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村林权抵押贷款融资面临的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欣  葛锦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56-12457,12461
介绍了农村林权抵押贷款融资的现状,分析了开展农村林权抵押贷款融资的重要意义,表明农村林权抵押贷款融资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林权抵押贷款融资是金融支持农户增收工程的有效载体,将释放林业资源的巨大潜能,促进了林业和金融业的协调发展。指出当前农村林权抵押贷款融资面临的主要障碍,分别是评估费用高,抵押估值复杂,林业要素市场不健全,风险保障机制缺乏。提出了大力发展林权抵押贷款融资的对策建议:政府及林业局要加大力度,强化林权流转服务;建立顺畅的资产评估机制;组建农村资产平台公司;加大林权抵押贴息及风险补偿机制建设;加强林业队伍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投融资创新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主要制约林农和林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进行林业金融体制的改革,促进林业金融体系的建设和机制创新.认为:发展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发展林业龙头企业和林农之间的贸易信贷,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发展信托融资与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林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森林保险与林业贷款保险,是林业投融资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由于藏区林情社情特殊性,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林权抵押融资工作遇到诸多困难问题,致使林业改革与金融服务发展失调,乡村振兴林业行动计划实施困难。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迪庆林权抵押贷款改革进程、特征及存在困难问题,结合国内外林权抵押贷款理论研究林业全面深化改革成果,提出当地推动林权抵押贷款的再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林权抵押贷款作为林权制度改革的产物,是盘活森林资产价值,推动林业融资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对林权抵押贷款融资的内涵、相关理论及制度基础和基本模式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福建省林权抵押贷款融资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卫明  廖丹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99-12501
采用档案分析法和调查法,论述了农村"三权"抵押与农户融资的关系,对农村"三权"抵押融资的行为选择进行了分析,表明农户融资需求强烈,但需求满足程度不高;农户融资非正规渠道较多,无抵押物被拒绝贷款较为普遍;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对资金需求强烈。提出了开展"三权"抵押贷款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尽快解决抵押登记问题,是开办"三权"抵押贷款的前提;建立顺畅的评估机制,是推动"三权"抵押贷款的重要条件;尽快解决农房确权难题,是拓展农房抵押贷款的必备要素;有效解决处置变现问题,是做大"三权"抵押融资的关键;建立完善的林业要素市场,是促进林权抵押贷款健康发展的主要环节;出台农村产权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和合理采取税收减免措施,是加快"三权"抵押贷款发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林权抵押贷款促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改善了林业的生产关系,但林业投融资机制相对滞后于林业发展的要求。林权抵押贷款机制是解决林业资本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由于林业的特殊性,林权抵押贷款与普通贷款相比,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创新机制,特别是通过改变影响林权抵押贷款的约束条件,不断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充分发挥林权抵押贷款这一金融杠杆的作用,实现林业生产者和金融系统的双赢,促进我国现代林业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额林权抵押贷款的研究对有效解决林农资金缺口、提高林农收入、发展林业产业、制订科学的林业公共政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福建省和浙江省410户农户的调查问卷,以农户和政策性战略为视角,应用SWOT分析法,对林农小额林权抵押贷款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内部优势与劣势系统予以分析。结果表明,该贷款业务处于有利的政策和经济环境;而贷款涉及机构多、手续复杂,金融机构贷款供给不足,贷款融资方式单一且期限短、利率高,抵押物保险险种单一,保费高且索赔困难,以及抵押物处置困难等内部不利条件,限制了该贷款的发展。由此,林农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处于WO组合,应采用先稳定后发展的战略,最后提出具体制度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云南景谷林权抵押贷款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剖析林权抵押贷款的现状与问题,以景谷县197户林农为样本,采用SPSS 17.0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林权抵押贷款认知度、贷款情况和满意度,指出林权抵押贷款存在贷款覆盖率低、信贷约束严重、林权抵押贷款交易成本高和林权抵押贷款与林农融资需求错位的问题,从金融机构、林农、配套改革和农村金融环境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林权抵押贷款能够有效缓解农户信贷约束,对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方集体林区为例,利用福建、湖南和江西3省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集体林区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收入效应,探讨不同结构视角下的收入效应差异性。结果表明,样本农户中,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占比较低,仅为11.81%;且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与未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在收入水平、农户基本特征和林地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未考虑农户差异的情况下,林权抵押贷款可以显著增加农户收入水平,且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总收入均值明显增加1.74万元。