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分别于1992和1993年3~10月在浙江临安研究了金腰燕的营巢习性及生态因子对其活动的影响。观察109巢的结构、分布、基底和巢出入口朝向, 测量了巢的大小和繁拉状况。气温、光照时金腰燕醒觉和出飞活动有明显的季节影响。平均醒觉照度为45.60lx, 出飞照度为74.27lx。醒觉时间与醒觉照度有密切的线性相关关系。出飞时间与照度无线性回归关系。阴天醒觉和出飞时间均较晴天迟, 醒觉照度和出飞照度也相应较低。台风及基雨对金腰燕出飞具有明显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5年4—5月,在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观测两个鸭巢,记录了巢的特征值,巢周围的环境因子以及孵化期雌鸭的活动节律。结果表明,雌鸭选择在靠近溪流的树洞营巢,对人为活动不敏感。两个巢距地面高度为10m左右,内径约为0.2m,其他特征值有较大差异。鸭巢距溪流的距离小于10m,距公路也很近。雌鸭每日外出觅食的时间比较稳定,孵化末期有一定波动。影响觅食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天气,晴天觅食时间较长,外出次数也较多。每日清晨和午间觅食活动频繁,并集中在1d的2h之内。孵化期为23d左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国林蛙人工池塘孵化与越冬技术。[方法]2005~2007年,在牡丹江自然保护区内挖人工池塘12个,分别设置不同水温进行林蛙孵化试验,计算孵化率和变态率;设置3个越冬池进行越冬试验,计算林蛙存活率。[结果]孵化池水温在10~12℃、12~14℃时的孵化率可达到97%以上,且明显高于其他温度下的孵化率;胚胎在8~20℃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发育,变态率达91%左右;越冬池放养密度为40只/m2左右,林蛙的越冬存活率可达95%。[结论]人工池塘孵化的最适温度是10~14℃,水深保持在2m左右;林蛙越冬的放养密度建议控制在40只/m2左右,并每月换水1次,水温控制在5℃左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秦岭南坡山地林区4处暗绿绣眼鸟巢穴及其繁殖行为进行长期观察,发现暗绿绣眼鸟的繁殖期一般从3月开始,至7月结束,繁殖高峰期为4—6月;营巢需要8~13 d,平均营巢时间为10.3 d;一般在营巢后5~6 d开始产卵,产卵过程一般需要3~5 d,平均产卵天数4 d,每窝产卵3~4枚,多为3枚;孵卵一般由雌雄鸟轮流承担,孵化期10~12 d,平均孵化天数10.75 d;雏鸟10~14 d后离巢,平均育雏天数11.5 d。  相似文献   

5.
2010年和2011年3月-6月,对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保护区达赉湖西岸地区大鵟(Buteo hemilasius)的巢穴结构和巢址选择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野外观察和样方法定位了13个大鵟巢址,并对巢址样方的20个生态因子进行测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大鵟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分析.测量显示,大鵟巢穴的基本结构特征为:外径(94.7+4.2) cm;巢高度(46.1±2.7) cm;内径(24.8±1.5)cm;巢深(14.0±+0.9)cm.生境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达赉湖西岸地区大鵟的巢集中分布在湖岸或水塘附近的悬崖,营巢点坡度为15°-45°之间的阳坡或半阳坡;隐蔽度高于20%;草本密度大于5株/m2;植被均高大于30cm;巢距悬崖上部距离2-5m;距水源l00m以内;距居民点距离大于lkm;距草原道路的距离大于0.5km;而对于物种丰富度没有特殊要求.主成分分析显示,影响大鵟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有3个,依次为:隐蔽性因子(主要包括巢址区域的植物特征和地形特征)、干扰因子和食物因子.各主成分中,相对系数绝对值最高的变量依次是:植被盖度、距居民点距离、巢的高度和距草原道路距离.  相似文献   

6.
