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氨化、微贮秸秆饲喂鲁西黄牛不同增重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小麦秸、玉米秸经氨化、微贮处理后进行饲喂鲁西黄牛增重肥育试验。30头供试牛随机分成6组,分别与饲喂未处理秸秆牛进行对比,其结果为:氨化小麦秸组、氨化玉米秸组每头日均增重分别为0.931kg、1.012kg;饲喂微贮小麦秸组、微贮玉米秸组每头日均增重分别为0.985kg1、.064kg;小麦秸对照组、玉米秸对照组每头日均增重分别为0.684kg0、.708kg。小麦秸和玉米秸经氨化或微贮处理后增重效果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氨化处理组与微贮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将所耗精料、粗料及增重按当时市价进行分析,60d试验期结束,期内每头每日获利:小麦秸氨化组、微贮组、对照组分别为:2.103元、2.665元、0.806元;玉米秸氨化组、微贮组、对照组分别为:2.279元、2.960元、0.819元。玉米秸秆微贮后饲喂鲁西黄牛经济效果优于小麦秸秆的氨化、微贮,更优于未处理秸秆,且操作简单,值得在农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随机将2 ̄3岁未去势秦杂公牛26头分为两组,在精料相同情况下,在39天内分别饲喂以风干玉米秸(对照组)和微贮玉米秸,观察微贮玉米秸对秦杂牛的育肥效果。试验结果:微贮组与风干组头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144g和902g差异极显著(p〈0.01);微贮组牛每增重1kg比风干组少耗精料1.14kg,降低成本1.08元;饲喂微贮玉米秸较饲喂风干玉米秸平均每头牛可增加收入109.51元。结果表明:利用微贮玉米秸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秸秆不同处理饲喂肉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冬小麦秸秆经微贮、氨化处理后进行饲喂肉牛增重育肥试验,对照牛喂自然干麦秸。48 头供试牛(每组16 头),试验结果为:喂微贮麦秸组头均日增重0.89kg,喂氨化麦秸组头均日增重0.84kg,对照组头均日增重0.57kg。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 0.01),两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 0.05)。将各组耗料(包括精料、粗料)、增重按市价进行效益分析,60 天试验期结束,微贮组平均每头获得114.00 元,氨化组平均每头获利63.13 元,对照组平均每头亏损14.36 元。冬小麦秸杆处理后饲喂肉牛效果明显。微贮法优于氨化法,成本低,易操作,饲喂效果好,在农区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预混料对饲喂宜宾五粮型白酒糟(简称酒糟)日粮肉牛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选用40头体重(364.6±35.9)kg西杂牛(西门塔尔×本地黄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在酒糟型饲粮中添加4种不同预混料,试验期27 d。试验结果显示:饲喂五粮型白酒糟肉牛日粮中添加1号、2号和3号预混料能提高肉牛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其中添加2号预混料肉牛平均日增重最佳,为(1.6±0.4)kg,较1号、3号、4号预混料分别提高14.3%、14.3%、45.4%。2号预混料肉牛每头每日增重效益也最佳,为(21.4±9.4)元,较1号、3号、4号预混料分别提高37.2%、41.7%、110%。因此,饲喂酒糟型日粮肉牛需要配制相应的预混料配方才能有效提高肉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的精料饲喂量对德宏高峰牛育肥效益的影响,为养殖户进行德宏高峰牛育肥合理使用精料饲喂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试验分为4个组,每组10头,按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分别以每头每天1.5 kg,2 kg,2.5 kg,3 kg精料进行饲喂,通过90 d育肥,分析得出效益最好的精料饲喂量组。[结果]结果表明,试验1组平均日增重0.64 kg,每天每头牛可获利7.40元;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0.712 kg,每天每头牛可获利8.02元;试验3组平均日增重0.748 kg,每天每头牛可获利7.57元;试验4组平均日增重0.779 kg,每天每头牛可获利6.96元。[结论]德宏高峰牛育肥按每头每天饲喂精料2 kg经济效益最好,即按体重1%左右给予精料育肥德宏高峰牛效益最可观。  相似文献   

