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夏玉米在我省秋粮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为探讨增加粒重提高产量的途径,我们对高产夏玉米的籽粒发育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一、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在校农场进行.供试材料1979年为郑单二号,1980年为郑单二号、济单一号及浚单五号.播期为6月7-10日;开花授粉期为7月底至8月初;成熟期为9月10-15日,生育期93-97天.亩穗数3500-4700个,穗粒数380-510粒,千粒重320-350克,亩产均超千斤.  相似文献   

2.
对7个玉米品种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测产量差异显著,品种的产量排序为齐单1号(621.41 kg/亩)登海618(609.51 kg/亩)隆平208(608.07 kg/亩)隆平206(606.26 kg/亩)登海605(572.6 kg/亩)华皖602(545.2 kg/亩)郑单958(543.2 kg/亩),齐单1号比郑单958产量高出14.39%。各生育期分布在98~109 d,登海618最短,为98 d,登海605最长,为109 d。有2个品种在拔节期不发生分叉,分别为华皖602和隆平208;齐单1号、登海618、登海605、隆平206和郑单958的分叉率分别为27.3%、11.7%、3%、2%和1.7%。在整个生育期内,茎粗、叶面积指数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灌浆速率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7个玉米品种穗行数最高的是登海605(17.6行);行粒数最多的是隆平208(35.3粒);穗长最长的是登海605(19.7 cm);穗粗最粗的是隆平206、隆平208(4.9 cm);秃尖最长的齐单1号(2.2 cm),最短的是隆平208(0.2 cm);出籽率的最高的是隆平206(90.08%);登海618机械脱皮率最高为95%;经济系数最高的是齐单1号(0.54)。  相似文献   

3.
<正> 我院玉米育种课题组自1969年以来,相继育出郑单一、二、四号、郑双一、二号、C郑单二号等玉米杂交种,1985年又育成郑单五号和C郑单五号优良杂交种。其中郑单二号高产、稳产,推广到全国十几个省市,累计种植面积达一亿六千多万亩。并被省内外玉米科研人员组配成多个双交种、三交  相似文献   

4.
<正> 玉米郑单七号是我院粮食所1981年配制而成的单交种(其组合为“107-1×凤直”)。1982年夏播鉴定试验亩产656.25公斤,比郑单二号增产72%。1983年产比试验亩产585公斤,比郑单二号增产5.6%。在汝南、  相似文献   

5.
冀西北地区超高产玉米与普通玉米源库特征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比较研究了超高产玉米和普通玉米源库的特征及其关系.结果表明:群体条件下超高产品种 "郑单958"和 "纪元1号"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等源特性和穗粒数、百粒质量、穗粒质量、产量、经济系数等库特性均高于两个普通品种;表征源库关系的茎鞘物质输出率郑单958<纪元1号<张玉1号<四单19,4个品种茎鞘物质输出率差异显著(P<0.005);粒叶比郑单958>纪元1号>张玉1号>四单19,超高产郑单958与普通品种四单19粒叶比差异极显著;本试验条件下,超高产品种郑单958和纪元1号属源库互作型,适宜在冀西北地区推广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6.
<正> 豫玉二号(原名郑单八号),系河南省农科院粮食所玉米室育成。1982年参试以来,表现高产、稳产,一般亩产500公斤以上,比对照种郑单二号增产17.2—32%。经1985—1986两年全国北方夏玉米良种区试和省区试,产量均居首位,分别比对照种鲁原单8号、郑单二号增产15.6%和27.7%。1986年住临汝县汝州镇城关村高产示范2.2亩,最高单产794.7公斤,比丹玉13增产16.2%,创造我省有史以来夏玉米单产最高记录。1987年,参加省高产示范,平均亩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发挥玉米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增产优势,进一步增强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岐山县种子工作站于2021年夏播在岐山县凤鸣镇五里铺村种子站国家级农作物试验站设置了正大1473、陕科10号、陕单650、郑单958玉米品种密度配置试验。通过田间观察、室内考种、产量分析,寻求关中地区最适宜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留苗密度下对株高影响不大,穗粒数、穗长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病株率、秃顶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同一品种、同一管理措施,正大1473适宜种植密度为4 500株/亩,陕科10号、陕单650、郑单958适宜种植密度为5 000株/亩。  相似文献   

8.
<正> 玉米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探索提高玉米单产的途径,从1971年开始,我们对夏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兹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一、选用良种精选种子选用优良杂交种是创高产的前提条件.实践证明郑单二号、豫农704、济单一号、济单二号、浚单五号等在良法配合下,亩产均可超千斤.以郑单二号和济单一号做大、小粒试验,大粒种子比小粒种子千粒重高100  相似文献   

