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经过对 18块杉木样地进行每木实测 ,根据胸径 (D1.3)与树高(H)、胸径 (D1.3)与中央直径 (DH/2 )的函数关系 ,筛选出它们之间的计测模型。用模型计算的H、DH/2 和f,与伐倒木实测值比较 ,其平均误差分别为 :树高 (H) 0 .2 2 %、中央直径(DH/2 ) 1.19%、形数 (F) 0 .2 8%。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西坡天然次生林水曲柳和胡桃楸材积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白山西坡天然次生林中水曲柳和胡桃楸为研究对象,进行根径(D0.0)、去皮胸径(D去)、树皮率(P)、树高(H)和胸径(D)关系的研究,结合解析木结果,建立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V)模型、根径立木材积(V)模型和树皮材积(V皮)模型。水曲柳和胡桃楸的胸径分别是根径的0.729 9倍和0.765 8倍,去皮胸径是带皮胸径的0.978 9倍和0.975 0倍,树皮率模型分别为P=129.1956D-0.6129和P=275.4582D-0.819,树高模型分别为H=36.007-693.244(D+19.687)-1和H=29.255-318.636(D+8.972)-1;水曲柳和胡桃楸的一元立木材积模型分别为V=0.0002D2.31和V=0.0004D2.1232,二元立木材积模型分别为V=0.000048D2.01077H0.870343和V=0.000042D1.772558H1.174785,根径立木材积模型分别为V=0.0001D0.02.4347和V=0.0004D0.02.0698;水曲柳和胡桃楸的一元树皮材积模型分别为V皮=0.0002D1.8668和V皮=0.0003D1.7812,二元树皮材积模型分别为V皮=0.000019D1.452649H1.14834和V皮=0.000062D1.556608H0.714036。  相似文献   

3.
三江平原丘陵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立木材积表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根径(D0.0)、去皮胸径(D去)、树高(H)同胸径(D)关系的研究,结合解析木结果,建立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模型、根径立木材积模型和树皮材积模型。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胸径是根径的0.730 7倍,去皮胸径是带皮胸径的0.942 7倍,树高模型为H=121.0-13 754.9/(D+116.6);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V)模型分别为V=0.000084738D2.7516和V=0.000 03D1.88737H1.19248,根径立木材积(V)模型为V=0.0002D0.022652;一元和二元树皮材积(V皮)模型分别为V皮=0.000051724D2.1911和V皮=0.000 059D2.311560H-0.163587。  相似文献   

4.
在白龙江中上游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建立胸径与树高相关关系,应用形数法、一元材积公式法和二元材积公式法分别建立了6种立木材积模型,经材积系统偏差分析和材积误差分析后,从中筛选出V模(v)=0.012 067-0.003 397D+0.000 582D2作为该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一元立木材积模型,其误差为1.409 0...  相似文献   

5.
针叶树立木材积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鸟取大学的井上昭夫与黑川泰亨利用孔兹干曲线式推导出一种计算针叶树立木材积的理论二元材积公式V=1/[2(1-Hb/H)]1.060·π/4D2b·H[1,2]。本研究选取4个地区的1014株人工落叶松和樟子松为样本,以部颁二元材积公式的计算结果为参照,对该式进行适用性验证及评价。  相似文献   

6.
以木荷次生异龄林为研究对象,选取3种经验生长方程和3种理论生长方程拟合木荷单木的直径、树高以及材积的生长过程,然后利用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的关系分析木荷直径、树高以及材积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理论生长方程在模拟精度以及生物学解释上均优于经验生长方程,木荷的单木直径最优生长方程为Richards方程:D=37.21×〖(1-e^(-0.0493×A))〗^2.0102,树高最优生长方程为Gompertz方程:H=19.43×e^(-2.7091×e^(-0.0848×A) ),材积最优生长方程为Logistic方程:V=0.2734/(1+416.8914×e^(-0.2752×A) )。木荷单木生长模型的构建及生长特征的分析为木荷次生异龄林的质量精准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杉木立木材积计测研究——Ⅰ树高、形数计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经过18块杉木样地进行每木实测,根据胸径(D1.3)与树高(H)、胸径(D1.3)与中央直径(DH/2)的函数关系,筛选出它们之间的计测模型。用模型计算的H、DH/2和f,与伐倒木实测值比较,其平均误差分别为:树高(H)0.22%,中央直径(DH/2)1.19%、形数(F)0.28%。  相似文献   

