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瑞安市27个乡镇34个主要农作物产地耕作层土壤中的全硒、水溶态硒、交换态硒和有机态硒含量分析数据,以及土壤基本性质的分析结果,对瑞安市农产地土壤硒含量、形态与分布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瑞安市主要农产地土壤全硒含量在0.22~1.21 mg/kg,平均含量0.48 mg/kg;水溶态硒含量在0.5~3.5μg/kg,占全硒含量的0.3%;交换态硒变化在2~8μg/kg,占全硒含量的0.8%;有机态硒分布范围为41~205μg/kg,占土壤全硒含量的23.8%。土壤硒含量、形态和分布与土壤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粘粒和有机质含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采集海口市23个乡镇和4个农场的751个农用地土壤耕作层(0~25 cm)样品,研究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含量、pH、全氮、全磷、全钾和全硒含量,并对土壤中全硒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口市农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处于中上水平,全省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7.79 g/kg,各地区之间含量差异较大,最大值为最小值的29.22倍;土壤pH平均为5.40,为酸性土壤;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为1.72 g/kg,大部分地区氮含量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壤全磷含量的平均值为0.94 g/kg,磷含量地区间差异较大;土壤全钾平均含量为2.06 g/kg,全市土壤钾含量偏低,88%以上土壤处于中下水平;所调查土壤硒含量从痕量到2.23 mg/kg,平均值为0.35 mg/kg,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值0.211 mg/kg,45.54%的土壤硒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0.175 mg/kg),其中29.29%属于高硒含量,但各个乡镇硒含量差异较大。从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硒含量与pH、全磷和全钾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和全氮呈负相关,表明土壤中硒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富硒土壤的硒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明确土壤硒与主要土壤性状指标的关系,选择江西丰城地区不同硒水平的水田和旱作农田,于2014年9月选取了14个村落于作物收获后布设土壤剖面采样点。在0~100 cm的土壤剖面进行分层(20 cm)取样,测定土壤全硒含量及主要理化性状。结果表明,丰城地区农田土壤(0~20 cm)全硒平均含量(算术平均值)为0.49 mg·kg~(-1),41.2%的农田土壤高于0.4 mg·kg~(-1),99%高于0.125 mg·kg~(-1)。1 m剖面中土壤硒含量在0~20 cm最高,硒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在60 cm以下基本保持不变。富硒条件下,水田土壤硒含量在0~40 cm土层上显著高于旱地土壤;非富硒条件下,二者的全硒含量在1 m土体上无显著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全硒含量有决定性影响,而黏粒仅对水田土壤硒有显著影响。p H对土壤全硒含量呈现抑制作用,而土壤总铁、总铝和阳离子交换量对土壤全硒呈现富集效应。研究表明,在富硒地区,水田比旱地更有利于土壤硒的积累,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对增加土壤硒含量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研究恩施茶区土壤及茶叶中硒含量,为湖北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了湖北恩施地区93个茶园的土壤和茶叶样品,检测了土壤pH值、土壤和茶叶中的硒含量。【结果】恩施地区的土壤全硒含量总体水平较高,变幅为0.13~43.50mg/kg,平均含量为1.52mg/kg,高于全国土壤元素平均值(0.1 mg/kg),属富硒土壤;茶叶样品的硒含量变幅为0.040~1.03mg/kg,平均硒含量为0.16mg/kg,高于全国平均值(0.08~0.12mg/kg)。土壤中pH值范围在4.5~5.5时,土壤全硒含量与茶叶硒含量呈显著相关(r≥0.90)。【结论】恩施茶园大多为富硒茶园,茶园土壤pH值保持在4.0~5.5区间有利于茶树对土壤中硒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取样测定连城县文亨镇土壤及红衣花生籽仁硒含量,结果表明:连城县文亨镇各村花生种植基地花生表层土壤硒含量0.172~0.800mg·kg~(-1),平均值为0.368mg·kg~(-1),以福坑村的花生种植基地土壤平均硒含量最高,属富硒土壤;各村种植的红衣花生籽仁全硒含量为8.0~36μg·kg~(-1),平均值22μg·kg~(-1),以福坑村的花生籽仁硒含量最高;土壤硒含量与花生籽仁硒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湖北省利川市耕地全硒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测定了668份耕地土样的全硒含量。结果表明,耕地全硒测定值呈现近似对数正态分布。全硒含量为0.011~6.121 mg/kg,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分别为0.465、0.349 mg/kg。