9.
张治科  张怡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1):5-7,0,2
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县下马关镇五里墩村,对引进的12个玉米品种的株高、茎粗、穗位高、穗长、穗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产量等生物学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强盛12号、长城799、先锋335、郑单14号的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产量在5 250 kg/hm2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各玉米品种的光合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强盛12号、长城799、先锋335、郑单14号等品种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值分别大于18μmol/(m2.s)、4.5 mmol/(m2.s)和165mmol/(m2.s),表现出较好的光合特性。可见,强盛12号、长城799、先锋335、郑单14号适合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种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播种时期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并同时研究玉米的生育期、千粒重、穗数以及穗粒数的变化。[方法]以郑单958及登海605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时期播种研究不同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播种时期的推迟,玉米生育期推迟;玉米籽粒产量及千粒重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7日播期处理;玉米穗粒数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14日播期处理;穗数差异不显著。[结论]在黄淮海现有的生态条件下,郑单958玉米及登海605适宜的播种时期为6月7日。  相似文献   

11.
以郑单958和辽单565为试材,分4个播种期试验,通过试验得出:郑单958适宜播期在5月12日前。随着播期推迟影响产量性状的穗长、穗粗、出籽率、千粒重的数值随之下降。辽单565适宜在5月12~22日播种,最佳播种时间为5月12日。郑单958在2010年的低温寡照多雨的特殊气候条件下,引起花期不遇直接造成穗粒数降低,空秆率增高,产量下降;而辽单565对不良环境适应能力强,稳产性好,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播期、密度对鲁东地区玉米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紧凑型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安排了5个播期和3个种植密度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与密度对玉米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的推迟,播种到吐丝期的天数逐渐减少,植株的总叶片数减少,穗着生的叶位也随着降低,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减小;同一播期、不同密度处理间叶片数没有变化;随着密度的增加,空秆率增加,株高、穗位变化不明显,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减小;穗粒数和千粒重随密度的增加、播期的推迟而减少;郑单958全生育期每少1天千粒重平均降低6.6 g,产量降低约17.4 kg/亩。  相似文献   

13.
水稻轻简栽培模式主要有直播、机条播和机插等三种模式,本次试验主要对盐粳15号的直播和机插两种高产轻简模式进行了探讨。盐粳15号的直播模式,主要探讨了不同播种期、不同播种量对盐粳15号最终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粳15号最适宜的直播时间为6月15日左右,其亩用种量为6 kg/亩,亩有效穗为27万穗/亩,每穗总粒数为105粒左右,每穗实粒数100粒左右,千粒重27.9 g。盐粳15号的机插模式,盐粳15号的适宜机插密度为30 cm×13 cm,栽插前15~18 d播种,基本苗为7.5万/亩,每亩有效穗21万~22万,千粒重27.9 g,每穗总粒数120粒左右,每穗实粒数115粒左右。  相似文献   

14.
郑单二号玉米杂交种,在我省已大面积推广,为我省玉米的主要当家品种,栽培面积达千万亩以上,十几个省市已示范推广,据不完全统计种植面积已达两千多万亩.对促进玉米生产、粮食上纲过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使郑单二号玉米更好的为普及大寨县服务,必须保持杂交种的  相似文献   

15.
以郑单958为对照,筛选沃玉3号等6个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沃玉4和京农科728两个品种的穗粒数、千粒重较高,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品种,比郑单958分别增产5.9%和3.2%。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不同地力水平下郑单 18号玉米密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中等肥力水平下 ,郑单 18号适宜密度为 5 2 5万株 /hm2 ,不同密度主要通过影响千粒重来影响产量 ;在高肥力水平下 ,郑单 18号适宜密度为 6 2 5万株 /hm2 ,不同密度主要通过影响穗粒数来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7.
<正> 玉米是否适时收获,对产量影响很大。为此,于1990—1991年连续两年在新郑县梨河乡农科站进行了玉米收获期试验。一、试验方法供试品种为郑单11号。该杂交种生育期为97天。小麦收获后于6月18日铁茬播种。试验设9月25日、9月30日、10月5日收获三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长14.20米,宽4.67米,小区面积0.1亩。8行  相似文献   

18.
大庆地区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庆所处地理环境及其生态条件下,通过大田试验研究郑单958、先玉335及兴垦3号在大庆地区不同种植密度下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郑单958的适宜密度范围为6.75~7.875万株·hm-2,先玉335与兴垦3号适宜密度范围应为5.625--6.75万株·hm-1。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序位为:千粒重〉穗粗〉穗位高〉茎粗〉穗行数〉穗长〉行粒数〉株高〉秃尖长度〉倒伏率〉空秆率〉双穗率。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14个重要玉米新组合为材料,进行两个密度5000株/亩、6000株/亩的处理试验,研究不同组合在不同密度条件下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数据分析表明,在高密度条件下,株高、穗长、穗粗、百粒重呈现出下降趋势,产量、秃尖长则表现增加的趋势。单一组合A17601、A17609、A17614与对照郑单958相比在两个密度条件下均增产明显。这些数据为耐密、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玉米新品种培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我所在夏玉米单产500公斤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1981~1985年,采用紧凑型品种掖单二号、烟单14、郑单八号等杂交种,培植高产块和辅助试验,探讨夏玉米单产600~650公斤以上的群体生理指标和相应的栽培技术。五年来,示范面积438亩,单产都在600公斤以上,最高单产653公斤,基本摸清了夏玉米高产栽培的群体生理指标及其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