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提高轻简化栽培技术中水稻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以化学药剂"不倒汉"为材料,以Y两优9918为供试水稻品种,在3种施氮水平下(施尿素180、225、270 kg/hm~2)比较了前期施用抗倒剂对直播水稻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产前期施用抗倒剂能显著降低直播稻头季植株的高度,提高水稻群体的抗倒伏能力,但同时也降低了水稻的茎叶重、干物质重、千粒重、每穗粒数、结实率,进而导致水稻减产。因此,不宜在水稻生产前期过早施用抗倒剂。  相似文献   

2.
复配抗倒剂在水稻后期应用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乙烯利为主体与PIX等物质复配的抗倒剂,于不同时期在粳稻天津218上应用对水稻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复配抗倒剂的不同浓度在不同时期应用,对降低水稻株高均有显著效果,且随使用浓度的提高,矮化幅度加大。降低株高主要以缩短穗颈节(倒1节)、倒2节的节长为主。复配抗倒剂对水稻的穗粒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但未达显著差异。复配抗倒剂在叶龄余数为0时或始穗期应用,可以提高水稻千粒重,效果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型水稻抗倒剂立丰灵对直播水稻的抗倒增产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稻直播田进行水稻抗倒剂立丰灵等剂量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剂量相同播种密度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直播水稻拔节前5~7 d叶面喷施5%立丰灵可湿性粉剂750~900 g/hm2,对直播水稻具有明显的抗倒增产效果,但其抗倒增产效果因品种、播种密度、天气状况、管理水平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机械精量穴直播(以下简称机直播)、机直播+抗倒剂和人工手插3个处理对比,研究了抗倒剂立丰灵对机直播水稻的生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倒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植株的高度,促进了水稻植株的矮壮与抗倒性能;机直播+抗倒剂和机直播处理较人工手插处理显著地提高了结实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实际产量分别增13.58%和10.00%,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喷施叶面肥能显著提高功能叶片长度(倒1叶至倒3叶),比对照功能叶总长(倒1叶至倒3叶之和)86.2cm长6.2~10.2cm,增值比为7.2%~11.8%,提高米质和产量。在水稻孕穗期喷施益普微生物菌肥和植物抗寒剂叶面肥,均能显著提高产量,分别比CK公顷增产稻谷951、731kg,增产率分别为10.86%、8.35%。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优质水稻品种越光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Na2SiO3.9H2O和水稻谷壳两种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抗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两种硅肥都能缩短水稻基部节间长度,降低株高,改善株型,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强抗倒、抗病能力,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结实率,增产效果显著。Na2SiO3.9H2O施入量120g/m2的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比对照增产17.0%,水稻谷壳施入量1 kg/m2的处理次之,比对照增产15.7%。用水稻谷壳做硅肥,能控制水稻前期生长,使中后期生长稳健,更有利于提高抗病、抗倒能力,但施入量过大会导致群体生长量不足而减产。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水稻抗倒剂“劲丰”对水稻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指出造成水稻倒伏、影响产量及品质的根本原因。介绍了水稻抗倒剂“劲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并阐述了该抗倒剂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宽 《现代农业科技》2014,(16):114-114
研究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 g/hm2在水稻分蘖末期、破口期分别使用1次,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5.00%、85.62%、94.32%,均高于生产上广泛应用的5%井冈霉素水剂,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危害,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9.
稻水象甲是我国水稻上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属鞘翅目象甲科.铜陵县2002年城关镇早稻大田首次发现该虫危害,经在全县范围内普查,当年发生面积120公顷,受害水稻轻则减产5%~10%,重则减产30%以上.为尽快控制和扑灭该虫,笔者于2002~2003年对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有机无机水稻专用掺混肥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有机无机水稻专用掺混肥在八五四分公司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与常规施肥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水稻专用掺混肥等养分施用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产量有所增加,公顷增产202.5kg,增产率2.18%,公顷增加效益471.30元;有机无机水稻专用掺混肥等商品量施用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公顷减产16.5kg,减产率0.18%,但由于公顷减少成本192元,公顷仍增加效益145.95元。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药剂对多年生水稻主要病虫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多年生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根据多年生水稻品种PR23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不同的防治方案,于2017年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0%福戈水分散粒剂对多年生水稻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高于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77.5%敌敌畏乳油混配液,前二者药后5 d防治效果达到最高,分别为91.00%、86.84%;3%呋喃丹颗粒剂对多年生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达90%以上,40%福戈水分散粒剂对多年生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超过70%,二者防治效果显著高于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20%井岗霉素可溶性粉剂+6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70%氟环唑水分散粒剂混配施用对多年生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有较好防治效果,防效分别达83.45%、84.45%。  相似文献   

12.
对4种较新品种药剂进行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4%吡唑·已唑醇悬浮剂、15%井冈·噻呋酰胺悬浮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75%肟菌酯·戉唑醇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纹枯病均有不错的防效。其中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处理的防效最好,病株防效达969%,病指防效达977%。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7种药剂进行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甲基硫菌灵·噻呋酰胺悬浮剂300、375 m L/hm2,40%酚菌酮水浮剂1 500 m L/hm2,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50、600 m L/hm2对水稻纹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50%甲基硫菌灵·噻呋酰胺悬浮剂375 m L/hm2防效最好,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机械精量穴直播(以下简称机直播)、机直播+抗倒剂和人工手插3个处理对比,研究了抗倒剂立丰灵对机直播水稻的生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倒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植株的高度,促进了水稻植  相似文献   

15.
蘖肥不同施用时期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分蘖肥施用时期的后移,水稻平方米穗数逐渐增加,而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则逐渐降低。返青后第5d施用分蘖肥,较对照相比公顷减产256.5kg,减产率为2.6%;返青后第10d施用分蘖肥,较对照相比公顷减产520.5kg,减产率为5.4%,因此建议水稻返青后应立即追施返青分蘖肥。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以喷施清水为对照,选用6种药剂进行防治,研究其对水稻纹枯病防效、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6种药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纹枯病的发病率,提高防效,且6种药剂均对水稻的正常生长没有影响,其中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30%噻呋·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88.93和88.47,产量分别比对照高出29.03%和27.89%。因此,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30%噻呋·嘧菌酯悬浮剂对武陵山区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较好,但应结合其他药剂可轮换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17.
75%戊唑醇·嘧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了试验药剂75%戊唑醇·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禾技)与主流药剂75%肟菌·戊唑醇、30%苯甲·丙环唑的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75%戊唑醇·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与对比药剂的防治效果相当,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控作用,同时对水稻及周围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8.
烯效唑防止水稻倒伏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每公顷用5 % 烯效唑1 125 、1 500 、2 250g 分别对水750kg ,于水稻抽穗前40 天喷施,可使稻株矮壮,主要表现在基部1 ~4节间缩短,抗倒能力增强,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增产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筛选防治水稻稻曲病高效安全药剂,明确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开展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70%氟环唑水分散粒剂、45%丙环唑水乳剂、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430 g/L戊唑醇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0%井冈·枯芽菌可湿性粉剂和1%蛇床子素水乳剂等8种常用杀菌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8种供试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化学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生物类杀菌剂,其中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用量168.75 g/hm2处理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为84.1%,对水稻的保产率达8.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在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但应注意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以延缓稻曲病菌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效果,特开展了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于水稻破口前后各施1次药以及破口前施1次药对水稻稻曲病都具有良好的防效,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