6.
许腾 《畜牧与兽医》2005,37(9):31-32
将小麦秸、玉米秸经氨化、微贮处理后饲喂小尾寒羊进行增重肥育试验。30只供试羊随机分成6组,分别与饲喂未处理秸秆羊进行对比,其结果为:氨化小麦秸组、氨化玉米秸组每只日均增重分别为0.169 kg、0.196 kg;饲喂微贮小麦秸组、微贮玉米秸组每只日均增重分别为0.173kg、0.200 kg;小麦秸对照组、玉米秸对照组每只日均增重分别为0.148 kg、0.150 kg。小麦秸和玉米秸经氨化或微贮处理后增重效果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氨化处理组与微贮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将所耗精料、粗料及增重按当时市价进行分析,60 d试验期内每只每日获利:小麦秸氨化组、微贮组、对照组分别为0.32、0.37和0.25元;玉米秸氨化组、微贮组、对照组分别为0.46、0.50和0.24元。玉米秸秆微贮后饲喂小尾寒羊经济效果优于氨化、微贮的小麦秸秆,更优于未处理秸秆,且操作简单,值得在农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玉米秸秆微贮对育肥牛的饲喂效果,对76头西门塔尔牛饲喂180天,结果表明,试验组肉牛从试验前平均体重382.59kg/头,到试验后的平均体重579.63kg/头,日均增重达1.095kg/头。试验组比对照组肉牛平均每头牛日增重增加0.226kg,平均每头牛日增重提高26%。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微贮对育肥牛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120头3-7公黄牛先后用微贮稻草、干稻草和微贮稻草分三个阶段进行饲喂试验。第一阶段37头牛,第二、三阶段均为120头牛,每头牛每天补给粗料1.0kg。三个阶段日增重分别为0.637kg、0.233kg和0.562kg,稻草微贮饲喂效果明显优于未处理稻草(P<0.01)。经效益分析各阶段平均每头每天盈利为1.76元、-0.23元、1.07元。  相似文献   

9.
选择年龄1.5岁左右,体重接近,生长发育正常的西杂公牛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Ⅰ(舔砖十微贮麦秸),Ⅱ(舔砖十普通麦草),(Ⅲ微贮麦秸)组为试验组,Ⅳ(普通麦草)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高707、505 g和383 g,提高550%、450%、344%(P<0.01)。试验Ⅱ组比Ⅲ组增重167 g,提高30.9%(P>0.05),试验Ⅰ组较Ⅱ组增重157 g,提高22.2%(P>0.05),试验Ⅰ组较Ⅲ组增重324 g,提高60%(P<0.05)。试验Ⅰ、Ⅱ、Ⅲ组平均每头牛比对照组分别净增纯收入2.56、2.33、1.58元/d,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利用目光“两用”暖棚,在纯天然饲料的条件下对肉牛进行育肥试验。90天后,试验组肉牛平均增重90.30kg.比对照组多增重57.00kg;日增重1000g,比对照组日增重多63g。纯收入试验组每头达651.2元,对照组每头牛育肥期满倒赔32.4元。  相似文献   

11.
微贮、氨化稻秸饲喂西镇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并解决秦巴山区反刍动物的越冬饲料问题,在西乡县西镇牛场利用微贮、氨化稻秸饲喂西镇牛在舍饲条件下进行饲养试验,观察增重效果。本试验选用9头11.5岁平均体重为562kg的西镇牛,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微贮、氨化和未处理稻秸,三组西镇牛麦麸的补饲量相同。结果表明:微贮和氨化稻秸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的含量分别为4.8%,30.0%,1.66%和5.5%,29.9%,1.54%。试验Ⅰ组:(微贮稻秸 麦麸),试验Ⅱ组:(氨化稻秸 麦麸)和对照组(稻秸 麦麸)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004±0.19kg,1.080±0249kg,0.481±0.072kg,试验Ⅰ组和Ⅱ组试验牛的平均日增重大于(P<0.05)对照组,但试验Ⅰ组和Ⅱ组之间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微贮稻秸饲喂西镇牛的经济效益最高。微贮和氨化稻秸可作为冬季饲料缺乏季节黄牛的基本饲料。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合攀枝花地区肉牛圈养模式下架子牛育肥补饲配合精料配方,试验选择12~15月龄、体重250 kg左右的健康西杂牛24头,随机分成3组,开展架子牛育肥补饲配合精料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经45 d的育肥,1,2,3组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1,2,3组增重1 kg头均饲料成本分别为15.30元、13.30元、19.80元,头均纯收入分别为369.9元、513.6元、178.2元,其中2组在增重效果、饲料报酬、经济效益方面均优于1,3组。说明2号精料配方是西杂肉牛育肥较为理想的配合精料配方。  相似文献   

