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品种春播与夏播叶片出生与穗分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弄清不同玉米品种不同播种季节叶片出生与穗分化的关系,选择当前贵州主推的7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各品种春播、夏播的可见叶﹑展开叶﹑见展叶差等与穗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7个品种同一播期雄穗、雌穗各分化期的可见叶、展开叶、见展叶差相差不大;同一品种雄穗各分化期春播的可见叶﹑展开叶数都少于夏播的。在雄穗生长锥未伸长期和生长锥伸长期各品种春播的见展叶差小于或等于夏播的,到小穗分化期之后春播的就大于或等于夏播的。在雌穗各分化期,春播的可见叶数与夏播的大致相等。在雌穗小花分化期以前,春播和夏播的展开叶数基本是相同的,在小花分化期和性器官成熟期,春播比夏播的多1~3叶。见展叶差在雌穗小穗分化期之前各品种春播的大于或等于夏播的,在小花分化期之后春播的小于或等于夏播的。  相似文献   

2.
<正> 所谓孕穗肥,一般是指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的一次追肥。就麦套夏玉米而言,大约在播种后的42~45天时间。此时正是玉米雌穗小穗、小花分化的盛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也是玉米需肥的高峰期,因此,生产上应及时追好这遍肥,以促进雌穗小穗、小花分化,达到穗大粒多之目的,为后期玉米高产打好基础。试验证明,凡是及时追好孕穗肥的,一般可使夏玉米增产15.35%~21.73%以上。 怎样才能做到准确而又及时追好孕穗肥呢?试验证明,在正常情况下,这一时期植株的叶片数:早熟品种,如鲁玉10、鲁单50和掖单20号等玉米,展开叶为8~9片,可见叶12~15片;中熟品种,农大108、掖单22和鲁单981等玉米,展开叶  相似文献   

3.
1穗期管理1.1重施攻穗肥,及时浇水春玉米生长进入孕穗期即抽穗前20~25天,雌穗分化已进入小穗、小花分化期,这时外部形态正处于12~14叶展开叶龄,应重施攻穗肥。追肥量约占总施肥量的2/3。此时春玉米产区正处于干旱少雨季节,浇水不及时  相似文献   

4.
1 春玉米穗期管理措施 1.1重施攻穗肥,及时浇水春玉米生长进入孕穗期即抽穗前20~25天,雌穗分化已进入小穗、小花分化期,这时外部形态正处于12~14片展开叶龄,应重施攻穗肥。追肥量约占总施肥量的2/3。此时春玉米产区讵处于干旱少雨季节,浇水不及时常受“卡脖旱”的危害,应结合追肥培土及时浇水,以后根据降雨量多少,  相似文献   

5.
夏玉米生育期间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发育进度快,吸肥高峰来得早,特别是穗期(拔节至抽雄),不仅叶片、茎秆等营养器官生长旺盛,而且雄穗、雌穗也在强烈分化,植株对养分的需要量大而迫切。因此,施好夏玉米穗肥对提高玉米产量显得十分重要。它既可促进雌穗的小穗、小花分化,减少小花退化,又可促进穗位叶及其上位叶的扩大,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达到穗大、粒多、粒重。  相似文献   

6.
<正> 夏玉米进入孕穗期,由于气温逐渐增高,光照充足,植株营养体迅速增大,即长根,又长叶,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为了促进玉米生育良好,满足雌穗分化对养分和水分的需要,延长穗分化时间,减少小花退化,从而达到穗大、粒多、粒饱和提高后期玉米产量,因此,在田间管理上应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键技术措施。 1 重施孕穗肥。根据玉米孕穗期的需肥规律,孕穗期一定要重施穗肥。因为玉米进入孕穗期,正是雌穗小穗、小花分化的盛期,是决定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玉米植株进行分期遮光试验,认为;雌穗小花分化期至籽粒快速灌浆始期是影响玉米穗粒数的关键时期;雌穗小花分化期至籽粒快速灌浆高峰期是玉米植株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吐丝期是决定单株产量和穗粒数的临界期;对百粒重有显著影响的时期是胚乳游离核期和快速灌浆期;果穗顶部籽粒比中、下部籽粒发育较迟,当中、下部籽粒进入快速灌浆期时,顶部籽粒则停止干物质积累,成为败育粒。  相似文献   

