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现阶段,在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形势下,水稻的栽培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但是受到水稻种植气候环境多变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水稻病虫害的出现概率较高及具有多重发的趋势。因此提出了农药减量控害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特点和意义,并重点分析了技术路线及技术实施要点等。  相似文献   

2.
涌泉根灌节水灌溉技术特点、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涌泉根灌是一种可以直接将水肥输送到作物根区进行局部灌溉的地下微灌技术,由于克服了其他微灌技术灌水器易堵塞、毛管易老化、对果林树灌水效率低等缺点,是一种节水、省工且水肥利用效率高的灌溉技术,在中国果树节水灌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研究从涌泉根灌技术在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中的特色出发,介绍了涌泉灌溉技术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灌溉方式、布置形式、水力性能以及投入成本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特点,分析了涌泉根灌与传统微灌相比表现出的优势,探讨了该技术在田间水分利用、土壤水氮运移以及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等方面的应用效果和研究进展,在总结对比前期研究取得进展基础上,提出了涌泉根灌技术存在田间试验单一、研究周期不连续、施肥条件下相关研究不足以及灌水器性能需改善等方面的问题,同时针对涌泉根灌技术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涌泉根灌灌水技术在灌水器性能改进、典型果树灌溉制度优化、土壤水氮运移与利用以及信息化与自动化管理等方面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对于进一步完善涌泉根灌节水灌溉技术利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食品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农药残留的识别和量化通常依赖于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以及毛细管电泳法,这些方法需涉及大而贵重的仪器、费时的样品处理以及专门的技术培训。因此,建立在线、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简单高效、低成本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和技术非常重要。该文综述了用于农产品/食品的农药残留分析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光谱法(包括可见/近红外、红外、拉曼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等)以及各种生物传感器等,分别介绍了这些方法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并总结了这些快速检测方法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目前的研究在灵敏度、重复性、准确性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商品化的农药残留检测仪器也比较单一。由于纳米生物技术、分子印迹技术和微流控技术等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特别介绍了这些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农药残留快速分析技术未来将会朝着检测仪器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多通道检测、无线通讯方向发展,提高快速检测方法和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针对强对流天气的相关预报工作主要表现在对天气的监测、分析、预报、预警等方面。随着各监测手段的不断加强,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工作也逐渐向全面化的数据资料收集、分析、强对流天气系统的研究与发展、维持手段等方向发展。基于此,从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的进展和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的发展前景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农户认知调查——以安塞县为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温仲明  王飞  李锐 《水土保持通报》2003,23(3):32-35,41
以安塞县退耕还林(草)试点工作为对象,以参与性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为调查方法,就农户对退耕还林(草)的认识、接受、期望以及退耕对农户家庭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政策宣传不足、补助力度不大、政策灵活性低、技术指导乏力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其中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对退耕还林(草)的技术指导对退耕还林(草)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人类社会也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物趋于数字化和技术化,现代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随之而生。人们通过运用互联网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研究出一系列节水灌溉系统,不仅大大提升了农民在灌溉时的效率以及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降低了灌溉成本和灌溉时水资源的浪费。基于此,分析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系统的研究背景和现状,重点叙述了现代节水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在农业生产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必要性和推广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大数据为很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应数据信息,生态环境领域的信息采集方式也得到更新。大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对气候变化的预测等方面。结合实践,对生态环境大数据进行简单阐述,并分析大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从而提出在生态环境领域优化大数据应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收入是我国社会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农产品的产量,我国在农业技术的开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并且在许多地区已经将这些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乡镇在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标准化。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山东省宋村镇在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基于此,结合山东省文登区宋村镇农业技术标准化发展现状以及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2005-201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注的核心内容。根据2005年和2010年的2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运用GIS技术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等方法,分析了2005—201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从全省来看,土地利用结构的数量变化主要表现为: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地增加(增幅分别为6.71%和16.97%),而耕地和水域减少(减幅分别为1.26%和0.98%)。