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老熟人曾绘声绘色地向我讲述过白族农民和耀生,承包改造荒山坡,倾心于果木培育种植的绿色事业,使昔日的穷山村林木成荫,水果飘香的动人事迹,使我产生了一定要亲自实地一访的强烈愿望。去年盛夏的一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们新闻单位的几个记者,随怒江州党委一位领导来到通甸乡,晚饭后在曾任过兰坪县委副书记兼县长的州农工部长和树清引导下,驱车专程到和耀生家访问。和耀生家所在的麻栗坪寨,位于通甸坝东面,三面环山、距多公所仅2.5公里之遥。我们乘车顺着狭窄而又高低不平的乡村公路来到村中,只见清溪潺潺,绿树成荫。在群众的热情带领下找到和耀生的家,可进门一问他还在果园干活,这时已经是太阳落山时分了。我们又直奔他的苗圃。在离他家一二百米的一个山洼里,各种已经挂果的果木成林成片;间杂一块块不同品种、高  相似文献   

2.
剑川县金华山下剑阳湖畔,有一位义务管护千多亩幼松林的花甲老人,他、就是白族共产党员、离休老干部王胜同志。一九八一年,王胜同志从兰平县工会离休回到自己的家乡剑川县甸南公社西中村定居。西中村,是剑川坝子里一个依山傍水的白族村庄。村前是碧波轻荡的剑阳湖,村后是青松万亩金华山。过去西中村虽然毗邻剑阳湖,却赤地千顷,旱灾频繁。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对旱乡人民极其关怀,拨款建成甸南倒虹吸水利配套工程,解决了旱乡灌溉用水,西中村群众的生产有了发展,生活得到改善。然而村  相似文献   

3.
巴东县早实核桃选育及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县核桃种质资源调查,确定石桥坪、耀英坪、农林场三地优质核桃为采种源,分类分地块繁育,并在不同的海拔、区域进行栽培试验,得出石桥坪2株15年生核桃其子一代,在栽植第一年、第二年即开花挂果,该品种为早实类核桃。适应贫困山区退耕还林,是一种较好的生态经济林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4.
3月27日,在自治区林业厅工作组的主持下,来宾市金秀县忠良乡六卜村田劳屯村民代表和梧州市蒙山县夏宜乡芦山村上、下社坪屯村民代表在“黄八冲”纠纷现场签订了“黄八冲”、“田劳冲”两处山林纠纷调解协议书,这起长达50多年的跨市山林纠纷积案终于得到圆满解决。换地事件引发山林纠纷解放前,金秀县忠良乡六卜村田劳屯的祖辈黄金香和谢仕林两人购买了地主龙合生在金秀县忠良乡六卜村与蒙山县夏宜乡芦山村交界的“黄八冲”左边林地一块,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乡宁县潭坪乡西原头村有个王吉祥,他在全县第一个以5万元的标底购买了2000亩“四荒”地。 王吉祥今年50岁,18岁开始行医。三中全会以后,他开了个商店,几年下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冒尖户。1992年,县委、县政府关于拍卖“四荒”使用权的实施意见出台后,他便毫不犹豫地把钱用在购买荒山上。 在开发治理中,王吉祥大胆投资,苦干实干,2年时间,先后投资5万元,采取租机械平地与雇工挖带相结合的办法,高标  相似文献   

6.
因地制宜种果树沟门乡位于土默特右旗北部的山区,人均土地面积1.6亩,有的村不到1亩,还有的村每人仅有1分多田。历史上这个乡的农民就有种果树的习惯,大部分农  相似文献   

7.
从沙荒地里走出的果树专业村●顾金锁武书静转变———由风沙危害村变成果树专业村窑上乡韩营村地处永定河西岸风沙危害区,是北京市房山区东南端的一个村。全村145户,650口人,总面积3096亩。昔日的韩营村总面积中沙滩丘岗非耕地占48.5%,大大小小沙丘1...  相似文献   

8.
<正> 抚宁县石门寨乡前水营村,有一棵罕见的大白果树,学名银杏树,胸围7.28米,树高12.5米,至今枝繁叶茂,每年结果100多公斤,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大关县把退耕还林工程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退耕还林办公室,落实了专门的人员和经费。各乡镇也相应地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乡镇退耕还林办。制定了《大关县退耕还林管理办法》和《关于对退耕还林工作实行责任追究的规定》。在具体实施中,大关县认真实行了政府目标责任制。县领导负责一个乡(镇),并办一个退耕还林示范林区;各乡(镇)、林业局、粮食局等单位负责人负责一个村;各造林村的村总支书记负责一片造林区;各社小组长负责本组的退耕还林的造林任务。县政府与各乡(镇),乡(镇)政府与村…  相似文献   

10.
克什克腾旗上头地乡下头地村六地村民组是全旗出了名的贫困村。可自打1997年政府帮助这个村封起了一坡山杏 ,短短两年 ,六地人发了“山杏财”。1999年 ,光山杏一项 ,人均纯收入就达1200多元 ,全村人彻底甩掉了穷帽子 ,成为全乡封山育林的致富典型。六地村处在一个夹山沟子里 ,前山后砬子 ,生产生活条件相当差。沟里年年洪水泛滥 ,把二十几户人家挤到山根子上。全村不到百亩的耕地被洪水冲得支离破碎 ,零零散散地挂在山坡上。种点庄稼 ,旱年头旱得不长个 ,涝年头一场大雨冲去见了“龙王” ,可谓十年九不收。分产到户后 ,六地人还…  相似文献   

