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润根 《长江蔬菜》2003,(11):14-15
加入WTO后,蔬菜的安全性和品质成为出口的瓶颈,大力发展有机蔬菜是我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有机蔬菜的生产,除采用适应当地环境的抗、耐病虫品种、培肥土壤、精准施肥、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等外,合理进行轮、间、套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1有机蔬菜间作、套种原则①利用生长“时间差”选择作物生长前期、后期或利于蔬菜生长但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季节间套作。②利用生长“空间差”选用不同高矮、株型、根系深浅的作物间作套种。③利用引起病虫害的“病虫差”在确定间作套种方式时,为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介绍了枣树间作套种不同蔬菜的栽培模式,并对各套种作物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枣树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枣树冬闲期套种不同蔬菜,都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园收益。其中套种香菜的经济收益相对较高,套种上海青、乌塌菜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且省工省时,农户可根据各地果园条件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3.
徐巧玲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5):135-135,128
蔬菜间作套种能够合理利用作物群体,均匀利用营养面积,发挥优势互补,有效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作物产量,从而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简要介绍10种蔬菜间作套种模式,可供生产经营者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4.
充分利用不同蔬菜品种生长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的套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单位面积效益。为此,重点介绍适合南京地区及气候相近地区栽培的四种蔬菜套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夏秋季节高温,干旱,暴雨是影响华北地区蔬菜供应形成淡季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高温影响蔬菜作物花芽分化,影响果实着色,易生畸形果和日烧病等。通过选用耐热品种,遮阳设施栽培,进行间作套种,利用山区冷凉气候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本区夏秋淡季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6.
《中国蔬菜》2000,1(3):20-0
该书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郑世发教授、各地蔬菜专家及长江蔬菜杂志社蔬菜栽培技术栏目编辑共同编著。系统性强 ,条理清晰 ,囊括了各地先进的高产高效早熟典型栽培模式、栽培技术、是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中优化种植模式、选配茬口衔接、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经济收入不可多得的好参考书。该书共分 4部分 ,第 1部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间作套种的基本原理 ;第 2部分介绍了温室、大棚内间作套种的周年栽培模式、典型栽培技术 ,如 :日光温室西葫芦、苦瓜间作高效极早熟栽培技术 ,大棚草莓套种西瓜甜瓜极早熟栽培技术等 ;第 3部分介绍了露地蔬菜间作套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蔬菜种植面积迅速增大,种植效益逐年提高,蔬菜的间作套种或接茬方式很多,尤其在人多地少的地区,特别是保护地栽培下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科学合理的间作套种或接茬可以明显提高效益,先简单介绍巧种蔬菜的几个良法:  相似文献   

8.
崔敬哲  王文玲 《蔬菜》1989,(2):31-31
我乡五道口生产队60余亩大棚蔬菜四年来采用间作套种,年年产量产值均为全乡第一。五道口生产搞间作套种是选择高矮作物相搭配,生长期长的与生长期短的间作,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和土地,又不相互影响生长。主要做法是番茄、黄瓜套种油菜;大茭套种油菜间作黄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下面以大茭棚为例介绍一下我们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陈银伟 《蔬菜》2016,(4):52-54
为缓解西北地区温室辣椒效益不佳,早春温室西红柿通风、采光差,灰霉病发生严重,产量和效益低的现状,研究了温室西红柿和辣椒套种混作栽培技术。由于扩大了行距,加密了株距,在不影响西红柿的产量和效益的同时,植株得到充分的光照,大大降低了灰霉病的发病率,还获得了部分间作辣椒的收益。使大面积推广温室辣椒生产、调整温室蔬菜的种植结构、丰富当地蔬菜品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大棚葡萄间作套种甘蓝8398等品种,经过09、10、11年连续三年的试验种植,探索总结出一套成熟栽培技术,间作套种模式、技术管理、增收效益、可行性等分别阐述,实现了高效立体种植,提高了效益,促进了种植户增收。  相似文献   

11.
<正>西瓜一般多与大田作物如小麦、大蒜、棉花、玉米、花生等因地制宜地合理间作套种,还可与多种蔬菜作物间作套种,现将几种主要瓜田间套作形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原地区城郊型农业生产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许多果农为了不影响果树生长,果园地往往不种植粮菜作物,从而使果园土地大面积闲置,降低了土地利用率。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果园蔬菜高效间作套种模式和栽培技术,不但能有效地利用大量闲置的果园土地,而且可以通过果菜间作,增加一茬或多茬蔬菜收入,同时对蔬菜的施肥浇水还可以有效提高水果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收入,最终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因此,发展果菜间作高效套种栽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3.
1合理轮作轮作是预防、控制或减轻蔬菜某些病虫害最为简便、经济、有效的措施,并有利于调节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协调利用土壤水分和养分。2合理间作套种把蔬菜与某些作物通过间作、套种或混种等形式合理搭配种植,往往可以控制或减轻某些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收到“不施农药,胜施农药”的效果。玉米与辣椒间作,  相似文献   

14.
利用小拱棚进行西瓜辣椒花椰菜间作套种能充分利用时间空间,有效提高农业种植效益.间混套作技术要注意选择种植优质的蔬菜品种,培育壮苗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以取得较好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5.
陈建辉 《蔬菜》2004,(12):38-39
日光温室是蔬菜生产的重要设施之一,在日光温室内进行菇菜间作套种,可以充分利用日光温室的光温条件和空间资源优势,提高日光温室的生产效益。为此,我们设计了5种菌菜间作套种模式,并进行了试验和优化,经济效益均提高1.5倍以上。现将这5种模式作一介绍,以供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多年生宿根植物芦笋根系发达、入土较深,需要较大行距的生长特性,同作时提高全年土地利用率及早期复种指数,依据化感作用原理总结出了芦笋间作套种的原则、间套作最佳时期及间套作作物种类的选择条件,阐明了芦笋间作套种栽培的特点及其注意的问题。例如:主要利用幼苗移植后的1~2年内及植株长大后的秋冬休眠与早春采笋时间段,进行全年或秋冬、早春茬套种;利用草莓、大蒜、洋葱等蔬菜根系较浅、植株矮小,较为耐寒的特性,与芦笋进行全年或秋冬茬间作;利用生菜、小白菜、油菜等蔬菜生育期短、早熟性突出的特性,与芦笋进行早春茬套种;还重点介绍了上述几种芦笋间作套种模式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提高芦笋产量、品质及土地利用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省地处高寒地区,作物生育期短,一般只能一年栽种一茬蔬菜,土地利用率低。如何在较短的生育期限内利用不同蔬菜不同生育时期对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实行间作套种,通过育苗、移植、直播、地膜覆盖、小拱棚等不同手段,变一茬为多  相似文献   

18.
设施蔬菜作物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作物连作障碍已经成为蔬菜生产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问题尤为严重。大量的研究表明,引起蔬菜作物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有土壤生物环境恶化、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化感作用等。通过轮作、间作套种、生物防治、选育抗重茬品种、嫁接栽培、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可以部分或全部解决蔬菜作物的连作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8—2001年,在新建幼龄优系嘎啦苹果园进行间作套种模式试验,作物品种为大蒜、大豆。  相似文献   

20.
无公害蔬菜就是指蔬菜中的有害物质(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因此在蔬菜生产中,除了建立无污染源生产基地,选用抗病丰产品种,实行合理轮作、间作套种,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合理的施肥用药技术,从而使蔬菜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内,达到高产高效、优质无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