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11年黄淮海(北片)德州点夏大豆区域试验鉴定了中黄45等14个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及生产能力,确定了中黄45、冀09B2、中黄46、鲁97013-1等4个品系其适应性、丰产稳定性及抗逆性等均达到试验要求,建议进行生产试验鉴定或审定。中作06-875等7个品系建议继续进行第2年区域试验,晋大78等3个品系建议推出试验。  相似文献   

2.
2011年黄淮海(北片)德州点夏大豆区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黄淮海(北片)德州点夏大豆区域试验鉴定了中黄45等14个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及生产能力,确定了中黄45、冀09B2、中黄46、鲁97013-1等4个品系其适应性、丰产稳定性及抗逆性等均达到试验要求,建议进行生产试验鉴定或审定。中作06-875等7个品系建议继续进行第2年区域试验,晋大78等3个品系建议推出试验。  相似文献   

3.
大豆新品种中黄30在河西地区的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黄30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中品661作母本、中黄14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摘荚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06015),2009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京审豆2009001),2011年被农业部推荐为北方春大豆区高产创建主栽品种。2007年甘肃省高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  相似文献   

4.
<正>中黄3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用中品661作母本、中黄14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选择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天津市审定(津审豆2006002),2010和2013年分别通过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区域(国审豆2010018)和热带亚热带区域(国审豆2013016)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广适、适应机械化收获。1主要特点高产:2006年天津市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12.44kg/亩,比对照增产14.7%。2008年黄淮海中片区试,平均亩  相似文献   

5.
新成果推荐     
<正>1"中黄35"——超高产高油大豆品种1.1成果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1.2所属产业种植。1.3成果内容"中黄35"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超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2006年和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06002(夏播)、国审豆2007018(春播)],2007年通过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蒙审豆  相似文献   

6.
为推进江汉平原大豆产业发展,从全国引进17个近年新育成的中晚熟大豆新品系(品种)在荆门区域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苏夏15-2、圣豆18、蒙豆01-42、SK-998生育期适中,较当地品种中黄13增产,宜继续进行试验;中豆41作为审定品种,综合性状表现好,产量高,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中黄605中黄605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用高产品系中作J05为母本、以引自美国的品种D0001为父本,通过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2017年通过北京市审定。该品种高产、适应机械化收获。1主要特点1.1高产2013-2014年中黄605参加北京市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36.4 kg,比对照品种增产22.9%,在参试15个品种中排名第一;2015-2016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8.
大豆新品种中黄39号是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用中品661作母本,中黄14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了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津审豆2006002。2006年静海县引进该品种进行试验试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落黄好、商品性能优良等特点,受到广大种植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适合桂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春大豆新品种,并为该品种的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研究人员于2018年以华春2号作对照,通过区域试验对华春11号、华春7号、桂1016、中黄302、中黄306、桂1602、桂1603、赣豆10号和南春豆31品种的经济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参试大豆品种中有5个品种经济产量高于对照华春2号,其中中黄302、赣豆10号和中黄306增产较明显,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合在桂北地区种植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瓜沟点播中黄30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黄30大豆新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10-145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