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淑华  苏琳  冷爽 《吉林林业科技》2019,48(1):12-13,17
本研究通过对初选6个三年生白刺优良类型(A1~A6)进行植株直径、株高和株产量等生物学参数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白刺A5优良类型在匍匐和高产方面均具明显优势,选育出的适应吉林省西部地区生长的白刺优良类型具有较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白刺属植物大面积推广示范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西部特有野生树种欧李优良类型选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欧李这个珍贵的野生资源,使其充分发挥治沙先锋作用及经济用途,开展了野生欧李的优良类型选择工作。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选出了食用和药用2个优良类型,并在生产中进行了推广。  相似文献   

3.
彰武松无性系早期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彰武松早期生长特性,对彰武松优树和优良型樟子松进行嫁接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彰武松树高生长量显著地高于优良类型樟子松,1995~1997年3年彰武松的平均树高生长量是优良类型樟子松的1566%;在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年份,彰武松的树高生长量也有显著差异;通过对早期生长的彰武松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反映出彰武松比樟子松更抗旱。  相似文献   

4.
毛白杨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区域较广,从而形成了许多的类型,生长和抗异性能差异显著。为了尽快筛选出优良的类型,在生产中更加充分地发挥这一重要乡上树种的作用,我们于1983年搜集了省内外的毛白杨优良无性系共31个,在本苗圃进行了不同类型苗期对比试验。希望获得比易县毛白杨更加优异的类型。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子代测定材料的分析,认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单株选择和群体选择效果相同。一般配合力高的优树,其子代中浓密型比例相应增大。子代增产原因,是子代中优良类型增加的结果。选用子代优良类型比例大且稳定的优树作亲本,可提高子代中优良类型比例。采用适当的良种繁育制度,将使林分中所有植株在间伐后都是优良的类型,可使产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雷竹是早竹的变种,是我国传统的优良笋用竹种,作为食物资源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长期的自然演化和人工栽培中,产生了若干变异类型。文章对雷竹10个不同栽培类型/种源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雷竹其母竹存活率、发笋率及发笋数均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筛选优良笋用类型雷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广东省11个重要杉木优良类型分布区的气候条件、立地因子、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用图解多元法——星座图法,把11个杉木优良类型的生境条件分为高肥力型、中等肥力型。低肥力型和潜在肥力型四类。  相似文献   

8.
为给文冠果良种选育和能源林建设提供参考,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甘肃省文冠果人工种群进行了类型划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文冠果花、枝、叶和果多性状的因子分析,可将文冠果表型性状主要归纳为7个主因子,分别为果型因子、叶型因子、种型因子、产量因子、枝型因子、果实品质因子和花型因子。通过果型因子聚类分析,将文冠果划分为特小果型、小果型、中果型、大果型和特大果型,其中的中、小果型为优良类型。根据产量因子聚类分析结果,将文冠果划分为高产型、中产型和低产型,其中高产型为优良类型。根据枝型因子将文冠果划分为朱红无毛型、褐红有毛型和中间型,其中朱红无毛型为优良类型。根据果实品质聚类分析结果,将文冠果划分为高出籽、出油型,中出籽、出油型和低出籽、出油型,其中的高出籽、出油型为优良类型。根据代表果实、产量、抗性和果实品质的4个主因子进行综合分层聚类分析,将文冠果划分为无毛小果型、偏有毛中果型、偏无毛大果型和有毛特大果型,其中无毛小果型是优良类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新梢和花轴无毛类型中的中、小果型为优良类型,其类型不但产量高,结实能力强,而且果实品质好,出籽率和出油率高,抗性强,是今后优良单株选择的重要类型。但无论那种果型,枝条无毛型是其综合选优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普安县是我省核桃重点产区之一,为了充分发掘本县核桃资源,培育良种,我们于1980年开始,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选取核桃的优良类型和优良单株作为育种原始材料的工作。80年初选了早熟丰产核桃和薄壳核桃两个优良类型的优良单株;81年初选了大泡核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速油茶遗传改良工作进程,广泛了解和掌握各地推选出的优良品种类型的生态变异规律和异幅度,以便确定其适应性和推广范围,经全国油茶良种繁育协作组商定:将各省(区)初步鉴定的十二个优良物种类型,在全国二十六个试验点进行区域性试验,以利尽快地选出适应性强、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类型,并应用于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华北落叶松母树林管理过程中,发现密枝、稀枝两个不同类型。为便于区分,确定取舍,在疏成时选留优良类型,提高母树林质量,于1973~1974年对落叶松类型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杉木浓密冠型的生长量较稀疏冠型大一倍,较林分大50%,是个优良类型。为了寻求早期选择杉木优良类型的力法,从一九七○年开绐对苗期分枝与冠型相关关系进行了试验,现小结如下:一、方法与标准杉木冠型是与生长量有明显相关的质量性状。掌握冠型的苗期特性,是加速优树早期鉴  相似文献   