黑翅长脚鹬一般在我国北方繁殖,其在南方的繁殖地鲜有报道。本研究于2021年5月-6月在广东省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对鸟类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黑翅长脚鹬的繁殖种群,并对其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与测量。本研究共发现80个黑翅长脚鹬巢,其中有鸟卵的为37个,黑翅长脚鹬大多将巢修筑在离开水面的滩涂芦苇中,巢距水面平均距离为49 m(0~400 m),巢址处的植被密度为9.4棵/m2,巢周围的植被密度为23.7颗/m2。巢比较简陋,巢材以无瓣海桑、芦苇为主,另有少量小木块、枯树枝、莎草科茎秆;巢外径平均为16.7 cm(14~20 cm),巢内径平均为15.6 cm(13~20 cm),巢深平均为2.9 cm(1.5~4 cm);巢外径、内径均显著大于北方的巢,而巢深没有显著差异。海丰的黑翅长脚鹬窝卵数以4枚居多,平均为3.175枚,卵的长径为42.8 mm(39.9~47.1 mm),短径为31.2 mm(29.4~32.9 mm),与北方的卵大小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黄板对斑膜合垫盲蝽成虫的诱捕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应用黄板诱杀斑膜合垫盲蝽成虫,结果表明:黄板悬挂高度和方向对诱杀斑膜合垫盲蝽成虫有显著影响,黄板诱杀斑膜合垫盲蝽的最佳2个因素组合为黄板距地面3.0 m高、悬挂方向为东南/西北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江苏省徐州市云龙湖观察了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 L.)的营巢、产卵、孵化过程,测定了黑水鸡雏鸟阶段的几个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黑水鸡的营巢期从5月初至5月末,巢营建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和水烛(Typha angustifolia L.)丛下部,并以芦苇和水烛茎叶织巢;巢底距离水面(10.7±5.4)cm,巢-岸距离(7.38±2.18)m,巢-敞水区距离(2.58±2.13)m;巢密度为0.25~0.40个/100 m~2;巢深(5.5±1.3)cm,巢内面积(241.4±79.6)cm~2;窝卵数(8.9±3.1)个,卵体积(20.15±2.57)cm~3,卵重(20.72±2.46)g;窝卵数与巢内面积呈正相关(r=0.678 5),窝卵数与总卵重呈正相关(r=0.941 8);孵化期为20~21 d,孵化率大于90%;各项形体指标随发育日龄而增长,其中体重增幅逐渐大于体长。由此对黑水鸡栖息地的管理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预防和控制鸟击事故,保证民航飞行安全,采用样带调查和样点观察法对梧州长洲岛机场及周边地区的鸟类进行为期12个月的调查。结果表明,梧州长洲岛机场及周边地区影响民航飞行的鸟类有19科84种;在整个锥形面内对飞机飞行构成危险的鸟类主要有:黑翅鸢、红隼、家燕、金腰燕、小云雀。根据各种鸟类习性及其栖息生境的特点,提出了生态环境治理和人工驱鸟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寒冷干旱地区日光温室在自然通风时内拱膜结构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对呼和浩特市农户日常生产使用的日光温室内部气温进行多点实时测试,并利用多峰拟合法对不同内拱膜竖直高度下的室内气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0:00~08:00时段,日光温室内拱膜竖直高度越高,室内气温沿跨度方向温差越大,而在10:00~15:00的通风时段,内拱膜竖直高度越高,室内气温沿跨度方向的温差越小。在通风时段,试验温室Ⅰ、Ⅱ内距地面2.5m高处的气温最高,1.3m高处的气温最低,且试验温室Ⅱ内不同高度处的气温均高于试验温室Ⅰ,而对照温室内距地面2.5m高处的气温最高,0.1m高处的气温最低。多峰拟合的最小拟合度为0.960 2,拟合分析表明,内拱膜竖直高度越高,相同时段内室内平均气温越高。  相似文献   

11.
