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飞  丁勇  万文勇 《农技服务》2023,(10):21-23
为大蒜新品种的认定和确定适宜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引种5个大蒜品种在凯里进行引种试验,观测其经济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黔蒜201903蒜薹产量为263.47 kg/667m2,蒜头产量为366.85kg/667m2,均居参试品种第1位,蒜薹产量比对照麻江红蒜增产43.69 kg/667m2,增产19.88%;蒜头产量比麻江红蒜增产62.36 kg/667m2,增产20.48%,整个生育期长势强且整齐一致,株高45.2 cm,假茎高35.0 cm,假茎粗9.9 mm,叶片数9片,薹长26.9 cm,单薹重7.99 g,鳞芽数8瓣,单个鳞茎重14.78 g;黔蒜2020-3的蒜薹产量为247.79 kg/667m2,蒜薹产量较麻江红蒜增产28.01 kg/667m2,增产12.74%,居参试品种第2位,黔蒜201903和黔蒜2020-3可在凯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氮钾配施对大蒜产量和品质的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对前期蒜苗、蒜薹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同一氮肥条件下,施钾量的增加对后期蒜头产量的增产极为显著。两试验点蒜薹增产幅度分别为9.2%~17.4%和8.8%~19.1%,蒜头增产幅度分别为5.9%~8.8%和3.2%~14.6%。在不同氮钾配比试验中,以施氮375kg/hm2,配合施用氧化钾150kg/hm2,对大蒜增产效应最明显。大蒜施磷不足会影响蒜薹的产量,五氧化二磷用量应在90kg/hm2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大蒜高产和稳产。  相似文献   

3.
本规范适用玉米套大蒜的无公害生产。玉米目标产 量500kg/667m2,以生产蒜头为主的,目标产量1000 kg/667m2;以生产蒜薹为主的,目标产量600kg/667m2。 1品种和蒜种选择 1.1品种选择 大蒜生产应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磷钾肥在高寒地区大蒜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彩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215-5215,5277
通过设置6个施肥水平处理,对蒜薹、蒜头产量进行显著差异性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高寒地区在稳施氮肥900 kg/hm^2基础下,配施不同比例的磷钾肥,对大蒜蒜薹、蒜头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过磷酸钙施用量控制在300~450 kg/hm^2,氯化钾施用量控制在300~450 kg/hm^2,蒜薹产量增幅在80.2%~99.7%,蒜头产量增幅在28.5%~40.3%,产投比在10.7%~13.3%。研究表明,氮磷钾配合按照合适比例施用,才能使大蒜有最佳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10个大蒜品种在天水市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天水市海拔1 400 m的河谷川道区对引进的10个大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乡蒜植株生长健壮,综合性状良好,蒜薹产量为2 715.4 kg/hm2,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18.86%;蒜头折合产量最高,为22 561.5 kg/hm2,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37.51%,可在当地推广种植。新育1号、航蒜4号综合农艺性状突出,属薹蒜兼用型品种,蒜薹、蒜头产量均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可在当地搭配种植。鲁蒜王2号、金蒜2号、汉中蒜、陕西白蒜蒜薹或蒜头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不适宜在当地种植。  相似文献   

6.
刘学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95-14297
[目的]为今后大蒜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乐都紫皮大蒜为试验材料,采用3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柴达木地区研究紫皮大蒜施氮、磷、钾量与蒜薹产量、蒜头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氮、磷、钾肥对蒜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对蒜头产量影响的顺序为磷肥(钾肥(氮肥。在试验设计的水平范围内,随着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蒜薹产量逐渐增加,当各因素水平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施肥量,蒜薹产量反而下降。在低氮时,磷肥对蒜薹产量的增产作用大;在中高氮时,磷肥对蒜薹产量的增产作用前期大、后期小。在柴达木地区大蒜蒜头高产的氮、磷、钾肥用量的最优组合为氮(纯N)160.0kg/hm2、磷(P2O5)155.7kg/hm2、钾(K2O)179.6kg/hm2。[结论]优化了柴达木地区大蒜氮、磷、钾施肥量的组合。  相似文献   

7.
该种植模式以地膜大蒜为主体,套种秋黄瓜,收获大蒜后再种菜豆.2001年全县种植0.5万hm2,平均每亩收获蒜薹566.4kg,大蒜头648.5kg,其中大蒜头出口商品率高达78%,蒜头、蒜薹平均收入2582元;秋黄瓜2856kg,平均收入1713元;菜豆1700kg,平均收入1360元.三季菜共收入5655元.一年三种四收,较单作或双季种植增值35%~45%,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氮磷采用2因素5水平最优回归设计,钾硫采用单因素分别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硫配合施用对大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大蒜最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其适宜的氮(N)用量为24.7kg/667m2,磷(P2O5)适宜用量为12.7kg/667m2,钾(K2O)适宜用量12.9kg/667m2,氮磷钾适宜比例为2∶1∶1,硫肥(SO3)适宜用量为20kg/667m2。试验同时表明,施钾有利于大蒜壮苗、蒜茎增粗和蒜头膨大,施硫蒜头大、产量高、皮色白,能显著提高大蒜的商品性。  相似文献   

9.
块根块茎维他灵在大蒜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块根块茎维他灵在大蒜上的应用,可以增加蒜薹和蒜头的产量,且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以750mL/hm2块根块茎维他灵对水375kg搅匀叶面喷雾3次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蒜薹和蒜头的产量分别为8172.0和20832.0kg/hm2,可增收51470.4元/hm2,产投比可达33.82。  相似文献   

