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山西省沁县一家蛋鸭养殖场内的病死鸭体内采集病料,通过涂片镜检、细菌培养、生化实验、动物回归试验、血清型鉴定,确诊为鸭大肠杆菌病。对该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结果显示:该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CTX)、头孢曲松钠(CFX)、庆大霉素(GM),和头孢拉啶(CED)极度敏感,对氟苯尼考(FF)高度敏感,对阿莫西林(AMX)、氨苄西林(SU)、卡那霉素(K)、泰乐菌素(TL)、硫红霉素(E)、利福平(RA)、氧氟沙星(OFL)、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P)、恩诺沙星(ENR)耐药。结论:交替使用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钠、庆大霉素、头孢拉啶和氟苯尼考对该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胡勇 《中国乳业》2009,(5):32-33
对分离自青海西宁地区的部分市售酸奶中的4株乳杆菌和分离自青海部分牧区牦牛酸奶产品中的3株乳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来自西宁部分市售酸奶中的乳杆菌已经对四环素(TE)、多粘菌素B(PB)、阿米卡星(AN)、复方新诺明(SXT)、红霉素(E)、庆大霉素(GM)、链霉素(S)、氯霉素(C)、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TP)、乙酰螺旋霉素(ASP)等11种被检抗菌素产生了抗药性;来自青海省部分牧区牦牛酸奶中的乳杆菌只对四环素(TE)、多粘菌素B(PB)和阿米卡星(AN)低度敏感,而对其它抗菌素仍然中度敏感或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3.
以长沙卷烟厂天华养殖场6个杂交组台为研究对象,对血浆蛋白(酶)多态性与产肉性能的关系进行通用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前白蛋白(Pa)传点、后运铁蛋白(Ptf)位点、淀粉酶1(Amy1)位点对皮厚的效应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淀粉酶1(Amy1)位点对屠宰率效应屐著(P〈0.05).淀粉酶2(Amy2)位点对背膘厚效应显著(P〈0.05),运铁蛋白(Tf)位点、淀粉酶1(Amy1)位点对眼肌面积效应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后运铁蛋白(Ptf)位点对失水率效应显著(P〈0.05).这5个位点有可能用于上述相应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4.
草地施用钠肥对绵羊饲草消化率和矿物质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年对每公顷草地分别施用含钠(Na)0(对照)、32(低)、66(中)、96(高)kg的Na肥,分析绵羊在4种水平处理下对牧草的消化和矿物质吸收情况。试验表明:改良酸洗纤维(MADF)、灰分(Ash)、镁(Mg)和磷(P)的含量随处理水平面增加;而钾(K)、硫(S)和真蛋白质(TP)的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中国西门塔尔牛开放核心群(ONBS)中31头公牛,分布于5个种畜场的151头女儿的试验期内平均体重(MLW)、日平均产奶量(MY)、日平均干物质摄入量(DMI)、日蛋白摄入量(CPI)、平均日增重(DG)、日乳蛋白产量(PY)、日乳脂产量(FY)、平均乳蛋白率(PP)及摄入蛋白对泌乳转化率(ECPM)、对体增重转化率(ECPDET)、总蛋白转化率(ECP)进行测定(其中,DMI的测定应用内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对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源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体外抑菌效果较好的中草药,采用牛津杯打孔法测定了温和气单胞菌对乌梅(Fructus mume)、苏木(Caesalpinia sappan)、五倍子(Rhus chinensis)等40种中草药的敏感性,并进一步通过微量二倍稀释法以及涂布平板法测定了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结果表明:温和气单胞菌对苏木、乌梅、黄连、石榴皮(Punica granatum)、五倍子和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6种中草药为高度敏感,其抑菌圈直径为20.00~28.00 mm,其中苏木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为(27.12±0.78)mm,对赤芍(Radix paeoniae rubra)、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白头翁(Pulsatilla chin...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能量水平饲粮对舍饲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年龄相近、体况良好、体重[(180.00±11.67) kg]相近的公牦牛90头,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头。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进行设计,即低(12.5%)、中(15.5%)、高(18.5%)3个蛋白质水平和低(6.5 MJ/kg)、中(7.5 MJ/kg)、高(8.5 MJ/kg)3个综合净能水平,按3×3(蛋白质水平×综合净能水平)设计9种不同蛋白质和能量水平的全混合日粮(TMR),每个试验组饲喂1种,预试期2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所测各生长性能指标影响均不显著(P>0.05);饲粮综合净能水平对总增重(TWG)和平均日增重(ADG)影响显著(P<0.05),对料重比(F/G)影响极显著(P<0.01);饲粮蛋白质水平和综合净能水平两者交互对TWG、ADG和F/G影响极显著(P<0.01)。2)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粗蛋白质(CP)和粗灰分(Ash)表观消化率影响极显著(P<0.01),对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  相似文献   

8.
