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天祝藏族自治县某鹿场饲养天山马鹿73头,2006年7~9月有9头鹿相继患后躯软弱无力,行走不稳,最终呈犬坐姿势的一种疾病,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鹿附红细胞体病.用血虫净(三氮脒、贝尼尔)、黄色素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有效地控制了该鹿场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鹿附红细胞体发病率不断上升,此病一旦流行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难以控制,因此给广大养鹿经营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养鹿业的发展,在生产中,加强饲养管理,切断传染途径,减少应激反应,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现将辽宁省铁岭市某鹿场发生溶血性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据资料报道 ,附红细胞体 (Eperythrozoon)是寄生于动物(包括人 )红血球表面、血浆中及骨髓的一种多型性单细胞微生物。[1] 目前在动物中发现和报道的附红细胞体种类有牛的文氏附红细胞体E .wenyoni、绵羊的E .ovis、猪的E .parvum和E .suis、老鼠的E .coccoides及猫的E .felir ,关于鹿附红细胞体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2 0 0 3年 3月 ,内蒙古通辽市某鹿场的 1只梅花鹿发生附红细胞体病 ,现将这例病例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供同行参考。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 0 0 3年 3月 2 4日 ,内蒙古通辽市某鹿场的 1只梅花鹿发病 ,鹿主根据饲养经验用青…  相似文献   

4.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隐性感染率极高,此病不仅在应激反应时会暴发,而且会与其他疾病并发,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目前有关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药物较多,但疗效都不相同。笔者在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进行了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试验,选用贝尼尔、磷酸伯胺喹啉、土霉素3种药物,对30头附红细胞体阳性奶牛进行治疗试验比较,以便筛选出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对1头患病的阿拉伯狒狒进行症状观察和血液涂片检查,利用盐酸缺氧土霉素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患病动物出现高热稽留、厌食、贫血等症状,血液涂片中红细胞发生皱缩、每个视野中有较8-12附红细胞体,利用盐酸缺氧土霉素治疗动物康复。由此可见,症状观察结合血液涂片检查可以诊断阿拉伯狒狒的附红细胞体病,盐酸缺氧土霉素对附红细胞体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2002年7月至9月间,福州市郊区多个猪场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猪为2~3月龄猪,体温40℃以上,粪便干燥呈球形,部分猪呼吸困难。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并不断有病猪死亡。常用抗菌药物无明显效果。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及时用914(新胂凡纳明)、贝尼尔、土霉素治疗,疾病很快得到了控制。具体病理学检查方法如下:1血液检查无菌采耳静脉或前腔静脉血液1滴滴加在干净玻片上,然后加1~2滴生理盐水稀释,加盖玻片。在400~6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红细胞边缘和表面有数量不一的附红细胞体附着,附…  相似文献   

7.
2007年5月30日,笔者救治1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经过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炎并发附红细胞体病,经治疗痊愈,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验证新研究开发的中草药汤剂附红清汤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疗效,选择体重30kg左右,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本地杂交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个组,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高剂量、中剂量的附红清汤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3%,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与土霉素治疗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附红清汤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疗效确实,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9.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游离于血浆或骨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大量的报道称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国许多地区的猪群出现了大规模的暴发和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也引起了国内兽医界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由于缺乏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表现形式的全面认识,加之当前猪病的复杂性,在许多情况下存在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危害性过分渲染的现象,也有不少情况下低估附红细胞体对猪群健康的影响。由于猪附红细胞体病缺乏特征性症状,在临床上该病与其它病原体混合感染的现象亦十分普遍。因此,从流行病学方面考虑,感染附红细胞体的发病猪首先要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如贫血、消瘦、黄疸和发烧等症状,其次,猪群遭受应激或发生了其它免疫抑制性疾病。要确诊必须结合病原检查进行综合性诊断。传统的病原检查方法包括鲜血压片检查和血片染色检查。笔者经过长期对该病病原的光镜和电镜观察认为,鲜血压片检查不适合作为病原确诊的依据,因为显微镜下很难将变形的红细胞与红细胞表面附着的病原体相区别,而且也不能将血浆里活泼运动的不明小体就认定为附红细胞体。正确的检查方法应将血涂片进行染色,在高倍镜和油镜下观察到附着于红细胞表面的病原体作为确诊的依据,而不是红细胞的变形或突起。对发病猪群,在治疗上除使用附红细胞体有效的药物外,也要注意对症治疗,纠正酸中毒,补充血糖。  相似文献   

10.
犬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治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附红细胞体附着寄生于人和畜红细胞表面、血浆、骨髓中。在北京地区,家畜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报告很少,犬感染附红细胞体病例更不多见。笔者近期诊治了1例犬附红细胞体病。现将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以贫血、黄疸、发热、深色尿等为特征。该病原体常寄生于红细胞和血浆中,重者可致全身皮肤发红,故也称红皮病。猪感染该病后可大批死亡,常呈地方性流行。近年来猪附红细胞体病呈现出非典型性特征,临床检查时很难马上确诊,因此易造成误诊或延误治疗,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损失。现将某猪场一例非典型性特征表现的附红细胞体病报告如下,以期为其他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多种病原学检查方法,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对合肥地区378头猪和263只犬进行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结果发现,附红细胞体感染阳性率猪为93.9%,犬89.7%,并用几种药物进行了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13.
2006年5月4日山东省安丘市刘某饲养的200头猪中有53头发病,并死亡4头,经临床检查、剖检和实验室化验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根据情况制定了合理的防治措施,5天后将病情控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延吉市某鹿场饲养627只鹿。因2008年5月初鹿场发生鹿的皮肤病,该鹿场邀请就诊。通过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鹿蠕形螨病。  相似文献   

15.
洪小珠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9):I0003-I0004
2005年7月南安市某农场养殖专业户,饲养的一批仔猪20~40d时有25头发病,发病的第2d死亡5头,经笔者临床观察、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由于诊断和治疗及时,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诊疗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振 《畜牧与兽医》2005,37(10):63-63
羊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感染羊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血液病。2004年7月28日,山东临沂市某奶山羊养殖场出现了以高热、贫血、黄疸、腹泻和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为奶山羊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17.
2004年9月福安市社口镇某养猪专业户饲养的一群小猪30d时有9头发病,发病第2天死亡3头。经笔者临床观察、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由于诊断和治疗及时,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附红细胞体病在江苏、浙江、上海、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20多个省市均有发生,有的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可感染猪、牛、羊、马、骡、驴、骆驼、黑尾鹿、兔、犬、猫、蓝狐、北极狐、鼠、禽等动物。人也可以感染。有资料表明,人感染附红细胞体病的比例正在增加。由此可见,由于附红细胞体对人类的危害性以及有关公共卫生方面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为防止该病的传播以及其肉品的食用安全(卫生),应加强对附红细胞体病动物及其产品的卫生检验工作。现就肉用牛、犬、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卫生检验与卫生处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6年9月份.白甸镇王某饲养的43头生猪发生一种以高热稽留、贫血、黄疸、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当地游医用青链霉素、磺胺类药等治疗.没有明显效果。笔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最后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经过治疗,除病重的2头猪死亡外,其余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20.
2003年5月凌源市城关镇黄某猪场饲养的3—4月龄肥育猪发病50头,死亡6头,病死率为12%。笔者应邀往诊,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化验室检验,综合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合理应用血虫净、牲血素组合预防、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