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改变暂养方法,抓好苗种暂养海湾扇贝生长期较短,生长适宜水温14℃~23℃,时间在5月中旬~10月底,共计5个多月的时间。要想获得高产,苗种暂养须放在首位,及时提供大规格苗种、健壮苗种是夺取高产的关键。笔者曾进行小面积试验,方法是在30目的暂养袋中养殖海湾扇贝苗种到壳高0.3cm,及时筛选疏散到15目的暂养袋,网袋大小30cm~50cm,每袋装贝苗100粒,直到苗种生长到壳高2.5cm~3.0cm,一次分进养成笼养殖,期间每隔10天轻刷网袋1次,以防止附着物堵塞网目。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经过筛选分散操作后,苗种生长速度基本一致,分进养成笼的时间集中,不用暂…  相似文献   

2.
赵建华 《内陆水产》2003,28(2):19-19
鳜鱼是我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被誉为“淡水石斑鱼”。2002年我们在高邮湖进行了网箱养殖鳜鱼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地点选择在高邮湖鸡鸣荡地区选择水质清新,背风向阳,天然资源丰富地区设置网箱。1.2网箱及其设置网箱材料通常为2×3的乙纶线,网目为1~2厘米,网箱为长4米、宽3米、深2米。网箱设置为框架浮动式,网箱入水深度1.5米,露出水面部分为50厘米,为敞口型。在风浪大的敞水区为封闭型。1.3苗种放养苗种系湖区捕捞,经网箱暂养一段时间后放养。放养鱼种要求规格一致,体格健壮,…  相似文献   

3.
如何解决对虾养成中苗种数量的有效控制是每个养殖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作者通过学习借鉴他人经验,经过近十年的养殖实践探索,认为最好的方法是进行虾苗的中间暂养。中间暂养即取得育苗池出池虾苗后,先放入暂养池中养20天左右,待虾苗长至3厘米左右时,再向养成池中放养。这样的虾苗,养成期成活率均稳定在80%  相似文献   

4.
一、鳗苗的暂养和运输目前,鳗鱼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过关,苗种来源主要靠天然捕捞。捕获的鳗苗集中暂养后外运,可降低运输途中的死亡率。鳗苗的暂养主要采用网箱暂养法。网箱用30~40目的尼龙筛绢制成,箱深在1米以上。使用时箱上沿离水面30厘米以上,每隔3~4小时清洗网箱一次,并及时捞出死苗和脏物。下雨天应注意鳗苗活动情况,以防沿箱边逃跑。水质清新、箱内外流通良好  相似文献   

5.
紫海胆的人工养殖包括陆上水池养殖、海区挂养、海底沉箱养殖及底播增殖等多种水域、多种形式的养殖方式。其中陆上水池养殖具有养殖周期短、易于避险减灾及操作管理等优势。2002年1月30日至12月27日,我们使用2001年自行培育并暂养越冬,壳径2.0厘米左右的紫海胆苗种,在福建连江县官坞海洋开发公司鲍育苗场内进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笔者随中国赴厄瓜多尔技术组在厄工作近一年,在厄期间,主要从事白脚对虾苗种繁育工作,同时也了解了厄国对虾苗种生产、虾苗暂养以及对虾养成的一些情况,现将这些情况作一简述。厄瓜多尔沿海有30余种虾,作为主要养  相似文献   