利川市国土面积中,全硒充足(大于0.175 mg/kg)率达92.0%。表明利川是中国富硒地区,是恩施"硒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土壤成土母质、土类、土地利用方式或海拔,土壤全硒含量差异显著。在大多数研究因子中,全硒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与pH相关性不显著。各因子(利用方式除外)土壤全硒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同步。由于母质、土类、利用方式、海拔等因素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利川市耕地土壤全硒含量分布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陕西省石泉县土壤硒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和农副产品样品,检测硒含量,运用ArcGIS10.5软件绘制石泉县土壤硒含量分布图,分析土壤硒含量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石泉县土壤硒含量在0.009~6.63 mg/kg之间,均值0.53 mg/kg,变异系数1.64,变化幅度大,高于全国和陕西省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低于湖北恩施和陕西紫阳土壤硒含量均值,足硒和富硒土壤样本占51.32%。(2)石泉县土壤硒含量分布主要以足硒和富硒为主,面积占88.07%,硒缺乏和潜在硒不足土壤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东部边缘,占11.91%,硒中毒土壤面积很小0.32 km2,占0.02%,成斑块状分布于后柳镇北部。(3)石泉县每人每日硒的摄入量为62μg,高于我国卫生行业标准中成年人每日对硒的平均需要量(50μg)和推荐摄入量(60μg),低于最高摄入量(400μg),摄入硒来源主要为饮用水和粮食,分别占48.39%、32.26%,水果、肉蛋摄入量较少。土壤中丰富的硒来源为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硒摄入量。  相似文献   

8.
对巫山县海拔高800~1 100、1 101~1 300和1 301~1 700 m的植烟土壤肥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样p H值范围为4.67~7.97,从低到高3个海拔梯度的土壤p H平均值分别为6.34、6.65、6.57,海拔高度对p H值平均值影响较小;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59.11~238.66、3.35~51.09和12.72~391.84 mg/kg,土壤有机质含量为8.44~38.93 g/kg,中低海拔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增加;高海拔地区有机质含量变化较小;土壤中氯离子含量在5.66~19.81 mg/kg,海拔高度对土壤氯离子含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汉阴县土壤硒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10):1512-1515
为了探讨汉阴县土壤硒含量水平及分布特征,采集了550个表层土壤样品,用原子荧光检测了硒含量,在地统计学软件GS+中构建了变异函数,用GIS软件绘制了汉阴县土壤全硒含量分布图,同时分析了该区土壤硒含量水平、分布特征以及与地层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硒含量最低0.004 9 mg/kg,最高9.770 0 mg/kg,平均值0.49 mg/kg,变异系数2.03,土壤硒含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变程R=2 328 m,块金值为0.08,空间异质性指数为0.4,说明研究区土壤硒含量的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强;土壤中硒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分布不均匀,南北高,中间较低,呈现出2条连续分布的富硒区,占汉阴县总面积的71.7%,富硒区分布与寒武—奥陶—志留系(除梅子垭组)的黑色含碳岩系分布一致,是富硒区土壤硒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通过检测分析青海省东部富硒土壤中硒的含量、赋存形态和价态,旨在为正确评价青海省东部土壤的富硒状况,有效利用富硒土壤资源及富硒农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青海省东部富硒土壤全硒含量变幅为0.342~0.770 mg/kg,平均值为0.487 mg/kg,是我国土壤平均硒含量的1.68倍,远大于全国土壤硒含量的平均值,属于足硒到中等高硒水平。供试土壤中可溶态硒、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硒和残渣态硒分别占全硒含量的10.91%~21.35%、11.56%~23.52%、11.69%~23.98%,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含量最少,占全硒含量的3.52%~11.82%;而有机结合态硒占土壤全硒含量的比例高达27.49%~50.65%,平均值为36.55%,土壤中硒的赋存形态主要以有机结合态为主。对土壤硒价态的研究表明,可溶态硒和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硒中均存在Se~(4+)、Se~(6+),不存在Se~(2-),且以Se~(6+)为主要赋存形态。青海省东部富硒土壤分布集中,含量适宜,供硒潜力巨大,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