8.
Sc704玉米叶片生长、根系发育及穗分化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c704玉米不同节位叶片出生速度不同,以1—3片叶出生最快,此后减慢,到最后4片叶又加快.叶面积以穗位叶组最大,占单株总叶面积29.6%,剪去该叶组后籽粒减产30.22%;4—6叶组叶面积最小,占单株总叶面积0.6%,剪去该叶组籽粒减产2.9%.拔节前,每展开一片叶即长出一层根,每层历时4—5天;拔节后,每展开二片叶才长出一层根,每层历时7天.每层根的重量和条数从下而上逐渐增加.雄穗小花开始分化、雌穗进入伸长期时,展开叶片数为9—10片,雄穗抽雄、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并形成花丝时,展开叶为15—16片,雄穗散粉时21片叶全部展开.  相似文献   

9.
一、穗期管理 孕穗期生育特点,玉米孕穗期是指从拔节到雄穗开花期这一段时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发育特点是营养器官生长旺盛,地下部次生根层数和根条数,地上部茎杆和叶片生长迅速;与此同时玉米雄穗和雌穗开始分化和形成。因此玉米孕穗期是玉米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也是玉米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管理时期。孕穗期的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要求充足的光照条件,以利于干物质积累,协调体内营养平衡,促进小穗和小花分化,在生产中实现植株根粗、量多、茎杆粗壮、叶片宽厚、色浓绿、穗大粒多。  相似文献   

10.
1.春玉米穗期管理技术 1.1重施攻穗肥,及时浇水春玉米生长进入孕穗期即抽穗前20~25天,雌穗分化已进入小穗、小花分化期,这时外部形态正处于12~14展开叶龄,应重施攻穗肥。追肥量约占总施肥量的2/3。此时春玉米产区正处于干旱少雨季节,浇水不及时常受“卡脖旱”的危害,应结合追肥培土及时浇水,以后根据降水量多少,在抽穗至灌浆期再浇2~3次水,经常保持土壤潮湿状态,即土壤持水量维持在70%~80%左右。在春玉米生产上,许多地块没施拔节肥,在孕穗前土壤墒情差、肥力低时,玉米植株瘦弱,应早追肥早浇水,攻秆与攻穗肥同时兼顾。  相似文献   

11.
<正> 夏玉米进入生育中后期,是其雌穗小穗、小花分化的盛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亦是玉米转入籽粒形成、灌浆和形成经济产量的关键时期。为了养根护叶,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有效促进穗大粒多和实现夏玉米后期大面积高产,因此,在田间管理上应着重抓好6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于玉米穗肥的施用适期,历来意见分歧.有的主张早施,认为在小穗分化期以前施用,才能保证小穗和小花分化期对肥水的需要;有的主张在小花分化期施用,认为这样效果较好;也有的主张适当迟施,认为性器官发育形成期施用为宜,并提出改“摆果肥”早施为迟施的建议.我们曾于1974和1975连续两年对玉米穗肥施用适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花分化期重施穗肥效果最好.为了进一步探索雌穗分化与叶龄的相关性,反复验证不同类型品种(早熟与中熟)、不同气候条件穗肥的施用适期,1978年又进行了此项研究工作.现将三年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凤云  孙本普  李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549-4550,4553
对早熟品种鲁原单4号玉米雌雄穗分化过程进行观察,并研究其不同穗分化时期追肥浇水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雌穗与雄穗分化时期有相关性,雌、雄穗分化时期和展开叶、可见叶等外部形态有对应性;夏直播玉米,以雄穗分节期追肥浇水产量最高,其叶龄指数为35。该研究结果可为黄淮海地区夏直播玉米肥水运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常说的孕穗肥,一般是指玉米进入大嗽叭口期以前的一次追肥。就麦套夏玉米而言,大约在播种后的42天~45天左右时间。玉米进入孕穗期是其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此时正是玉米雌穗小穗小花分化盛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也是玉米需肥的高峰期。这时重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试验采用叶龄和器官间的同伸关系,探究叶龄模式诊断法的适用性,以期为建立云南不同总叶片数玉米品种的叶龄模式提供基础参数,为探索出能精确指导云南玉米高产栽培实践的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2015年在昆明设置2个重复试验,从云南省玉米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中选择3个不同总叶数的品种云瑞999、云瑞88、云瑞10号,对叶片进行标记,逐叶龄(每一片展开叶)取样10株观察记录节根发生台数,逐叶龄测量各个节间的长度,在解剖镜下逐叶龄剥查雄穗和雌穗的穗分化情况。【结果】果穗分化的起始叶龄,18叶品种为第6叶展开,19叶品种为第7叶展开,21叶品种为第8叶展开。第1毛叶展开,第1节间开始伸长可作为雄穗开始分化,果穗分化前兆的诊断指标。果穗着生叶展开时,所有品种的穗分化进程都处于雌蕊发育期;总叶片数相同的品种,果穗分化经历的叶龄数是一致的;节间中第7、第8两个节间的长度最长,符合了参试品种中果穗大部分着生于这两个节位上(倒7叶和倒6叶)的事实;当第1毛叶展开时,必然有一台次生根发生。【结论】第1毛叶展开期是一个具有综合诊断意义的重要诊断指标。果穗着生叶可见期(小喇叭口期),果穗进入小穗分化期,是促花的关键时期。果穗着生叶展开期(大喇叭口期),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玉米雌穗的发育过程问题,已进行过许多研究,但在顶端分化终止期方面尚未有报道.玉米雌穗顶端分化终止期是玉米需肥的临界期.本研究目的在于对玉米拔节肥在雌穗发育中的效应,以及雌穗小花分化期施穗肥的效果作理论上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要获得玉米的高产,必须掌握玉米的生育规律,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为此,我们对郑单2号、予农704和予单5号三个玉米品种穗分化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初步摸到了这几个玉米品种雌、雄穗分化的进程和相互关系.为了便于生产上的应用,我们还对穗分化时期与叶片的同伸关系作了记述。并进一步分析了用展开叶判断穗分化时期比用可见叶稳定的数字根据。同时为了克服用叶令判断穗分化时期的局限性,又对叶令指数和穗  相似文献   

