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重庆地区117群东方蜜蜂样品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Cyt b)420 bp长度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所得到的序列中共检测到11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其中单一变异位点2个,简约信息位点9个,序列突变率为2.62%,序列T,C,A,G平均含量分别为44%,14.2%,32.9%,8.9%,共定义8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773±0.021,核苷酸多样度为0.003 82±0.000 32,单倍型网络关系图揭示重庆地区东方蜜蜂群体没有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2.
《蜜蜂杂志》2021,41(8)
为了探究云南省昌宁县中华蜜蜂的种群遗传结构,以线粒体DNA COX1基因片段为分子标记,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地区4个采样点共96群中华蜜蜂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获得了89条序列,所得线粒体DNA片段的序列长度为794bp。结果表明(1)序列碱基组成为:A+T74.3%,表现出显著的A+T偏倚性。(2)共发现23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变异位点21个,颠换变异位点2个。(3)共定义了16个线粒体单倍型,表现出昌宁地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单倍型多样度,显示出昌宁地区中华蜜蜂群体具有相对独立的遗传结构,同时与华南地区中华蜜蜂种群存在有限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3.
采用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广西东兰乌鸡线粒体DNA(mt DNA)D-loop第一高变区序列,比较分析东兰乌鸡(片羽、丝羽)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东兰乌鸡mt DNA D-loop区中,共发现27个变异位点,46种单倍型,其变异方式主要是转换和缺失;检测片段的G+C含量(60.59%)明显高于A+T含量(39.41%),具有偏倚性(P0.05);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890±0.020)、(0.01653±0.02483),表明东兰乌鸡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丝羽乌鸡的变异位点、单倍型数量、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等均比片羽乌鸡高。在NJ系统发生树上,东兰乌鸡分为3大支,说明具有3个血统来源,起源于中国红色原鸡。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南江黄羊4个品系(类群)14个个体进行的mtDNA控制区全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南江黄羊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长度为1,212 bp或1,213 bp,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其中54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约占4.5%),核苷酸多样度为1.46%±0.14%,这些差异共定义了10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56±0.038.表明南江黄羊群体的遗传变异较丰富,品系(类群)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青海藏系绵羊高原型祁连县种群和山谷型互助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化水平,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获得了2个类群共63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全长(1 140 bp)。结果表明:排序后的序列存在35个变异位点,其中包括17个简约性位点和18个单突变位点,共定义了18个单倍型。高原型祁连县种群和山谷型互助县种群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0.81±0.05,0.74±0.08,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003 7±0.002 1,0.004 2±0.002 3,比较而言,遗传多样性偏低,与目前的资源量和分布相适应。分子变异和单倍型网络图分析结果均表明,祁连县高原型与互助县山谷型藏系绵羊类群间并不存在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6.
