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充分利用单位时间与面积内的光热和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种植业的科技含量,增加农民的收入,近4年来,江苏省新沂市农林局研究出西瓜—耐热白菜—胡萝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1500亩(1亩=1/15公顷)的土地上,实现了每亩纯收入4000元左右的效益。即每亩收获西瓜3300公斤,耐热白菜2000公斤,胡萝卜2500公斤。现将该模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利用单位时间、面积内的光热和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种植科技含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江苏省新沂市近4年来研究出西瓜、耐热白菜、胡萝卜、一年三熟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模式,在1100公顷的面积上,每亩收获西瓜3300公斤、耐热白菜2000公斤、胡萝卜2500公斤,实现了每亩纯收入4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3.
叶新 《今日农村》2006,(4):10-10
近日,笔者在云南省禄丰县罗茨坝镇看到,这里到处都是晒萝卜丝,条的篾巴和木架,据该县生物资源统计部门负责人介绍,2005年全县农民种植萝卜4.4万亩(1亩=1/15公顷),萝卜丝,条的产量超过1500万公斤,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带动10余万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据调查,我省农区秋季种植、冬春利用的牧草,80%是多花黑麦草,“特高”多花黑麦草尤其受欢迎。为什么农户乐意种植“特高”多花黑麦草?一、产草量高1.鲜草产量比较试验表明,在田中种植“特高”多花黑麦草每亩(1亩=1/15公顷,下同)产鲜草8000~10000公斤,牛皮菜每亩产鲜草8000~9000公斤左右。一台土中种植的“特高”多花黑麦草和牛皮菜,其每亩鲜草产量分别是4500公斤左右和4000公斤左右。在坡顶“特高”多花黑麦草产量每亩2000公斤左右,牛皮菜几乎没有多少产量。2.干物质重量和粗蛋白产量据测定,“特高”多花黑麦草鲜草中含水分83.7%左右,牛皮…  相似文献   

5.
胡萝卜为伞形花科,胡萝卜属,在秦皇岛市是重要的蔬菜品种之一,是主要的蔬菜创汇品种,近年来,通过技术人员的努力,我市胡萝卜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定提高,质量趋于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每亩产量在3500-4000公斤,种植胡萝卜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现将秋胡萝卜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耐密玉米品种的三种高产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真 《新农业》2011,(7):26-26
在各级农业综合开发办的大力支持和沈阳农业大学技术依托下,2008~2010年凌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实施了耐密玉米品种三种高产栽培模式示范推广。3年推广栽培面积30万亩,单产800~900公斤;耐密玉米品种比稀植品种每亩增产240~270公斤,增产率15%~20%,增加粮食3600万~4050万公斤,使农民增收7200万~8100万元。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少、免耕技术及作物残茬覆盖技术。涪陵区从2004年引进该项技术,全区共试验示范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榨菜———水稻”模式260亩(1亩=1/15公顷,下同)。涪陵区农业局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了田间测产:水稻平均亩产531.0公斤,比旱育秧(亩产518.6公斤)增产12.4公斤/亩,每亩可减少投入45元以上。2005年小春季推广榨菜少免耕技术8.05万亩,平均亩产鲜菜头2458公斤,免耕栽培与常规翻挖栽培产量相当,但免耕比翻挖减少投入40元/亩以上。大春季全区推广少免耕种植水稻2万亩,两项合计为农民节支增收412万元。一、榨菜———水…  相似文献   

8.
又红又大的“巨峰”,青翠欲滴的“茉莉香”,时值金秋,葡萄应时应景地成为市民家中不可或缺的水果。今年,城东乡下三台村的葡萄喜获丰收,农民们的心里也乐开了花。在城东乡下三台村,以葡萄园建设为示范,辐射带动全村发展起来的葡萄种植面积达600余亩,葡萄园发展农户81户,葡萄大棚253栋,今年每亩葡萄产量在2500公斤左右,每亩平均产值2万元以上,每亩平均纯收入1.5万元,总产值已超过1200万元。葡萄,已逐渐成为该村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9.
广东养鳜鱼已达15万多亩,总产近6万吨,多数养殖户都春放秋收,上市集中,每公斤鱼批发价由冬春季50—60元跌到夏秋季30—40元,有时跌破成本,使许多农民叫苦不迭。但顺德市乐从镇农民黄锡辉打破传统的做法,实行反季节养鳜,跨年度上市,他承包的两口9亩池塘,从1997年5月底开始先培育饲料鱼,到6月20日放养鳜鱼苗,11月中旬开始捕大留小,不断上市,到1998年7月底止,分5次全部上市完毕,总产鳜鱼8742公斤,平均亩量991公斤,总收入34.2万元,平均每亩收入3.8万元,除去13.9万元成本,纯收入为20.29万元,平均每亩纯收入2.25万元,每公…  相似文献   

