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总结农业水权制度建立的迫切性基础上,浅析了农业水权制度的特殊性,讨论了农业水权制度建立的"硬件"、"软件"条件,对农业水权制度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农业水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互联网+农业"在厦门是有优势的。利用"互联网+"对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产品(000061,股吧)市场流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产品价格、农业经济统计、农业投入监管、农村"三资"监管等建立精确的数据库,建立"互联网+农业"应用信息系统,创建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新动能。推行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方式,推行现代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村级"农技服务组"、"农民田间学校",配合"农业科技示范户",建立畅通高效的农民需求沟通服务渠道,提高农民技术员的服务水平,真正做到让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切实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践证明,此项举措效果显著,使农业服务在最基层有了落脚点,与农民的沟通、服务、示范、推广有了抓手,提高了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增强了农业服务的时效性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共同市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深化发展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差异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分析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建立"共同市场"是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最佳选择.阐述和提出应借鉴内地与港澳谈判CEPA的做法,利用海峡两岸农业实验区及台湾农民创业园先建立农业经济合作体,划定一些区域结合农业经济合作体推行次区域经济合作,从而最终建立"两岸共同市场",促进两岸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5.
招远市为加快农业"新六产"发展步伐,围绕"培育农业新主体、塑造农业新业态、做优农业新载体、完善利益联结新机制"深入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探索建立"新六产"发展的"大户庄园"模式,为乡村振兴培植新动能。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农村经济,建立现代化农业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撑。在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农村金融创新已经成  相似文献   

7.
“一体化”农业科技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科技评价目的是增强政府农业科技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效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带动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该文以农业科研项目为研究对象,针对项目特点,尝试建立立项、执行、验收跟踪3个不同阶段的"一体化"科技评价体系,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一体化"农业科技评价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我国农业科技评价制度的建立,以及符合农业科研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探索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文章针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限制"瓶颈",提出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应在自主创新上强"源",构建科技创新团队;完善农技推广网络,提升农技推广人员科技文化素质,在成果转移上扩"库";突出视觉冲击,在农民应用成果上畅"流",使科技成果通过农技推广网络从科研院校的"高势能"转移到农民的"低势能"。通过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动推广能力,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体系、农业电视节目制作体系、农业技术物化体系,加速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物化转化。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利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94-10695,10709
根据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目标(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科学配置城乡劳动力;提高政府服务能力,促进政务公开;促进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村信息基础硬件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农业信息服务能力的培育、农业信息化传播网络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河南省应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共享"为工作原则,贯穿"因地制宜,多管齐下,逐步提高"的工作思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需求为中心,把农民亟需的市场信息和技术作为建设的重点,增强农业信息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有构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突出特色并配置好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因地制宜地找准应用突破点、建立多元融资体系、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呼叫系统和推进物联网技术。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湖南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人多地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益低下等问题,提出了湖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加强山河湖库治理、发展"大农业"、建立市场体系、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耕地、建立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TAM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农业网站的使用模型,提出农业网站建设要遵循"功能易用"和"信息有用"的原则,从"网站功能设计、信息内容、数据监测"3个方面对农业网站进行评价,并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以规范农业网站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三农资讯     
正吉林省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今后一个时期,吉林省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创新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加快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多样化农业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建立农副产品、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海南省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海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选取2000—2017年海南省化肥施用密度、农药施用密度、地膜施用密度及畜禽粪尿排泄密度作为面源污染指标,人均农业产值为农业经济发展指标,采用回归分析法,对人均农业产值与农业面源污染各指标进行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的农业面源污染源指标与人均农业产值存在显著的"N"型、倒"U"型及"U"型曲线关系。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探索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强化源头治理;建立农业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监督力度;推广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加大品牌创建;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金融支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阐述了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构建和取得的成效,并对未来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如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三农"中的作用、建立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水平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三农"的模式、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孵化基地"、农业科技推广的"辐射源基地"、农业科技人才的"输出基地"、农业科技信息的"服务基地"。为加大高等农业院校服务辽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力度,对其实施的路径与模式进行选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筑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学校+企业+农户"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实施"一心双翼"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实施以项目为纽带的科技特派行动和创建"一院三区"的新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等,同时提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部分农业高校对服务"三农"认识不到位、投入严重不足、短期内成效不显著、服务"三农"科技体系不健全、缺乏配套的激励制度等服务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将服务新农村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建立服务新农村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构建立体研究方阵、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发展"两型农业"根源,通过与传统农业比较研究,系统分析了"两型农业"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发展模式。认为"两型农业"就是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为根本目的,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为主要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内容,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为支撑动力,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的循环经济农业形态,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综合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13,(16):9-9
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从此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建立在悠久的农耕文化之上。沧海桑田,"新农村"、"新农业"的兴起,改变农业命运将依靠人的力量,这造就了"新农人"这样一批有知识、有见地、有梦想的农业从业者。  相似文献   

19.
"星创天地"是农业农村领域综合性服务平台,目前有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订单农业和品牌农业为基础、以农业科技园区为主体、以校企合作为特征、以高校院所为依托、发挥特色产业优势等6种典型模式。针对当前"星创天地"商业模式不明、创业扶持资金及相关资源短缺、创新创业人才不足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协同推进的管理协调机制、建立"星创天地"盈利模式、完善政府监测及考核机制、完善支撑保障措施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推广的关键是推广体制改革和建立,在提出建立"以农业推广中心为主体,多元化农业推广体制"的同时,对其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以求探讨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新的农业推广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