研究虹鳟(Onco rhynchus mykiss)生长激素基因(GH)的遗传特征和变异分化,采用PCR扩增、电泳及测序等方法,对道氏虹鳟和日本金鳟共33个个体的生长激素基因内含子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扩增得到的目的基因片段长度为267 bp,两种鱼GH的T、C、A、G四种核苷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9%、15.2%、32.0%和21.9%;A+T含量为62.9%,G+C含量为37.1%,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后对两种鱼GH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单倍型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1个多态位点,约占所测核苷酸总长的4.12%。由此界定了14个单倍型,其中日本金鳟单倍型为7个,其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742 42和0.007 99,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2.030 30;道氏虹鳟群体单倍型也为7个,其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919 05和0.010 12,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2.571 43。由此可见道氏虹鳟遗传多样性较日本金鳟高,此结果可为以后鲑鳟鱼的分子选择育种及种质资源保护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南马mtDNA ND4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分析mtDNA ND4基因在中国西南马的遗传多样性.对中国西南马6个品种(类群)142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ND4基因部分序列进行PCR-SSCP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拼接后的西南马mtDNA ND4基因序列大小为679 bp,A+T含量(55.7%)高于G+C含量(44.3%).共检测到11个核苷酸变异位点,这些变异位点可归纳为6种单倍型.核苷酸平均多样度为0.638%,表明受试西南马mtDNA遗传多样性并不十分丰富.对各单倍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提示中国西南马起源于2个母系祖先.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天水乌鸡线粒体DNA(mt DNA)D-loop序列的遗传多样性,确定天水乌鸡品种资源价值,从而进行保护和利用。随机抽取50只乌鸡血样,采用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天水乌鸡mt DNA D-loop序列。结果:在天水乌鸡mt DNA D-loop区中发现17个变异位点,10种单倍型;检测片段的G+C含量为47.60%,A+T含量为52.40%;单倍型多样度为0.876±0.023,核苷酸多样度为0.01654±0.01140;在NJ系统发生树上,天水乌鸡大致分为两大支,说明具有2个血统来源。研究表明:天水乌鸡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并且在其进化过程中应存在多个母系来源。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4个地方品种、7个培育品系和10个引进品种共124只家兔的线粒体ATPase6,8基因801bp序列。结果表明:124只家兔ATPase6,8基因的A、G、T、C4种碱基的含量分别为30.46%、10.74%、29.34%和29.46%,A+T含量(59.8%)明显高于G+C(40.2%);发现了9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7个,颠换2个,没有发现缺失或插入,变异多发生在密码子的第3位,核苷酸多样度为0.0004,说明家兔线粒体DNA遗传差异较小;确定了5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121,单倍型H5为所有品种的共享单倍型,大多数个体属此单倍型,这可能与家兔的连续定向选育有关,用邻接法构建的家兔分子系统发育树表明我国家兔起源于2个母系。  相似文献   

10.
对泰国红色原鸡Gallus gallus gallus亚种和中国红色原鸡Gallus gallus spadiceus亚种各16个个体mtDNAD-loop序列进行系统分析,测定线粒体D-loop部分序列大小约为560bp,A、C、G、T这4种核苷酸的平均比例分别为13.6%、43.2%、4.3%和38.9%,A+T含量高于G+C含量。结果共发现27个变异位点,颠换和转换之比为0.13,没有观测到插入/缺失情况。测定的6种单倍型中,2个红色原鸡亚种没有共享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0.250和0.695,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3.750和10.833,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954%和2.757%。泰国红色原鸡中性检验的Tajima'sD值为-1.800(P<0.05),不符合中性突变。2个红色原鸡亚种间核苷酸分歧度(Dxy)为2.847%,核苷酸净遗传距离(Da)为0.991%。序列群体间的方差组分(Va)占总变异的47.31%,Fst=0.473,差异极显著(P<0.01);群体间mtDNAD-loopFst值也差异显著(P=0.035)。红色原鸡2个亚种具有不同的群体遗传结构,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本研究支持这2个亚种并非是同一个亚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线粒体DNA中的NADH脱氢酶第二亚基(ND2)对来自齐齐哈尔市50个崖沙燕(Riparia riparia)样本进行扩增和测序,发现了11条新的单倍型序列。结合从GenB ank中下载的104条序列,对崖沙燕3个亚种种群(154只个体)进行序列变异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3个亚种种群中有2个共享单倍型。群体总的单倍型多样性(Hd)为(0. 885±0. 019),群体总的核苷酸多样性(Pi)为(0. 002 92±0. 000 18)。与其近缘物种淡色崖沙燕(Riparia diluta)相比较,崖沙燕种群表现出较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72. 82%)。构建的单倍型系统发育树表明,62个单倍型没有形成明显的亚种分化和地理分化。  相似文献   

12.