7.
双壳类软体动物苗种场培育的目的,是以较短的时间,尽可能高的密度和最少的投资,培育大小几毫米无附着基的稚贝到长约1-2厘米的幼贝。苗种场培育起着从孵化场到天然环境的过渡作用,增加了稚贝存活的机会和生长时间,使稚贝长得较大而耗资较少,所以它是双壳类孵化后进一步发育成长的关键,是发展贝类养殖业的重要环节和一项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甲鱼养殖业在我区各地迅速发展,其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一些养殖场从国外或国内大量引种养殖,但许多场在引种养殖后不久(通常在一个月内),甲鱼苗种就普遍暴发白斑病,发病率高达30%-80%,有的苗种在暂养池中还未进行分塘养殖就已大量死亡,而发病后进行药物治疗往往收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2002年本站决定在大通村养殖户邢道元池塘内尝试大棚培育白对虾苗种养殖技术探讨。该养殖户成虾养殖面积16亩,建大棚350米2,经过130天的养殖,平均单产541.75千克,利润亩均6995.75元。一、大棚育苗池建设应用大棚育苗池暂养苗种,可以使苗种提前20天左右放入大池中,为二茬养殖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应及早做好苗种培育池建设。1.育苗池建造我们把育苗池建在成虾塘头,池塘形状为长方形,池底高于成虾塘30~50厘米,并向成虾塘一头倾斜,便于放水收苗,水深1.2米以上,面积按每平方米育成苗2000~…  相似文献   

10.
9月19日上午10点,上海崇明县渔政站把56尾幼鲟顺利放归长江口205灯浮北侧海面,其中30尾挂有放流标志牌。参加放流的有东海区渔政局、长江中下游水产资源管理委员会、市渔政处等领导和专家30多人。 今年崇明渔政站在崇明东部滩涂插网和浅水流网中共抢救误捕中华鲟幼鱼193尾,抢救人员把这批幼鲟集中到团结沙中华鲟幼鲟暂养基地集中暂养。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暂养,193尾中华鲟幼鱼体长从原来的20~25厘米,分别长到40~50厘米,最长达55厘米;体重从50~150克增加到400~450克,最重的超  相似文献   

11.
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堪称淡水鱼类之珍品,近几年来,由于天然资源逐渐减少,市场价格日趋昂贵,致使一些人热衷于鳜鱼的池塘养殖。然而,目前鳜鱼养殖普遍存在苗种成活率低、饵料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的问题。1.苗种培育问题从近两年的情况看,鳜鱼苗种培育的成活率很低,鱼苗到夏花(2.5厘米左右)阶段的培育,成活率至今未能突破10%,其中以3%左右的成活率为常见,成活率不高的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网箱、网围的养殖史1.网箱养殖据史料记载,中国约在800年前已用密目网箱来暂养由江河中捞取的鱼苗,暂养时间约15~30天,等待出售。这方法在捕捞天然鱼苗和池塘养鱼业中一直延用至今。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网箱养鱼则始于1973年,目的是利用兴建水库的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而设置网箱,培育13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鲢、鳙鱼种,再放养于水库,以提高鱼种在水库中的成活率。这种模式一直延用至今,以后又发展到培育2龄鲢、鳙鱼种。1977年起开展不投饵的网箱养殖鲢、鳙成鱼,同时开展了投饵的网箱养殖草鱼、鳊、鲤等鱼类,为充分利用水资源找到了有效途…  相似文献   

13.
姚明虎 《内陆水产》2001,26(8):28-28
青虾秋季暂养催肥就是在秋季收购 4厘米左右的中虾,经 2个多月的强化培育,于元旦、春节起捕上市,青虾体重增重 1倍以上,售价提高 3~ 5倍;生产周期 3~ 4个月,每 667米 2效益可达 3 000元以上。这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养殖新方法。 1暂养池的选择和准备 青虾暂养池要求紧靠水源,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交通便利。池塘面积以 2 000~ 3 000米 2为宜,东西向,长方形,池塘坡比为 1∶ 2.5~ 3,水深 1.5~ 2.0米,池底平坦,淤泥层不超过 10厘米。池底开浅水沟,并在出水口外挖一个长 5米、宽 3米、深 0.5米的集虾潭。…  相似文献   