8.
安宁市蓝桉二元立木材积模型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安宁市人工商品林采伐设计中,为估测准蓝桉单株木材积,需要编制蓝桉二元立木材积地方标准.按照立木材积表编制的要求,随机抽取130棵蓝桉伐倒木为编制样本,对5个常用的材积模型进行了拟合,根据相关指数和剩余标准差,确定最佳二元立木材积模型为V=0.0000748814×d1.83660H1.2001.经检验无系统偏差,各类误差均在精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市最重要的阔叶树种杨树(Populus)为研究对象,利用1 678株样木的材积测量数据,通过采用哑变量模型和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了毛白杨(P.tomentosa)、速生杨(P.×euramericana)和加拿大杨(P.×canadensis)3个树种(组)的相容性二元立木材积方程、胸径和地径一元立木材积方程、树高胸径回归模型及地径胸径回归模型,并分析了不同树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二元立木材积方程的平均预估误差均在2%以内,胸径一元材积方程和地径一元材积方程的平均预估误差也大都在3%以内,达到了立木材积表的编制精度要求。所建模型可为北京市杨树林的蓄积量估计提供准确的计量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100份I-69杨的解析木材料对6个常用的材积方程进行了拟合,确定I-69杨的单木材积方程V带皮=4.374923×10-5D1.697228H1.200482,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无系统偏差,平均误差为+0.92%,平均相对误差为+1.36%,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5.81%,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幼年赤桉胸径与冠幅、树高、材积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试验地的1470株赤桉进行树高、胸径、冠幅的测量,并计算出样木的单株材积。把胸径分别和冠幅、树高及株材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且建立数学模型,用SPSS软件对所选模型进行曲线估计。结果表明:其中幂方程的 R2最大,F 值亦为最大,说明赤桉胸径与树高的幂关系显著,可确定赤桉胸径与树高的最优回归方程为H=1.804D0.673。胸径—冠幅,胸径—材积的最优模型分别为CW=0.674D0.561,V=0.0001614D2.341。分别对3组最优模型进行适应性检验,结果表明:材积的3个最优回归模型预测误差均在±3%以内,方程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估算立木树高、冠幅、材积。  相似文献   

12.
该文提出了计算立木材积的一种新方法,有创见。但应指出:1.V=1/(r+1)g1.3(h+1.3r)可以适用于所有树种的树干材积,但在实践中,r不易确定;2.V=1/2g1.3(h+1.3),此式只有当r=1时方可成立,否则不适用,有可能产生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人工测量胸径和地径数据后,采用电子经纬仪按照解析木近似分段方法,对活立木上部直径和相应高度进行测量,按照圆台累加法模拟解析木平均断面区分材积法求积的立木材积测算方法。为了验证这种技术方法的可靠性,在北京地区选取了87棵伐倒样木,首先使用电子经纬仪对样木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别进行观测,计算结果求平均值。然后伐倒样木,采用传统的平均断面材积法进行树高、材积测定并作为真值,最后将电子经纬仪观测结果同伐倒木测定树高、材积进行比对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电子经纬仪立木测算树高相对于解析木测定树高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1%,相对误差平均值绝对值为1.70%,决定系数R2为0.994,相对误差的频数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材积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8%,相对误差平均值绝对值为1.75%,决定系数R2为0.999,相对误差的频数呈正态分布。说明电子经纬仪活立木测算结果与传统伐倒解析木测算得出的树高和材积具有一致性,可以替代伐倒木区分求积法,达到林业调查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1stOpt软件的二元立木材积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旺业甸实验林场201株落叶松样木胸径、树高、材积精测数据,利用1stOpt优化分析计算软件平台的Levenberg-Marquarat+通用全局优化算法(LM-UGO)拟合二元材积方程,并与前人研究得到较好结果的遗传算法(GA)和加权最小二乘法(WLS)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M-UGO、GA和WLS均可得到较高精度的二元材积方程,LM-UGO方法能够比GA和WLS法更好地拟合二元材积方程,且具有操作方便、拟合快速而准确、收敛速度快等优点,是拟合二元立木材积方程的有力工具。经F检验,三种方法的F值LM-UGO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五岔沟实测的393株天然落叶松解析木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材积模型,采用相关指数、总相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值、相对误差图等指标进行模型评价,得到最优材积模型,对模型进行适用性检验.检验指标包括F检验、相对误差图等,论证最优模型为可变参数山本模型,编制了最优五岔沟天然落叶松二元立木材积表。模型如下。V=0000055×D^1.691645-0.001211(D+2H)×H1.199743+0.001176(D+2H)采用材积模型,编制了五岔沟天然落叶松最优二元立木材积表。  相似文献   