1吸虫纲(Trematoda)(1)勒克膨背孔吸虫(N.lurk。。-1.且复殖目(Digenea)·s。)1.1.1后睾科(OPsthorchidae)(2)大卵圆背孔吸虫(川.mau。ins)1.1.1.1对体属(An;加inmis)(3)纤细背孔吸虫(N.attenuatus)(1)鸭对体吸虫(A.anatis)(4)舟形背孔吸虫(N.na加》r)1.1.1.2次睾属(Mwrchlk)1.1石环肠科(Cyclocoelidae)(卫)东方次翠吸虫(M.o。talls)1.1.5·1嗜气管属(Trampilus)l.l.1.3后睾属(O.如thorchis)()舟形嗜气管吸虫(T.pbZum)(1)似后睾吸虫(O.sin;ula。s)1.1.6前殖科(Prosthogoflimidae…  相似文献   

9.
实验采用DB-5MS毛细管柱结合程序升温技术的气相色谱法在7 min内同时分离和检测了饲料中丙酸(PA)、山梨酸(SA)、苯甲酸(BA)、脱氢乙酸(DHA)、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P)、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IPP)、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IBP)等10种防腐剂。结果表明,10种添加剂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89,检测限为0.1~5μg/mL,样品平均回收率为81.5%~90.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乳粉颗粒观察及对其喷流性的研究,测定代表流动性的自然坡度角(θr)、压缩率(Cp)、凝集度(Ch)、代表喷流性的崩溃角(θf)、差角(θd)、分散度(Ds),讨论各种性能对乳粉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植源性蜕皮激素对家蚕结扎蛹卵巢发育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龙全 《蚕业科学》1992,18(1):25-29
探讨了植源性蜕皮激素对家蚕结扎蛹卵巢发育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植源性昆虫蜕皮激素可以诱导结扎蛹卵巢发育形成成熟卵;其成熟卵,经人工单性生殖处理表明,具有和正常卵相同的生理活性。在蜕皮激素诱导结扎蛹卵巢发育的过程中,保幼激素类似物具有拮抗作用,影响卵巢的增重。在苏5、苏6、苏5×苏6、苏3×苏4的不同蚕品种间,诱导结扎蛹卵巢发育所需的蜕皮激素剂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合成滞育激素对家蚕卵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阐明家蚕滞育激素在诱导滞育卵发生以及对蚕卵滞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调节作用 ,对低温 (16℃ )暗催青的二化性品种大造 ,在化蛹初期注射合成滞育激素 ,诱导其产下滞育卵 ,然后将这种滞育卵分别用 2 5℃和 5℃保护 ,调查其在滞育过程中糖元、海藻糖、山梨醇和甘油量的变化。结果发现 ,从化蛹第 3天开始 ,每天注射 15 0pmol/头合成滞育激素 ,连续 3次 ,可得到 70 %左右的滞育卵。这种滞育卵在产卵初期糖元的含量与自然滞育卵相似 ,但山梨醇的含量仅有自然滞育卵的 5 0 %左右。诱导滞育卵在 5℃中保护时 ,解除滞育的时间比自然滞育卵提前 ,孵化率比自然滞育卵低 2 0 %左右。未孵化卵大多在转青期死亡。由上述结果推测 ,这种诱导滞育卵在产卵初期糖元与山梨醇的代谢间存在某种障碍 ,从而影响山梨醇的合成 ,导致滞育的提前解除和胚胎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13.
环境激素阿特拉津对家蚕血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环境激素阿特拉津(Atrazine,AT)对家蚕生理的影响,用添加AT的人工饲料饲养家蚕,调查了5龄幼虫血细胞数和血细胞形态的变化,同时调查了血液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AT连续添食后,家蚕5龄第4日-6日家蚕血球细胞特征性释放高峰时,0.05mmol/kg低浓度AT区的血球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0.10mmol/kg浓度AT区血球细胞数则显著减少(p<0.05),而0.20mmol/kg浓度AT区则没有明显影响;实验浓度的AT添食,家蚕5龄幼虫血球细胞的形态没有发现畸形变化,也未见血球细胞DNA的遗传损伤。结论:家蚕食下能够完成幼虫生长发育的环境激素AT(0.20mmol/kg以下浓度)后,血球细胞形态和细胞核DNA没有受到明显不良影响,但AT会影响家蚕血球细胞数目的变化,可能是家蚕积极应对体外化学物质影响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14.