14.
一、材料与方法1郾池塘条件试验池一只,面积为3.4亩,池深为1.8米,池底为泥质,淤泥厚10厘米,池底平坦,坡比1∶2.5,进排水较方便,水质无污染,不渗漏。配有2.2千瓦的潜水泵1台,进水口用40目的过滤网过滤,排水口安装密眼网。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150千克/亩带水彻底清塘消毒,消毒一个星期后,加水至1.2米。2郾苗种来源及放养苗种来自浙江省某研究所,规格为5厘米左右。2003年7月11日下塘,后适当放养鳙、鲢等鱼种,放养情况见表1。表1鱼种放养情况3郾投食驯化鱼池石灰清塘后,用聚乙烯网(网目0.6厘米)在池塘朝南向阳区进水口围出一小块暂养区,约120米2…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胡子鲶的养殖生产中,投放苗种规格普遍偏小,一般都为25~3厘米左右,故成活率只有30%~50%,而投放6~8厘米的鱼种成活率则可达75%~90%。因此,鱼种培育工作在胡子鲶养殖生产中显得很重要。笔者采用网箱培育的方法,投放2.5~3厘米的鱼种,培育7~10天,平均规格达6厘米,最大规格达9厘米,成活率85%~90%,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介绍如下:1.地点选择:培育苗种地点直选择水质清新、饵料丰富的池塘、河道或库没,但以池塘最好。池塘面积要求1~5亩,水深1~1.5米,水质肥沃,透明度25~30厘米。排灌方便…  相似文献   

16.
1材料与方法 1.1苗种中间培育和越冬 1.1.1暂养池塘处理暂养是采用2.4hm^2(36亩)池塘将稚贝装网袋吊挂。池塘边打木桩,架浮绠,间距3m,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0.7厘米罗氏沼虾苗经3~21天的网箱暂养,体长达到1.0~2.5厘米,每公顷池塘放养11.35万尾左右,与鱼混养,经120天的饲养,达到了每公顷产罗氏沼虾1532.3公斤和鲢鱼1152.0公斤,平均每公顷经济效益达43059.0元,投入产出比为1:1.79,罗氏沼虾的饲料系数2.12,平均成活率75.3%,平均规格18.4克。  相似文献   

18.
魁蚶增养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雪岭 《齐鲁渔业》2007,24(5):22-22
1魁蚶苗的中间暂养2004年4月自山东烟台购进苗种2 000万粒,稚贝壳长1 mm左右,首先经过浮筏式中间暂养培育成大规格苗种。中间育成要选择无风浪,水质清新,饵料生物丰富的海区,视稚贝的附着量多少,按一定稚贝数量(一  相似文献   

19.
《水产科学》2003,22(5)
该市在浅海底播养殖贝类过程中 ,利用浮筏吊起一个个暂养网袋吸附海中自然生产的贝类卵 ,待贝苗长到一定规格再进行浅海底播。这种“筑巢养贝”的方法 ,不但节省了大量贝类苗种费用 ,而且养殖效益成倍增长。初步测算。此方法投入与产出比一般可达 1∶15 ,最高可达 1∶30。庄河筑巢养贝效益成倍增长$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办公室  相似文献   

20.
鳜病防治一、敌害鳜鱼卵与苗的敌害生物较多,小鱼虾、水生昆虫(如水蜈蚣)的成虫和幼虫,以及剑水蚤等都会大量残害鱼卵和鱼苗。防治方法:(1)孵化用水需用80—100目的钢丝布或相同规格尼龙筛绢、乙纶塑料胶丝布等过滤。(2)定期在水源中泼洒晶体敌百虫(90%以上),使水体达0.3ppm浓度,杀灭孵化用水或苗种培育用水的水源中的剑水蚤等敌害。二、真菌性疾病工.水霉病危害鳜鱼的苗种、成鱼及鱼卵。分枝多而纤细的菌丝可深入到损伤或坏死的卵膜、皮肤及肌肉。另一端则游离体外,长可达3厘米,形成肉眼能见的灰白色棉絮状菌落。防治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