金志民  杨春文  刘铸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641-13642
[目的]了解牡丹江城市鸟类所携带的人体病原微生物,避免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方法]采用网捕法或巢捕法在各个区内捕获样品,通过培养基培养试验和生理生化试验研究了分离自捕获样品的病原微生物。[结果]从捕获的麻雀、喜鹊、大山雀、金翅雀、家燕、红尾伯劳、鸽子等鸟类中分离出了巴氏杆菌、沙门氏菌、革兰氏肠杆菌、葡萄球菌、细小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不同鸟类所感染细菌的种类大致相同,但其不同器官感染细菌的情况不同。分别用大肠杆菌培养基、巴氏杆菌培养基和沙门氏菌培养基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体外培养试验,培养一段时间后,来自肠道的病原菌在3种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最明显。[结论]该研究为构建牡丹江市公共卫生安全预警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曹振岭  陈玉峰  杨建丽  邓昕  周晓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13-16714,16723
[目的]了解苍眉蝗莺的繁殖过程。[方法]历时9年,对30多只苍眉蝗莺跟踪观察以便掌握牡丹江地区苍眉蝗莺的迁抵时间与繁殖生育过程。[结果]雄鸟以鸣叫引起雌鸟的注意,雌鸟选择做巢的树木,一般都是幼龄乔木、灌木类树种。新巢用细软草茎、禾本科杂草以及绳头、塑料编织绳等物筑成。筑巢时间约为5d,新巢筑造时雌雄鸟开始交配。苍眉蝗莺的产卵时间多在早晨6:00~7:40,卵的纵径为2.0~2.1cm,横径为1.4~1.5cm,每巢4~9枚卵,孵化天数为12~14d。雌鸟产下最后1枚卵后便开始孵化。育雏期雌鸟总是在巢中守护,将全部幼雏覆于体下,雄鸟哺食,有时轮替。[结论]该研究为了解牡丹江地区苍眉蝗莺的迁徙繁殖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黑线姬鼠贮食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兵  金志民  杨春文  刘铸  李殿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389-2390,2398
[目的]探讨黑线姬鼠的贮食行为并研究鼠类和植物的相互关系。[方法]在牡丹江西山及周边的庄稼地内随机选择20个样方,采用挖洞测量法研究了牡丹江城市郊区庄稼地的黑线姬鼠的贮食习性。[结果]11月和12月挖开的31个黑线姬鼠鼠洞的总贮食湿重为10.100 kg,最大贮食量为0.930 kg,最小贮食量为0.140 kg,平均每洞贮食量为0.265 kg。黑线姬鼠的贮食行为属于集中贮食。食物采自以鼠洞口为中心半径5 m的区域,取食高度为10 cm左右。洞口朝向受方向影响较少,受食物源影响较大。黑线姬鼠是杂食性鼠种,以取食农作物为主。黑线姬鼠最大食量为12.70 g,最小食量为0.91 g,平均食量为5.13 g。黑线姬鼠一年四季皆活动,春、秋季活动比较频繁。[结论]该研究为揭示啮齿动物的贮食习性和鼠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红尾伯劳在牡丹江地区迁徙和繁殖规律。[方法]以牡丹江师范学院植物园为观察点,于2004~2010年对红尾伯劳的迁徙和繁殖规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红尾伯劳鸟于每年4月末至5月初迁抵牡丹江地区林中,迁抵后雄鸟首先选择占领地并与雌鸟共同营造巢穴,交配;产卵前雄鸟负责捕食哺喂雌鸟;雌鸟产卵完毕后开始孵化,12d后第1只幼鸟孵出,14d后全部孵出;幼鸟离巢后仍需亲鸟哺喂15d,大约25d后,幼鸟全身羽毛已长丰满。[结论]该研究为牡丹江地区红尾伯劳的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嘎亥图开展了放牧对栗斑腹鹀(Emberiza jankowskii)繁殖影响的研究,分析了围栏区与非围栏区栗斑腹鹀的繁殖生境选择和繁殖功效。研究共发现89巢和202枚卵,其中围栏区含有卵的巢为30个(33.70%);成功出飞的巢为4巢(4.49%);总卵119枚(58.91%);出雏34只(16.83%);成功出飞雏鸟15只(7.43%)。非围栏区含有卵的巢为25个(28.09%);成功出飞巢为1巢(1.12%);总卵83枚(41.09%);出雏24只(11.88%);成功出飞雏鸟4只(1.98%)。繁殖大生境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区与非围栏区的西伯利亚山杏密度、贝加尔针茅高度、枯草密度、青草密度、裸地比例存在极显著差异。西伯利亚山杏高度和贝加尔针茅密度存在显著差异,青草的均高、植物种类和腐蚀草厚度无显著差异。此外,斑块的平均面积为(82.63±72.98)hm2,斑块内的栗斑腹鹀为(9.67±9.79)只,斑块内牧群的数量与栗斑腹鹀种群密度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牧群数量越多,栗斑腹鹀的种群密度越小。  相似文献   

16.