空间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与林地、耕地与水域、耕地与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之间的空间位置的变换,以及水域向未利用地的转变。从土地利用综合区来看,土地利用结构的数量变化主要表现为:各区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增幅为3.70%~16.71%),耕地减少(减幅为0.48%~2.15%)。此外,中原城市群区未利用地和林地的增加、水域的减少,豫北区林地和水域的减少,豫西南区水域的增加,以及黄淮四市区草地的增加也较显著。空间变化主要表现为:各区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之间的空间位置的变换。此外,中原城市群区耕地和林地、耕地和水域之间的位置变换,豫北区林地和水域向耕地的转变,豫西南区耕地向水域的转变,以及黄淮四市区耕地和水域之间的位置变换、耕地向草地的转变也较显著。研究结果为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微生物菌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遗传标记筛选、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原生质体融合等的方法 ,以及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提高抗生素生产效价、酵母菌工程菌株的构建、多功能菌株的选育以及污水处理工程菌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就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微生物育种技术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提高和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中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对园林设计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作为主流的虚拟现实软件,Quest3D在园林表现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而园林植物对园林设计效果的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园林植物模型在Quest3D中的应用提出了优化的方法,以改进和完善基于Quest3D的园林虚拟漫游系统的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以往的农业种植过程中,往往是依赖施用化肥、农药等措施实现增产目的,同时也带来了食品安全以及土壤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因而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加强推广以及应用,显著提升农作物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升国家农产品的品牌性,在充分发挥技术资源性基础上,促进农业领域与生态领域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深入探究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并提出该技术的推广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应用于土壤污染生态研究中的各种分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技术,包括核酸杂交和DNA指纹图谱分析技术以及宏基因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阐述了这些技术方法的原理、应用以及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这些新兴生物技术在土壤污染生态学中的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以霍林河露天煤矿排土场的植被恢复实践为例,在实地考察与观测的基础上,对过去排土场复垦工程中的种植模式、植物种类选用和生长表现等方面的成就与不足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的复垦成果,提出一套场地整理、表土覆盖、排土场稳定和边坡护理、植物种类选择、种植模式,以及种植与管护等适合霍林河露天煤矿排土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可供草原地区露天煤矿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政府对兵团农业信息化的重视、不断加大投入,以及新疆兵团近年来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新疆兵团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并也从4方面探讨了兵团农业信息化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无人机作为智能化装备的代表,在森林精准调查、设计和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精准林业的发展以及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如何有效协同无人机技术和林业发展需求,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林业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该文从林业无人机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应用进展以及挑战等方面对近年无人机技术在精准林业中的应用进行阐述,重点探讨了无人机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病虫害预警、火灾防控、林业植保、林业管理与执法等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无人机技术在精准林业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无人机技术助力精准林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武定县己衣镇发展玫瑰茄产业的优势表现为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等。虽然当地玫瑰茄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技术、劳动力或服务体系等方面。为弥补这些不足,有必要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完善基础设施、注重技术创新、提高人们素质,并健全服务体系、提升品牌意识。  相似文献   

18.
玻璃化冷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相比传统的冷冻方法,玻璃化冷冻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效率高等特点,因而极大提高了卵母细胞的利用效率。然而由于卵母细胞自身的特点,造成玻璃化冷冻技术的应用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冻后结构的改变和后续发育能力降低。本文主要综述了细胞骨架在卵母细胞成熟与受精中的作用以及玻璃化冷冻对细胞骨架的影响,并论述了细胞骨架稳定剂在玻璃化冷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白叶1号茶树在镇江地区栽培所表现的生理生化特征,尤其是开花量的统计,并分析了近年来镇江地区常栽茶树品种以及白叶1号不同树龄、不同采摘、修剪方法和不同施肥方法形成多花的因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合理采摘修剪、合理施肥、喷洒生长调节剂以及茶树花摘除综合利用等抑制茶花生长的手段及方法,以形成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综述了用于农产品中硒形态分析联用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对水提取、酸提取、酶提取、固相萃取等样品中硒形态提取和富集技术,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色谱、毛细管电泳等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子荧光光谱等仪器联用分析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