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据《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第7期《复合保鲜剂涂膜对石榴果实采后生理、贮藏品质及贮期病害的影响》(作者张润光等)报道,石榴采后易出现果皮褐变、籽粒劣变、软化腐烂等问题,导致贮期短,贮后质量差,商品价值降低。优选石榴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方,研究保鲜剂对石榴采后生  相似文献   

2.
以海南“大鸡心”黄皮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涂膜(1.5 %壳聚糖)、包装(0.02 mm PE保鲜袋)以及涂膜与包装复合处理(1.5 %壳聚糖 0.02 mm PE保鲜袋)对采后黄皮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5 %壳聚糖涂膜、PE保鲜袋包装、涂膜与包装复合处理能够减慢果实失重率和果皮褐变指数的上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Vc)的降解,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推迟果实的成熟衰老过程。综合来看,1.5 %壳聚糖处理对黄皮品质的保鲜效果最好,PE保鲜袋包装处理次之,1.5 %壳聚糖 PE保鲜袋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3.
保鲜技术一直是温州蜜柑产业研究热点。本研究针对临海蜜橘的生产情况,以宫川温州蜜柑为材料,通过系统调查研究,结合采前与采后两个环节,采前两个月分别喷施咪鲜胺、苯醚甲环唑、肉桂酸钾,采后用咪鲜胺稀释液浸果处理方法初步探索了温州蜜柑完熟保鲜技术。结果表明通过采前喷施杀菌剂结合采后保鲜剂处理,在两个月的贮藏期内,果实品质变化不大。不同处理均可以有效延长宫川温州蜜柑保鲜时间,同时可以有效延长货架期和减少运输过程中损坏,其中采前喷施咪鲜胺协同采后咪鲜胺浸果处理效果最稳定,两个月腐烂率为2.53%,货架期最稳定和运输损害最少。采前喷施肉桂酸钾结合采后咪鲜胺浸泡处理为4.36%低于另外两组协同处理。单独采后咪鲜胺处理,两个月咪鲜胺处理腐烂率为4.86%。研究表明采前喷施咪鲜胺保鲜效果最优,采前喷施苯醚甲环唑效果次之,采前喷施肉桂酸钾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4.
据《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2年第6期《1-MCP对"珍珠"番石榴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作者洪克前等)报道,为探讨改善番石榴贮藏性能的方法,以"珍珠"番石榴果实为试材,用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冷藏(15℃)处理,研究其贮藏生理和品质的变化。结  相似文献   