16.
以太子河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Richards、Gompertz、Mitscherlich、Schumacher、修正Weibull等6种理论生长方程,建立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胸径生长拟合方程为D=76. 084-77. 406exp(-0. 016A),树高生长拟合方程为H=25. 663exp[31. 488exp(-0. 088A)],材积生长拟合方程V=317. 355[1-exp(-0. 002A)^(2. 262),各方程拟合效果均显著。使用未进行建模的19株日本落叶松解析木对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t检验,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 0. 05),能够较好地预测林分的生长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巨尾桉人工林地径与胸径、树高相关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巨尾桉人工林样木的地径D0、胸径D及树高H观测数据,采用多模型选优法和逐步回归法求解方程,经分析对比后分别建立了地径与胸径、地径与树高相关的2个数学模型:lnD=3.7275-18.6673/D0;H=32.0925-244.050 3/D0。应用这2个模型,配合一元材积表或二元材积表就可测定被伐木的材积。  相似文献   

18.
以150株西藏高原林芝云杉解析木资料为样本,利用Excel2003软件中的5种数学模型对林芝云杉的树高与胸径异速生长的进行建模,并分析其精度;结果显示幂指数方程H=1.68D0.777拟合效果最佳(R2=0.981);该模型可用于西藏高原东南部快速准确地测算林芝云杉平均树高,也可为计算立木材积、编制出材率表和评价林分的立地质量提供基础数据,对于了解林芝云杉生长状况和指导当地林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橡胶树立木材积是全国林业常用数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无省级尺度以上的橡胶树立木材积表。海南省是我国橡胶树的主要种植区域,编制橡胶树立木材积表,将填补海南乃至全国基础林业数表的空白。编制二元立木材积表通常采用以胸径(D)、树高(H)为变量的山本材积式方程,未考虑区域分布、经营状况及品系等因素影响。由于橡胶树在经营中普遍采取了截干分枝措施,不同区域范围的立地条件、经营状况也不尽相同,加之橡胶树品系较多,均会给橡胶树材积带来一定程度的差异。为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以山本材积式方程为基础,分析了橡胶树分枝数、区域、品系对立木材积方程的影响,利用混合模型方法建立考虑上述因素为随机效应的立木材积混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树品系对立木材积的影响不显著,而分枝数、区域对立木材积的影响显著;建立考虑分枝数、区域及分枝数与区域交互作用为随机效应的混合模型明显优于山本材积式模型,其拟合优度、预估精度更高,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20.
对椴树生长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收集的38株过伐林椴树解析木资料,研究椴树年龄与树高、胸径、材积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椴树最优树高-年龄、胸径-年龄、材积-年龄的生长方程为:H=0.329e-0.133 1A;D=-0.001 1A2-0.001 8A 0.243 2;V=-7E-05A2 0.000 8A-0.000 8,经检验精度为9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