18.
设立不同基肥施氮量、不同施氮时期、雌穗小花肥和吐丝肥不同氮量共3个试验,从氮肥用量和施用时期考察氮肥影响穗粒数形成的生理原因。结果表明,氮肥通过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和光合生产能力来影响穗粒数形成。不同施氮方式主要影响籽粒结实率,对分化的花丝数和花粉活力影响不大。在保证基肥用量的基础上,雌穗小花分化期适量增施氮肥提高了粒数决定关键期的植株生长速率和叶片光合能力,可获得较高的穗粒数。在基肥和雌穗小花肥充足的基础上,吐丝期增施氮肥不仅对植株物质积累和同化物供应促进作用不大,反而可能由于氮代谢对碳水化合物的竞争,降低了穗粒数。  相似文献   

19.
高产夏玉米镁的吸收与再分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就高产条件下两种株型夏玉米在不同生育时期对镁的吸收、积累及镁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与再分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植株相对含镁量在一生中基本呈现前期高、后期低的变化趋势。植株吸收的镁在吐丝前主要分配到叶片、茎秆和叶鞘中,吐丝后镁的分配重点则转向籽粒。玉米对镁的吸收有2个高峰期,平展型品种分别在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和籽粒形成期;紧凑型品种分别在大喇叭口至吐丝期和灌浆始期。每形成百公斤籽粒吸收镁0.382~0.397kg。籽粒中的镁有37.06%~44.05%来自于其它器官镁的再分配。平展型品种向籽粒转移镁最多的器官是叶鞘和叶片,紧凑型品种向籽粒转移镁最多的器官是叶鞘、雄穗和叶片。  相似文献   

20.
当麦田50%以上的小麦植株主茎基部第1节伸出地面2厘米时,叫拔节期.此时幼穗分化进入小花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和药隔期.拔节期施肥浇水能显著减少不孕小穗和不孕小花数;旗叶露尖(药隔期)时施肥浇水不会引起贪青晚熟和倒伏;拔节肥水还能促进旗叶增大,延长上部叶的功能期,有利于籽粒的形成和灌浆;对提高成穗也有一定的作用;还能促进穗下节间伸长加粗,有利于穗的发育.一般拔节期的肥水能增产20%~30%,中低产田能增产50%左右.可见加强拔节期管理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