5.
据《园艺学报》2013年第3期《杧果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对其抗病性和采后品质的影响》(作者弓德强等)报道,以"台农1号"杧果为试材,研究了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杧果抗病性和采后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MeJA 50μmol·L-1采前处理显著降低了采收时的病果率和贮藏期的病情指数,抑制了接种炭疽病菌果实的病斑直径;有利于杧果贮藏品质的保持,提高了果肉中维生素C含量,延缓了可溶性糖含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CPPU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及采后品质的影响,以猕猴桃黄肉品种‘金艳’为试验材料,于盛花后30 d采用10 mg/L CPPU进行幼果浸果处理,自然生长果实为对照,测定生长发育期、常温处理(20℃)与低温贮藏(1℃)的果实品质指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10 mg/L CPPU处理在采收时明显提高了果实内外品质指标,促进了果实提早成熟。其中单果重与纵横侧径分别提高了11.35%、7.20%、6.21%与7.08%;蔗糖含量提高了12.93%;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与果糖含量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2)在20℃常温处理下,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达到可食状态时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蔗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0.74%、3.34%、4.42%;同时促进了呼吸高峰的提前,缩短了货架期。(3)在1℃低温贮藏末期,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葡萄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3.11%、7.23%、11.11%,且果实硬度下降加快,缩短了采后贮藏保鲜期。综上所述,10 mg/L CPPU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单果重,提升果实内在品质,同时加快了果实成熟进程,缩短了果实成熟期及采后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7.
探索自修复多层液膜处理采前涂膜处理对采后桂热82号芒果果实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为芒果采后的贮藏保鲜提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以桂热82号为材料,于采前30 d对芒果果实进行以下处理,1% 壳聚糖浸涂(CTS)、自修复多层液膜浸涂(SMCM),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探讨这两种保鲜方式对芒果采后果实品质及保鲜的效应。结果说明,SMCM处理对芒果的果实品质和采后保鲜效应更好。SMCM处理可以抑制芒果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上升,延缓芒果硬度、可滴定酸(TA)、可溶性糖(SSC)及VC含量的下降,更好的维持了芒果的果实品质,除此以外,其还抑制丙二醛(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的上升,降低了膜脂系统的伤害,提高了芒果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了芒果的抗氧化能力,对芒果的采后保鲜效应具有积极作用。因此,SMCM采前处理能较好的保持采后芒果果实的品质,减少膜脂系统损害、提高果实抗氧化能力,提高了芒果的采后保鲜效应,可用于芒果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了开发南丰蜜桔的保鲜新技术,以‘97-1’南丰蜜桔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桂枝提取液与羧甲基纤维素(CMC)、蔗糖酯、柠檬酸及丙酸钙制成可食性复合涂膜对南丰蜜桔在冷藏(5± 1℃)条件下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桂枝复合涂膜处理能显著降低南丰蜜桔果实采后腐烂和水分损失,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和总糖含量的下降,在贮藏第90天时复合涂膜和对照的腐烂率分别为5%和10.44%,失重率分别为4.69%和6.24%,复合涂膜和对照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和总糖分别为16.90%和15.63%、1.15%和0.96%、27.83mg/100g和26.55mg/100g及14.09%和11.97%;桂枝复合涂膜处理还能保持较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抑制丙二醛(MDA)的生成从而延缓果实衰老。与CMC涂膜处理相比,桂枝复合涂膜可以显著降低南丰蜜桔果实的腐烂率,对果实品质无显著性影响,在贮藏后期能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说明了桂枝提取液复合涂膜用于南丰蜜桔的保鲜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摘 要:为了探究哈茨木霉发酵液用于柑橘采后病害绿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采摘兴津温州蜜柑和锦橙果实,一部分用绿霉孢子悬浮液接种进行绿霉病防效试验,另一部分不接种用于果实防腐保鲜试验,两部分试验均用哈茨木霉T.harzianum FL106(TH FL106)发酵液和500mg/L咪鲜胺液浸泡进行处理,清水浸泡进行对照。果实绿霉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哈茨木霉发酵液处理对温州蜜柑和锦橙绿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1.26%和58.73%,分别是咪鲜胺处理的72.33%和61.36%;果实防腐保鲜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哈茨木霉发酵液能显著降低温州蜜柑果实的腐烂,提高好果率,防腐保鲜效果为咪鲜胺处理的78.40%,发酵液处理对贮藏保鲜果实的品质无不良影响,且能延缓Vc的降解。此结果表明,有望从哈茨木霉发酵液中分离出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杀菌药剂。  相似文献   

10.
据《PLANT CELL REPORTS》(2012年10月)中的一篇研究报道,湘潭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卡拉卡拉脐橙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4℃和20℃)对采后果实类胡萝卜素积累以及7个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Psy,  相似文献   

11.
正据《北方园艺》2016年第17期《桂枝和丁香提取液对南丰蜜桔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高阳等)报道,为研究桂枝和丁香提取液处理对冷藏[(5±1)℃]条件下的南丰蜜桔果实品质的影响,以"97-1"南丰蜜桔为试材,对处理过后的果实的贮藏效果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含量等果实品质以及果实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桂枝和丁香提取液处理均能显著减少柑桔果实采后失重和腐烂,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  相似文献   