李伟  谢志刚  褚可龙  裴恩乐  徐循  徐宏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38-11840,11843
[目的]研究上海郊区狗獾洞巢特征和分布情况,为制定合理的种群保护和恢复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GPS测量和记录狗獾洞巢的地理位置,制作上海郊区狗獾洞巢的分布图;2009年2~6月,对各狗獾分布地的洞巢进行了全面调查:测量和记录洞巢占地面积、洞口数、洞口大小、新洞数量、废弃洞数量、洞巢中洞口间距、洞口外堆土情况、洞口隐蔽情况及洞口朝向等相关数据。[结果]共记录15个洞巢173个洞口;狗獾洞巢的洞口数和占地面积变化很大,其中洞口数最少为3个,最多为24个;占地面积最小为5.5m2,最大为129.8m2。[结论]上海狗獾一般选择农村居民宅基地后院土丘的竹林或低山丘陵的竹林建巢。狗獾受人为因素和环境变化影响很大,数量逐渐下降,栖息地破碎化严重。  相似文献   

17.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刺儿菜中矿质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更为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野菜资源,分析了刺儿菜中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以牡丹江市西山野生的刺儿菜为原料,讨论了不同灰化温度对样品处理后各元素测量结果的影响,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刺儿菜中铁、钙、锌、钠、锰、镁、钾等元素的含量。[结果]采用灰化法处理刺儿菜样品时,灰化温度以500℃为宜,此时样品颜色为灰白色,灰化比较彻底。对刺儿菜在不同生长时期各元素的含量进行研究,发现成熟期刺儿菜对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要高于生长期,且主要集中在根茎部位,成熟期刺儿菜全草中铁、钙、锌、钠、锰、镁、钾等元素的含量分别为8.72、410.77、1.54、21.44、0.73、6.24、432.73mg/100g。[结论]刺儿菜中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且其中Ca、K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昌吉市大叶白蜡叶片的重金属含量.[方法]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昌吉市不同功能区中大叶白蜡叶片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昌吉市不同功能区大叶白蜡叶片的重金属含量有显著差异,工业区叶片的Cd和Zn含量较高,交通枢纽带叶片的Pb和Cu含量最高;大叶白蜡叶片重金属含量随高度增加呈减少的趋势.总体上,综合污染指数大小规律为交通枢纽带>工业区>商业区、居民生活区>公园区>对照区.[结论]该研究可为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西安市热岛效应的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军  李喜凤  王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450-5451,5469
[目的]对西安市热岛效应进行反演。[方法]利用不同时相美国Landsat-7的ETM+和TM卫星数据,分析了不同时相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并提出适合西安市的热岛效应防治措施。[结果]西安城市热岛现象十分明显,城区的地面温度明显高于周边郊区的温度,形成岛屿状的高温区域,界线清晰可辨。随着城市的扩建,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范围也逐渐增大,主要表现为南北向的扩大。另外蓝田区的热岛效应越来越突出,应引起重视。建议通过提高城市绿化、合理规划城市建筑、减少人为热的排放量、预防和治理大气污染等措施,有效防治西安市热岛效应。[结论]该研究为西安市热岛效应的防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北红尾鸲繁殖习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朴忠万  金志民  杨春文  刘铸  李殿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614-4615,4623
[目的]对北红尾鸲的繁殖行为进行观察研究。[方法]2009年3~11月在北红尾鸲的繁殖期内,借助望远镜、摄像机,对横道河子威虎山影视城和牡丹峰自然保护区的北红尾鸲觅食、占区、交配、营巢和育雏等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北红尾鸲4月初迁入,10月下旬迁出,居留期近6个月,在牡丹江属夏候鸟。繁殖期间,其配偶关系多为一雄一雌,筑巢雌雄鸟共同承担,巢筑于石隙、墙壁或林区空房子内,筑巢大约在5~6d内完成。巢高平均为11.42cm,巢深平均为5.13cm,外径平均10.9cm,内径8.4cm,窝卵数5~8枚不等,平均为6枚,卵白色,钝端长有粉红色斑,也有淡蓝色和粉红色卵。卵重平均为2.09g,孵化期为12~15d,孵化率为91.9%,育雏期为13d。[结论]该研究可为环境监测与鸟类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