东方蜜蜂线粒体DNA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为掌握线粒体DNA(mtDNA)在东方蜜蜂研究中的取得的进展。【方法】本文总结了蜜蜂mtDNA结构特征、mtDNA标记研究技术和东方蜜蜂非编码区和编码区标记的应用情况。【结果】RNA^leu-COⅡ区和部分COⅡ区的酶切和测序均发现了丰富的多态性。RNA^leu-COⅡ区和部分编码区标记能较好地解决泰国、菲律宾东方蜜蜂的种群遗传分化问题。根据RNA^leu-COⅡ区的系统发育关系将东方蜜蜂分成5个类型,并推测了他们的地理发育关系。【结论]mtDNA标记是解决东方蜜蜂遗传学和进化学问题较好的标记,增加样本量和研究的区段能解决mtDNA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东方蜜蜂DNA随机扩增多态及其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研究对云南及马来西亚的37个东方蜜蜂样本进行随机增多态DNA分析,从20个引物中筛选出11个引物,其中9个引物扩增出多态带。共检测到66条扩增片段,其中56条为多态带。用UPGMA聚类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云南的样本、马来西亚的样本各自分别聚在一起,说明两个样本间遗传差异较大,群体之间存在着遗传分化。但就云南的32个个体而言,虽然聚类图中大多数采用自同一地区的样本聚在一起,但也存在一定交叉,提示云南地理群体间近期可能存在一定的基因流。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安徽江淮水牛群体的分子种质特性,本试验测定了江淮水牛2个亚群共82个个体的线粒体D-loop区和细胞色素b基因完整序列,分析了序列遗传多态性及系统进化关系,并结合GenBank中已发表的141条中国水牛D-loop序列,进行了联合分析。结果在D-loop区内共发现核苷酸多态位点91个,组成104个单倍型,其中32个是在江淮水牛中新发现的单倍型。总体mtDNA D-loop区核苷酸多样性为(0.015 43±0.001 42),单倍型多样性为(0.948±0.009)。其中,江淮水牛的mtDNA D-loop区核苷酸多样性为(0.014 89±0.002 32),单倍型多样性为(0.955±0.013),表明其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变异性水平与中国其他水牛群体接近。根据线粒体D-loop区单倍型构建系统树和进化网络,显示江淮水牛存在沼泽型水牛线粒体支系A和B,表明其具有2个线粒体母系来源,其中B支又分为b1和b2两个亚支;针对细胞色素b基因的进化分析也支持这一结论。这些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江淮水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较深入研究蜜蜂属分类的人当属Ruttner博士,他对蜜蜂属形态方面的多个指标进行了分析,此后很多人应用他提供的分类体系对特定区域或品种的蜜蜂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由于自然环境因素、蜂群内部环境以及饲养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影响,造成蜜蜂种内的亚种或地理宗的个体间在外部形态上往往比较相似,给种内的分类鉴别带来困难;又由于蜜蜂的生物学特点,必须以群为单位进行大样本数和有效的统计学分析,使其成为一种繁重、低效的研究工作,所以利用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酶的多态性在对西方蜜蜂的研究中应用比较多,目前只是对少数地区(巴基斯坦、  相似文献   

16.
沂蒙山中华蜜蜂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晶  陈国宏  吉挺  殷玲  刘敏 《中国蜂业》2008,59(4):11-13
利用19对微卫星标记对山东省中华蜜蜂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00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目从3-9不等。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26;所有位点平均的期望杂合度和PIC值分别为0.6666和0.6136。表明沂蒙山中蜂是多态性丰富的群体。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东方蜜蜂形态特征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测定山东阳谷、海阳和栖霞三地区18群东方蜜蜂,每群15只工蜂,每只蜜蜂共41项指标,所测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发现:海阳和阳谷三地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分别提出了4个特征因子,栖霞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提出了3个特征因子。与其它地区的东方蜜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示山东阳谷东方蜜蜂与北京房山地区东方蜜蜂遗传学距离较近,海阳和栖霞两地东方蜜蜂遗传距离较近,而山东东方蜜蜂与其它国家或地区东方蜜蜂遗传距离较远,为我国东方蜜蜂的分类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山羊品种mt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 1 2种识别 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paⅠ、BamHⅠ、Bg1Ⅰ、DraⅠ、EcoRⅠ、EcoRⅤ、KpnⅠ、PvuⅡ、PstⅠ、SacⅠ、SmaⅠ和XhoⅠ研究了河北省 5个山羊品种和类群共计 61个个体mtDNA的RFLP。结果检测到 3 3个酶切位点 ,1 4种限制性态型 ,3种基因单倍型 ,其中EcoRⅠ和CalⅠ表现出多态。基因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 0 .0 0 3 9,群体平均遗传多态度π值为 0 .1 2 %,表明其遗传分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9.
利用21对微卫星标记对云南泸水中华蜜蜂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21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目从2-12不等。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76;所有位点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分别为0.6752和0.6192。表明泸水中华蜜蜂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