12.
正据《果树学报》2016年第1期《采前避雨栽培影响桃果实采后贮藏品质》(作者吴大军等)报道,桃果实的贮藏研究主要包括品质维持技术研发及调控机制分析,有关采前生产措施对于采后贮藏品质的报道相对较少。研究选取水蜜桃品种"湖景蜜露"Prunus persica L.Batsch Hujingmilu为材料,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开展避雨栽培桃果实在采  相似文献   

13.
据《Hortscicence》2013年2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农业部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采后快速连续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苹果果实品质和贮存期病理的影响。试材为"McIntosh"和"Spartan"苹果,分两次采收,采后1天或1~2天用1-MCP(1μL/L)处理两个苹果品种,再用1-MCP2μL/L处理"McIntosh"苹果,空白处理作对照。处理后果实分别冷藏(0.5℃)3~6个月以及气调贮藏(CA)6~9个月。  相似文献   

14.
据《园艺学报》2012年第11期《草酸处理减轻杧果采后果实冷害的机理研究》(作者薛锡佳等)报道,以杧果"Zill"果实为试材,采后经5mmol·L-1草酸溶液浸泡10分钟后,在低温(10±0.5)℃下贮藏27天,再移至常温25℃贮藏4天,冷害系数和质膜相对透性显著低于对照;草酸处理降低了果实在贮藏后期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  相似文献   

15.
据《西南农业学报》2012年第2期《采前喷钙结合低温处理对金柑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李明娟)报道,以阳朔金柑为试材,采前喷0.2%CaCl23次,果实成熟时置于4℃和25℃贮藏,探讨采前喷钙结合低温处理对金柑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金柑果实贮藏60天后,采前喷钙结合4℃低温贮藏比采前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南方果树》2013年第6期《采前和采后外源水杨酸处理对金柑果实生理的影响》(作者邓光宙等)报道,为研究水杨酸在金柑贮藏保鲜中的作用。以阳朔金柑为试材,在采前和采后两个时期采用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对西番莲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最佳保鲜浓度,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1-MCP(1.0 mg/L、1.5 mg/L、2.0 mg/L、2.5 mg/L和3.0 mg/L)熏蒸采后西番莲24 h后于室温下贮藏,测定贮藏12 d期间果实硬度、VC、TSS、TA、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个浓度梯度中,以1.0 mg/L熏蒸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期间维持果实较高的硬度、VC和TSS含量,延缓了TA、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保持了较好的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8.
再生丝素蛋白涂膜用于鲜切苹果贮藏保鲜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切苹果为材料,分别用护色保鲜液(a组)、1.5%再生丝素蛋白液(b组)、护色保鲜液+1.5%再生丝素蛋白液(c组)和1.5%壳聚糖溶液(d组)进行保鲜处理,研究再生丝素蛋白作为鲜切苹果贮藏涂膜保鲜剂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低温(4℃)贮藏期内,与对照组(不做保鲜处理)相比,4组处理方法的保鲜效果依次为c组、b组、a组、d组。经护色保鲜液+1.5%再生丝素蛋白液涂膜混合处理能有效保持鲜切苹果的良好品质,其失重率降低,褐变度减少,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菌落总数显著下降(P0.05),使感官评分、脆度、维生素C含量均能维持较好水平。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认为,丝素蛋白在鲜切苹果表面形成的保护膜可减缓鲜切苹果的呼吸作用和果肉组织的衰老速度,抑制微生物的增长,从而有效地保持了鲜切苹果在贮藏期间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对乙烯作用极为敏感。1-MCP是一种有效的乙烯作用抑制剂,它能抑制乙烯所诱导的与果实后熟相关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进而延缓采后呼吸跃变型果实的衰老进程,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综述了1-MCP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桃果实采后生理影响的研究现状,并对1-MCP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1-MCP在桃果实贮藏保鲜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据《园艺学报》2008年第3期报道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杧果生长期SA处理对果实采后品质和病害的影响,为杧果贮藏保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