13.
选择改良去势公牛48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青贮、微贮、氨化与干玉米秸(对照组),进行70天育肥试验,比较用不同方法处理的玉米秸饲喂肉牛的增重效果.结果表明,青贮组、微贮组与氨化组牛增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青贮组、微贮组与氨化组之间牛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研究向传统肥育牛口粮中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复合预混料,改善肥育牛的营养供应对肉牛增重的影响,为开发肉牛饲料商品提供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用1.5岁左右的健康公牛,随机分组,每组4头。试验前空腹称重。试验期内牛的基础日粮组成(按每头每日):混合精饲料3.0kg,玉米酒糟1.50kg、玉米秸自由采食。试验1,向基础日粮中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复合  相似文献   

15.
微贮、氨化玉米秸与玉米秸喂夏杂牛的增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贮、氨化玉米秸与玉米秸喂夏杂牛的增重试验辽宁省朝阳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张秀春王树彩谢明辽宁省朝阳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李彦春秸秆微贮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技术,为了更好地了解经过微贮、氨化和未经处理的玉米秸,对草食家畜牛增重的实际效果,以及三者之间的效益差异,...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探究发酵酒糟饲喂水平对西杂牛生长性能、生化指标、牛肉氨基酸组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18头体重为(315±15)kg、2周岁左右的西杂牛(西门塔尔牛♂×关岭黄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牛。对照组饲喂40%精料+60%皇竹草鲜草(DM),15%发酵酒糟组饲喂25%精料+15%发酵酒糟+60%皇竹草鲜草(DM),30%发酵酒糟组饲喂10%精料+30%发酵酒糟+60%皇竹草鲜草(DM)。试验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0%发酵酒糟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增加(P<0.05),血清中β-羟基丁酸含量均减少(P<0.05)、免疫球蛋白A含量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15%发酵酒糟组牛肉中丝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均增加(P<0.05),30%发酵酒糟组牛肉中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及氨基酸总量均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15%发酵酒糟组、30%发酵酒糟组每头牛每日利润分别提高11.43、15.54元。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30%发酵酒糟替代常规精料可增加西杂牛(西门塔尔×关岭...  相似文献   

17.
不同比例白酒糟及营养水平对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21头西杂一代肉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7头。研究3个不同比例白酒糟日粮(30%、50%、70%)及营养水平对肉牛日增重及经济效益的影响。120d的试验结果表明,第1组平均日增重高于第2组3.8%,比第3组高26.6%;第2组比第3组高21.9%。第1、2组与3组在日增重和经济效益上差异极显著(P<0.01)。第2组试验牛的头纯收平均较第1组高出24元。优质白酒糟在日粮中可以代替50%左右的全日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生物发酵稻草与氨化稻草黄牛育肥效果对比,试验选取6头去势和6头未去势的5~7岁龄公牛,分为三组,分别喂氨化稻草、生物发酵稻草和未处理稻草,另每天每头牛加喂适量精量(1kg/280kg体重)。经85天试验,三组平均每头牛日增重0.63kg、0.701kg、0.421kg,平均每头牛盈利119.3元、171.3元和71.0元,生物发酵组明显优于其它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青贮,微贮,氨化与干玉米秸对育肥牛增重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检验青贮、微贮、氨化与干玉米秸对育肥牛增重效果的差异,本试验选择改良去势公牛48头,随机分为青贮组,微贮组、氨化组与对照组,经70d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组,微贮组与氨化组增重效果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但青贮组、微贮组与氨化组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以青贮组效果最好,微贮组次之,青贮组比对照组头日净增重多0.24kg,增重效果提高24.78%,头日净增益多1.98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选择3~4月龄,体重26~30kg小尾寒羊公羊30只,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5只,研究氨化小麦秸、微贮小麦秸、小麦秸(对照组)、氨化玉米秸、微贮玉米秸、玉米秸(对照组)对生长期小尾寒羊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经微贮处理后,可以提高小尾寒羊的适口性,使之采食量逐渐增加,提高其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同时微贮组、氨化组都能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效益分析结果证明,微贮处理秸秆组效益最好,其次是氨化处理组,在微贮处理小麦秸与玉米秸两组效益对比中,又以微贮玉米秸饲喂小尾寒羊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