10.
大蒜、花生是宁陵县的优势经济作物。近几年,宁陵县采用地膜大蒜—花生套种栽培模式,每667m2产蒜头1500~1800kg,蒜薹300~400kg,花生300~400kg,产值6000~8000元左右。该栽培模式不仅为大蒜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而且使花生的播种期比麦后直播提前30-40d。一、地膜大蒜栽培要点(一)品种选择选择长势强、蒜头大、产量高、品质佳、耐贮运、市场畅销的中牟大白蒜。(二)整地施肥选择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  相似文献   

11.
查岭  杨青  张玉伦 《农技服务》2009,26(4):45-46
探讨了不同沼肥施用量对大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底肥施沼渣4.5万kg/hm2的处理大蒜的蒜薹、蒜头产量均最高,且出薹期和蒜头成熟期延迟,可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宁陵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采用大蒜一三鹰椒一年两作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平均667m~2产蒜头1500kg,蒜薹300kg,三鹰椒300kg, 667m~2效益6000元左右,是传统种植方式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轮作667m~2效益的5~7倍。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增效大蒜专用肥不同用量对大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提高大蒜产量,实现经济施肥,对增效大蒜专用肥进行了不同施用量的研究。试验采用对比法,其数据用方差及相关与回归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增效大蒜专用肥施用量在0100 kg/667 m2范围内,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当施肥量超过100 kg/667 m2时,产量增加缓慢,造成增产减收。增效大蒜专用肥施用量在120~128 kg/667 m2范围内是较适宜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天达2116植物生长营养液等在大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天达2116植物生长营养液、坤奇尔生物菌肥对大蒜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改善了大蒜的品质,提高了大蒜对叶枯病的抗性。喷施天达2116植物生长营养液1.5L/hm2,蒜头产量达13.85t/hm2,较对照增产17.97%,蒜薹产量达10.93t/hm2,较对照增产23.50%;喷施坤奇尔生物菌肥6L/hm2,蒜头产量达13.67t/hm2,较对照增产16.44%,蒜薹产量达10.65t/hm2,较对照增加20.34%,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蒙脱石和麦饭石两种不同类型的土壤调理剂对大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蒙脱石和麦饭石均可增加大蒜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面积,降低大蒜叶枯病的发生,提高蒜头和蒜薹产量;蒙脱石比对照增产蒜头11.0%,增产蒜薹19.0%;而麦饭石比对照增产蒜头8.5%,增产蒜薹4.9%。两种调理剂相比较,蒙脱石效果好于麦饭石。  相似文献   

16.
一、选用优良品种   我省种植的大蒜主要有宋城大蒜,超化大蒜和改良蒜.它们基本上都能667m^2产蒜薹150kg以上,蒜头2000kg左右.在大蒜收获时选择具有本品种形态特征和优良种性的留种,经过头选和瓣选剔除发黄、发软、虫蛀、有伤、茎盘变僵、霉烂及过小的蒜瓣.挑选8g左右的蒜瓣作种,将来形成的蒜头产量比5g左右的要增产30%以上,这是因为在同一栽培条件下“子母比”是一个常量.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马家庙村自2004年开始推广地膜大蒜与鲜食玉米连作模式,面积逐年扩大。到2005年种植面积达18公顷。平均每667米2上茬产蒜薹330千克,干蒜头1250千克,收入2930元。下茬产鲜玉米1500千克,收入950元。全年667米2收入达3880元。其栽培技术如下:一、地膜大蒜栽培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两个控释BB配方肥对大蒜蒜头产量、蒜薹产量和蒜头等级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习惯施肥比较,在等养分用量情况下,两个控释BB配方肥都对大蒜蒜头和蒜薹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在习惯施肥养分用量80%的情况下,高氮控释配方肥具有明显增加产量和提高蒜头一级品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红皮大蒜在贵阳生态区及相似区域的最佳氮磷钾肥施用量及配比,为红皮大蒜高产栽培提供施肥参考。【方法】以提纯复壮的红皮大蒜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试验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方施肥对红皮大蒜蒜头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3种营养元素对红皮大蒜蒜头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氮钾磷,红皮大蒜蒜头产量达630.00kg/667m~2的最佳施肥方案为纯N16.17kg/667m~2、P_2O_5 5.17kg/667m~2、K_2O 17.77kg/667m~2。【结论】氮磷钾肥合理配施有利于蒜苗的生长,延缓叶片衰老,促进抽薹和鳞茎膨大,贵阳生态区及相似区域可参照最佳施肥方案的肥料比例即N∶P_2O_5∶K_2O=3∶1∶3.5进行红皮大蒜田间肥料统筹。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四川大蒜产业绿色高效发展,以彭州正月早大蒜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2种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施肥方式与传统施肥方式对蒜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处理1条件下,大蒜的地上假茎高最大,比对照提高19.42%,抽薹率和产量最低,分别为74.87%和377.04kg/667m2;有机肥替代处理2条件下,大蒜的蒜薹总长、薹茎长、薹茎基部粗、单薹重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5.45%、7.69%、8.42%、25.28%,抽薹率和产量最高,分别为88.25%和507.79kg/667m2。相关性分析表明,蒜薹产量和单薹重与土苏调理剂、枯芽春呈极显著正相关,蒜薹产量与快克菌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在土壤中补充土苏调理剂和枯芽春对蒜薹有增产效果,补充快克菌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蒜薹减产。有机肥替代处理2可作为推荐施肥方式在彭州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