补饲。研究不同精料补饲量对藏羊生产性能和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精料补饲水平提高,日粮干物质、有机物、氮和钙、磷的表观消化率随之提高。藏羊能量摄入量、表观消化率和代谢率也随之升高,在300 g与450 g精料水平下,能量表观消化率和代谢率差异不显著(P>0.05);300 g粪能损失最低。ADF表观消化率随补饲水平提高而下降。在本试验条件下,从生产性能和藏羊营养代谢方面考虑,藏羊每天补饲精料300 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在仔猪日粮中能量饲料主要为玉米,而青海省不是玉米主产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如何在单胃动物日粮中增加小麦的用量是目前许多研究者努力解决的问题,而小麦中含有非淀粉多糖,影响单胃动物的消化与吸收,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为此,在小麦型日粮中添加含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的复合酶制剂,能有效分解非淀粉多糖,使其转化为动物可利用的单糖物质,降低食糜黏度,改善饲粮的消化率和吸收率,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分析抗草甘膦玉米和转Bt基因玉米原料及饲粮与同源非转基因玉米原料及饲粮体外总能消化率以及酶水解物能值,为转基因玉米的营养实质等同性仿生评定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使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模拟饲料原料和饲粮在鸡胃肠道的消化过程,分析同源非转基因玉米、抗草甘膦玉米和转Bt基因玉米以及对应的3种玉米-豆粕饲粮在不同体外模拟消化阶段的干物质消化率、总能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的差异。结果表明:同源非转基因玉米、抗草甘膦玉米和转Bt基因玉米以及对应饲粮在常规概率成分含量上是相似的。抗草甘膦玉米及饲粮与同源非转基因玉米及饲粮相比,在干物质和能量胃消化率、全消化道消化率及酶水解物能值上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转Bt基因玉米全消化道总能消化率低于同源非转基因玉米(P=0.03,变异系数=0.50%),对应玉米饲粮的酶水解物能值则高于同源非转基因玉米饲粮(P=0.02,变异系数=1.12%),但均处于仿生消化系统测试的误差范围内(变异系数≤1.64%)。由此可见,抗草甘膦玉米的酶水解物能值与同源对照玉米没有差异,而转Bt基因玉米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所有的测值均处于仿生消化系统的测试误差之内。仿生法发现的差异是否具有生物学意义有待体内试验验证。仿生法可为转基因饲料营养等同性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将15只陶塞特(♂)与藏羊(♀)的杂交一代(3.5~4月龄)公羔,分为3组,每组5只,采用单因子设计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NRC、0.9倍NRC、0.8倍NRC)全饲粮颗粒饲料的能量和有机物质的消化率。结果表明:B、C组的饲粮采食量、有机物质和能量食入量显著高于A组(P<0.01);B、C组表观有机物质和能量消化,有高于A组的趋势;A组有机物质和能量消化率均高于B、C组,B组也有高于C组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