13.
向海一号桑是在1998年开展的以选择耐寒、抗旱优良蒙桑类型为目标的普查工作中,在东北科尔沁沙地的野生资源中,选出了叶大、质优的蒙桑优良类型,并进行了连续多年的性状观测和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向海一号桑具有抗寒(耐极端温度-40℃)、耐旱(耐80 mm年降水量)等特点,其中产叶量、蛋白质等有效含量及养蚕成绩均相当于秋雨桑,是适于干寒地区栽培的优良的桑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油茶,长期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下,形成了很多自然类型,这些类型及其个体间的产量和经济性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开展优良类型个体的选择利用,对发展油茶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岑溪软枝油茶是一个优良的农家品种,具有速生丰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征,但也和其他普通油茶品种一样,有很多类型,其中以红、黄色的球到、桃型、扁型为较好,单株产量高,经  相似文献   

15.
科技之窗     
1979年,湖北省林科所在有关单位的支持和协助下,在普通油茶中选出了一种优良类型——鄂东大红果.该类型是在长期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下形成的,他们从四个县的样地综合材料分析比较表明,鄂东大红果与其他类型相比,不但单株产量高,而且果实大,果皮较薄,鲜出籽率较高,种仁和种籽含油率高,有一定的抗病力.与优良类型选择的标准相对照,要求选出的优良类型在产果上要比一般油茶类型高出50%,而大红果  相似文献   

16.
苦楝无性系测定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项试验利用全省普查选出的12个苦楝优良单株和优良类型,以当地一般品种作对照,营造测定林。连续8年的测定结果证明,曹县安仁集的优良单株G、单县徐寨的优良类型F和齐河县焦庙的优良单株D,生长表现优良。建议在聊城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为我国特产树种。在长期的栽培中,各地选育出了一些优良类型和变种,急待在生产中推广和应用,但毛白杨插条难以生根,繁殖较困难。为使毛白杨优良类型尽快得到繁殖和大面积推广,我们于1980年2月开始进行毛白杨茎尖离体培养的研究,同年得到完整植株并移栽成活。现将技术过程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湖南油茶品种分类及优良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湖南油茶面积大,自然类型和地方品种繁杂。为了研究湖南油茶品种类型,1982至1984年在湖南油茶产区58个县设置了1000块样地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借助数量分类方法划分油茶品种类型,建立了品种组——亚组——类型的三级分类系统。并从中初步评选出38个优良类型。  相似文献   

19.
对我省的杉木优良类型的种质资源进行了种子、穗条的收集,并通过嫁接、种植以保存;育苗、造林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豫南麻栎优良类型选育及薪炭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麻栎优良类型选育和薪炭林栽培技术中的关键措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麻栎优良类型材积生长量高于普通品种16.2%,地上部分生物量高于普通品种22.3%;立地条件、整地方式、间作与否和间作不同的农作物对麻栎的生长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