10.
宜宾县合什镇农民2004年种植朝天椒“天宇3号”1000亩,截止2004年9月5日,每亩(1亩=1/15公顷,下同)已产800公斤鲜椒。以每公斤鲜椒平均售价2.00元计,每亩产值达1600元(并且鲜椒采摘还将持续到10月下旬)。扣除每亩需投资肥料、种子、地膜、农药等费用360元,每亩获利1200元以上。他们的栽培技术如下:一、适时播种播种时间最好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选背风向阳、前茬未种过茄科蔬菜的地块作苗床,苗床宽度1~1.3米,长度随地势而定,但以不超过10米为宜。苗床施足基肥,每10平方米苗床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00公斤,尿素0.5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粪、…  相似文献   

11.
“种植水稻.每亩不过450多公斤.产值800余元。而种大葱,亩产可达3500公斤.按每公斤1.2元的市场价计算,收入4200元,是种水稻的5倍。”5月25日,贵州省息烽县鹿窝乡瓮舍村农民蒋道明给笔者道出了他的致富经.他说,今年光靠卖大葱已有7000多元收入.还有3000多公斤即将上市。  相似文献   

12.
蔬菜作物中有许多以球茎做种子作无性繁殖的作物。按照传统的以整个球茎做种子的方法种植这些作物时,普遍存在着用种量大,投资费用较高,影响生产效益的问题。例如,用慈姑球茎栽培慈菇,每亩(1亩=1/15公顷)需价值100元的球茎,相当于产量、产值的10%~20%。江苏、浙江农民以荸荠球茎实生苗栽培荸荠,每亩需价值60~100元的优质荸荠40~50公斤,也相当于亩纯收入的10%左右。湖北省孝感市农民为了节省用种,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创造了每亩只用3~5公斤荸荠球茎的两段育苗栽培法和不用慈姑球茎食用部分的慈姑顶芽栽培法。1981年,笔者在农科所工作时,受…  相似文献   

13.
《农民致富之友》2005,(1):37-37
日前,河南省唐河县郭滩镇农民李海举收到了来自美国的“洋订单”,他制作的“李家一品”牌烧鸡领到了飞出国门的“通行证”。像李海举这样的烧鸡远销香港地区、跨出国门到美国、俄罗斯等国的烧鸡制作户,眼下在该镇已有4家,年外销烧鸡在50万只以上。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稻收获后的稻田免耕种植一季秋洋芋是一项费省效宏的技术.一般每亩(1亩=1/15公颂,下同)可产秋洋芋750~1000公斤,高产的可达1500公斤以上.每亩收入可达500~800元,是农民增产增收的一条好路子,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1 做好“三冬” “三冬”即冬施、冬耕、冬灌。冬耕有利于熟化土壤,提高土壤蓄水、保水保肥能力。结合冬耕,每亩(1亩=66平方米)施入有机肥3000公斤,碳酸氢铵35公斤或尿素15公斤,这对于提高盐碱地的土壤肥力至关重要。冬耕后的棉田及时冬灌,冬灌有  相似文献   

16.
周军 《农友》2002,(9):16-17
每年秋季10月上旬之前结合深翻施基肥,每亩施人农家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50公斤。每年进行3次追肥:第1次在发芽前施人,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第2次在硬核期施人,每亩施磷酸二铵15-20公斤、硫酸钾5.10公斤;第3次在采收前20天施人,每亩施磷酸二铵、硫酸钾各5-10公斤。结合喷药,每年根外追肥3-4次。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湟源县胡萝卜种植面积和效益连续几年位居全省前列,胡萝卜产业已成为我县名副其实的富民支柱产业。目前,全县胡萝卜的种植面积为1000hm2。1试验目的为验证我县胡萝卜种植区土壤养分缺素指标和不同配方的肥料对胡萝卜产量的影响,为今后我县胡萝卜大面积生产推广提供科学的施肥依据。2试验条件2.1试验作物胡萝卜。2.2地块条件试验地点在湟源县和平乡蒙古道村,选择肥力均匀的地块进行,前茬  相似文献   

18.
段修申是成武县党集乡段庄村农民,全家6口人,1994年植棉14亩,人均植棉2.3亩。由于他精心管理,科学植棉,在大灾之年夺得了较好收成,共向国家交售籽棉3000多公斤,人均售棉500余公斤,收入达1.2万多元。不久前,他被菏泽地委、行署、成武县委、县政府分别授予“售棉大户”等光荣称号,并颁发奖金和奖状。最近笔者前去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我县大豆播种面积12.9万亩,每亩产量238.6公斤,总产量3.1万吨。同前几年相比,大豆的播种面积、每亩产量、总产量均呈下降趋势,由于大豆价格始终在低位徘徊,农民投入减少,管理水平降低,造成大豆食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06,(18):20-20
安徽省怀远县马城镇农民董炳,2004年承包了2000亩低洼地,抱着试验的态度在100多亩稻田里放养了泥鳅,当年亩收获50公斤泥鳅,共增收8万元。尝到甜头后,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2005年,养殖面积已达1100亩,今年韩国客商与他达成协议,以20元/公斤的价格收购他的泥鳅,他今年每亩稻田的泥鳅收入达1000多元。老董介绍说,泥鳅的粪便可以肥田,同时泥鳅喜食稻田中的害虫,稻田养泥鳅能使稻田的施肥量和农药使用量减少2/3,他家的稻子产量由过去的45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650公斤,每亩稻田种稻加养泥鳅,一亩增收近2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