检索、概括了50年来在《Science》杂志刊登的10篇蚕丝学文献的基本情况和内容,介绍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在家蚕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比较基因组学和丝腺、激素及发育相关基因等功能基因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显示了中国家蚕基因组研究对世界蚕业科学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4龄期使用抗保幼激素,当龄经过延长,全龄期缩短,并诱导出100%的三眠蚕;5龄后期使用抗保幼激素,全龄经过稍延长,茧质丝质优于对照,巨纤度细。5龄前期使用蜕皮激素全龄期延长,5龄后期使用蜕度激素,则龄期明显缩短,蚕的强健性、茧质、丝质均较差。抗保幼激素处理后咽侧体细胞内有大量的脑神经分泌物,但腺体细胞本身缺少内质网,而处理后的前胸腺则边缘绒毛层明显,具有大型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发达。蜕皮激素的作用则相反,处理后前胸腺边缘不规则,内质网不甚发达,合成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6.
农药苯氧威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苯氧威是具有保幼激素活性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该药剂对家蚕的毒性试验表明无熏蒸毒性,但有一定触杀毒性,且胃毒强烈;致家蚕中毒死亡的最低浓度以及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均随家蚕龄期增加而增大,从5龄第3天起连续添食稀释32万倍~16亿倍的3%苯氧威药液,可使家蚕龄期明显延长且100%不结茧。依据试验结果认为:低浓度的苯氧威虽然不能致5龄家蚕幼虫死亡,但对蚕茧生产的危害很大,该药剂用于林木害虫防治应该远离蚕区。  相似文献   

17.
滞育激素(DH)是导致家蚕滞育生理现象出现的关键因素。研究卵期不同温度和光照节律引起家蚕滞育激素基因Dh表达的变化,探讨温度和光照对家蚕滞育调控的机制。催青期25℃持续光照(25LL)条件下,蚕卵中Dh基因mRNA高水平稳定转录;而在15℃持续黑暗(15DD)条件下,蚕卵中只有痕迹量Dh基因mRNA存在;25LL或者20℃、光照与黑暗12h交替(20LD)条件下,胚胎发育至单眼着色后(有效积温2160℃.h以后)Dh基因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与此时期胚胎对诱导滞育的温度和光照节律更加敏感一致。从催青期开始整个世代的保护温度和光照节律,呈现高温25℃显著上调整个胚后时期Dh基因mRNA转录水平,光照上调蛹期与蛾期Dh基因mRNA转录水平,且高温的作用强于光照。5龄第3天幼虫的基因芯片表达谱显示,Dh基因mRNA转录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与组织差异,雌蚕多个组织中的Dh基因mRNA转录水平都显著低于雄蚕,卵巢中的Dh基因mRNA只有痕迹量。亲代卵的催青温度与光照节律决定子代卵的滞育性,也影响到Dh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但子代卵内Dh基因mRNA转录水平高低不是蚕卵滞育与否的关键。推测家蚕Dh基因表达的性别差异及在早期蚕卵中表达特征与滞育性不一致的现象,可能与Dh基因的前体多肽翻译产物剪切有关。  相似文献   

18.
昆虫外源激素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仲争  庄大桓 《蚕业科学》1993,19(4):213-216
用昆虫保幼激素(JH),蜕皮激素(MH)和抗保幼激素(AJH)给家蚕添食、体涂或注射,进行调控其生长发育的试验。结果表明:(1)2龄、3龄和4龄蚕应用外源激素处理,AJH与MH之间存在明显的拮抗关系;而AJH与JH间未表现出拮抗关系。(2)第5龄蚕应用外源激素处理,JH与MH间的拮抗关系明显。(3)AJH(YA_(20))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抗蜕皮激素和类似保幼激素的生理效应。在第4龄添食AJH诱导3眠蚕的情况下,利用JH延长3眠蚕的龄期经过,是提高3眠蚕茧丝产量的技术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The recent progresses of research on neurohormone in neuroendocrinological system and some relative hormone of silkworm (Bombyx mori) were briefly stated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ls of biologlcal techniques,8 hormones were identified as peptides,and their structures, amino acid sequences and functions wer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20.
BmLSP基因启动子驱动DsRed在转基因家蚕中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幼虫血清蛋白(BmLSP)是由脂肪体细胞合成的一种贮藏蛋白,是研究家蚕幼虫期发育调控的理想靶标。基于家蚕基因组数据,克隆了BmLSP基因5'端侧翼区~1.6 kb的调控序列,构建成以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为报告基因的pig-gyBac表达载体并进行转基因注射,在个体水平上验证该启动子的特性。结果表明:BmLSP-DsRed表达框以单拷贝形式整合至家蚕基因组;DsRed在转基因家蚕脂肪体中特异转录表达,其时期表达特征与BmLSP基因基本一致,随发育阶段的不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即幼虫期表达,但1龄、2龄眠期不表达,3龄、4龄眠期有微弱表达,上蔟后表达量逐渐降低直至化蛾阶段消失。提示BmLSP可能通过其启动子区的特异元件受激素的精确调控而行使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