林权抵押贷款具有正向收入效应,但不同收入结构和农户结构下林权抵押贷款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从收入结构来看,林权抵押贷款仅增加农户总收入和林业收入,而对非林收入不显著;从农户结构来看,林权抵押贷款仅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占比25%~50%、中高收入水平和大规模经营农户显著。因此,建议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多元运行机制,建立基于农户结构差异化的信贷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分析不确定性是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下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高交易成 本产生的原因。而金融联结通过融合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规模优势和乡村中介组织的地方信 息的优势、担保优势、交易成本的优势互补而得以将金融机构贷款有效投入到农村市场。因此, 通过金融联结的农村信贷制度的创新林权抵押贷款模式,形成有效的治理结构来降低林权抵押 贷款的交易费用,进而缓解林农的信贷约束。这对于推动林权制度改革, 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是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对于盘活林农资金、促进林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尤溪县和清流县、浙江省临安县、陕西省富县和西乡县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林农小额林权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林农小额林权抵押贷款需求与林农家庭年均收入、林地面积、贷款期限、贷款用途和是否参加了资产评估无关,与林农年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林农受教育程度、小额林权抵押贷款的贷款额度和是否参加了森林保险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据此,建议将小额林权抵押贷款的主要贷款对象定位于较年轻和家庭收入来源较单一的林农;金融机构要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扩大贷款利用范围,以满足林农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增加森林保险险种,降低保险费用,提高保障水平,简化保险业务办理手续,积极推动森林保险业务的发展;重视林区的教育发展,提高林农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非公有制林业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实现全社会投资兴办林业的一个较好途径.通过对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指出已有非公有制林业法律地位不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物权权利人的权利未得到有效保障和山林权属不稳定、山林纠纷多发等主要法律问题.提出了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法律对策:①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②深化改革,健全物权制度;③稳定山权和林权,切实加强山林权属争议调处工作.参1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用以解决阻碍集体林改中林农反映比较强烈的资金来源问题。【方法/过程】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书籍和统计年鉴,采用对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与林农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查找林改后林农信贷供需之间的矛盾,针对福建省武平县和永安市普惠林业金融贷款制度改革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结论】调查研究分析得出林业金融贷款制度需要改进的问题有贷款期限短、程序繁琐、担保风险大、反担保遇到阻碍等,提出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周期、延续贷款的持续性、简化相应程序、适当降低担保金、放大贴息范围、创新林权证反担保措施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开展情况,针对目前存在评估和贷款手续繁琐,贷款期限短,贷款涉及面窄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探索有效的抵押贷款模式;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制定一些配套改革的具体措施;拓展森林保险范围等促进林权抵押贷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森林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承载力评价是林业可持续性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和实施区域可持续林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的前提。用综合指数法建立浙江省森林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并对2005年浙江省森林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5年浙江省的森林属于超载(森林承载指数IFC为1.003),即森林处于弱可持续阶段。在实施浙江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从2种不同的预测方法均可得出,未来浙江省林业可持续的发展方向是生产力和生物量都较小的针叶林和灌木林逐渐被生产力和生物量大的阔叶林和混交林所取代。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7个乡镇28个村调研和146份调查问卷整理,就林农林业生产要素稀缺性、林业经营风险状况、森林抵押货款需求意愿、森林资源保险意愿、科技服务、社会中介服务、林业产权交易机构需求以及林农对林业分类经营、林业法律法规的认知等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表明,浙南山区群众对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或潜在需求总体旺盛,客观上要求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林权抵押贷款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权抵押贷款为资源资产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是当前金融机构的一项新兴业务。但是,相关法律规范和具体实践中的抵押贷款政策对林权抵押贷款有诸多限制。因此,针对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存在的法律困境,结合我国现实的立法情况进行探讨,提出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对策,旨在促进林权流转市场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