11.
林业近讯     
自治区林业局赴四子王旗下乡组为巨巾号乡办实事今年春季,自治区林业局赴四子王旗下乡组,深入群众,了解民情,为四子王旗巨巾号乡农民办了几件实事。——重点扶持了巨巾号乡特别贫困的西北房子村。为该村解决果树大苗3000棵,并为特别贫困户联系购买寒羊17只,现在已经落实到户。——为巨巾号乡解决扶贫微利贷款5万元,主要用于发展乡镇企业、机井配套、饲草料加工、牲  相似文献   

12.
王树林是赤峰市喀喇沁旗四十家子乡扁担沟村人。自1982年承包村里的果园开始,近20个春秋一直以山为家,与树为伴。 80年代初,扁担沟村在五苔沟栽了一片果树,由于病虫为害,已枯死一半,眼看整个果园就没有希望了。村干部找到当过生产队长的王树林:你挺有事业心的,包果园吧!就这样,王树林上了山。 看着一棵棵枯死的果树,王树林着实心痛。情急之下,他到旗果树站去请教。果树站站长孙炳坤热情地接待了他,并送给他一本防治病虫的书。王树林按照书上  相似文献   

13.
敖汉旗贝子府乡徐家北沟村果树专业户李成效试种日本水果“戈力”(又名洋姑娘)获得成功,种一分地收入四百多元。今年春天,李成效从河南省引进“戈力”种耔三克,每克五元。由于引进时间较晚,只种了一克,出苗后被雨水淹  相似文献   

14.
处理剪锯伤口有新法陕西省礼泉县建陵乡店二村,果树科技示范户张文源等人,近几年,在处理苹果树剪、锯伤口中,摸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愈合率达100%。其方法:苹果树修剪后,凡是剪、锯伤口直径在1.5cm以上的,都要进行及时处理一先用菌毒清原液或10-...  相似文献   

15.
在建设生态家园的日子里,浦北县涌现出一个顶尖村庄。它,就是远近闻名的福多堂村。今年元月17日,我随一些领导走访了福多堂。福多堂的进村路口,有一座雄伟耸立的门楼,上面写着“福多堂村”四个大字。村道是一条新建的水泥硬底路,两旁是一片深绿的荔枝林,再进去是一座座装饰得极为美观的楼房,家家户户建沼气,庭院种有花草和果树,树下是小巧别致的石台、石凳,还有半身高的庭院围墙,庭院干净、卫生、雅洁;村中心是一个怡乐园,里面建有舞台、篮球场等娱乐设施,嘹亮的歌声在荔枝林的上空荡漾;环村道路正在紧张地施工……福多堂…  相似文献   

16.
92年杞县林业局成立了杞县经济林有偿技术承包集团,从各乡(镇)村站挑选了153名农民技术员,组建了23个承包小分队,签订合同100份,面积2000余公顷。白天承包小队指导群众修剪果树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晚上举办培训班,受训群众达2500人次。柿元乡黄庄村6.67公顷苹果园,通过技术承包,92年亩产达200公斤,预计今年可达500公斤。为改良品种老化,林业局在平域乡孙府寨村采取县、乡、村三级联办形式,投资5万元,建  相似文献   

17.
<正> 丰南县南部草泊水库西岸,东排干以东的下洼地带,涉及柳树(瞿阝)乡的夏新庄、韩家(瞿阝)、柳东、柳北、柳前五个村和兴字沽乡的蒲台河、兴字沽两个村以及县第二良种场,总面积约1万亩。春碱白茫茫,夏季草苍苍,秋季水汪汪,几十里地不见一棵树木。从1965年开始逐年采取开渠泄水和修堤筑坝、筑台田等综合改土治水措施,使自然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土方工程的基础上,自1969年开始造林,到1983年春季,万亩洼碱地上,已经形成了河渠、道路,网,带行相结合的农田林网防护体系。共有大小树木75万株,紫穗槐15万簇。由于林业的发展,使农业生  相似文献   

18.
在漾濞县富恒乡的崇山之中,小白果树村附近,有一棵被当地人称做“妖怪树”的古老的云南油杉。此树高28.8米,胸径220厘米,要五六个人才能合抱。树干粗壮,虽满树疮痍,但生氏仍极为繁茂。这棵古树长在几个起伏不大  相似文献   

19.
在重庆市奉节县西南边陲,有一个镇叫羊市镇,与云阳县晏坪乡一桥相隔。这里山高坡陡、沟壑交错、土地瘠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这里交通不畅、信息不灵、基础条件十分脆弱;这里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十分艰辛困苦。余海洋就是该镇大渔村一社一个普普通通的山里汉子。与多数人一样,没上过几天学的他,早早地扛起了锄头,风里来雨里去,只图个吃饱穿暖;但他又是幸运的,生在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凭着他还算灵光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个体工商经营干起,几番拼打,终于积攒了三十余万“巨资”,成了富贾一方的“款爷”、“名人”,小日子过得还…  相似文献   

20.
一只羊得放,一群羊也得赶,那么,能不能把一个村的羊集中起来,让一个或几个村民统一放牧呢?回答是肯定的。山东省五莲县杜家沟乡泥峪子村就有一个这样的“托羊所”。 泥峪子村是个60户的小山村,耕地少,山场多,发展畜牧养殖的条件得天独厚。 据调查,该村有养羊的习惯,但以前只是每户饲养自家的羊,经常使树苗被啃,幼树被折断,对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村两委一班人通过研究,决定办一个“托羊所”。在各户自愿的基础上,村里划出山场,把全村的羊集中起来,由3个人统一放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